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广发电新】海外充电桩专家交流–20221031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广发电新】海外充电桩专家交流–20221031

2022-11-02未知机构九***
【广发电新】海外充电桩专家交流–20221031

【广发电新】海外充电桩专家交流会议时间:2022.10.31参会嘉宾:海外充电桩销售总监充电桩海外市场发展促进原因:①政策端:全球碳中和碳达峰趋势下,能源转型政策出台,驱动电动车与充电桩行业快速发展,例如欧洲已实行数年的绿电政策,美国近期发布的5万亿充电桩投资计划等;②产业链端:随着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经济性逐步显现。 产业发展初期新能源电动车销售依靠政府车端补贴,无补贴状态下新能源汽车已具备经济性。 近期供应链影响下电芯成本有所上升,但长期视角下整车成本仍呈下行趋势;③企业端:各大车企发布停售燃油车增产电动车发展规划。 充电桩海外市场规模:全球整体:2019、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下充电桩与充电站建设速度整体放缓,2021年有所复苏,2022年迎来全面复苏,预计2025-2030年将迎来持续高峰增长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1000万台,私桩4000万台。投资主要来自于政府和车企的投资。 充电桩占充电站成本20%-30%,欧美国家工作效率与政策审批速度较慢,叠加全球疫情影响,充电桩建设周期较长。 欧洲市场:2021年欧洲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累计44万台,新增不超过10万个,今年上半年累计已达50万台,预计今年新增20万台。新能源车与公桩比约为10-15:1。 欧洲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电动车保有量达2000万辆,2030年超6500万辆,2035年超1亿辆,按相应比例预估公桩需求,则 2025年公桩需求约200万台,2030年至少为500万台。 预计到25年之前每年至少新增20万台,乐观估计30万台,2025-2030年期间,欧洲充电桩每年至少增量将超30万台,乐观估计60万台,行业整体确定性较高。 欧洲整体充电桩布局较不均衡。 北欧与西欧建设情况好于其他地区,荷兰公桩保有量超1.8万个,平均每平方千米拥有一个公桩。英国、德国、法国等发展较慢,南欧、东欧等更为滞后,预期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英国、德国等地均推出相应政策推动充电桩建设。 德国计划三年内投资60亿用于充电桩建设,2030年德国充电桩保有量目标为100万台,电动汽车保有量增至1500万辆。英国出台政策规定2022年所有新建筑均需配套安装充电桩,新建停车厂必须满足一定比例公桩配比。 美国市场:美国电动汽车发展较早但尚未迎来大规模爆发期。 特朗普政府时期大基建计划搁置,拜登政府发布电动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政策,预计政策落地2023年将迎来爆发期。目前美国电动汽车保有量200万辆,公桩数量超10万台。 新能源车与公桩比为20:1。 2021年主要运营商公桩建设超2.3万台。 美国早期公桩投运主要依靠特斯拉、Chargepoint、Blink等铺开建设。 Chargepoint、Blink现已占据全美50%公共运营商市场份额且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美国充电桩补贴政策可分为建设补贴与运营补贴:建设补贴为给予电网公司或能源公司补贴,运营补贴为对运营服务中所收取服务费进行贴补。当前建设补贴已落地实施,运营补贴还未落地实施。 政府投资:美国政府计划5年内拨款50亿美元用于充电桩建设,平均每台充电桩建设补贴约为0.5万美元。 该部分投资主要集中于州际高速公路充电桩需求,明确目标为充电桩距高速公路不超过一英里,且每个充电站至少布局4个充电桩。 2030年政府投资部分充电桩数量预计达50万台,结合特斯拉等运营商投建计划,预计2030年全美充电桩保有量将达100万台,年新增充电桩需求量约为10万台。 韩国:目前电动车注册数量近30万辆,政府计划2030年电动车需求量达700万辆。预计截至2030年,韩国公桩年需求量3-5万台。 本土充电站建设进程较为滞后,主要依赖特斯拉、现代、起亚等车企的自建站。日本:日本新能源车渗透率低于1%,2021年电动车销量仅为5万量。 目前公桩保有量约为4万台。 日本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至2030年全国充电桩数量达15万台,汽车租赁公司Orix计划2025年建设充电桩数量超5万台,结合整体建设计划,预计日本公桩年增量为3万台。 印度市场:印度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计划2030年电动车市占率达30%。 2030年公桩需求量将超200万台。 印度当前在公交领域有所突破,比亚迪等企业在印度建设电动大巴工厂,但在运营市场乘用车领域发展较缓慢,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目前印度已出台补贴、税收及贸易等相关支持政策,但受制于政府资金及工作效率,导致目前印度市场尚未迎来需求爆发期,预计2025年爆发期将至。 预计印度公桩年增量将超10万台。 东南亚市场:整体年公桩需求量10万台。 新加坡:政府计划2040年全面淘汰燃油车,新能源汽车需完成对增量及存量燃油车的替代。 2030年公桩需求约4万台,年公桩需求0.5万台。 印尼:政府计划2025年实现电动车保有量达40万辆,国有电力公司提出至2030年完成3万台充电桩建设计划。年公桩需求量1-2万台。 泰国:年公桩需求量1-2万台。 南美市场:当前市场预期较不明确,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智利、哥伦比亚主要城市大巴车以全部替换为电动车,巴西、阿根廷目前正跟进电动发展计划。 总体而言,目前欧洲市场充电桩预期增速最快,增长确定性最强,美国政府出台投资计划但政策落地实施需要时间,总体放量确定性低于欧洲市场。 应用场景:可划分为运营商、公交公司、整车厂、私人充电桩四大类。 运营商:运营商可分类为:(1)传统能源巨头,如BP、壳牌、意大利国家电网、法国能源集团等欧洲传统能源企业现阶段在全球均有充电站项目投资计划;(2)运营公司:可分为车企运营公司与新兴充电站运营公司,车企运营商如宝马、福特等合资布局大功率快充站企业IONITY、大众与福特联合成立Electrify等;新兴运营商如美国本土企业Chargepoint、Blink,欧洲企业EVBox等。 Chargepoint、Blink当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原因在于充电使用率较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低。 (3)政府能源机构:包含电力、能源公司。运营商端需求持续性强。 占比从50%有望增长到80%。 充电桩建设需先于电动汽车发展进程,但由于电动汽车发展周期及充电桩投资建设周期较长,前期充电站运营回报率低,该阶段依靠政府及传统能源巨头布局推进。 其次车企为推动电动车销售,布局充电站投资运营。 ②公交公司:欧洲、美国及中国最早完成公交电动化,东南亚、印度及南美将迎来公交电动化发展。公交场景目前需求量大,但未来面临增长顶点,产出持续性差。 占比20%左右,未来占比可能下行。 ③整车厂:随车绑定销售,需求多为小功率壁挂式交流桩及模式2交流充电线缆。车撞绑定形式未来将由车桩分离形式所替代,即替换为私人充电桩需求。 ④私人充电桩:以市场零售与线上销售为主,主要产品包括交流桩、便携式充电线、小功率壁挂式直流桩等,是未来主要市场需求场景之一。按充电桩类型分类:私桩随新能源车销售,以小功率交流桩、模式2充电线缆、小功率壁挂式直流桩为主。 公桩以大功率直流桩为主,主要应用场景多为大型商超、大型充电站及高速公路充电站。市场对于更高功率充电桩的需求不断提升。 充电桩海外参与企业分类:①全球化企业:具备技术、渠道及售后基础。ABB、西门子等。 ABB为综合性电力公司,具备技术基础。 充电桩作为工业服务型产品对售后服务要求较高,ABB等全球化企业在各地具备销售网络及售后服务渠道。 ABB企业规模巨大,具备电气设备业务基础,针对新能源市场多场景对产品类型的广泛需求,拥有众多类别充电桩产品。 ②区域性企业:美国Chargepoint、澳洲Traditions、韩国大洋,主要面向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围区域。 ③中国企业:出海企业主要有星星充电、特来电(今年通过贴牌方式进入海外市场)、道通科技(去年开始做充电桩)、永联、科陆、盛弘、科士达、易事特、罗宾森、追日电器等。 价格情况分类:按区域划分:欧美市场执行标准与认证高,桩企成本高导致售价相对更高。东南亚、南美等价格相对较低。 印度市场价格最低。 按企业划分:以120kW为例,全球一线品牌ABB、Traditions等约1.7-2元/W,整桩价格20多万人民币;区域性企业价格为1.3-1.5元/W,总价约15万人民币;国内企业及其他OEM企业1元/W,整桩12万。 充电桩出口企业分类:①整机出口企业;②充电模块出口企业;③配件输出企业:无贸易壁垒国家,国内企业采用贴牌方式,输出技术方案与配件;存在贸易壁垒国家或本土化生产可获得补贴地区,可考虑在东南亚等零关税地区建厂组装或当地建厂本土化组装。 未来出海企业需要考虑欧美市场可能针对中国企业的关税与补贴抵制政策风险。 国内充电桩企业未来出海发展关键:①产品端:认证标准、网络安全与金融支付安全限制中国企业出海发展步伐。目前国内出海企业仅在公交市场保有一定市占率,持续新增需求的运营商场景未实现突破。 主要原因在于:(1)认证标准:随着充电桩市场发展与认知需求提升,充电桩标准与认证门槛逐步提升;(2)网络安全:充电桩运营需要联网,欧美对于中国企业联网产品有一定抵触性;(3)金融支付安全:充电桩运营需将支付系统接入该国金融支付系统中,涉及国家金融安全。 ②品牌: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低,品牌溢价性差。 国内企业贴牌情况较差,未绑定稳定品牌方,订单持续性差。 部分国内桩企已与海外车企采取贴牌合作方式,但总量依然较小。 ③渠道:线下渠道受疫情影响前期出海进程停滞;充电桩应用场景众多导致其需求渠道众多,现阶段各企业主要围绕某一特定渠道。国内企业出海需依靠经销商、代理商等合作方,如汽车经销商、代理商、电力公司等具备当地服务能力企业。 ④售后:充电桩作为工业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成本更受关注。产品售后服务、使用过程稳定性及故障率成为更多用户关注因素。国内桩企出海主要出售产品,无法从事运营业务。 国内桩企出海需结合自身技术实力、渠道,关注售后服务,深入海外细分市场打开需求。 国内企业在欧美公交市场中占比约20%-30%,后期存在较大增长空间,运营商端目前尚未突破,参与比例仅为个位数,缺乏持续稳定订单需求。 国内企业较难突破欧洲市场原因:①需求场景:现阶段主要需求来自运营商与公交市场,欧洲公交市场已完成新能源车替换,新增需求来自运营市场,国内企业目前以公交场景为主,该场景需求放量已达限度,运营市场占有率低,未来空间较大。 ②产品端并未实现突破:认证尚未完成,网络安全、金融支付安全问题考验企业接入当地市场能力。 ③售后服务不具备竞争力:国内出海企业售后服务依赖与代理商经销商合作,吸引力低于欧洲本土品牌。海外认证时间周期:产品海外认证取决于企业技术积累与经验。 若二者均处于较高水平,1-2个月可完成认证,但若未达到要求,需要6个月至1年时间。世界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北美UL体系及其余国家所采用IEC体系。 IEC标准体系对应CE、CB认证,UL标准体系对应UL认证。 国内均有对应认证机构,随着产品认知度不断提升,未来各国将采用适用于本土市场需求的发展标准。 国内企业产品价格:国内企业产品一次性投入较低,但稳定性与售后服务较为滞后,网络安全与金融支付安全存在缺陷,操作便捷性等并未达到欧美需求,全生命周期成本投入并无优势。 国内企业盈利能力:国内:早期国网项目收益率较为客观,项目通常由国电南瑞、许继电气、鲁能电器等下属子公司所拥有。其余企业在其他运营与交通市场进行价格战竞争,盈利情况较差。 国内毛利率集中于10%-15%,毛利率低于10%则面临亏损。 未来国内企业需降低运营、生产及供应链成本才能在国内市场生存。海外:海外市场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2019年之前出海企业毛利率超50%,当前毛利率多超30%,极少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