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毕马威]:2021年香港银行业报告:拥抱变革,推动增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1年香港银行业报告:拥抱变革,推动增长

2021-07-05毕马威陈***
2021年香港银行业报告:拥抱变革,推动增长

拥抱变革,推动增长home.kpmg/cn2021年香港银行业报告 2 | 拥抱变革,推动增长 目录引言概要ESG 绿色及可持续银行的下一步是加强气候适应力和能力建设 银行未来需提升金融犯罪合规与ESG之间的融合程度转型 作为监管机构推动的转型的一部分,更多香港银行将试图采用合规科技解决方案 面对收入和成本压力,银行正在加速转型,以适应新形势,促进新发展财富 跨境理财通应该成为银行整体数字战略及大湾区战略的一部分 香港作为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和重要通道的地位持续上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通道的地位 香港与中国内地联系日益紧密,为香港银行业在内地扩张提供重要机遇461718212324262930323435©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拥抱变革,推动增长 | 3 香港仍是中资银行拓展全球业务的重要跳板 随着增长机会日渐明确,国际银行正在将其大湾区发展计划付诸行动监管 管理数字领域的销售行为是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监管重点正转向遏制银行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兴风险 持续不明朗的经济环境、人工智能的日趋广泛应用,都要求更健全的模型治理作应对 随着LIBOR停用在即,银行应加紧为过渡做好准备工作 运营税即将迎来多项修订,为行业实现流程数字化、现代化和精简化提供重大机遇 随着巴塞尔协议III改革的临近,银行应加紧准备工作财务数据摘要关于毕马威联系我们384042434650525558619091©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4 | 拥抱变革,推动增长在本年度香港银行业报告中,我们回顾了2020年香港各大银行的财务业绩,并就银行业的前景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在评价2020年香港银行业的业绩表现时,我们必须考虑新冠疫情的影响。虽然疫情无疑对香港经济造成了冲击,但并未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度过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后,香港银行业恢复得不错。监管机构过去几年为改善银行业资本水平和流动性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各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强劲表明,香港银行业仍然保持着相当的韧性。根据我们的观察,香港银行业的信贷损失未显著增加,也未有银行需要面对因为资产价格下跌导致不当行为指控的相关挑战。尽管如此,香港银行业2020年的收入有所下跌,主要原因是净息差下降,这对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贯穿2021年,并可能持续至2022年。值得一提的是,本报告今年推出了一个新类别——虚拟银行,为33年来首次。本报告分析了香港八家虚拟银行的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并讨论了它们的增长前景。现在断言哪些虚拟银行将引领市场尚为时过早,但是新的参与者想要吸引客户,展现出它们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就必须不断改良和扩大产品与服务。对它们而言,未来12个月将极为关键。本报告还探讨了我们认为未来一年将对香港银行业产生显著影响的四个重要主题: ESG:香港银行业继续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事宜,香港金融管理局日益鼓励并要求银行将ESG 纳入风险管理框架。部分银行承诺在业务中赋予ESG核心地位,并提供更多利好ESG的产品和服务。虽然仍有挑战尚待解决(例如,制定统一的全球ESG标准),但是未来几年,ESG在银行业及更广泛的金融服务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将是大势所趋。转型:为了降低成本,改善客户体验,并提升风险管理与合规,许多银行多年来非常重视转型,而新冠疫情无疑加快了转型落地的步伐。疫情使得银行更愿意通过削减经营支出来维持盈利能力,尤其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利息收入增长可能非常有限。引言马绍辉 (Paul McSheaffrey)金融服务业合伙人毕马威中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拥抱变革,推动增长 | 5此外,企业和个人客户均希望银行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更直接地处理服务请求,降低服务中的人工成分。这些都需要银行实施系统和流程转型。财富:在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下,许多银行正在探索如何摆脱对利息收入的依赖,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可以赚取服务费的业务活动。香港银行业正日益关注亚洲地区的财富管理业务机会。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内地)正在创造大量新财富,中产阶级群体日益壮大。正如“十四五”规划和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作为国际金融和资产管理中心,香港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这一领域,我们观察到以下几个趋势:国际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公司试图利用香港作为扩张进入中国内地的跳板;中资银行正着手在香港设立财富管理子公司;而新兴的虚拟银行和财富科技公司则希望为零售投资者提供相关服务。此外,即将推出的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将为香港银行业提供重要机遇。虽然该计划初期提供的是面向大众富裕阶层的简单型投资产品,但如果成功推出,未来可能推广至更富裕的阶层,为银行业提供更多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通道的地位:跨境理财通除带来理财业务机遇外,还再次肯定了香港作为国际资本进出中国的重要通道的地位。众多国际和中资银行看中了香港丰富的人才资源、多元化的商界和投资者群体以及公平透明的监管制度,正在计划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许多国际银行还继续以香港为起点,作为在中国内地设立子公司的前奏。总体而言,尽管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但香港银行业仍然保持韧性,且正在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行业投资正在增加,多家银行相继宣布计划增加香港一线员工的人数(尤其是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然而,香港银行业的增长有赖于香港整体经济活动的增长,而后者最终又将取决于香港的疫苗接种成果,以及香港向中国内地和世界其他地区开放边境的速度。我们希望我们关于2021年香港银行业的视角能使您有所收获,并期待与您共同讨论香港银行业的业绩和当前的行业格局。©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1 《2020年经济概况及2021年展望》第23页,https://www.hkeconomy.gov.hk/en/pdf/er_20q4.pdf 2 香港金管局年度报告第5页,https://www.hkma.gov.hk/media/eng/publication-and-research/annual-report/2020/AR2020_E.pdf6 | 拥抱变革,推动增长概要2020年,尽管整体经济充满挑战,但香港银行业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加重了香港经济的疲软。香港经济在2020年收缩了 6.1% 1,而2019 年的缩幅为1.2%。香港银行业的整体资产负债表在2020年继续逆势增长。在存款增长的同时,所有持牌银行的总资产增长8.8%至22.9万亿港元,其中贷款及垫款增长 3.4%。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所有持牌银行在计提减值损失准备前的经营利润下跌了19.3%,从2019年的2870亿港元降至2020年的2320亿港元,与我们在《2020年香港银行业报告》中所做的预测基本一致。我们预计,持续的低利率环境,叠加上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将继续对2021年香港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美联储于2020年3月15日将利率下调至0.25%后,联邦基金利率在2020年内始终处于低位。这影响了所有持牌银行的净息差(2020年下降41个基点)。获香港金融管理局发牌的八家虚拟银行目前均已在香港开业。2尽管这八家虚拟银行在2020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但它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向香港消费者宣传它们的价值主张。现在断言哪家虚拟银行将在短期内取得成功尚为时过早——我们预计虚拟银行将继续面向客户推出新产品和服务。一年过后,我们或许可以更容易判断哪些虚拟银行将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新细分市场脱颖而出。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前方的路不会是一片坦途,因为传统银行已采取反击,为客户提供了增强型数字产品。这预示着香港零售银行领域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马绍辉 (Paul McSheaffrey)金融服务业合伙人毕马威中国方海云香港区中资金融机构主管合伙人毕马威中国© 2021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3 分析对象是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注册的金融机构。 4 本报告所述的十大本地注册持牌银行是指本地注册持牌银行中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总资产最高的十家银行。 5 净息差摘录自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摘录,或根据年化净利息收入和计息资产或总资产计算得出,视可获得的资料而定。6 恒生银行2020年年报第17页 https://vpr.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057/ar_20/ar_20_eng.pdf7 南商银行2020年年报第245页 https://vpr.hkma.gov.hk/statics/assets/doc/100060/ar_20/ar_20.pdf拥抱变革,推动增长 | 7在本报告中,我们分析3 了香港十大本地注册持牌银行4 的部分关键指标。对于某些在香港设有双重法人架构的银行(例如同时设有分支机构和拥有法人地位的授权机构),我们没有合并此类银行的业绩。我们的分析以报告主体为基础。净息差美联储在2020年3月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0.25%,且利率全年保持不变。香港金管局跟进美联储的步伐,将基准利率由2%下调114个基点至0.86%。再加上2019年的降息,这导致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5 低于2019年。与2019年相比,所有受访持牌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下降了41个基点。2020年,十大持牌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从2019年的1.71%降至1.38%。所有十大银行的净息差均有所下降。恒生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银行”)继续在十大银行中录得最高净息差。恒生银行的净息差降至1.73%(较2019年下降47个基点),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利率走低。6 在十大持牌银行中,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银行”)的净息差较2019年的降幅最小(6个基点)。尽管南商银行的客户存款余额在2020年保持稳定,但存款余额中定期存款的占比从2019年的68%降至2020年的 62%。7 我们认为,以净息差而言,2021年香港银行业仍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尽管有迹象表明,美国的通胀压力可能促使美联储加息,但美联储目前对此并未形成共识。在加息落地之前,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前景可能仍将充满挑战。净息差0%1%2%1.5%1.5%2.5%1.73%1.63%1.60%1.48%1.47%1.45%1.21%1.17%1.03%1.04%恒生银行星展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南商银行中信银行中银香港工银亚洲建行亚洲渣打银行20202019资料来源:摘录自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