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数字施工五问五答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数字施工五问五答

2022-06-20刘高畅、杨然国盛证券键***
数字施工五问五答

当前施工信息化步入哪个阶段?1)随着人力、管理等成本逐步提升,我国建筑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需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国内龙头施工企业已开始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2021年,中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约为23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0.08%,对标欧美国家平均1%的投入水平有10倍以上增长空间。2)当前,建筑业信息化深入发展,已从以CAD、造价预算等为代表的工具转型走向以信息化咨询、IT策划为起点的管理转型。具体而言,阶段一,政策要求型产品快速铺开,包括劳务实名制、环境监测、施工安全、项目BI等模块;阶段二,降本增效需求实质性崛起,物料管理、钢筋清点等轻量级模块率先爆发;阶段三,以进度管理、成本管理、BIM等为代表的核心模块经过良久培育,应用意识已逐步积累、导入期临近结尾;阶段四,施工各场景的单点需求上升为整体协同需求,通过项企一体化实现全方位赋能。3)我们认为,当前施工信息化正从阶段二逐步向阶段三过渡,劳务、物料等产品已进入快速爆发期,进度、BIM等核心模块有望逐步放量,最后有望实现多模块、多项目的统一协同管理。 哪类企业有望成为行业领导者?1)施工信息化需求碎片化程度较高,目前已放量的模块已有三十余项,或导致整体市场格局较为分散,而其中,具有平台能力的厂商在业务协同、开发迭代、生态建设方面均具有优势,有望脱颖而出。2)公司自2019年起集中研发平台产品,2021年初步成型、2022年预计结项。根据投资者大会报道,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应用价值显著,开发效率提升20%、发布成本趋近于0、系统集成效率可提升20%,目前以基本实现技术能力全覆盖,多为样板客户已走入快车道。3)我们认为,PaaS平台将成为广联达与其他厂商的“分水岭”,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有望成为建筑行业的“基础设施”,也将奠定公司行业领导者地位、助推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建筑行业平台服务商。 下游波动性影响几何?1)2021Q2至今,下游建筑行业整体处于弱势状态,新开工面积同比持续下滑; 而2021年起地产监管收紧,百强开发商经营情况亦出现较大波动,加剧了市场对公司下游的担忧。2)然而,2021年下半年至今,公司数字施工同比增速均维持在30%左右,受下游波动影响较小、证明自身业务的稳健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建筑信息化渗透率仍低,公司施工项目累计覆盖率不到10%;公司集采销售模式跑通,推广效率大幅提升;业务以特一级头部客户为主,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 持续探索新产品线,深挖客户需求、扩展业务价值。3)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建筑行业精细化管理必然是长期趋势,对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也将持续加强,行业空间仍在、投入决心不改;即使面临下游短期波动,公司也具备较强的内生能力,可通过管理、产品、销售等多种打法平滑外部风险,长期成长可期。 基建领域的信息化需求有何不同?1)基建为我国建筑业的重要支撑,2019年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约为28%,其精细化管理诉求同样迫切。相比房建及公建领域,我们认为基建工程本身具备作业环境艰苦、单项目投资额大、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其施工信息化会更关注跨时空管理、智能机械化、安全合规、成本管控等方面。2)“十四五”期间,我们预计交通领域的数字化市场规模可达170亿元,空间广阔。 而公司的数字基建业务也处于快速拓展期,2022年度签约目标约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盈亏平衡预计何时实现?1)公司数字施工发展已近20年,产品线、销售模式及组织架构已相对成熟。 收入方面,2021Q3-2022Q1公司业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1%、27%及29%;订单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合同基本实现翻倍增长。受益于下游信息化需求崛起、产品打磨成熟、集采模式跑通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数字施工订单保持高增,我们预计订单增速有望继续保持,规模化效应可期。2)假设净利润=收入-材料成本-人员成本-运营成本,我们对公司分业务盈利水平做出大致测算,预计数字施工业务有望在2023-2024年达到盈亏平衡。3)综上,我们认为,建筑信息化在“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渗透,在集采销售、平台发布、基建打开等增量因素助推下,公司数字施工业务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阶段,收入高增速、盈亏平衡点均值得期待。长期而言,施工作为建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公司的垂直赋能下,将有望与造价、设计一体化协同,扎实助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关键假设,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表观营业总收入69.54亿元、83.50亿元及99.12亿元,表观归母净利润10.43亿元、12.47亿元、14.31亿元。 风险提示:建筑信息化推进不及预期、下游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假设及测算或存在误差风险 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一、当前施工信息化步入哪个阶段? “大而不强”局面亟需改变,施工信息化市场可达千亿级别。1)传统建筑业具有参与方众多、工程队素质参差不齐、作业环节复杂、人员流动快等特点,导致信息化需求多样化、碎片化。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应用更需要对政策、技术、应用等多方位均具备深刻理解、并有坚定推行的决心,最终使得信息化手段在建筑业难以推进。2)从内生需求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原来依靠人力成本优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需要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通过信息化等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提效降费成为行业的内在需求。3)在国内,目前一些国内施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已经开始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中建、中铁、中铁建、中交等排头企业可以明晰的看到集团层面已经设立了科技与信息化管理部门或技术中心主导企业信息化转型工作的展开。3)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中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约为23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29.31万亿的0.08%,而欧美国家该占比约在1%以上。假设数字化大背景下,我国建筑业IT投入水平亦达到1%,则对应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2931亿元,空间广阔。 图表1:2010-2019年我国建筑业产值利润率 图表2:2021年中国与美国建筑业总产值中信息化占比 当前,技术赋能已从工具转型走向管理转型,需要更多“自上而下”的推动力。1)从双S曲线来看,早期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大多建筑企业形成了以工具软件(如CAD、3D3S、STAAD、预算、标书制作等)为代表的初步信息化,并随着各类工具软件的出现而呈加速增长的趋势。但是,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这些工具软件的运用无法达到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的高度,出现了无法与日益重要的经营业务信息化相接轨的问题,第一个S曲线步入尾声。2)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亟需通过削减成本和改进管理流程,来提高其竞争优势。只有当整个企业的工作流程或业务流程都变得有效时,企业生产率才能提高。以“管理咨询”和“IT策划”为起点新一轮的信息化需求,才是企业战略级的信息化建设的开始,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实现岗位级、项目级、企业级的信息一体化转型,成为集团的重要战略。 图表3:建筑信息化转型双S曲线 “十四五”规划着重强调“智能建造”,大型建筑企业投入意愿预计强烈。1)“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规划再次、首要强调数字化、智能化及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以大型央企、国企等为代表的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意愿预计较强。2)相对于专业IT厂商,大型建筑企业本身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或相对较少,在“十四五”发展目标的推动下,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或成为其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工具。 图表4:建筑业“十三五”及“十四五”发展规划部分内容 我们认为,施工信息化发展主要分为4个阶段,当前正从阶段二逐步向阶段三过渡: 阶段一:政策要求型产品快速铺开,以劳务、环境、安全、项目BI等模块为代表。建筑业整体管理信息化转型较为复杂,且需求众多,初期一般以政策激励型产品为主要切入。 劳务实名制:1)工地劳务人员流动性较大、作业队伍不稳定、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规范劳务及薪资管理,2019年2月,住建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劳务信息管理在控制疫情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通过链接工人信息与行程平台、医疗系统,可有效管控现场务工人员的疫情状态。劳务实名制系统成为复工复产的必备基础设施,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铺开。 环境监测:202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北京、河北、江苏、山西、河南、浙江、四川、广东、湖南、上海等省市均出台相关规定,建设工地上以扬尘、噪音、用电监测为代表的环境模块产品快速放量。 施工安全:安全管理政策文件持续出台,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事故处理方式较为严厉,大型建筑企业对施工安全已表现出相当的重视。代表模块包括智慧安全帽、升降机监测、塔机检测、高支模检测、深基坑监测等。 图表5:施工信息化相关模块的政策要求 阶段二:降本增效需求崛起,物料等轻量级模块率先爆发。降本增效是建筑信息化的本质需求,相关模块相较而言具备更原生的发展动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物料为代表的轻量级产品已进入爆发期,包括智能物料系统、AI钢筋清点等。 智能物料管理:工程项目建造成本中物资成本占50%至70%,其中大宗物资又占物资成本的80%左右,物料进出场管理成为关键。智能物料验收系统可实现1)地磅周边的硬件互通互联,软硬结合,建立实时监控机制,严控大宗物资称重环节屡禁不止的作弊行为;2)软硬件采集的海量并发数据的实时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高效、准确、及时地提供一手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3)对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分结构化数据深度挖掘、钻取、多维度统计分析数据,按不同的管理视角提供管理决策依据。根据广联达公司公告,公司智能物料管理产品实现无人/自助过磅项目验证,平均可为客户节约3%的材料成本。 AI钢筋清点:操作层依靠传统点根方式费时费力,一般一车钢筋需要半小时清点时间。AI钢筋钢管点根系统可以用手机APP快速识别根数、自动计算理重,同时支持与广联达智能物料验收系统结合使用,通过称重、点数的交叉验证,来强化对钢筋验收的精细管理。以广联达AI点钢筋钢管产品为代表,其已能在正常情况下达到99.83%的准确率,个人点根提效10倍。 图表6:智能物料系统应用界面 图表7:AI钢筋钢管清点应用界面 阶段三:核心模块市场培育已久,应用意识逐步积累,长夜将明。施工项目现场参与方众多、利益关系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工序流程繁杂、外部环境存在众多变化,导致管理难度大、管理基础差、信息化建设薄弱,其中的核心管理模块,例如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BIM等数字化进展更为缓慢。以广联达为代表的企业在该类产品上打磨良久,并以免费试用等手段快速拓展客群、培养用户习惯,形成产品打磨与应用的正向循环。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广联达斑马进度产品新增18万用户,覆盖7万多个项目。BIMMAKE作为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图形和参数化建模技术开发的施工全过程BIM快速建模及深化设计软件,在中建三局深圳超高层项目的示范应用成果获得院士专家一致认可。施工算量组件经过与物料和成本等产品的联合验证以及在数十个项目的应用,夯实了产品计算准确度和范围,扩展了验证产品工程量的应用场景,产品能力通过测试,逐步放量推广。 图表8:广联达岗位级产品免费试用计划 阶段四:单点需求上升为整体协同需求,项企一体化实现全方位赋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条件是相互制约的,例如某些情况下项目工期缩短,进度管理难度加大,工地也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资以满足进度要求,同时安全隐患也有加大的风险。这导致单个软件模块/无法有效解决系统的问题。随着单点应用的快速铺开、核心模块的逐步渗透,碎片化的供应将无法满足施工方的整体协同需求,同时从企业层面,也将对多个项目之间的比较、管理提出要求,具备整合能力的多模块、多项目管理的产品将更有优势。 图表9:广联达项企一体化整体转型战略 综合而言,建筑信息化千亿级市场蓄势待发,技术赋能已从工具转型走向管理转型,其中,政策要求类产品已经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