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模具龙头企业,积极布局轻量化领域。公司专注于汽车冲压模具(覆盖件模具、轻量化板材模具等)与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产品与智能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等)领域,客户覆盖BBA、大众、本田、福特、通用等知名汽车厂商以及国内长城、吉利、奇瑞、广汽、红旗等自主品牌。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布局,围绕汽车白车身制造领域完成了轻量化车身成形装备、轻量化车身冲焊成套装备、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系统集成三大业务布局,客户拓展至北美知名新能源、蔚来、理想、小鹏、广汽埃安等新能源品牌。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9.99%;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11.48%。 新能源带来制造装备领域新需求,模具等传统业务迎来新机遇,在手订单稳步增长。据日商环球统计,2021年,中国汽车模具市场价值约为56.7亿美元,预计在2028年达到66.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41%,市场空间稳定,行业集中度低,国产替代及产品高端化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装备类)在手订单29.52亿元(其中模具类超60%;22H1新承接的订单中,新能源车型订单占比超过50%),较上年末增长20.24%,市场订单承接大幅增加,充足的在手订单助力公司传统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 新能源轻量化发力,迎来第二成长曲线。轻量化催化出铝合金压铸及一体化压铸赛道,汽车轻量化的标志之一是轻量化材料大量应用于汽车车身,这直接带动轻量化车身模具的发展。公司把握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势,于2022年切入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域,围绕汽车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轻量化底盘件、动总及三电结构件等精密铝合金压铸件产品布局,其中动力总成单车价值量约1000元,车身一体化结构件单车价值量约2000元,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2年初公司启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建设, 22M6 末“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已完成产品样件开发及试制试装,据公司公告,动力系统壳体产品预计在2022年4季度部分投产,车身结构件产品涉及多款车型,预计在2023年分批投产。随着新产品放量,将实现业绩提升,公司引来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充沛,轻量化业务快速落地,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0/2.19/3.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为33/21/15倍。公司客户资源丰富,在手订单充沛,轻量化业务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毛利率下滑;产业竞争加剧;轻量化及新能源相关业务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1国内汽车模具龙头,蓄势切入轻量化领域 1.1国内汽车模具龙头企业,积极布局轻量化 国内汽车模具龙头企业,积极布局轻量化领域。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3月成立,坐落于安徽省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专注于汽车冲压模具、检具及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产品,2020年于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把握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布局,2020年成为理想、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车企一级供应商,并于2022年切入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域。随着轻量化新产品放量,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柴震先生间接持有公司14.9%的股份,为公司实控人。从公司股权结构来看,公司董事长柴震先生间接持有公司14.9%的股份;奇瑞汽车旗下零部件产业投资平台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持股公司14.71%,其投资并持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数十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深厚的产业投资背景。 公司主要产品有冲压模具(覆盖件模具、轻量化板材模具等)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及周边设备、轻量化零部件(铝合金精密压铸、一体式压铸件等),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白车身制造技术、智能装备及轻量化零部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2022年初启动轻量化项目,预计2023年全面投产。 公司客户覆盖主流品牌和新能源品牌。公司客户包括捷豹路虎、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沃尔沃等全球主流品牌,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吉利、长城、奇瑞等国产自主一线品牌;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客户群体包括北美某全球知名新能源品牌、蔚来、理想、小鹏、北汽蓝谷、广汽埃安、吉利新能源系列等。 1.2轻量化贡献增量,出口业务加速拓展 受益于汽车行业持续增长,公司营收盈利水平显著提高。尽管受全球疫情、原材料涨价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9.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1.48%。2022H1公司实现营收4.28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3.2%,其中22Q2公司归母净利润达0.40亿元,同比大增13.3%,大幅跑赢汽车销量增速(中汽协数据:-13.5%)。 公司传统业务稳步增长,轻量化贡献增量。22H1公司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业务 ( 新增业务 ) 营收占比分别为46.9%/50.2%/1.7%,营收同比分别-24.1%/+28.2%/+100%,其中模具及检具营收减少系22Q1疫情导致海外交付减缓所致。2022年初,公司启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周期24个月,预计建成后年销售额4.5亿元。 出口业务加速拓展,高毛利率带动公司业绩上行。2021年公司出口销售额达2.7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15.80%,海外销售占比达26%,其中海外客户Force Motors Limited跻身客户销售前五,2021年贡献销售额0.84亿元,占公司总收入达8.01%。22H1公司出口业务毛利率达39.17%,同比+11.8pct,彰显产品竞争力,高毛利率有望带动公司业绩上行。 1.3利润率保持高位,规模效应下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重视成本管理,2021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3.87%/11.89%,同比-1.93pct/+0.51pct,利润率保持稳定高位。2022H1公司模具及检具业务和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18%和14.65%,随着芯片等电子器件的价格趋稳、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以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毛利率有望得到提升。 22H1公司三费费用率达16.3%,同比+1.4pct,其中销售费用同比+37.6%,主要系轻量化新业务导致售后服务费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达608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67%,占营业收入的5.82%。汽车模具产品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 表1:公司新品研发情况 2传统业务迎来新机遇,在手订单稳步增长 2.1新能源带来制造装备领域新需求,有望加速公司模具业务实现突破 公司业务为冲压模具及自动化线,所处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铸件等金属材料、制造设备及配件、工业机器人等,下游为整车制造行业,每一款新车型都需要相应的匹配模具及检具的投入;而每生产一款全新车型,通常需要更新整条焊装生产线。 2021年,国内汽车销量达2628万辆,同比+3.8%,2022年1-9月,国内汽车销量达1947万辆,同比+4.4%,销量有所回升,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走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2年国内汽车销量有望达2750万辆,同比增长5%。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新能源车对应的结构件材料、制造工艺等发生变化,在制造装备领域产生新需求。近年来汽车制造业正在加大对专用装备的更新、升级力度,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机会。 汽车冲压模具市场空间稳定。一般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需要1000至1500多套冲压模具,约占整车生产所需全部模具产值的40%左右。下游汽车行业的稳步发展为汽车冲压模具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据日商环球统计,2021年,中国汽车模具市场价值约为56.7亿美元,预计在2028年达到66.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41%。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企业平均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低。汽车冲压模具通用性较低,专业化、定制化特点明显,造成我国汽车冲压模具企业平均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低。近年来,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制造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能不断提升,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我国汽车模具制造企业约300家。 表2:公司冲压模具业务及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汽车模具板块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瑞鹄模具、天汽模、威唐工业、成飞集成、祥鑫科技等。其中威唐工业主营业务汽车模具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直接供货给世界主流零部件供应商,毛利率相对较高;瑞鹄模具汽车模具业务营收略低于天汽模,毛利率高于天汽模,达27.21%,主要系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成本管控等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其新能源业务有望加速公司模具业务实现突破。 2.2制造业更新/替换需求增长,焊装产线子公司快速发展 随着疫情趋缓、新能源替代趋势增强,汽车制造业的需求不断攀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实现拐点向上。焊装自动化生产线是车身成形的关键,工业机器人作为汽车行业实施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础装备之一,在车身智能焊装等核心汽车制造环节中广泛应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快速上行,表明汽车焊装自动化产线更新、替换需求迎来高增长。 公司子公司安徽瑞祥工业于2003年成立,主要专注于汽车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领域。近年瑞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陆续与东风汽车、长城汽车、江铃汽车、北京汽车、广汽集团、福特汽车等国外主流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及车和家、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达成合作,客户持续拓展。 2.3传统业务迎来新机遇,在手订单稳步增长 新车投放节奏加快,模具、产线等设备需求增加,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生产规模将持续扩大。依据乘联会月度传统车企新车上市(含改款)统计,2021年全年乘用车市场共推出了384款新车。目前新车的平均研发周期已经由过去的5~7年缩短至2~3年,每开发一个新车型或车型改款,就需要重新设计和制造模具,对汽车冲压模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等专用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2H1公司各项业务积极推进,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装备类在手订单29.52亿元(均为装备类业务订单,不包括轻量化零部件业务订单(暂未批产),其中模具类产品订单超60%,自动化线类产品订单约40%;22H1新承接的订单中,新能源车型订单占比超过50%),较上年末增长20.24%,市场订单承接大幅增加,充足的在手订单助力公司传统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 安徽汽车产业崛起,拉动产品销量上行。2021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25.2万辆,居全国第四。安徽省规划,到2025年,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力争成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超万亿元。公司主要客户奇瑞、蔚来、比亚迪、大众等企业均在安徽有重要布局,在产业就近配套需求下,推动公司产品销量持续攀升,近年来产销比始终保持在100%。 产能负荷饱满,扩产项目落地放大业务规模。公司目前装备类业务的产能负荷饱满(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连续三年超过100%)。在2020年开展了三项IPO募投项目,包括精密覆盖件模具升级扩产、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和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总计拟投资4.96亿元。目前中高档乘用车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升级扩产项目已投产,基于机器人系统集成的车身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加速落地,随着公司IPO募投产能释放,未来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放大。 表3:募投项目 3新能源轻量化发力,迎来第二成长曲线 3.1轻量化将大幅提升汽车铝合金用量 汽车行业已成为排放管理的重点行业之一,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图2.0》,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将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到峰值,到2035年排放总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