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南证券]:国产机器视觉设备小巨人,多领域布局成长空间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国产机器视觉设备小巨人,多领域布局成长空间大

2022-08-15邰桂龙、周鑫雨西南证券自***
国产机器视觉设备小巨人,多领域布局成长空间大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机器视觉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21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到181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393亿元,2022-2025年CAGR为21%。 2)公司为机器视觉设备领域的领军者,实现产品品类横向拓展,在多领域均有布局。消费电子领域缺陷检测设备实现小批量销售;PCB领域产品线逐步完善,缺陷检测设备2021年推向市场;半导体领域布局前道晶圆检测设备,大力推动国产替代。3)智能网联业务与地平线达成合作,将基于征程5芯片,围绕高级别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与产品合作,未来成长空间大。 机器视觉行业景气度高,国产替代快速推进。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对事物进行检测、判断和控制,被广泛地应用于产品尺寸检测、缺陷检测、产品识别、装配定位等方面。2015-2020年,全球机器视觉器件市场规模由56亿美元增长至10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3.8%。2021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到181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393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速为21%。我国机器视觉厂商在技术、产品稳定性等方面和外资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正在快速追赶。根据GGII,2021年我国机器视觉系统市场内资品牌规模占比58.43%,略高于外资机器视觉品牌。 公司产品多点开花,打造机器视觉平台型公司。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产业经验丰富,公司拥有包括机器视觉算法、工业数据平台、先进视觉传感器及精密驱控技术四大核心技术,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营收占比20.77%,研发人员数量占比41.64%。2021年公司营收结构中非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0%,其中PCB业务产品线不断完善,LDI直接成像设备推出后第一年销量突破百台,AOI、AVI缺陷检测设备2021年推向市场;半导体领域收购德国MueTec公司,参股苏州矽行半导体,布局前道晶圆检测设备,大力推动国产替代。 与地平线深度合作,智能网联业务未来可期。2022年公司成为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官方授权硬件IDH合作伙伴,征程5芯片是2021年地平线正式发布的第三代车规级产品,是国内唯一实现乘用车量产定点的百TOPS算力级别的车规级AI芯片。截至2022年5月,征程5已获得比亚迪、自游家汽车、一汽红旗等车企的定点。基于丰富的智能驾驶落地经验,智能网联业务未来成长空间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2.59、3.47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01、1.33、1.7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6、35、26倍。公司在PCB、半导体、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均实现突破,归母净利润未来三年复合增速为37%,2022-2024年四家可比公司平均PE为56、40、29倍,给予公司2023年45X目标PE,6个月目标价59.8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半导体设备研发不及预期、智能网联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指标/年度 1天准科技:机器视觉设备领域的小巨人 1.1深耕机器视觉领域,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天准科技是我国工业视觉装备龙头企业。公司于2005年创立,专注于机器视觉核心技术及其工业应用,面向消费电子、半导体、PCB、新能源等精密制造行业,提供视觉测量、检测、制程等高端装备产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富士康、欣旺达、ATL、德赛电池、隆基、通威、晶科、拓普、理想、阿里巴巴、腾讯等行业龙头或知名企业。 公司深耕机器视觉领域,持续拓展产品下游应用场景。2007年,公司首台自动影像仪样机完成;2012年,苹果公司开始成为公司客户;2013年,公司订单突破一亿;2015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2018年,公司切入智能网联领域;2020年,公司订单额突破十亿; 2020年年底,公司推出LDI激光直接成像设备;2021年,公司收购德国半导体检测设备公司MueTec;2022年,公司与地平线正式达成深度合作,进一步深化大智能网联领域产业技术布局。 图1:公司深耕机器视觉领域,持续拓展产品下游应用场景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视觉测量装备、视觉检测装备、视觉制程装备和智能网联方案等,应用于消费电子、光伏半导体、汽车、PCB、智能网联等领域:(1)消费电子领域,产品包括平板显示检测装备、玻璃瑕疵检测设备、点胶检测一体设备等;(2)光伏半导体领域,产品包括瑕疵检测装备、尺寸测量装备、光伏硅片检测分选装备等;(3)汽车领域,产品包括智能产线和智能工厂等;(4)PCB领域,产品包括LDI激光直接成像设备、AVI自动外观检查装备、AOI光学检测装备等;(5)智能网联领域,产品包括域控制器等。 图2:天准科技下游产品布局广泛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徐一华,在机器视觉领域经验丰富。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一华,通过青一投资和天准合智合计持有天准科技62.14%控制权,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徐一华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领域专家,有丰富的科研和产品开发管理经验,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机器视觉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为推动管理层与企业利益的深度绑定,公司设立了高管持股平台天准智合,由徐一华、杨聪、蔡雄飞、温廷培共同持有公司20.82%的股份。 图3:天准科技股权结构:实控人为自然人徐一华 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2020年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16.60元/股的授予价格向42名激励对象授予429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22%。2021年公司再次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18.80元/股的授予价格向18名激励对象授予106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55%。股权激励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利益的高度绑定。 表1:天准科技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2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公司研发实力雄厚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董事长徐一华曾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等领域有丰富的科研与管理经验;董事蔡雄飞曾任上海芯华微电子IC设计工程师、微软亚洲研究院副研究员;技术总监曹葵康曾担任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芯片设计工程师。 表2: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及高管介绍 公司研发投入充足,研发人员占比42%。为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开拓业绩新增长点,2021年公司持续深耕六个行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司已有产品的技术指标、完善产品功能、扩宽应用场景,同时研发六个行业的多款新产品。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公司目前拥有多项同机器视觉、精密光机电相关的核心技术,2021年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61项,获得专利授权69项。截至2021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74项,累计获得109项软件著作权。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为2.63亿元,营收占比20.77%,研发人员数量为794人,占比41.64%。 表3:公司在研项目情况 图4: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营收占比达到20.77% 图5: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到41.64% 1.3业绩快速增长,营收结构显著改善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保持高增长。2017至2021年,公司营收从3.19亿元增长至12.65亿元,CAGR达到48%,归母净利润从0.52亿元增长至1.34亿元,CAGR达到34%。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2.65亿元,同比增长31.23%,实现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24.91%,2022年Q1公司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21.05%,受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股权激励计划、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3.58%。随着公司在光伏、PCB、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公司业绩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公司毛利率以及净利率有所波动。2022年Q1公司毛利率为37.25%,净利率为-23.71%。 净利率大幅下降主要受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和研发团队规模扩大影响。2022年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1.05%,后期随着在研产品落地和规模效应显现,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望下降。 图6:天准科技2017-2021营收CAGR为48% 图7:天准科技2017-2021归母净利润CAGR为34% 图8:2022Q1年天准科技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所下滑 图9:2022Q1年天准科技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 营收结构显著改善,非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0%。分业务来看,公司对传统业务消费电子视觉装备的依赖降低,2021年公司消费电子视觉装备营收占比为50.2%,光伏半导体视觉装备收入占比为23.2%,汽车视觉装备收入占比为17.4%,收入结构出现显著改善,随着公司在PCB和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开拓,相应收入占比也有望不断提升。毛利率方面,2021年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为51.9%,光伏半导体业务毛利率为40.8%,汽车业务毛利率为32.0%,PCB、智能网联等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毛利率有待提高。 图10:2021年公司非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0% 图11:2021年天准科技各业务毛利率有所提升 2机器视觉行业景气度高,国产替代快速推进 2.1机器视觉下游应用广泛,2022-2025年国内复合增速21% 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对事物进行检测、判断和控制,被广泛地应用于产品尺寸检测、缺陷检测、产品识别、装配定位等方面。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涉及各种各样的检测、定位及识别工作,如零配件批量加工中的尺寸检测,自动装备中的完整性检测,电子装配线中的元件自动定位等。通常人眼无法连续、稳定地完成这些带有高度重复性和高度精确性地工作。由此技术人员开始不断探索利用光电成像系统采集检测对象的图像,并经计算机或专用的图像处理模块进行数字化处理,根据图像的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进行尺寸、形状、颜色等的关键信息判定。将计算机的快速性、可重复性,与人眼视觉的高度智能化和抽象能力相结合,由此产生机器视觉的概念。 图12:机器视觉行业的全球发展过程 图13:机器视觉行业在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重要分支之一,是涉及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深度学习、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等多领域的跨学科综合技术。上游包括硬件和算法软件,其中硬件主要包括光源、镜头、相机、图像采集卡和控制器等,中游为视觉系统和视觉装备的制造集成,下游为终端使用领域,包括电子、汽车、半导体、新型显示、光伏、锂电、物流、轨道交通、食品等行业。 图14:机器视觉产业链 全球机器视觉器件市场规模超过百亿美元,2016-2020年复合增速为14%。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2015-2020年,全球机器视觉器件市场规模由56亿美元增长至107亿美元,复合增速为13.8%,2021-2025年,预计全球机器视觉器件市场规模将以6.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47亿美元。 图15: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及预测 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快速发展,2022-2025年复合增速为21%。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统计,2021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到181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393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速为21%。根据GGII,2021年机器视觉已经在3C电子、半导体、汽车、锂电、食品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3C电子行业是我国机器视觉行业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占比为31.56%,其次为半导体,占比10.22%,第三为汽车,占比11.04%。 图16: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17: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下游应用占比 消费电子:在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基本覆盖从元器件、部件和成品全制造环节的自动化及品质检测与量测。此外,机器视觉在连接器检测、PCB检查、SMT、硬盘检测、元器件在线分类筛选、二维码读取等场景的应用渗透率也逐步提高。 半导体:在半导体领域,机器视觉已被应用于半导体外观缺陷、尺寸、数量、平整度、距离、定位、校准、焊点质量、弯曲度等检测,广泛应用于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中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