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英大证券]:英大策略专题(2022年第29期,总第29期):沪指3000点下方机会大于风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英大策略专题(2022年第29期,总第29期):沪指3000点下方机会大于风险

2022-10-10郑罡英大证券喵***
英大策略专题(2022年第29期,总第29期):沪指3000点下方机会大于风险

英大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 报告日期:2022年10月10日沪指3000点下方机会大于风险 报告概要: 策略研究 英大策略专题(2022年第29期,总第29期) 风险因素 1、俄乌冲突对抗级别提升。 2、疫情控制难度大幅增加。 相关报告 1、英大策略专题(20220930)沪指3000点附近具有较好投资机会 2、英大策略专题(20220919)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减持分析 3、英大策略专题(20220919)“916”A股下跌行情分析 4、英大策略专题(20220905)加息预期引致美股回落稳增长加码提升A股韧性 5、英大策略专题(20220825)利率下调对A 股影响分析 6、英大策略专题(20220819)沪指回归半年线稳增长力度或加码 7、英大策略专题(20220803)A股行情重心有望稳中向好 8、英大策略专题(20220715)阶段调整无碍大盘回暖趋势 研究员:郑罡 执业证书编号:S0990511010001Email:zhenggang@ydzq.sgcc.com.cn联系电话:0755-83000291 首先,蓝筹股调整趋势仍未扭转,但其估值已具备吸引力。 其次,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受控,恢复增长趋势乐观。 第三,欧美经济体紧缩政策利空外围股市。 第四,A股长线资金流入期望乐观,有利大盘趋稳回暖。 第五,稳地产、保交楼措施持续发力,传统经济有望走出低谷。 目录 一、蓝筹股调整趋势仍未扭转,但其估值已具备吸引力3 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受控,恢复增长趋势乐观3 三、欧美经济体紧缩政策利空外围股市4 四、A股长线资金流入期望乐观,有利大盘趋稳回暖4 五、稳地产、保交楼措施持续发力,传统经济有望走出低谷5 风险提示:5 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未能出现回暖表现,反而午后因部分市场权重调整压力,沪指再度击穿3000点整数关口。从2007年一季度,沪指首度冲上3000点整数关口,A股在该点位附近波动超过十五年,几近A股历史大半周期。若以2015年牛市行情为分割,在此之前沪指于3000点之下徘徊的时段要大于在3000点之上波动的时间,而在此之后,沪指在3000点之上活跃的时段要大于其在3000点之下逗留的时间。我们注意到2015年牛市是一次全面上涨的行情,其中以创业板指数为代表的高估值板块遇见其最高位4037.96点,即便是2021年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大涨的鼓舞下,创业板指数也未能再创新高;与此同时,以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蓝筹股也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启动上涨行情,而其2015年最高位的3494.82点在此后的2021年牛市行情中被突破,达到4110.18点的高度。因此,可见2015年牛市行情开始,蓝筹股已经开始占据A股市场主动,进而使得2015年之后沪指在3000点逗留的时间和空间逐步收窄。2022年至今,沪指两度击穿3000点整数关口,其中下跌的具体理由或有差异。然而,自2021年一季度开始,上证50指数为首的蓝筹股表现不佳或是A股大盘年内两度走弱的主要市场面因素;相比之下,作为高估值品种的代表,创业板块指数是在2021年四季度开始显著走弱趋势,其对市场整体的影响力相对有限。2022年4月25日,A股年内首度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后,仅过了不到5个交易日,沪指便强势收复了该失地。此番,A股年内再度跌破3000点,会否再演4月快速探底反弹的行情?如何把握后市机会和风险?以下我们将逐一分析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并给予相关策略建议。 一、蓝筹股调整趋势仍未扭转,但其估值已具备吸引力 自2021年一季度开始,A股蓝筹板块率先出现调整走势,至今已有20个月的时间跨度,是自2015年A股牛市行情启动以来最长的调整周期。即便是在2022年4月,A股大盘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期间,以上证50指数为首的蓝筹股板块仍未跌破自2015年以来的震荡上行趋势,然而近期市场下跌已有击穿这一上行趋势下缘分界线的迹象,蓝筹股弱势调整趋势仍未扭转。不过,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A股蓝筹板块已经出现战略投资的机会。 当前,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9.66倍和11.24倍,市净率分别为1.12倍和1.19倍。从A股历史重要底部区域来看,在2008年沪指1664点、2013年沪指1849点和2018年沪指2440点附近,上证50指数市盈率分别为12.72倍、7.76倍和8.33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12.58倍、8.54倍和10.33倍;上证50指数市净率分别为2.02倍、0.63倍和0.95倍,沪深300指数的市净率分别为1.96倍、0.67倍和1.09倍。可见,当前蓝筹股估值水平已经接近A股历史底部的低估值状态,继续低位看空的策略或不可取。 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受控,恢复增长趋势乐观 蓝筹股调整趋势主因在于对于宏观经济下行趋势的负面预期,其中,4月上海封城再度引发投资者对经济下行担忧,而近期则是国内外贸出口增速放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行压力增加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导致投资者对经济预期负面展望。因此,扭转A 股颓势的重点在于扭转蓝筹股调整趋势,而扭转蓝筹股调整趋势的关键则在于扭转宏观经济下行的负面预期。面对内外部负面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转向稳增长方向。即便是面临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但是积极财政政策方向依然没有改变,尤其是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刺激消费的补贴措施持续加码;面对外围持续加息的不利金融环境,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格局并未改变,央行持续下调存准金率和贷款利率,各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为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争取空间;面对外汇市场不利预期,央行果断施策抑制人民币快速贬值压力。在众多利好政策累积作用下,9月PMI指数重归荣枯线上方至50.1,8月发电量同比增速反弹至9.9%,8月社会消费同比增速反弹至5.4%,8月投资增速下行趋势初步抑制,为5.8%,宏观经济转暖迹象逐步显现。 三、欧美经济体紧缩政策利空外围股市 海外主要经济体面临近四十年以来的高通胀压力,若从货币中性的角度来看,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和刺激经济的大规模财政救援措施无疑是此次通胀压力的主要源头。持续200多天的俄乌战争阴云密布,已经造成欧洲的高通胀压力和经济衰退风险。面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以美联储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采取的紧缩的宏观调控措施,其经济衰退风险大增,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理解为做空经济措施。在经济体竞争力比较中,繁荣时期比对方增长快,衰退时期比对方下滑的少,均可获得相对竞争优势。而从目前来看,以美联储为首发达经济体调控当局选择后一种竞争策略。因此,在调控策略下,欧美股市不可避免面临持续大幅调整压力,进而也会波及到全球其他金融市场。在当前A股弱势格局下,部分投资者对这种负面影响力持谨慎态度,进而也影响A股低位做多动力。我们认为A股市场受外围影响或难避免,尤其是此前跟随外围偏好的高估值板块均面临较大估值调整压力。但是,我们也要同时看到,在外围宏观政策做空经济的背景下,国内宏观政策却在持续做多经济,稳定宏观增长大局,因此,过分悲观的预期也不可取。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韧性不可忽视,反映宏观整体的蓝筹板块已经具有较高投资吸引力,长期投资者入市机会已近。 四、A股长线资金流入期望乐观,有利大盘趋稳回暖 为促进个人养老金等长线资金持续入市,继6月24日证监会就《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阶段先行纳入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美国的401k计划是美股步入轰轰烈烈大牛市的主力推手,而我国随着类似性质的计划推出,必然会给市场带来稳定的长期资金,有力推动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此外,央行官方微信于9月26日发文称,2022年,该行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金 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A股市场投资者不应该忽视央行稳定金融市场的能力。 五、稳地产、保交楼措施持续发力,传统经济有望走出低谷 自2021年一季度以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与国内房地产市场周期下滑不无关系,因此,稳宏观经济大盘必然要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保交楼措施落地到位。国开行保交楼专项借款落地沈阳,房地产竣工面积下滑趋势初步遏制。为进一步刺激国内楼市需求恢复,2022年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在楼市需求和供给两方,稳地产政策均在持续发力,而当宏观经济支柱行业回暖,传统经济走出低谷,A股蓝筹板块有望将推动沪指走出3000点下方低迷区段。 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对抗级别提升。疫情控制难度大幅增加。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报告中所依据的信息、资料及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渠道,英大证券研究所力求其准确可靠,但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客户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在核实后使用,并独立作出投资决策。 本报告为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或同意,任何机构、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刊载、转载、转发,或向其他人分发。如因此产生问题,由转发者承担相应责任。本公司保留相关责任追究的权利。 请客户注意甄别、慎重使用媒体上刊载的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在充分咨询本公司有关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或其他服务人员意见后,正确使用公司的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下发的《关于核准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批复》(证监许可[2009]1189号),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