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从经营角度看,民企过去重视规模诉求,国企未来更具发展潜力。在房企高杠杆快速扩张阶段,民企由于经营效率高、运营体制灵活、颇具吸引力的激励制度等因素,更加锐意进取,国企表现则相对保守。但从土储及去化视角看,国企后续销售更具业绩支撑和安全边际,整体去化周期4.3年,高于民企(3.2年),且侧重分布高能级区域,土储建面中一二线城市、三大城市圈整体占比高于民企。同时在行业整体资金承压背景下,国企基于融资等资金优势,逆势“补库存”实力凸显,2021Q1-3国企拿地销售比远高于民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城市群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国企分列6席、6席、8席,但2021H1国企整体拿地溢价率仅为16.6%,低于民企(17.3%),新增土储质优价稳。考虑当下拿地多寡直接决定未来销售业绩排名,预计房企格局或将重塑。从财务角度看,融资“冰火两重天”,民企降杠杆更为迫切。受地价高企和新房限价政策等影响,房企近年结算端毛利率整体下行,央企降幅相对较小,2017年以来仅下滑6.8pct,小于地方国企(7.7pct)、民企(7.2pct),盈利能力相对稳定;同时“三条红线”达标率最高,2021H1末绿档达标率为70%,远高于地方国企(42.9%)、民企(33.3%),三项指标均为最优。融资端各房企表现分化,国企凭借良好的信用资质,近年融资利率稳中有降,短期融资依赖度最低,但民企负债则大为缩水,2020年有息负债增速较2018年下降24.8pct。受行业融资收紧及部分房企信用事件等冲击, 2021前三季度房企融资整体呈现净流出,房企发债难以延续过去“借新还旧”模式,境内发债主要集中在有良好信用背书的优质大型房企,民企则更多诉诸海外发债渠道。2021Q1-3样本50强房企共发行58支境内债,其中民企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