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周大事记 国内:多部门维稳信号释放,楼市或迎回暖机遇。3月14日,工信部肖亚庆发文《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建议关注新基建、高端制造业、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机会;同日,商务部公布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数据,外资引进稳中向好态势不变,预计我国高技术产业将持续加大外资引进力度,西部等产业基础薄弱地区或在外资加持下迎来快速发展;14日,国常会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和地方,并强调稳大宗商品价格等五方面工作,预计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推进,财政减税降费进一步稳实体经济增长,身份证电子化等也值得关注;16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持平或下降,预计随着房地产政策宽松效果的逐步显现,楼市有望转暖,但仍需关注疫情反复可能带来的拖累;16日,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对宏观经济运行、房企、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及香港金融市场五方面进行探讨,随后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证监会、财政部及外汇局积极响应,预计房地产调控逐步企稳以及信贷力度加大有望触底回升,平台公司政策端风险或有所减弱,从而维持今年资本市场平稳运行;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从五大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预计将为城市更新、公共服务、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发展机遇。 海外:美联储如约加息,俄乌冲突显缓和迹象。当地时间3月14日,第四轮俄乌谈判举行,俄罗斯外长表示俄乌谈判进展并不顺利,但是双方有希望达成妥协,后续俄乌双方达成共识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但俄乌双方立场上根本性的矛盾难以解决,且西方对俄施压力度不减,仍需警惕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当地时间14日,杨洁篪同沙利文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俄乌局势、朝鲜局势升级等方面的问题沟通,未来中美双方将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当地时间14日,欧元区财长会议表示今年将继续保持财政支持,2023年财政政策将转为总体中性,若地缘政治风险减弱,欧元区经济恢复性增长,财政政策有望逐步趋于正常化以化解债务风险;当地时间16日,美联储宣布其已按1月议息会议指引结束购债计划,同时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25个基点至0.25%-0.5%,“缩表”方面,鲍威尔表示最快在5月开始,短期若通胀抑制未及美联储预期,不排除政策加码的可能,但俄乌冲突、美国经济复苏情况都使得未来具体加息路径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时值超级央行周,巴西、中东多国央行、英国等同样采取加息操作,欧央行表态偏鹰向,全球紧缩浪潮开启,但日本仍受制于其复苏疲软货币政策仍宽松。 高频数据:上游:布伦特原油、铁矿石价格周环比分别下降13.75%、5.07%; 中游:高炉开工率本周回升21.43个百分点,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下降3.87%; 下游:房地产销售周环比回落18.74%,汽车零售同比增长3%;物价:蔬菜、猪肉价格周环比分别回落0.29%、1.10%。 下周重点关注:中国一年期、五年期LPR、美国2月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数(周一);欧元区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2月新屋销售(周三);欧元区、美国3月Markit制造业PMI(周四);日本3月东京CPI(周五)。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影响超预期,海外通胀高企,疫情形势进一步恶化。 1一周大事记 1.1国内:多部门维稳信号释放,楼市或迎回暖机遇 面临三重压力考验,通供给、振投资与促消费支撑稳增长。3月14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文章指出,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体现更为明显,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还存在风险,招工难、用工贵、创新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但工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仍具有良好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稳增长方面,一是尽快打通重点产品供给堵点卡点,加强能源、物流、用工等要素保障协调,建立重点行业大宗原材料上下游供应长协机制,实施汽车芯片攻坚行动。二是着力提振工业有效投资,抓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实施,启动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进度,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地方加快实施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支持外资企业加大对中高端制造、研发中心等的投资等。三是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并加快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冰雪装备、智慧健康养老、超高清视频、安全应急等产业,引导和扩大信息消费。四是千方百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等助企纾困政策,再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提质升级方面,一是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围绕工业母机等产业链,推动构建创新联合体,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部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一批攻关任务,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农机装备等发展。三是纵深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软件、大数据等产业发展,加强新基建应用,促进5G应用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四是稳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等。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2月份制造业PMI为50.2%,继续高于临界点,连续4个月稳定在50%以上。2月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和总销量均实现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08.1%和180.5%。今年以来,多方出台相应保障措施将支撑一季度工业经济继续平稳运行,例如发改委联合多方出台多项稳定煤炭、铁矿石价格措施,地方政府债加快节奏发行,加快形成有效投资,促消费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等。建议继续关注新基建、高端制造业、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机会。 实际使用外资创新高,高技术产业外资吸引力持续增强。3月14日,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前2月我国吸收外资实现开门稳,稳中向好态势不变。其中,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受俄乌局势突然恶化转向局部冲突影响,加上西方经济体集体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和金融等方面的制裁与封锁,市场普遍将眼光转向经济发展长期趋于稳定的中国,再加上我国继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对外资吸引力不断增强。 从行业看,今年1-2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9.2%,高技术服务业增长74.9%。 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8%和25.5%(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我国与新兴市场在投资领域合作更加紧密。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6.6%、74.9%和13%,呈现“中强、东稳、西弱”的局面。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工作任务包括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其中表示要积极利用外资,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预计后续我国引进外资力度将进一步增强。从领域上看,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东北地区投资,并优化外资促进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预计我国高技术产业将持续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尤其是西部等产业基础薄弱地区或在外资加持下迎来产业升级和高速发展,从而全面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产业优化升级。 国常会强调落实全年经济目标,五大方面稳定宏观经济增长。3月1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委员会,确定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保质保量落实到位,并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4个方面52项重点工作分解到国务院部门和有关地方,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会议强调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密切跟踪国际局势变化、大宗商品走势等和对我国的影响,完善应对举措,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稳定在合理区间。由于近期俄乌局势不断升级,加之欧美对俄制裁加剧,大宗商品包括石油、有色及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并刷新2008年以来历史高位。2月国内PPI受原油、有色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由环比下降0.2%转为环比上涨0.5%,预计3月继续受此影响环比上行,因此需要采取相应举措以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二是把围绕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宏观政策落实落细,尤其是减税退税,尽快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方案,推动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利润及时入库、支持地方落实减税降费的转移支付及时直达市县基层,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3月8日,央行公告称将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总额超过1万亿元的结存利润,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避免地方因财力不足而在减税降费上打折扣。2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2%,增速较前值回落0.4个百分点,均不及预期,后续降息降准仍有空间;三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包括“放管服”改革、身份证电子化、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抓实稳外贸稳外资政策落地等;四是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五是各地各部门要担当实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性开展工作并防止“一刀切”等不作为、乱作为。预计保供稳价政策的持续推进,有利于缓解我国制造业成本端压力,同时财政减税降费进一步稳实体经济增长,力保今年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此外身份证电子化等领域改革也值得关注。 一线城市房价率先回暖,政策宽松下有望引领需求复苏。3月16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持平或下降;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持平,三线城市同比下降。具体来看,环比方面,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方面,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1%和0.3%,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4和0.7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0.5%转为下降0.1%,二手住宅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月份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全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冷淡,但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趋稳,再加上政策端出现了宽松迹象,包括公积金政策宽松、人才补贴、购房补贴等,部分城市也接连调整房贷利率,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一线城市房价由于对政策敏感度相对较高,因此有率先触底回升的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公布的数据,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小幅增长3.7%;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分别同比下降9.6%和19.3%,虽然房地产投资回到了正增长区间,但居民购房热情依然偏弱,房地产行业仍待复苏。在房地产“三稳”基调下,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政策有所趋松。3月16日银保监会表示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开年以来地产并购类融资超1500亿元,收并购活动有利于提升行业流动性。预计随着房地产政策宽松效果的逐步显现,楼市有望转暖,但仍需关注疫情反复可能带来的拖累。 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重磅发声,五大方面维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3月16日,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