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核心观点 1)国资委总结2021年央企经营表现,1.8万亿净利润同比增长29.8%。1月19日,国资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指出,2021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29.8%,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5%、15.3%。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和资产负债率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抓好稳增长,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有军工企业作为我国中央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为2021年央企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各集团今年的业绩表现也同样值得期待。此外,今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军工集团的相关改革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2)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达到55次创新高,位居世界第一。据人民日报报道,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创新高。包括长征系列火箭、快舟系列火箭和民营航天企业研制的火箭在内,全年共实施55次发射任务,将上百颗(含搭载)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400次发射,长征五号B、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用5次发射圆满完成了当年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任务,分别将天和核心舱、两批航天员、两艘货运飞船送入太空。2021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全面开展,两批中国航天员代表中国人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并开展最长达6个月之久的太空驻留。2020年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也在2021年着陆火星,并成功实现巡视探测。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航天专家指出,航天重大任务的成功实施和规划的顺利进行,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航天领域任务日益饱满,预计相关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重点关注航空、航天、信息化和新材料等方向: 1)航空装备:无论是周边局势或是海空军建设都对军机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军机从数量和结构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随着国防预算向武器装备尤其空军、海军倾斜,有望推动军机换装列装加速。 前期多公司披露大额合同负债或将进一步改善产业链现金流,促进产品生产交付。我们认为航空装备在十四五期间将呈现高景气,带动产业链业绩提升,此外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及股权激励方案的增加也将推动行业利润水平提升。建议关注:【中航沈飞】、【中航西飞】、【洪都航空】、【航发动力】、【中航机电】、【江航装备】、【中航光电】、【中航重机】、【派克新材】、【航宇科技】、【爱乐达】、【迈信林】。 2)航天装备:导弹武器装备方面,导弹行业主要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一是迭代期、二是战略储备需求增加、三是实战化训练带动。导弹领域十四五期间可能是最具有弹性的细分领域,将带来相关上市公司较快的业绩增厚,关注导弹板块的整体性机会,优先选择业绩弹性大、导弹业务占比高的标的。建议关注:【航天电器】、【新雷能】。 卫星互联网方面,北斗导航领域: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在2021年同比增速开始增长,预计2022、2023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在北斗导航产业链中北斗导航芯片、北斗导航终端需求增速较高;卫星互联网领域: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望成为国内卫星互联网的主力军,目前虽然国内卫星互联网还在发展初期,但卫星互联网仍将成为6G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建议关注:【振芯科技】、【盟升电子】。 4)信息化板块:因国产化进程、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型号更新速度加快等因素,自2018年以来持续超越行业增长,关注军工半导体、上游电子元器件、雷达及电子对抗、通信导航遥感等方向,部分公司业绩已率先进入高速成长阶段,预计2022年仍将继续保持。建议关注:【振华科技】、【紫光国微】、【智明达】。 5)新材料板块:建议重点关注高温合金、钛合金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方向。军用新材料技术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并代表国内领先水平,且型号认证的双/多流水体制等使得供应商有限,供给端竞争格局较好,需求端由于主战机型及配套发动机放量且新材料应用占比不断提升以及主机厂外协比例提升、国产替代等因素,预计行业未来增长确定性较高,且需求上量后规模效应将不断显现,带动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因此行业毛利率或仍有提升空间并逐步兑现至利润,并具有向民用市场急需开拓的可能性,长期成长性较好。建议关注:【宝钛股份】、【钢研高纳】、【西部超导】、【中航高科】。 风险提示:武器装备换装列装不及预期;导弹新型号研制不及预期。 1.国防军工板块一周行情回顾 1.1.一周板块表现 本周中证军工指数下跌5.11%,上证综指上涨0.04%,沪深300上涨1.11%。 从行业来看,本周国防军工指数下跌5.81%,在29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第28位。 图1:一周行业表现 1.2.一周个股表现 本周板块涨幅前五的个股是:旋极信息(11.72%)、豪能股份(10.31%)、东土科技(9.81%)、康拓红外(8.91%)、天奥电子(8.59%)。 跌幅前五的标的个股是:中航机电(-17.95%)、中航高科(-16.12%)、华力创通(-15.25%)、利君股份(-14.47%)、北摩高科(-14.16%)。 本月板块涨幅前五的个股是:久之洋(12.07%)、旋极信息(11.72%)、东土科技(10.25%)、中船科技(6.14%)、中国长城(5.30%)。 本月板块跌幅前五的个股是:中航机电(-31.85%)、抚顺特钢(-27.74%)、中直股份(-27.20%)、中航高科(-27.10%)、广大特材(-24.88%)。 年初至今板块涨幅前五的标的个股是:久之洋(12.07%)、旋极信息(11.72%)、东土科技(10.25%)、中船科技(6.14%)、中国长城(5.30%)。 跌幅前五的标的个股是:中航机电(-31.85%)、抚顺特钢(-27.74%)、中直股份(-27.20%)、中航高科(-27.10%)、广大特材(-24.88%)。 表1:区间行业及个股表现 2.本周观点 1)国资委总结2021年央企经营表现,1.8万亿净利润同比增长29.8%。1月19日,国资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全面介绍2021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近30家中外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彭华岗指出,2021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重大任务勇挑重担、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29.8%,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5%、15.3%。 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和资产负债率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抓好稳增长,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国有军工企业作为我国中央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为2021年央企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各集团今年的业绩表现也同样值得期待。此外,今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军工集团的相关改革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2)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达到55次创新高,位居世界第一。据人民日报报道,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创新高。包括长征系列火箭、快舟系列火箭和民营航天企业研制的火箭在内,全年共实施55次发射任务,将上百颗(含搭载)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2021年完成了48次发射,年发射次数首次达到历史最高的“40+”,发射成功率为100%,为我国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这一年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400次发射,长征五号B、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用5次发射圆满完成了当年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任务,分别将天和核心舱、两批航天员、两艘货运飞船送入太空。“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12次发射,取得了12战12捷的成绩,实现了全年任务的“满堂红”。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变化,更体现了国家航天工业实力、航天任务执行力与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在新时代的进步。过去一年,不仅是航天发射次数的“大年”,也是分量上的航天大年,我国多个重大航天工程进入了硕果累累的收获期。2021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全面开展,两批中国航天员代表中国人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并开展最长达6个月之久的太空驻留。2020年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也在2021年着陆火星,并成功实现巡视探测。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航天专家指出,航天重大任务的成功实施和规划的顺利进行,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航天领域任务日益饱满,预计相关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3.重点公司估值 多数标的估值已回归至合理范围,且估值与业绩增速仍相匹配。以2022年01月21日股价为基准,军工板块(安信军工股票池)目前动态PE在68倍,对应22年估值约为39倍,其中主机厂权重较大估值相对较高,基本在50倍以上,剔除主机厂后板块估值约为34倍,部分高景气公司市盈率甚至在30倍左右,我们预计行业2022-2023年业绩都将在行业高景气度下实现30%以上增长,当前多数业绩增速较快的标的估值已回归至合理,实现了估值与业绩增长相匹配。其中,主机厂标的受益“十四五”航空航天装备景气度上行,长期空间有望打开,享有高端装备制造估值;国企零部件业绩复合增速预计将维持在20%以上,且仍然存在盈利能力提升和治理改善的预期,业绩和估值有望双升;新材料标的中以高温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材标的为主,受益武器装备放量+单机用量提升以及国产化率提升三重驱动,典型公司未来3年或维持30%-40%增长,当前估值仍处于合理偏低位臵,未来成长性突出; 信息化标的具备一定TMT属性,整体估值水平较高,但细分方向较多,且各有分化,如元器件及红外芯片等方向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且部分公司预计2021年增速有望达到40-50%,仍有望享有估值溢价;民参军多采用分部估值,或具备一定弹性空间。 表2:重点公司业绩及估值一览表(更新日期:2022年1月21日) 4.主要军工ETF份额和板块融资余额 以军工ETF及融资融券资金为例的被动资金及杠杆资金配臵军工较2021Q1出现下滑,经过Q2和Q3波动后开始回升,预计后续不排除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表3:军工ETF基金份额情况 表4:融资买入额及融资余额情况 5.投资主线 重点关注航空、航天、信息化和新材料等。航空航天承载了装备放量,信息化和新材料则是军工科技成长重心。 1)航空装备:无论是周边局势或是海空军建设都对军机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军机从数量和结构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随着国防预算向武器装备尤其空军、海军倾斜,有望推动军机换装列装加速。前期多公司披露大额合同负债或将进一步改善产业链现金流,促进产品生产交付。我们认为航空装备在十四五期间将呈现高景气,带动产业链业绩提升,此外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及股权激励方案的增加也将推动行业利润水平提升。建议关注:【中航沈飞】、【中航西飞】、【洪都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