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东吴:食饮-餐饮峰会-2022预制菜产业报告-20220801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东吴:食饮-餐饮峰会-2022预制菜产业报告-20220801

2022-07-31东吴证券从***
东吴:食饮-餐饮峰会-2022预制菜产业报告-20220801

会议时间:2022年8月1日 会议嘉宾:罗华山餐饮O2O创始人 1、产业发展 预制菜是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开始,麦当劳肯德基的诞生让预制菜有了发展的潜力。2000年之后,随着麦肯来到了中国,中国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半成品的菜企业,2002年好得睐、2004年厦门绿进以及2008年的味知香成立,这是在中国预制菜诞生的时刻,2014年前后开始,外卖料理包出现。2020年疫情的爆发导致预制菜发展非常快。去年春节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年饭里面一定会有预制菜。 1992年4月深粮控股开始做预制菜,1997年西安饮食、1998年新希望、金健米业、双汇发展等等国际产业。今年有更多的预制菜企业上市,相信未来中国还会诞生很多个企业。对餐饮系统我们判断是至少有100个上市企业,预制菜食用更多,因为是偏零售,所以也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 速冻食品:2017年的时候,中国的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为10.6kg,是日本一半 ,美国的1/4,所以空间非常大。比如像日本从09年开始一路上升到23kg。 2020年预制菜的定义和分类:三个概念,叫即食即热即烹。从今年开始,整个产业统一的标准有4个:即时即热即烹即配。即配是现在半成品材料。即食就是开袋即食,泡椒凤爪等等即食食品。即热是简单的水浴或者微波炉加热的食品,像便利店的食品,即烹是经过简单的翻炒就可以食用。即配主要是针对b端,把它分了食材、辅材、调味、烹饪工艺来构成一个菜肴。越往上对保质期的要求更长,或者说冷链的要求更高。 预制菜生产管理环境工业化:餐饮供应链是田间到餐桌的整个链条,把采购、仓储、生产、配销、库存、营业、供应链这7大模块,供应链就是一个节点到链条,作为货物的两个节点之间的位置,供应链的核心就是从节点走向绩效,预制菜减轻后厨的压力,生产环节的前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分工的集约化,未来一定是不到厨房。我记得15年的时候提到产品尽可能做到个性化的,或者未来大公司的产品不到厨房,不需要再去切菜来进行粗加工、细加工,完全是由第三方来做。 预制菜的产业产品。上面是大家吃饭、购买物资最喜欢的。左边下面是单价低 ,配送时间短,这种主要是速冻水饺、面包、酱料、自热米饭、自热火锅一类 。第三圈,价格带大概20-40之间,时间30分钟。在最外圈的是餐饮和外卖,往餐厅口味化发展,价格基本上在40-80,可以保证时间是在预期的配送时间 。 产业上游的原材料:种植业、养殖、水产及调料品,中游就是生产厂家以及加工厂,像预制菜生产商:味知香、蒸烩煮等,有速冻食品的安井、三全食品等 ,还有供应链的蜀海、绿城等等,再到餐饮企业自建的贾国福、同庆楼、王家渡等等。消费者、渠道以及B端的一些餐厅,直销的是线上商城来做渠道,可以通过自己渠道搭建知道消费者的市场,这是整个产业的构成。 预制菜在未来5年之内应该通可以到万亿市场,今年要达到5,000亿左右,这取决于两方面都有需求。对B端来讲,它的需求是减少损耗。因为店去切菜、备货一定会损耗,空间也会增加,很多人算成本,没有算损耗以及厨房的加工。 确实加工厂生意都很多。厨房面积不是越来越大,以前餐饮的最佳面积配比开始是200个,现在逐渐降到80个、120个。很大程度上是缩小了后厨面积。加工的地方省了,后厨的地方省了,其实是一个无形的成本,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第二个是减少动态流程,第三就是节约空间,这是B端的诉求。C端的消费者这一块,省时间、健康、性价比高,现在大多数的预制菜都会比外面要便宜 。 中国这几年陆陆续续整个行业注册分布情况,最下面蓝色的是零售,在13年-22年差不多10年间,基本上都是零售行业为主,再往上是批发的。渠道这一块注册量会逐年的增加。第三块是这个城市做什么食品,加工业这一块的储存量占6-10%左右,第四块是食品制造业,中国今年各个上市公司报表和投资都非常关注。第五块,餐饮业占比4%左右,其实餐饮行业做预制菜还是在探索的环节。最上面的是其他的,像各种跨界的,如碧桂园也能做预制菜。我们接触一个企业,原来做电子烟的,全国有10万个非常小的档口,现在全面转向美团,问是否有货源。我以前说高速公路是餐饮很好的一个渠道,很多人都不理解。像碧桂园他们做了一个凤凰优选超市,全国有1000多个。在哪个渠道有对应的产品,有没有对应的能力去匹配的渠道,要找到第三方资源一起去合作学习。 预制菜企业的典型代表:这里面分了5大块,一个是专门做菜的企业。1)有个toB的,他们的特点菜系少,品类多,然后自助餐经验丰富,像味知香。2)还有一个就是toC的餐饮企业,他们的特点品牌力强、客户粘性高,对客户的洞察比较准,像海底捞。3)农牧水产、养殖种植这些企业,也是做toB,核心就是成本低、量大、研发能力强,像国联6月份在广州餐饮协会举办了22周年庆典,今年在预制菜这个模块可以达到10个亿,大家都在关注这个部分 ,像类似恒兴应该还是中国非常低调的食品企业,两会代表很多,我们现在餐饮行业讲的配方对他们来说都是透明的,我们最值钱的是我们组织链平台,并不是配方,产品只是需要连接客户来转化我们的销售,所以我们不要把配方作为类似到品牌以及成立来做的问题,可以外包全部要外包。百胜、海底捞因为以前没有外面找不到其它家,只有自己做,现在因为有了成熟的第三方,我们就一定要分工去做,应该向零售行业学习,向地产行业学习,以采取的跑得快 ,就是以前我们叫产销一体化,前店后厨,未来我们要得到产销分离,这样子不至于忙的时候接待不过来,人少的时候可能挣不到钱,就导致我们的项目产销体会到未来的瓶颈。 预制菜产业目前的情况,1)得餐饮者得天下,因为目前B端:C端是8:2的比例 。2)高度分散,目前没有哪一个企业的采购量或者渠道溢价稳定,在这一点上面是要向日本去学习,日本预制菜CR5可以超过10%+份额,中国没有哪一个企业能超过1%份额,所以这个空间是确实非常大,就分散。 3)体内百花齐放,因为中餐本身各种菜系各种产品非常丰富,所以我们的匹配是非常多元化的。原材料的采购管理需要稳定度。 4)渠道复杂,因为中国历来以来经常以前有一个说法是渠道打天下,大家都知道冰皮月饼是美心在做的,但是产品门店销售不到5%,更多销售都是传统的商超渠道,因为他们早期香港的他们在某些渠道会不太重视,所以他们自己的商品也有限制的渠道。 总结一下只要可以吃的,未来都可以做预制菜。我记得之前我们聊了一个话题 ,就是未来参与预制菜三种产品状态,要面对大商销售渠道,第一个产品是堂食,现做现出服务客流。第二个做我们自己的商品销售/外卖。第三种食品就是做零售。所以有这三种产品都对应给消费者发出链接,发生销售转化,营收才可以转化,才可以应对现在的人力、房租等等的三高一低的瓶颈。 预制菜机会:我们也把预制菜做了一个梳理,1)预制菜肴,这可能是传统业发展比较多的产品,饺子速冻,低渗透,是爆发初期。2)冷冻烘焙;3)预制米面B端;4)速冻火锅;5)预制米面C端。 对于连锁化产业来讲,它一定是连锁发展+预制化的双重替代,1)10年前中国连锁化率5.2%,到今年10%+。2)渗透率提高。连锁餐饮预制菜规模=餐饮行业收入*连锁化率*食材成本占比*预制菜渗透率,可以算出预制菜规模万亿指标 。 调理品空间很大,技术驱动,基本上是属于餐饮行业可能很难去做,因为采购层面对资金的要求比较高。 冷冻烘焙赛道,现在所有的中式、西式点心,并不是现场和面现场去发酵等等 ,都是用冷冻面底来做的,所以发展非常大。三种烘焙的产品状态,第一种是属于现做现烤,第二个是冷冻烘焙,第三个就是预包装烘焙。 预制米面B端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酒店菜,其实做业务是最适合做预制菜,所有的菜基本上没有现场做的,全部都是用焗的炖的为主,小炒基本上就有一个小炒肉。 第五,速冻火锅料,最近看来做火锅会转向到预制火锅底料,火锅底料也是一个稳健增长的赛道,整合空间非常大。 用户调研,女性居中占了58%,一二线城市为主,华东地区最多,中青年为主 。 预制菜单次价格在21~30,定价也尽量在此价格上为主,其实这个价格已经比外卖要稍便宜一点点,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领域。 即烹食品最受欢迎,而不是拿回来热一下,开袋即食。 保质期偏好基本上还是七天以内,占36%,一个月的占27.5%,三个月占24% 。越往上大家对预制菜味道,产品品质的可信度越来越低。 超过5成的都是内容分享平台,接下来做营销重点要发力的就是小红书、微信 、微博、抖音等等为主。 消费者最喜欢的菜品还是川菜/粤菜,这两个是占主要的。预制菜受疫情影响也都比较大。 预制菜在消费者餐饮的占比,其中10~30%的占比43%,30~50%的占比29% 。 消费者对预制菜行业重视:1)口味费用,预制菜挑战最大的问题;2)市场;3 )多元化的产品;4)渠道;5)智能度。目的:1)节约时间;2)美味;3)不喜欢做饭;4)健康。 这是疫情期间的调查,每周消费1-3次的占比50%,现在疫情缓和之后是有下降的。-东吴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