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讯证券]:2016年5月政策动态点评:权威人士刺破“加杠杆”幻想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6年5月政策动态点评:权威人士刺破“加杠杆”幻想

2016-05-11汪婉婷联讯证券甜***
2016年5月政策动态点评:权威人士刺破“加杠杆”幻想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lxsec.com 1/ 7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2016年5月政策动态点评 权威人士刺破“加杠杆”幻想 2016年05月11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汪婉婷 执业编号:S0300511010004 电话:010-64408610 邮箱:wangwanting@lxsec.com 研究助理:廖宗魁 电话:010-84816883 邮箱:Liaozongkui@lxsec.com 近年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速 资料来源:聚源 相关研究 《经济“小周期”回升,谨慎乐观》2016-04-20  权威人士再度解惑经济大势 5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一季度经济形势的好转,让很多人产生了经济见底的乐观,同期房地产的火爆以及信贷高增长,也让人产生了经济继续加杠杆的猜测,甚至产生了“小四万亿”的遐想。而权威人士谈了当下市场较为关注的与经济相关的五个问题,刺破了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 中国经济是L型走势,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权威人士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刺破了此前一些市场乐观派的幻想,与我们的判断大体一致。我们此前就指出,一季度经济的回暖属于经济低波动下行过程中的“小周期”回升,经济长期下行的压力仍大。  没有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指望高信贷成为“小四万亿”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季度新增信贷4.6万亿元,近25%的增长只是暂时的,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几个季度信贷增速一定会下来,从而保持全年信贷的平稳增长。权威人士指出,“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行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在房地产方面,“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这是要用供给侧改革来去库存,而不是用加杠杆来去库存。 如何去杠杆?通常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减分子”,即直接削减债务;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做大分母”,权威人士则直接指出,通过“做大分母”的做法需要彻底抛弃。  股市、汇市、楼市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手段 虽然股市、汇市和楼市本质上都会服务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但也有各自的定位和规律,要“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 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 稳预期的关键就是稳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一季度市场对经济和政策的预期出现了很大的分歧,这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对一季度高信贷、高基建投资产生了困惑,担心这是不是在走需求刺激的老路。所以,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是稳预期的关键。 7%8%9%10%11%2010/122012/032013/062014/092016/01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lxsec.com 2 / 7 目 录 一、权威人士再度解惑经济大势 ................................................................................................................................. 3二、中国经济是L型走势,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 3三、没有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 41、供给侧为主,需求侧为辅 ............................................................................................................................... 42、房地产“去库存”不应通过加杠杆 ................................................................................................................ 43、高杠杆是“原罪”,去杠杆不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 ........................................................................................ 5四、股市、汇市、楼市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手段 ....................................................................................................... 5五、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 ........................................................................................................................................ 5 图表目录 图表1: 经济进入低波动下行阶段 ..................................................................................................................... 3图表2: 一季度信贷高增长不可持续 ................................................................................................................. 4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lxsec.com 3 / 7 一、权威人士再度解惑经济大势 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转二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这是2015年以来《人民日报》第三次刊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的文章。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权威人士谈了当下市场较为关注的与经济相关的五个问题,分别是: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经济风险怎么防? 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好转,让很多人产生了经济见底的乐观想法,同期房地产的火爆以及信贷高增长,也让人产生了经济继续加杠杆的猜测,甚至产生了“小四万亿”的遐想。而权威人士直面五个问题,刺破了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中国经济是L型走势,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在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带动下,一季度经济数据有所好转,市场上也弥漫着不少乐观的看法,认为经济已经见底,将呈现U型、W型反转。中国股市在春节后逐渐走强,原油、铁矿石和螺纹钢等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 权威人士对经济形势给出了明晰、客观而有力的看法,“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对L型走势,权威人士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 这刺破了此前一些市场乐观派的幻想,但与我们在《经济“小周期”回升,谨慎乐观》报告中的判断大体一致。我们指出,一季度经济的回暖属于经济低波动下行过程中的“小周期”回升,经济长期下行的压力仍大。 图表1: 经济进入低波动下行阶段 资料来源:wind,联讯证券 678910111213141516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GDP当季同比%低波动下行阶段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lxsec.com 4 / 7 三、没有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1、供给侧为主,需求侧为辅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经济硬币的两面,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但两者也有主次之分。 权威人士明确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的这种主次关系,“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一季度投资的反弹和信贷的高增长,无疑属于需求侧发力。信贷的高增长稳住了经济继续下行的步伐,但指望高信贷成为“小四万亿”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此前的观点就认为,一季度新增信贷4.6万亿元, 近25%的增长只是暂时的,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几个季度信贷增速一定会下来,从而保持全年信贷的平稳增长。权威人士指出,“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行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图表2: 一季度信贷高增长不可持续 资料来源:wind,联讯证券 2、房地产“去库存”不应通过加杠杆 一季度经济的回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的回升。一季度房地产销售非常火爆。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1%,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5.2个百分点 。 此前有观点认为,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相比,居民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居民可以加杠杆,可以用居民加杠杆的方式来化解房地产高库存问题。“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权威人士的回答直接否定了这种利用加杠杆来去库存的办法,“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吸取。” 25.5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2012-032012-062012-092012-122013-032013-062013-092013-122014-032014-062014-092014-122015-032015-062015-092015-122016-03季度信贷增速%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lxsec.com 5 / 7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实际上,这是要用供给侧改革来去库存,而不是用加杠杆来去库存。 一季度新增的房地产贷款为1.5万亿元,新增的个人购房贷款为1万亿元,也就是说4.6万亿新增信贷中54.3%都流向了房地产。这种加杠杆的方式支撑着一季度火爆的楼市,这与房地产“去库存”的方法和基调不一致,未来楼市估计很快会回归理性。 3、高杠杆是“原罪”,去杠杆不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 对于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权威人士一针见血的指出,“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的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这从防风险的角度说明,“去杠杆”在未来经济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如何去杠杆?通常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减分子”,即直接削减债务;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做大分母”,对此市场和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各国实践上也各有差异。权威人士则直接指出,通过“做大分母”的做法需要彻底抛弃,“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四、股市、汇市、楼市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