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智慧口岸二十载成就行业龙头,疫后有望重返高增。公司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提供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其智能产品,开创了口岸旅客查验、车辆查验及卫生检疫等领域智能查验的先河,为中国智慧口岸领域龙头企业。2016-2019年公司营收、业绩CAGR分别为49.7%和65.5%,疫情以来增速放缓,多元驱动下疫后有望重返高增。 多元驱动智慧口岸行业扩容,公司产品+品牌构筑核心壁垒。未来口岸新增、口岸扩建和产品更迭三大因素将驱动智慧口岸行业扩容。公司智慧解决方案具备定制化、多行业、细场景、一体化等诸多特点,针对各口岸的防疫需求,公司适时推出涵盖旅客、交通工具、货物的防疫整体解决方案。招标模式下客户倾向于资质与品牌力占优的企业,公司坚持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战略,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叠加天府国际机场等标杆性建设案例,有望在后续投标环节中占得先机。 海南布局开花结果,海外业务打开增长空间。公司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市场机遇,21年5月设立子公司“海南智能人”,加大海南市场开拓力度。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建设第一批项目于2022年7月集中开工,公司先后成为南山港、秀英港、新海港和南港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金额分别为0.97亿元、1.47亿元、3.53亿元,展现公司在智慧口岸领域的高认可度和过硬实力。海外方面,公司携手华为在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市场推广、项目拓展、生态构建等开展全面深入合作,有望在海外打开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智慧口岸领域龙头企业,率先提出“智慧口岸”理念,深耕二十年产品力与品牌力领先行业,凭借自身实力承接海南自贸港建设红利,携手华为打开海外智慧口岸建设空间,疫后有望重返高增。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亿元、5.08亿元、6.83亿元,对应PE23.5X、15.4X、11.4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产品与技术研发风险、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应收款项计提减值风险。 核心问题:盛视科技收入结构 图1.盛视科技收入结构 1.盛视科技:乘势而起的口岸信息化龙头 1.1.发展历程:深耕二十载,开创口岸智能查验先河 公司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提供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其智能产品,业务涵盖边检和海关等出入境旅客、货物及交通运输工具的智能通关查验和智能监管等系统。公司成立以来首创了多项口岸智能查验产品,开创了口岸旅客查验、车辆查验及卫生检疫等领域智能查验的先河: 口岸旅客查验领域:首创旅客自自助查验系统,实现快速自助通关,开创全国口岸旅客自助通关先例; 口岸车辆查验领域:公司首推车辆一站式查验系统,整合一关两检信息资源,实现快捷车辆查验,开启口岸车辆联合查验先河; 口岸卫生检疫领域:公司首推智能检疫查验系统,解决多年来旅客体温探测与精准拦截难题,实现自助查验、自动预警拦截,快速隔离拦截疫情旅客,保障国门安全。 2010年公司提出建设“智慧口岸”理念,并基于在智慧口岸领域的技术积累,将业务拓展至智能交通、智慧机场等其他应用领域。2019年公司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针对海外市场推出多个适用于口岸、机场、交通等多行业场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2021年公司新技术研究院发布AI开放平台,AI技术迈向多元化。 图2.公司发展历程 1.2.巩固智慧口岸核心地位,业务拓展多类领域 智慧口岸: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海陆空全应用。公司整合出入国(边)境的航空、陆路、水运口岸资源,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主打智慧口岸查验系统解决方案,涵盖智能边检边防查验系统、智慧海关查验系统等。该方案旨在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同一平台协作模式,实现高效有力的国门防控。智慧口岸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21年贡献了96.46%的营收占比。 图3.2021年各业务营收占比 图4.海陆空智慧口岸整体解决方案 图5.智能边检边防查验系统产品构成 智能交通:以“后台+终端+AI算法”开拓应用场景。公司依托智慧口岸领域的技术积累,研发出智能网关、交管平台,配合AI视觉与识别终端,以智能算法识别车牌、车身关键信息和交通违法行为,提供城市交通管理、立体化治安防控等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交警、刑侦完成运营交通状况、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 图6.智能交通产品构成 智慧机场:更便捷的航空出行,更高效的安检管控。公司凭借自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结合机场航空应用场景,自主研发智慧机场自助系统,其前端设备供旅客自助托运、安检、登机,同时多品类机器人予以辅助,后台管理及终端软件实时跟进,以实现推进机场“无人化、无纸化”便捷出行。基于AI的尾随判断报警机制,在给予旅客最大自主性的同时,提升了安检管控的安全性。 图7.智慧机场自助系统产品构成 算法+云服务:“AI+行业”应用体系完善,盛视云提速增效。公司开发了生物识别、车联网、机器视觉等边缘计算产品构建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深入调研42个重点场景,形成多行业主打算法,并可提供算法定制,以构建竞争力强的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以盛视云平台为依托,涵盖核心框架与组件,AI开放平台负责图像智能分析,AIoT平台提供统一接入标准,二者接收并处理物联网终端产品所反馈的信息,以极速海量运算服务特定行业。车联网是AI在汽车行业的一大应用,致力于借助车辆级驾驶员数据,管理两客一危车辆、监管运输安全等问题。 图8.人工智能产品、算法及云服务构成 1.3.股权结构集中,营收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截至2022Q1,创始人瞿磊直接持有公司62.84%的股份,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云智慧、智能人间接持有公司2.95%的股份,合计持有股份65.79%,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图9.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2Q1) 营收业绩快速增长,疫情年份增速放缓。2016-2019年公司收入由2.41亿元提升至8.07亿元,CAGR为49.7%;归母净利润由0.47亿元提升至2.13亿元,CAGR为65.5%。2020年以来疫情下,公司部分项目交付和验收受到影响,客户采购需求延缓,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2021年公司营收11.27亿元,同比增长20.5%,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减少20.1%。 图10.2016-2022Q1公司收入及增速(亿元) 图11.2016-2022Q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亿元) 公司在智慧口岸领域深耕多年,智慧口岸业务收入占比维持在95%以上,智慧交通及其他业务尚在发展初期,收入占比较小。公司智慧口岸业务中以航空口岸为主,2019年航空口岸、陆路口岸和水运口岸收入分别占比58.8%、32.2%和9.0%。 图12.公司智慧口岸业务收入占比超95% 图13.智慧口岸业务中航空口岸占比最大(亿元) 公司2016-2020年毛利率稳定在47%左右,净利率在24%以上,2021年受公司项目中自制产品的占比差异、新场景应用拓展的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8.1%(-8.6pct)和15.9%(-8.1pct)。费用端,公司为保持产品端优势,在高端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上持续加大投入,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6.65%至1.29亿元,研发费率达到11.5%。公司销售费率稳定在7%左右,21年受股份支付影响管理费率同比+3.9pct至16.3%。 图14.2016-2022Q1公司毛、净利率(%) 图15.2016-2022Q1公司费率(%) 2.政策东风频吹,多元驱动智慧口岸行业扩容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加强口岸发展的宏观设计和总体规划,推动口岸管理、协调和指导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口岸开放、建设和运行工作。 2021年7月,海关总署发布《“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指出要推进部门信息化升级和口岸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口岸服务、提升口岸效能。 图16.智慧口岸相关政策 (1)智慧口岸 口岸作为国家对外交往的门户,其检查检验机关既为外贸货物和交通工具的出入和国内外人员的交往提供服务和便利,又需为国家严格把关,维持口岸的正常工作秩序。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出入境人员数量在高基数上保持增长,2011-2019年,我国边防检查出入境人员数量由4.11亿人次提升至6.7亿人次,CAGR为6.3%,庞大的出入境人员数量给口岸的电子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年份边防检查出入境人员数量大幅下降,疫后有望恢复常态增长。 图17.中国检查出入境人员数量及增速(亿人次) 口岸新增、扩建和产品更迭三轮驱动智慧口岸发展。我国口岸涉及部门众多,存在信息化水平建设不一致、标准不一致、开发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对“大通关”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迅速变化、跨境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对口岸安全与便利关系的统筹提出更高要求,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手段。未来,智慧口岸市场的发展将受三大因素的驱动:政策催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带动新增口岸建设所产生的增量市场;现有口岸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场地扩建带来的增量市场;产品升级更新、新型产品出现进行改造所产生的存量市场。 图18.智慧口岸三大驱动因素 增量市场:新增口岸+口岸扩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对外开放口岸数量由2011年的252个增至313个,平均每年增加6.1个。分结构来看,水运口岸占比最大达40%以上,空运口岸与公路口岸数量相当,铁路口岸数量稳定在20个左右。“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开放口岸和扩大开放口岸数量分别为28个、38个,口岸的新增和扩建将催生对硬件设施的需求。 图19.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数量及结构(个) 图20.中国新增口岸和扩大开放口岸数量(个) (2)智能交通 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在高基数上依旧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民用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同比增长7.3%。航空方面,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保持稳步增长,从2011年的180个增加至2021年的248个,平均每年增加6.8个,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70个以上,较21年增加22个。在我国道路运输和航空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智能交通业务规模尚小,现有智能交通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的监控、管理功能较为粗放,在精细管理、服务上存在较多不足,在新项目的建设和现有产品的升级改造上存在较大空间。 图21.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增速(万辆) 图22.中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个) 当前市场中较少专业聚焦智慧口岸业务的上市公司,盛视科技作为专业从事智慧口岸的公司,2021年智慧口岸收入占比为96.5%,产品覆盖边检、海关全监管业务范围,拥有丰富完善的软硬件产品线。从智慧系统来看,目前从事智慧系统服务的领先企业均形成了各自的优势服务领域和核心技术,规模较大的领先企业在多个服务领域内占优,规模较小的领先企业则以经验丰富、技术优势明显的重点服务领域作为切入点。 图23.可比公司业务及规模(亿元) 3.产品力为基,承接海南与发展中国家口岸信息化红利 3.1.整体解决方案卖点凸显,产品创新实现技术引领 3.1.1智慧解决方案:定制化、多行业、细场景、一体化 定制化服务满足客户独特需求,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通信息壁垒。智慧系统组建特定团队,为客户深化设计解决方案,产品涵盖量身定制的自研软硬件和外购设备,力求与特定行业、企业应用需求相匹配。目前,公司已具备“城市管理、园区、机场、口岸”多行业、“海陆空”多场景解决方案成功案例。所有产品及服务无缝集成、统一打造,有益于构建信息融合、统一协调的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助力客户实现系统化数字转型。 图24.智慧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及流程 疫情之下,公司推出智慧防疫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各口岸的防疫需求,公司推出涵盖旅客、交通工具、货物的防疫整体解决方案,以“非接触生物识别+消杀”的组合,助力边防检查防疫系统。考虑到部分场所出行人群聚集,公司参考社区防疫,研发“电子哨兵”、人脸测温、智能试管分发终端等产品,并借助机器人消毒巡检,实现公共场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