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〡走遍城投系列 2019年6月 走遍城投——山西 山西省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分析 主要结论 201820192020 山西省2018-2020年经济与财政数据 GDP(亿元)16,818.1017,026.6817,651.93 GDP增速(%)6.76.23.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2,292.702,347.752,296.52 政府性基金收入(亿元)845.711,186.311,151.98 财政平衡率(%)53.5249.8444.93 债务余额(亿元)2,963.673,511.894,612.65 负债率(不含隐性债务,%)18.5720.6326.13 债务率(不含隐性债务,%)61.5765.5179.28 山西省经济发展与财政实力 经济情况:山西省受疫情及省内产业转型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未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面临一定压力。 财政情况:山西省煤炭及相关产业对税收支撑作用明显, 但受疫情及减费降税政策影响,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放缓,财政自给能力较弱且持续下滑;基金及上级补助收入仍维持较大规模,对综合财力形成重要补充。 省内各区县差异:各地市经济基础对煤炭有一定依赖,经 济实力分化明显,太原市经济财政实力均居榜首。 山西省地方债务管理政策 政策组织保障:山西省通过建立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机制、规范融资平台融资举债行为、土地储备融资规模管理、逐步消化存量债务等措施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山西省政府债务情况分析 显性债务:显性债务规模逐年增加,整体风险水平一般;地方债存量及新发行规模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且地方债到期分布相对平均。 隐性债务:隐性债务规模在位于全国下游,隐性债务存在 一定化解压力。 省内各区县差异:各市债务情况明显分化,太原市债务规模排名第一,部分地市由于财政实力不佳导致债务率相对较高。 债务化解举措:山西省通过落实专项债券管理办法、强化 政府债券项目库管理、加强预算管理以及实施债务风险评估预警等措施防范及化解债务风险。 山西省城投企业情况分析 城投概况:截至2021年末,根据有存续期城投债券的发行主体统计,山西省城投公司共计17家,相对于全国来看数量较少,以AA+地市级城投为主。 城投债: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存量城投债共计121只, 债券余额共计1,046.48亿元,存量规模位于全国中下游,发行成本居全国中游,2022~2024年为到期和回售高峰。 城投财务概况:资产规模有所波动,营业收入持续下降, 资产负债率2020年末有所下降,存在一定短期偿债压力。 城投级别调整:2021年,山西省发债城投企业未发生级别调整事件。 城投信用事件及监管处罚:2021年,山西省未发生违规 处罚事件及城投信用事件。 城投转型情况:山西省城投通过平台重组、提高平台市场竞争力等方式深化改革和转型。 附表一:2020年山西省城投企业财务概况 走遍城投——山西 一、山西省经济发展与财政实力 (一)经济发展:受疫情及省内产业转型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在“碳达峰”和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未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面临一定压力 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山西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资源开发利用大省,在全国矿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下辖11个市,全市常住人口3,718.34万人,城镇化率62.53%,略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63.89%。 2018~2020年,山西省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818.10亿元、17,026.68亿元和 17,651.93亿元,2020年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21位,近年来排名稳定,经济总量居中国中下游水平。同期,GDP增速分别为6.70%、6.20%和3.60%,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省内产业转型因素影响,山西省经济增速逐年降低,其中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GDP增速进一步放缓;2018~2020年,山西省人均GDP分别为45,328.00元、45,791.00元和47,472.61元。分产业来看,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946.68亿元,增长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4%;第二产山西省业增加值7,675.44亿元,增长5.5%,占地区生产山西省总值的比重43.4%;第三产业增加值9,029.81亿元,增长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1.2%,二三产业为山西省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依托丰富的煤炭及矿产资源优势和地处中部的地理位置,山西省构建起以煤炭及相关产业 为主,冶金、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等为辅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占比较大,对煤炭产业依赖性强;但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山西省面临较大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压力,正加速发展物流运输、旅游等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0年全年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省、农户)增长1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4%;第三产 业投资增长5.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将依靠地理位置优势,承接北京科技和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寻求机遇,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大做强太原都市圈,创建自贸试验区;加快布局新基建、发展新材料、培育新业态,成为新兴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走遍城投——山西 图1:2006年至2020年ft西省GDP及GDP增速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区域风险数据库 图2:2020年ft西省GDP在全国各省排名(亿元)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区域风险数据库 图3:2011年至2020年ft西省固定资产投资1、增速及其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区域风险数据库 (二)财政实力:山西省煤炭及相关产业对税收支撑作用明显,但受疫情及减费降税政策影响,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放缓,财政自给能力较弱且持续下滑;基金及上级补助收入仍维持较大规模,对综合财力形成重要补充 1ft西省未公布2018~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故相关数据未列示。 走遍城投——山西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方面,2018~2020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292.70亿元、2,347.75亿元和2,296.52亿元,全国排名中游,增速分别为2.3%、2.4%和-2.2%,受疫情及减费降税政策影响,2020年增速为负。近三年山西省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97%、70.80%和73.90%,财政收入质量尚可,其中从行业来看,煤炭、焦炭和电力等传统产业对山西省税收的支撑作用明显;2018~2020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4,283.91亿元、4,713.13亿元和5,110.90亿元;同期,山西省财政平衡率分别为53.52%、49.84%和44.93%,近年来持续下降,财政自给能力较弱,对上级补助依赖较大。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2018~2020年山西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845.71亿元、1,186.31亿元和1,151.98亿元,随着山西省经济转型 的不断推进,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近年来虽有所波动但规模仍较大,成为地方综合财力的重要构成。此外,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和资源型经济转型战略的推进,山西省获得中央补助力度较大,且规模持续增加,成为当地财力的重要补充。 图4:2018~2020年ft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其财政平衡率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区域风险数据库 图5:2020年ft西省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国各省排名(亿元)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区域风险数据库 (三)省内各区县差异:各地市经济基础对煤炭有一定依赖,经济实力分化明显,太原市经济财政实力均居榜首 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得益于其煤炭、矿产资源丰富,其中5个地级市被列为重度资源型城市,3个被列为轻度资源型城市,各地级市多以能源、冶金、铸造等煤炭及相关产业为支柱产业, 走遍城投——山西 易受宏观经济影响。 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分化明显,太原市经济财政实力均居榜首。太原市发挥“省会优势”,经济水平远超其他各地市,太原以南各地市经济水平普遍优于太原以北各地市。从GDP规模来看,2020年山西省11个地市GDP总量位于742.2亿元至4,153.25亿元之间,平均规模为1,608.49亿元。从各区经济情况看,太原市GDP总量4,153.25亿元,名列全省前茅,是第二名长治市的 2.43倍;长治市、运城市、吕梁市、临汾市GDP规模在1,500~2,000亿元之间,位于第二梯队;晋中市、晋城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GDP规模在1,000~1,500亿元之间,属于第三梯队;此外,阳泉市规模最小,仅为742.2亿元。 从各区财政情况看,各地市财政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匹配,太原市财政实力远超其他地市。2020太原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高,规模为378.44亿元,远超第二名吕梁市187.26亿元;而阳泉市受限于其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小,规模为56.93亿元。各地市财政平衡率位于21.56%至58.46%之间,均值为38.80%,财政平衡率有待提升。各地市比较来看,太原市超第二名晋城市7.32个百分点,为58.46%;其余9个地市的财政平衡率均不足50%,其中运城市财政平衡率最低,为21.56%。 二、山西省债务管理政策 山西省通过建立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机制、规范融资平台融资举债行为、土地储备融资规模管理、逐步消化存量债务等措施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2015年,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借、还、用”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规范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税改革配套政策,债务管理体制逐步完善。2017年,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山西省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规范举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山西省将压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处置债务存量。 三、山西省债务情况分析 (一)显性债务:显性债务规模逐年增加,整体风险水平一般 山西省债务余额逐年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显性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从债务规模看,2018~2020年末,山西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2,963.67亿元、3,511.89亿元和4,612.65亿元,逐年增长;同期,山西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别为3,186.80亿元、3,799.04亿元和4,833.05亿 元,仍有一定举债空间。从债务水平看,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显性债务率和负债率分别为79.28%和26.13%,整体风险水平一般。 图6:2018年至2020年末ft西省显性债务规模 走遍城投——山西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区域风险数据库 图7:2020年末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显性债务及负债率比较(亿元、%)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区域风险数据库 从地方政府债券看,山西省地方债存量及新发行规模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且地方债到期分布相对平均,集中偿付压力较小。从存量情况看,截至2021年底,山西省存量地方债规模为5,386.85亿元,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从发行情况看,2021年1~12月,山西省共发行地方债 56只,规模合计1,145.51亿元,位于全国较低水平,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3.34%,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发行利差为25.26BP,全国范围来看发行利差位于中位水平;2021年1~12月,山西省发行债券中以发行专项债券为主,发行额为644.85亿元,其中项目收益债为583.00亿元;债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