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黄奇帆:中国式现代化六个发展体系–20221115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黄奇帆:中国式现代化六个发展体系–20221115

2022-11-16未知机构赵***
黄奇帆:中国式现代化六个发展体系–20221115

中国式现代化六个发展体系——黄奇帆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崛起的现代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一个现代化。那么中国式现代化,这5个特点确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形成6个方面的发展模式,或者我们说6个方面发展的体系。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我们国家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体系要形成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包含着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高标准的商品市场体系。 它包含着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要素市场的体系。 包含着要素的配置、定价,流转和要素的各方面的使用价值的发挥。很确定的说。 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高标准的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趋于完善。 在1980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商品几乎百分之九十几的商品的定价,都是由政府来定价,政府来配置。比如说一个火柴盒,两分钱一盒。 当时我在上海经委,当规划处处长的时候,我印象每星期经委主任办公会就是讨论各种商品定价,两分钱的火柴盒要调成三分钱。当时要经委主任办公会通过。 然后再报到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市委常委会通过。 还要经过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也就是说,每一个定价的变动都具有立法的效应。那么千千万万的商品如果都要这样来调价来确定的话,可见这个经济会多僵化。现在我可以这么说,整个中国千千万万种商品,几十万种商品。 从日用消费品到耐用消费品到各种工业品,工业装备,各种商品97%以上都是有市场来定价,市场来配置,市场的供求形成各种各样的消费流转的全过程。 所以市场是决定商品流转配置定价的决定性的因素,政府只是做好服务。可能有那么2%~3%的商品,比如像粮食药品。 这些商品也基本有市场在定价,但政府更多的进行干预或者配置。 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政府行为主导意见在起作用,所以总体上说,商品层次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们现在要补课的,就是要素市场的配置问题。 要素市场跟商品市场不同,商品市场千万种,全世界全中国能被称之为要素的商品,实际上,就是十七八种。比如说粮食是个要素的一个门类。 里边可能有大麦、小麦、玉米、稻子等。 那么所有的各种粮食,最终粮食产品作为一个要素,全球的要素市场都在进行交易。能源是一种要素,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各种能源也作为一种要素资源配置。 原材料也是一种要素。 地下的矿产,比如铜矿,铁矿,铝矿等等各种矿石资源也是种要素。土地也是一种要素,资金也是一种要素,技术也是一种要素。 现在数字化时代,各种各样的数字数据也构成一种要素。 总之全球的要素,归类起来就十七八种,但它的交易总量比全世界百万种商品的交易总量规模还要大。任何商品的买卖,我付了钱,东西归我,我把它用了。 可能就是一次交易,或者两次交易。 但是在要素市场的各种要素的买和卖,每一个方面都可能把它延伸成为交易的交易的交易。 我把它买来以后,囤在那儿,我两次三次交易可能囤在那三个月,交易了换手了30次50次。 全世界的要素市场的交易,每一种交易,很可能是几十万几百万亿,最终十七八种要素构成了全世界的要素市场远期贸易,期货贸易,各种交易量是天文数。 那么要素是在交易当中发现价格,也在交易当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素市场能够对一个社会,对人类,对各国产生五种方面的功能。 第1,可以使得这个要素市场的秩序规范。第2,要素的定价比较符合规律。 第3,由于要素的巨额的交易,当然会产生几万亿,几十万,几百万亿资金的集中和分流。第4,要素市场也会形成国家和国家各方面人才集聚的中心地。 第5,就是要素会使这个社会各方面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国家的要素市场,实际上90年代就开始酝酿发展。 包括郑州的粮食交易所,大连的商品交易所等等。 也包括上海0809年开始的石油天然气交易所,也包括新华社在2010年前后在上海建立的交易所。应该是仿制美国彭博社搞到一个交易所。 那么上海这两个交易所也发展了十三四年了。 但是这两个交易所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对中国天然气,石油的交易形成决定性的影响力。 因为中石油,中石化每年进口几亿吨原油、天然气都是在上海两个交易所场外,跟世界的交易所和市场购买直接形成的。没有经过上海的两个市场,所以不构成中国石油天然气要素市场的主战场。 当下世界石油天然气的要素市场。主要的交易场所。 第一,第二场所是纽约、芝加哥的交易所,第三,第四的两个场所是在英国伦敦的交易所和德国法兰克福的交易所。那么全球第5大石油天然气交易所在新加坡,新加坡也是0809年开始创建的。 十几年下来,他已经成了亚洲最大全球第五的能源天然气交易所,新加坡才400多万人。它的石油天然气自身消耗并不大,但是它却构成了整个亚洲石油天然气交易的定价场所。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国家在要素市场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欠账。 还没有真正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还没有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性枢纽市场。 也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3月专门发了一个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那么这个决定我认为是今后十几年中国要素市场发展里程碑意义的文件。 他专门讲了。 要推动中国的人口的交易市场就是我们劳动力的交易市场。土地的市场、石油、天然气,各种能源资源的要素市场。 还有各种市场资金,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银行信贷,各种保险,各种市场,还有技术的市场。再包括前面讲的数据的市场等等。 中央明确要让市场成为要素市场配置,让要素流转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更好地服务这样一个目标,所以中国式现代化要建成一个完善的、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包含商品市场,也包含高标准的要素市场。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制造业为中心。当下美国经济GDP总量当中,它的制造业只占11.5%。 那么欧洲的制造业只占欧洲GDP的15%-16%左右。 它们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的体系中,它的产业体系中,工业制造业只占10%或15%这么一种状态。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经济体系是脱实就虚的。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美欧的这种产业结构体系的道路、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实体经济,特别是要保持制造业,制造业对于一个社会,对于一个经济体系来说,它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制造业也是老百姓共同富裕的一个保障,也是老百姓就业充分的一个基础。 那么制造业的产业链也构成了一个国家安全一个支撑,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是一切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各种原始创新的发明如果不通过制造业转化为生产力,完全说发明创造的东西,在自然科学里边不断的论证。 如果没有转变为生产力,也无法推动人类发展。所以制造业也是科研创新的一个关键的所在。 同时,我们也都知道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境。 制造业对国民经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直接作用,我们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的经济,GDP的结构,制造业的比重不能太低。我们去年制造业的比重是26%。 党中央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大体上在2035年以前,中国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能低于25%。到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我们的制造业不能低于20%。 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这里有个逻辑,如果我们的制造业在25%左右。 跟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采掘业和第二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筑业,这两个方面大体在GDP里边占10%,这样形成整个的第二产业工业就有 35%。 25%的制造业加上10%的采掘业,建筑业构成的第二产业工业有35%。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经济出现了三个特定的服务概念。 第一、当今世界的贸易零部件,原材料,各种中间品的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从40年前的20%多,现在已经形成了70%。第二、全世界的贸易,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 40年前,我们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5%。 现在我们的服务贸易已经占全球贸易的35%.第三、我们现在工业制造品随着智能社会,智能技术的发展,每一个制造品商品,一个硬件,一个终端,看起来是一个机器结构的东西,但实际上它里边的软件服务服务品的价值占这个的终端构造的40%~50,比如一个手机,你看起来是个一个终端,但它里边的各种智商含量,服务业的价值和软件的价值占这个手机价格的50%左右。 笔记本电脑也如此,电视机这些显示器也是如此,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跟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零部件设计,原材料涉及物流,运输各种销售安全维修,所镶嵌的技术。 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互相叠加。 各种硬件产品,里面又镶嵌了各种服务。 那么最终形成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会占GDP15%左右。如果一个国家的GDP里25%是制造业。 35%是工业,50%是和制造业强相关的那个15%的生产性服务业叠加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50%的和实体经济强相关的内容。然后再剩下50%的GDP,包括农业可能五六个百分点,房地产可能五六个百分点。 金融业也可能五六个百分点。贸易零售也六七个百分点。 各种交通运输,旅游服务包括教育,卫生,医疗,包括各行各业他们构成了50%,这样形成的一个国民经济结构。就可以体现党中央说的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它有别于美国人的制造业,以后可能更低,尽管它现在想重振美国的工业,让美国工业重新回到美国,但实际上已经回不了头了。从特朗普到拜登,七八年以来,这方面有目标,有要求,但其实没有任何成果。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走美国经济那种脱实就虚的道路。 我们要走的是实业兴国,合理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要有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任何一个社会科技创新包含着三个方面第一,0~1的原始创新,基础创新。第二,1~100,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为生产力。 第三,100~100万,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成果。 经过大规模的生产工业化的发展形成巨大的独角兽,新兴的产业体系。这三部分缺一不成。 我们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整个国家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研发费从GDP的0.2%(1990年)经过这几十年,到现在已经是整个国家的GDP总量的2.4%。 我们这个三四十年比重上升了10倍。 同时,我们的GDP总量已经从1990年GDP的3万亿,现在变成了110万亿,涨了30多倍。研发比重再加10倍。 所以我们研发费这个30来年增加了300多倍。 所现在中国的研发总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我们的研发费比我们排在我们后边的第3名日本,第4名德国,一直到欧洲其他国家。从第3名到第10名全部研发费总量还没有我们一个国家的研发费多。 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科学技术进步,研发费大幅上升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成就,也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 我们如果研究一下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科创体系和现状比的话,应该说我们的现状还有三个缺点,我们的研发费尽管世界第二,但没有合理的集中用于基础开发,尤其0~1的原始创新开发。 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研发费只占全部研发费的5%~6%,2000年的时候5%,去年达到了6%左右。那么世界发达国家,G20国家用于基础开发,0~1的原始创新开发占20%。 我们只占5%~6%。 所以我们研发费对于重大科技攻关的项目不够集中。 在这个意义上,投资比较分散,也因此在人类前沿阵地的研发投入上,在国民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面研发费投入相对不足。尽管世界第二的量,但在重点环节,高科技环节,基础研发环节,我们的投入量比世界各国先进发达国家要少得多,这是一个短板。 今后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让这一块短板补上去,我认为,到2025年核心环节和高级环节的研发费占整个中国研发总量可能达到10%,到2030年可能会上升到15%,2035年达到20%,也就是达到现在G20国家发达国家研发费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