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建材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政策宽松利多,底部反转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建材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政策宽松利多,底部反转可期

建筑建材2022-11-15张绪成、朱思敏开源证券啥***
建材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政策宽松利多,底部反转可期

证券研究报告 政策宽松利多,底部反转可期 建材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 姓名张绪成(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0020003 邮箱:zhangxucheng@kysec.cn 姓名朱思敏(联系人) 证书编号:S0790122050026 邮箱:zhusimin@kysec.cn 2022年11月15日 核心观点 1.地产竣工有望迎来修复期,基建支撑作用持续提升 房地产行业:目前政策组合拳已起到一定效果,房地产市场或处于筑底阶段。近期地产融资端利好政策频出,交易商支持民企发债以 及预售资金新规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同时增强购房信心,提振市场需求。但债券发行存在实物资产抵押、额度分配等问题,需持续关注发债资金落地情况。房企资金压力尚未得到有效缓解,2023Q1将迎来偿债高峰期,我们预计地产宽松政策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有望持续至2023Q1。在保交楼主基调下,销售回款资金将优先用于后端施工竣工阶段,且四季度房企加快推盘节奏,为Q4竣工端修复提供较强的支撑。2023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依旧较大,在销售端没有显著改善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房企流动性风险存在蔓延的可能,预计保交楼仍为2023年地产政策的主基调,竣工端有望持续改善,预计2023年竣工面积同比增速为-5%。基建行业:政府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主要目标,加速推动配套融资落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但考虑到冬季疫情扰动,我们预计基建投资对建材需求的拉动作用有望延续至2023Q1。 2.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把握地产后周期投资机会 (1)消费建材:2022Q4地产竣工端有望持续边际修复,进一步带动地产后周期消费建材需求回暖;上游原材料价格呈现回调趋势,同时企业提价措施逐步落地,信用减值风险出尽的企业有望率先迎来盈利拐点;目前消费建材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凸显,龙头 企业或将率先受益于行业估值修复。受益标的:①三棵树、伟星新材:多元渠道布局,深耕C端业务,收入更具韧性;②东方雨虹:加速布局小B端和C端业务,基建对防水需求的拉动有望在2022Q4以及2023Q1逐步释放;防水新规的出台加速优化竞争格局;③弹性组合:科顺股份、坚朗五金、北新建材。(2)玻璃纤维:地产竣工端有望持续改善以及年底进入风电抢装潮,支撑粗纱需求持续边际改善,库存已迎来向下拐点,我们预计Q4粗纱需求持续改善有望支撑粗纱价格企稳回升。受益标的:中国巨石、长海股份。2022年下半 年龙头产能逆势扩张,能耗双控有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竞争格局的逐步优化。(3)水泥:短期来看,延迟的基建需求或将在Q4逐步释放,同时2022年冬季错峰生产力度增强,我们预计Q4库存将回落,支撑价格延续回暖趋势。目前水泥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龙头企业分红率较高且有望进一步提升,彰显投资价值;受益标的:海螺水泥、华新水泥。(4)玻璃:我们预计 2022Q4以及2023年地产竣工端有望持续修复,下游深加工订单趋势向好,玻璃需求或将逐步释放,价格有望企稳回暖;龙头企业低成本优势显著,且多元化业务布局强化业绩韧性,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地位,配置投资价值凸显,受益标的:信义玻璃、旗滨集团。 3.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经济增速下行风险;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基建落地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目录 CONTENTS 1 下游需求:地产竣工有望迎来修复期,基建支撑作用持续提升 2 消费建材:Q4地产基本面有望边际改善,龙头企业估值修复可期 3 玻璃纤维:价格企稳回升,关注风电投资机会 4 水泥:供需有望迎来修复,龙头企业具备高投资性价比 5 玻璃:地产竣工修复逻辑有望延续,支撑玻璃价格企稳回升 6 风险提示 1.1 地产已处底部时刻,政策调控及疫情影响已充分释放 2016年12月国家首次确定“房住不炒”的主基调,2021年“三条红线”政策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相继落地,进一步压缩涉房贷款、按揭贷款、开发贷,房企融资通道加速收紧,房企债务规模增速显著下降;受高周转运营模式的影响,2021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突破万亿,叠加2021年下半年地产销售动能减弱,房企资金压力凸显,部分民营房企美元债相继违约,流动性风险蔓延。2022年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征,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叠加停贷事件导致消费者对房企交付信心不足,市场信心受到较大冲击,购房者大多持观望态度,购房意愿下降,房企销售回款困局难解,流动性风险蔓延。 图1:房地产行业供需双重承压 资料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1.2地产维稳政策发力:提振需求&疏通融资 受房企资金承压和疫情的双重影响,项目存在停工或延期交付的风险,叠加经济增速趋缓和疫情反复导致购房者收入预期下降, 2022年7月发生停贷事件。国家聚焦“保交楼、稳民生”,疏通房企资金和提振市场需求协同发力: 第一类,针对房企——疏通资金,一方面,交易商协会、六大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增信工具助力房企融通资金,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地方成立纾困基金,精准聚焦保交楼,进一步控制停贷风险;同时,地方政府可适当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提高预售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类,针对购房者——刺激消费,在疫情反复以及停贷风险尚未完全出清的情况下,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国家密集出台政策组合拳稳地产:中央层面,通过降息、降准、下调首套住房商贷利率、个税退税优惠降低购房和换房成本;地方层面,以满足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核心,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进一步激活地方楼市需求。 表1:国家频出地产利好政策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住建部官网、上交所官网、财政部官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1.3 销售阶段性回暖,一二线城市较好 图2:全国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阶段性回暖 图3:住宅单月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较大(万平方米) 随着高温雨季以及疫情等不利因素逐渐消失,2022年9月销售数据阶段性回暖,同比降低16.16%,降幅较8月缩小6.42pct。2022年10 月国内疫情反复,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征,叠加停贷风险尚未完全出清,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8.03%,降幅较8月扩大4.53pct。从整体来看,购房者对期房交付信心尚未恢复,叠加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疫情反复、经济低速运行、人口 图4: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0月同比降幅扩大 图5:一二线城市修复速度快于三四线城市(万平方米) 增速趋缓等因素影响,住宅市场持续降温对地产形成较大拖累,且一二线城市销售修复速度快于三四线城市。 1.4 地产保交楼致竣工边际改善,投资开工尚需等待 图6:保交楼政策支撑房屋竣工面积边际改善 图7:房屋新开工面积持续低迷 随着纾困基金逐步落地以及预售 资金监管仍趋严,停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地产项目陆续复工复产,1-9月房屋累计竣工面积为40,879万平方米,同比降低 19.87%,较1-8月降幅缩小1.27pct,竣工数据边际改善,保交楼政策初显成效。房企拿地开工尚显低迷,仍需更多的支持政策,其原因包括:(1)销售整体仍呈现疲软态势,在保交楼主基调下,资金优先用于项目建设; (2)2021年7月,监管部门要求试点房企拿地销售比不超过40%,拿地金额受限;(3)2023Q1将迎来偿债高峰期,房企拿地趋于保守。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低迷态势,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为103,559亿元,同比降低8%,较1-8月降幅扩大0.61pct。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图8:购置土地面积持续低迷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持续低迷 1.5地产政策延续宽松态势,竣工面积有望持续改善 政策端:地产宽松政策有望延续。目前政策组合拳已起到一定效果,房地产市场或处于筑底阶段。近期地产融资端利好政策频出,11月8日交易商协会宣布将支持民营地产企业发行债券,金额约2500亿元,中债信已同意为龙湖集团、新城控股和美的置业发债提供担保,金额分别为200、150、50亿元;11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预售资金监管新规,保函可用于置换预售资 金,置换金额不得超过确保项目竣工交付所需金额的30%,保函置换优先用于项目工程建设和偿还项目债务,不得用于新增投资、购买土地等。交易商支持民企发债以及预售资金新规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同时增强购房信心,提振市场需求,加速企业销售回款。但债券发行存在实物资产抵押、额度分配等问题,需持续关注发债资金落地情况。目前房企资 金压力尚未得到有效缓解,且地产销售尚未显明显改善,2023Q1房企将迎来偿债高峰期,我们预计地产宽松政策仍有进一步 拓展的空间有望持续。 销售端:需重点关注地产销售的修复情况。增信融资金额和纾困基金规模有限且具有时效性,中长期来看,房企流动性困境能否破局仍取决于销售端的复苏态势。近期地产融资端利好政策频出有望缓释地产信用风险,进一步支撑市场信心边际修复;叠加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调整,疫情对地产销售的冲击或将逐步减弱;后期需持续关注地产销售的修复情况。 竣工端:保交楼和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支撑竣工端持续改善。受行业高周转运营模式的影响,施工面积处于历史高位,在保交楼主基调下,销售回款资金将优先用于后端施工竣工阶段;近期出台预售资金新规,保函置换优先用于项目工程建设和偿还项目债务,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Q4竣工端修复提供较强的支撑。2023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依旧较大,在销售端没有显著改善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房企流动性风险存在蔓延的可能,预计保交楼仍为2023年地产政策的主基调,竣工端有望持续改善,预计2023年竣工面积修复至同比个位数下降。 拿地和开工端,在销售持续疲软的情形下,房企拿地较谨慎,预计2022Q4以及2023年拿地和新开工面积将延续低迷态势。 1.6基建投资持续提速,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图10:广义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 图11:单月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持续提速 基建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成为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抓手。随着疫 情、高温雨季等阶段性因素消失,基建投资持续提速,2022年1-9月 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为1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0%,较1-8月增幅扩大0.83pct;9月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8%,较8月增幅扩大0.88pct。分行业分析,水利管理业累计完成额增速显著高于铁路、道路、航空运输业,增速分别为15.50%、-3.10%、2.50%、0.00%, 较1-8月增幅分别扩大0.50pct、-0.70pct、1.20pct、1.90pct。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12:电热气水和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较高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13: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较快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1.7基建投资对建材需求的拉动作用有望延续 地方政府专项债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设定目标为3.65亿元,与2021年持平,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额为3.41万亿元,占设定目标的93.32%,相较于2021年6月末的27.79%,2022年财政支出节奏加快,财政前置是基建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新增政府专项债主要应用于基建领域。广义基建包括市政建设及产业园区、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2022年1-9月,累计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3.51万亿元,其中2.29亿元专项债应用于基建领域,占使用总额的65.23%。 基建实物工作量落地存在时滞,基建投资对需求的拉动作用有望延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后,财政部门将债券募集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项目单位施工形成实物工作量,因此从基建投资到实物工作量落地存在时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