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xi.com.cn 行业展望 2025年1月 目录 摘要1 分析思路2 行业基本面2 行业财务表现14 结论17 附表18 联络人 作者 企业评级部 盛蕾010-66428877 lsheng@ccxi.com.cn 王琳博010-66428877 lbwang@ccxi.com.cn 马骁010-66428877 xma@ccxi.com.cn 赵曰鹏010-66428877 ypzhao@ccxi.com.cn 其他联络人 刘洋010-66428877 yliu01@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 电力生产行业 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展望,2025年1月 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源建设仍延续清洁化趋势,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下,未来我国用电需求将持续提升并将保持中速增长。行业内企业凭借较好的融资及经营获现能力整体保持了可控的财务风险,其中火电企业受益于燃料价格下行及容量电价政策施行,盈利进一步修复;风电及太阳能发电企业面临消纳受限及电价下降问题,但在政策支持引导下,整体经营状况稳健。 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展望维持稳定,中诚信国际认为,未来12~18个月该行业总体信用质量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火电、水电、核电展望维持稳定,风电及太阳能发电展望由稳定提升调整为稳定。 摘要 2024年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出台,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保持中速增长;考虑到未来基建投资对用电需求的支撑作用、经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预计202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需求或将继续保持中速增长态势。 202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装机仍维持高速增长,电源结构延续清洁化发展趋势;新型电力系统下,灵活调节型火电、抽水蓄能及新型储能需求提升。但电煤价格仍处历史相对高位、来水不确定性加剧、极端天气增多、新能源电量消纳受限等因素对电力供需平衡造成一定影响,在目前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的全国形势下,仍需关注上述因素对部分地区电力供需造成的影响。 2024年以来,受电力装机供给增速较快而用电需求增速相对平缓影响,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继续走低;未来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能源供给结构变化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因素影响下,全国发电设备利用情况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不同电源类型机组利用效率仍将延续分化态势。 2024年以来火电电价在燃料价格持续回落、容量电价施行及清洁能源替代影响下面临下行趋势;新能源电价受平价上网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及市场化交易程度加深影响而有所下降,但国内碳排放权、CCER、绿电和绿证等交易市场发展迅速,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并提升新能源发电企业相关收益。 2024年以来电力投资仍保持较高增速,电力企业债务规模持续增长,但依托于良好的资源获取、融资及获现能力,行业内企业财务状况整体有所优化,其中火电企业盈利能力及获现水平加速修复;风电及太阳能发电企业依托于规模增长及政策支持,盈利及偿债指标保持良好状态,但需关注消纳和电价下行压力的影响;预计2025年电力行业企业财务风险整体可控。 1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一、分析思路 电力生产行业的信用基本面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用电需求及供给、发电设备利用情况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碳排放权及绿电市场开展情况等相关因素,对各电源类型装机规模、机组利用效率及电价等走势进行判断,并分析相关走势对行业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等信用基本面的影响。本文指出,在国内外经济增长承压、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及稳增长和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推进等综合影响下,具备公用事业属性的电力生产行业内不同电源类企业虽然财务表现有所分化,但整体信用水平保持稳定。 二、行业基本面用电需求2024年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出台,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保持中速增长;考虑到未来基建投资对用电需求的支撑作用、经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预计202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需求或将继续保持中速增长态势 我国用电需求水平整体受宏观经济环境及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变化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趋同。根据国家能源局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数据,2024年全年,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我国电力消费需求增加,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年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2024年,三次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分别为6.3%、5.1%、9.9%和10.6%,第二产业虽仍为用电量主要增长引擎但增速有所放缓,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维持了较高增速,且城乡居民用电量亦同比增幅显著。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主要系得益于近年来“乡村振兴”对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电气化改造升级持续推进,农村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消费水平提升等因素的促进;第二产业方面,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 2 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展望,2025年1月 图1: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及各产业用电量占比情况 图2:2023年以来我国各产业电力消费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及中电联,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及中电联,中诚信国际整理 www.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保持了同比两位数以上增速,但受基建及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增速1较低,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第三产业方面,2024年以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贡献率占比持续增大;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方面,受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及2024年8~9月西南、华东和华中区域高温天气影响,2024年用电增速同比提升较大。用电结构方面,我国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仍保持绝对比重,2024年占比为64.83%;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持续下降,但下降幅度自2023年以来整体有所放缓,主要系受高端制造业发展带来的用电需求增加影响。2024年,第三产业用电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需求增长以及文旅出行、餐饮商贸等用电恢复性增长共同推动下,占比持续提升至18.62%。此外,随着城镇化率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叠加2024年夏秋高温天气频发影响,2024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比回升至15.17%。总体来看,我国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从未来的用电形势来看,出口方面,随着外需增长乏力叠加美国政府换届后地缘政治不利因素进一步加深,短期内我国外需将持续承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其于2024年3、4月越过荣枯线,随后整体呈下降态势,11月以来随着潜在关税政策落地前“抢出口”订单的增加,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抬升,但仍处于荣枯线下。整体来看,预计未来出口对我国用电量增长的推动作用或将持续减弱。基建及房地产投资方面,2024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23.0%,延续下行趋势,且与之相关的建筑、钢铁等产业的景气度均相应受到影响,上述产业对用电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弱化,虽然国家持续出台刺激政策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但后续作用效果仍有待观察。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形势下,基建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增长的托底作用,在“两重”2建设部署的推动下,2024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1.2个百分点;未来随着政府专项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逐步发行与投放,基建投资对用电需求的支撑作用或将继续保持。 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024年分别同比下降1.0%及2.4%。2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3 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展望,2025年1月 图3:2023年以来我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 图4:2024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iF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iF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www.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2024年,随着“两新”3等相关内需促进政策的出台,国内消费意愿得到一定刺激,当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但增速仍同比较低,且受基数差异等因素影响,其月度增速呈“U”型波动态势,后续消费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有待关注。整体来看,考虑到我国基建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加之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方针等因素,强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叠加潜在拉尼娜年引起的极端天气或将频现,中诚信国际认为,未来短期及中长期内我国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速将保持中速稳定增长。 用电供给 202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装机仍维持高速增长,电源结构延续清洁化发展趋势;新型电力系统下,灵活调节型火电、抽水蓄能及新型储能需求提升,相关建设加速推进。但电煤价格仍处历史相对高位、来水不确定性加剧、极端天气增多、新能源电量消纳受限等因素对电力供需平衡造成一定影响,在目前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的全国形势下,仍需关注上述因素对部分地区电力供需造成的影响 从发电装机规模及结构来看,截至2024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3.49亿千瓦,较上年同期增长14.6%;其中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核电)装机比重增至56.86%。作为“双碳目标的主战场”,“十四五”以来我国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绿色低碳清洁能源投资力度保持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及其占比持续提升,装机结构清洁化趋势得到延续。从电源投资规模及结构来看,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687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同比有所回落。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等政策推动下,我国电源建设重心逐步向新能源和调节型电源转移,近五年全国电源完成投资中清洁能源发电投资比重均在85%以上。但受近年来水不稳定、极端天气增多、新能源爆发式增长带来的调节性需求增加等影响,火电的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地位有所 3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4 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展望,2025年1月 图5:近年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及增速(万千瓦) 图6:近年来我国电源工程投资完成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中电联,iF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www.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凸显,2022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煤电“三个8,000万”4目标,带动2023年及2024年1~11月火电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5.57%和31.40%,火电投资重新加速。我国核电项目经过审批提速后进入常态化审批,带动核电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及2024年1~11月,核电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7.66%及48.50%。传统水电投资受资源限制以及此前“大水电”建成投运影响有所退坡,但抽水蓄能电站的加速审批5带动2023年及2024年1~11月水电投资额分别同比增长18.04%及17.70%。同期,随着国内第一批、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的逐步建成投运以及分布式新能源项目的加速推进,2023年以来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投资额增速呈先增后减态势,2023年风电及太阳能发电投资额分别同比大幅增长36.90%及50.66%,并受较高基数影响于2024年1~11月分别同比增长6.00%及0.60%,增速较2023年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投资规模。分电源来看,火电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双碳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碳达峰行动方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及《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