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 研究院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国际金融评论》 ●《国别/地区观察》 签发人:陈卫东 审稿:周景彤梁婧联系人:王静刘佩忠 电话:010–66596623 *对外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材料 2022年10月24日2022年第46期(总第443期)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关注点*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以下简称 作者:宏观经济分析小组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话:010–66594097 《报告》)。《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部署,科学谋划未来5年及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从其特征及本质要求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互呼应。从经济的角度看,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现路径有5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二是打造教育人才科技创新生态圈,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是结构调整助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四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五是更加强调发展的安全性,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关注点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部署,科学谋划未来5年及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从其特征及本质要求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互呼应。从经济的角度看,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现路径有5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二是打造教育人才科技创新生态圈,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是结构调整助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四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五是更加强调发展的安全性,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 《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未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政策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快构建更加可靠、畅通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循环方面,《报告》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表明,未来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内需政策力度,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国际循环方面,《报告》指出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未来中国仍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汇集,并以日益升级的国内优质供给为国际循环注入力量。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以应对地缘政治、逆全球化等风险。 1作者:宏观经济分析小组:组长:陈卫东;副组长:周景彤;成员:梁婧、叶银丹、刘晨、刘佩忠、王静。 第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未来如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报告》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包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预计未来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在这些领域的资源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力争在行业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取得领先,使其成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领头雁。 第三,推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未来政策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一是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在乡村振兴方面,将更加注重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强化农业技术装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业支持保护与配套金融服务等。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将持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相对薄弱区域支持战略,同时,抓住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以及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等发展动能较为强劲的地区,不断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二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机会公平,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对此,《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住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预计未来将重点加大对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以及困难群体的就业支持力度;打破现有的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消除不合理的就业歧视和限制,大力促进就业机会公平;推动职业技术培训,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储备各类技能人才;加强各项劳动者权益保障。 三是积极推动收入分配改革,规范财富积累等各项机制。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报告》首次提出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预计未来将在坚持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税收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 调节力度,从财富的源头积累、分配和代际传承等多个方面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例如,加快研究推动遗产税试点,推动资本利得税等财产性税制长期改革、适当提高财产性收入税率等。 二、打造教育人才科技创新生态圈,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报告》将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个章节阐述,指明三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首次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以下三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坚持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报告》提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地散发,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考验。但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依然强劲。2017-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9%,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32.9%提升到39.8%。未来,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有利于培育壮大新动能,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第二,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关键性技术领域,保证创新自主可控。近年来发达国家对国内高科技领域不断打压,“卡脖子”难题亟需突破,对国内科技创新自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过去相比,更加强调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统筹政府与市场力量,重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报告》围绕关键领域巩固长板优势、补足短板缺陷,提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第三,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的创新生态。《报告》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关键战略作用,并首次系统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融为一体,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内部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人才和科技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的重要基础条件;完善的人才战略布局和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是推动教育体系优化升级、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核心。 三、结构调整助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报告》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报告》将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第一,统筹绿色发展路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应对气候变化。与十九大报告不同,本次《报告》明确提出了统筹推动绿色发展的四个方向,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是降碳、减污的必由之路。《报告》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占全国总量的66.8%,碳排放量占总量的8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量占总量的70%~90%。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一方面,需要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绿色升级改造,推动重工业减量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形成带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力。二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近十年来,我国多次出现持续高温和洪旱灾害,对生活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极端天气现象频率高、范围大、影响深特征,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长远影响。通过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既 是国际共识,也是大国担当。减缓气候变化方面,需要通过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节能提效、增加生态碳汇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自然碳汇能力,缓解气候变暖趋势。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需要通过旱作节水技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保护修复,城市园林绿化等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报告》提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未来将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定书》《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框架下,积极参与推动多边气候谈判,不断加强气候问题全球治理的协同合作。 第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未来“双碳”目标的推进将更注重把握节奏与力度。一是立足能源禀赋情况,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我国能源禀赋呈“富煤少气贫油”以及可再生能源区域分布不均的特点,未来需要平衡好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两方面。“坚持先立后破”,在保障传统化石能源供应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和配置能力,增强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二是抓住能源结构这一关键,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未来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开发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石化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通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式加强节能降碳强度。进一步优化能源发展布局,完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加强电力和油气跨区调配,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储能、氢能等技术攻关,推进能源产业基础设施数字化。 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 与十九大报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同,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第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底气。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不仅需要国内企业和要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引入国外企业、产品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