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2/06/13-2022/06/17)市场整体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7%,上证综指上涨0.7%,深证成指上涨2.5%,创业板指数上涨3.9%,中信电子上涨0.4%,半导体指数下降0.4%。其中:1)半导体设计跌2.4%(存在个股行情,其中上海贝岭上涨15%、博通集成上涨13%、希荻微上涨8%、其他公司涨跌幅在-4%~+6%之间),2)半导体制造跌0.7%,3)半导体封测涨2.6%,4)半导体材料涨0.1%(行情存在分化,中晶科技+19%、江丰电子+5%、神工股份-8%,其他公司涨跌幅在-4%~4%之间),5)半导体设备跌4.4%(存在个股行情,其中晶盛科技上涨6%、万业企业上涨4%、其他公司跌幅在0%~8%),6)功率半导体跌0.7%(行情存在分化,捷捷微电+8%、新洁能上涨6%,扬杰科技-4%、时代电气-4%,其他公司涨跌幅在+5%~2%之间。 上周电子板块持续震荡,少数标的走出个股行情,板块持续震荡主要是市场对景气度存在担忧。我们认为,景气度下行下,龙头公司在去年借助窗口期切入供应链后,今年仍将持续提升份额,国产替代仍是主旋律。 行业新闻 1)国内5月半导体产量略升。国家统计局(NBS)最新数据,5月国内IC生产量回升至275亿颗,较4月的259亿颗产量月成长6%以上,不过国内5月IC产量仍低于3月的285亿颗,反映出部分地区疫情封控措施的影响持续存在,但本土半导体产量略有回温,凸显整体经济正趋于好转迹象。即使国内5月IC产量较疫情封控影响对特别是上海、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活动最明显的4月有所回温,但与2021年同期IC产量相比,仍年减达10.4%。2021年5月国内IC产量达到298亿颗,年增达37.6%。 2)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达109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15.6%。 近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最新季度预测报告称,预计2022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同比增长20%,达到10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是继2021年激增42%之后,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连续第三年大幅增长。SEMI预计,2023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投资预计仍将保持强劲。从区域来看,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设备投资额预计同比增长52%至340亿美元,占比31.2%;韩国半导体设备支出为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占比23.4%;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支出为170亿美元,同比下滑14%,占比15.6%;欧洲/中东地区的半导体设备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93亿美元,虽然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投资规模较小,但其投资规模将实现同比176%的惊人增长。 3)传长江存储将跳过192层,年底量产232层NAND。 6月14日消息:长江存储将跳过原定192层NAND,直接挑战232层NAND,并有望于2022年底量产。2021年长存128层NAND量产,5月有长存已向一些客户交付192层NAND样品,预计2022年底前正式推出。从堆叠层数看,今年5月,美光发布首款232层NAND,并预计今年年底量产,三星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200+层的NAND,铠侠目前制程停留在112层,预计2022年底前量产162层;若长存在年底量产232层NAND,将缩小一代制程差距,成功追上国际大厂。 重要公告 士兰微: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成都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士兰”)投资建设“年产720万块汽车级功率模块封装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0亿元。根据成都士兰财务部初步测算,本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不含税)277,168万元,新增年利润总额30,769万元,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4.3%,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3年。 投资建议:持续推荐半导体行业具有大空间/高景气度板块领先企业。 1)功率:下游新能源拉动的需求高景气仍将持续,建议关注扬杰科技、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士兰微、新洁能、宏微科技等; 2)模拟:龙头厂商料号稳步拓展、持续受益于国产化,建议关注圣邦股份、思瑞浦、希荻微等; 3)MCU:看好龙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国产化持续实现业绩高增长,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等; 4)材料:下游需求火热,国产厂商在下游客户验证周期加快,建议关注立昂微、江丰电子、沪硅产业、兴森科技、安集科技等; 5)设备:晶圆厂进入开支高峰期,拉动上游设备需求,建议关注北方华创、芯源微、华峰测控、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瓶颈的束缚、大陆厂商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 一、行情回顾:市场整体上涨,半导体指数下跌0.4% 当周(2022/06/13-2022/06/17)市场整体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7%,上证综指上涨0.7%,深证成指上涨2.5%,创业板指数上涨3.9%,中信电子上涨0.4%,半导体指数下跌0.4%。其中:半导体设计跌2.4%、半导体制造跌0.7%、半导体封测涨2.6%、半导体材料涨0.1%、半导体设备跌4.4%、功率半导体跌0.7%。 当周(2022/06/13-2022/06/17)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跌幅为8.9%,2022/01/01-2022/06/17跌幅为34.7%。台湾半导体指数周跌6.5%,2022/01/01-2022/06/17跌幅为21.3%。 图表1:费城半导体指数 图表2: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及增速 图表3:A股半导体指数 图表4: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 图表5:细分板块估值情况(2022) 图表6:本周半导体各细分板块涨跌幅情况 图表7:上周半导体行业涨跌幅前五公司 图表8:上周半导体行业涨跌幅后五公司 截至6月17日,A股半导体公司总市值达32389亿元,环比跌1.0%。 其中:设计板块公司总市值9656亿元,环比跌1.7%;制造板块公司总市值5970亿元,环比跌0.7%;设备板块公司总市值4104亿元,环比跌1.9%;材料板块公司总市值4234亿元,环比涨1.0%;封测公司总市值1445亿元,环比涨1.9%;功率板块总市值7389亿元,环比跌1.5%。 图表9:A股半导体板块公司总市值(亿元) 图表10:A股半导体设计板块公司总市值(亿元) 图表11:A股半导体设制造块公司总市值(亿元) 图表12:A股半导体设备板块公司总市值(亿元) 图表13:A股半导体材料板块公司总市值(亿元) 图表14:A股半导体封测板块公司总市值(亿元) 图表15:A股功率板块公司总市值(亿元) 当周(2022/06/13-2022/06/17)沪/深股通总体增持半导体板块。沪/深股通持股市值前20的企业中,13家企业获增持,7家企业被减持。增持金额前三公司为北方华创(5.17亿元)、斯达半导(3.06亿元)、中微公司(2.46亿元),减持金额前三公司为士兰微(-2.37亿元)、闻泰科技(-1.59亿元)、澜起科技(-0.89亿元)。 图表16:沪/深股通半导体板块持仓情况(按持股市值排名) 二、行业新闻:国内5月半导体产量略升,疫情缓解经济回温 1、国内5月半导体产量略升疫情缓解经济回温 据国家统计局(NBS)最新数据,5月国内IC生产量回升至275亿颗,较4月的259亿颗产量月成长6%以上,不过国内5月IC产量仍低于3月的285亿颗,反映出部分地区疫情封控措施的影响持续存在,但本土半导体产量略有回温,凸显整体经济正趋于好转迹象。 即使国内5月IC产量较疫情封控影响对特别是上海、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活动最明显的4月有所回温,但与2021年同期IC产量相比,仍年减达10.4%。2021年5月国内IC产量达到298亿颗,年增达37.6%。 新闻链接: 三星李在镕会晤荷兰首相商请协调ASML供货EUV 三星在半导体积极布局,根据韩媒报导,三星电子负责人李在镕本周与荷兰首相MarkRutte进行会晤,报导称,两人主要讨论加强半导体产业合作、解决全球供应链问题等。此外,李在镕特别谈到ASML的极紫外光(EUV)设备,请求Rutte帮助三星协调EUV设备供货问题。李在镕之后还将拜访ASML总部,进一步接洽相关事宜,三星之前曾表示,将争取其订购的EUV机台尽早到货,助其在先进制程竞争中获得优势。 新闻链接: 台积电 N2 技术2025年量产、总产能将扩大50% 台积电17日举办2022年北美技术论坛,会中揭示先进逻辑技术、特殊技术、以及三维集成电路(3D IC)技术的最新创新成果。首度推出采用纳米片电晶体的下一世代先进 N2 制程技术,以及支持N3与N3E制程的TSMC FINFLEX技术。台积电 N2 技术和N3技术相比,功效大幅往前推进。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 台积电表示, N2 将采用纳米片晶体管架构,在性能和功率效率方面提供全节点改进,以支持台积电客户的下一代产品创新。除了移动计算基准版本之外, N2 技术平台还包括一个高性能变体,以及全面的小芯片集成解决方案。 N2 计划于2025年开始生产。 除了展示先进技术外,台积电并透露了其他重要信息,包括2024年将拥有ASML下一代芯片制造工具以及到2025年,其成熟和专业节点的产能将扩大约50%。 新闻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A2OCU7Q0511RIVP.html 3M 比利时冷却剂停工冲击 据中国台湾电子时报报道,最近韩国业界传出消息, 3M 比利时工厂被传批准重启 , 仍造成半导体冷却剂的供应陷入恐慌 ,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土(SKHynix)决定多元化供应商。外传三星、SK海力士急寻替代业者,同时将目光转向国内。三星、SK海力士最快2022年底前,将可望解决冷却剂的供应不稳定,实现供应商多元化。冷却剂主要用干半导体蚀刻,攸关产品生产良率。三星、SK海力士过去主要向 3M 采购,全球9成半导体冷却剂皆仰赖 3M 。 新闻链接:http://stock.10jqka.com.cn/20220616/c639827209.shtml 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达109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15.6% 近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最新季度预测报告称,预计2022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同比增长20%,达到10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是继2021年激增42%之后,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连续第三年大幅增长。 SEMI预计,2023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投资预计仍将保持强劲。 从区域来看,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设备投资额预计同比增长52%至340亿美元,占比31.2%;韩国半导体设备支出为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占比23.4%;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支出为170亿美元,同比下滑14%,占比15.6%;欧洲/中东地区的半导体设备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93亿美元,虽然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投资规模较小,但其投资规模将实现同比176%的惊人增长。 新闻链接: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615A02E7S00 华为发布新一代40kW直流充电模块 华为数字能源在世界电动车大会(EVS35)上发布新一代可靠、低噪、高效的智能充电40kW直流充电模块,旨在为电动充电基础设施打造优质“内核”。 该充电模块不仅能有效提升车主充电体验,还能减少运维成本,提升桩企和运营商的运营效益。该充电模块采用创新的全灌胶、全隔离工艺,在恶劣环境下也能长时间可靠运行,并支持智能运维提醒和OTA远程升级。在本次活动上,华为数字能源还展示了适合住宅场景、采用光、储、充一体化架构的户用充电解决方案。 新闻链接: AMD芯片定制,向第三方Chiplet打开大门 随着AMD起航以制造更符合客户喜好的产品,AMD开始使用芯片。这家芯片制造商详细介绍了模块化芯片的未来,客户可以在定制芯片封装中混合和匹配非AMD处理器。AMD首席技术官Mark Papermaster在上周晚些时候的分析师会议上表示:“我们专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