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山证券]: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12月营收同比增长57.8% - 发现报告

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12月营收同比增长57.8%

电子设备2025-01-15葛淼中山证券苏***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12月营收同比增长57.8%

证券研究报告·电子行业周报 台积电12月营收同比增长57.8% ——中山证券电子行业周报 [table_main]投资要点: e_invest]e_invest]中山证券研究所 ●联发科12月营收同比减少4.57%。联发科1月10日发布公告,2024年12月合并营收净额为416.83亿元新台币,环比减少7.87%,同比减少4.57%。2024年1-12月合并营收为5305.86亿元新台币,去年同期为4334.46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2.41%。 分析师:葛淼登记编号:S0290521120001邮箱:gemiao@zszq.com ●台积电12月营收同比增长57.8%。台积电公布2024年12月营收报告:2024年12月合并营收约为2781.63亿元新台币,较上月增加了0.8%,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7.8%。台积电2024年1至12月累计营收约为28943.08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3.9%,创营收新高。 ◎回顾本周行情(1月9日-1月15日),本周上证综指下跌0.09%,沪深300指数上涨0.18%。电子行业表现强于大市。申万一级电子指数上涨2.15%,跑赢上证综指2.25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1.97个百分点。电子在申万一级行业排名第六。行业估值方面,本周PE估值上升至53.99倍左右。 ◎行业数据:四季度全球手机出货3.31亿台,同比增长1.72%。中国11月智能手机出货量2819万台,同比增长-5.60%。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11月,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35.18%。 ◎行业动态:12月国内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9.7%;联发科12月营收同比减少4.57%;台积电12月营收同比增长57.8%;机构下调苹果公司评级。 ◎公司动态:传音控股:董监高累计增持公司股票1268万元。 ◎投资建议:下游手机销售量增速放缓,未来手机产业链上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器件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降低。但半导体晶圆厂的投资主要由政府拉动,下游周期对晶圆厂投资的影响较小。同时国产设备和材料在总投资中的占比依然较低,市场份额的提升有望推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继续增长,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宏观需求转弱,上游原材料成本超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贸易冲突影响。 1.指数回顾 回顾本周行情(1月9日-1月15日),本周上证综指下跌0.09%,沪深300指数上涨0.18%。电子行业表现强于大市。申万一级电子指数上涨2.15%,跑赢上证综指2.25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1.97个百分点。重点细分行业中,申万二级半导体指数上涨3.34%,跑赢上证综指3.44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3.16个百分点;申万二级其他电子Ⅱ指数上涨0.22%,跑赢上证综指0.31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0.04个百分点;申万二级元件指数上涨0.88%,跑赢上证综指0.97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0.7个百分点;申万二级光学光电子指数上涨0.29%,跑赢上证综指0.39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0.11个百分点;申万二级消费电子指数上涨1.26%,跑赢上证综指1.35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1.08个百分点。电子在申万一级行业排名第六。行业估值方面,本周PE估值上升至53.99倍左右。 资料来源:Wind,中山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中山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中山证券研究所 2.本周观点 全球手机销量同比增速下降。根据IDC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3.31亿台,同比增长1.72%,相比三季度的4.01%小幅下降。 国内手机销量同比增速下降。根据信通院数据,中国2024年11月智能手机出货量2819万台,同比增长-5.60%。增速相比10月的-1.10%有所下降。 本轮手机换机周期起始于2023年下半年,销量增速的上行到目前已经持续了一年半。根据手机三年换机周期的历史经验,未来手机销售量增速下降的概率较大。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降。2024年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相比10月22.1%的增速有所下降。 半导体设备景气度上升。2024年11月,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35.18%,相比10月增速33.36%有所上升。 半导体行业景气需求分化,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国内半导体需求增速放缓,但以AI为代表的海外半导体需求依然较强。同时国内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国内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依然较好。 综上所述,下游手机销售量增速放缓,未来手机产业链上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器件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降低。但半导体晶圆厂的投资主要由政府拉动,下游周期对晶圆厂投资的影响较小。同时国产设备和材料在总投资中的占比依然较低,市场份额的提升有望推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继续增长,建议保持关注。 资料来源:IDC,中山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信通院,中山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中山证券研究所 3.行业动态点评 3.1.12月国内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9.7% 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378.5万台,同比增长9.7%。 在“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的有效刺激下,市场出货量从10月至12月已经连续三个月实现同比增长。2024年全年累计来看,中国电视市场的品牌整机出货量为3596万台,同比2023年的降幅从上半年的4.2%收窄至全年的1.6%。 (信息来源:IT之家) 3.2.联发科12月营收同比减少4.57% 联发科1月10日发布公告,2024年12月合并营收净额为416.83亿元新台币,环比减少7.87%,同比减少4.57%。 2024年1-12月合并营收为5305.86亿元新台币,去年同期为4334.46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2.41%。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的数字系内部结算,未经会计师查核。合并之个体,包括联发科及其合并个体子公司。 (信息来源:IT之家) 3.3.台积电12月营收同比增长57.8% 台积电公布2024年12月营收报告:2024年12月合并营收约为2781.63亿元新台币,较上月增加了0.8%,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7.8%。 台积电2024年1至12月累计营收约为28943.08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3.9%,创营收新高。 此前供应链数据显示,目前台积电最大客户苹果占其营收约25.2%,而英伟达占比约为10.1%。花旗分析师预计,在英伟达的推动下,台积电的人工智能相关营收将在2025年显著增长。英伟达甚至有望超越苹果,成为台积电的最大客户,预计对台积电的营收贡献将翻倍至20%。 花旗预测,台积电将在2025年公布营收增长20%至25%,毛利率则有望维持在50%以上。此外,2025年的资本支出预计将在350亿至380亿美元之间。 (信息来源:IT之家) 3.4.机构下调苹果公司评级 苹果公司的评级美东时间周二(1月7日)被机构罕见下调至“卖出”评级。 美国独立研究公司MoffettNathanson将苹果公司的评级从“中性”下调,并给出188美元的目标价,这意味着苹果股价将较当前水平下跌约22%。 MoffettNathanson的高级分析师CraigMoffett在降级报告中表示,虽然苹果仍然是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但由于有关苹果的坏消息铺天盖地,它的股价出现了毫无根据的上涨。 这些坏消息包括但不限于谷歌向苹果支付250亿美元在iPhone上获得默认搜索位置,以及苹果公司的VisionPro头显表现不佳。 但最让Moffett担心的是iPhone16的销售不温不火,尽管新的AI软件更新已经发布。他认为,市场对苹果股票的风险“过于轻视”,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已经被充分定价。 (信息来源:IT之家) 4.公司动态 4.1.传音控股:董监高累计增持公司股票1268万元 传音控股1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1月6日,增持主体董事及副总经理张祺先生、董事及副总经理杨宏女士、财务负责人肖永辉先生、董事会秘书曾春先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约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13808%,增持金额合计人民币1268.67万元,已超过相关增持计划金额下限,相关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风险提示:宏观需求转弱,上游原材料成本超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贸易冲突影响。 分析师介绍: 葛淼:中山证券研究所行业组TMT行业分析师。 投资评级的说明 -行业评级标准 报告列明的日期后3个月内,以行业股票指数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指数(中证800指数)收益率的预期表现为标准,区分为以下四级: 强于大市:行业指数收益率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以上; 同步大市:行业指数收益率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5%之间波动; 弱于大市:行业指数收益率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以下; 未评级:不作为行业报告评级单独使用,但在公司评级报告中,作为随附行业评级的选择项之一。 -公司评级标准 报告列明的发布日期后3个月内,以股票相对同期行业指数收益率为基准,区分为以下五级: 买入:强于行业指数15%以上; 持有:强于行业指数5%~15%; 中性:相对于行业指数表现在-5%~5%之间; 卖出:弱于行业指数5%以上; 未评级:研究员基于覆盖或公司停牌等其他原因不能对该公司做出股票评级的情况。 要求披露 本报告由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山证券”或者“本公司”)研究所编制。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经监管部门批准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报告提及的证券、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均有可能下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暗示或担保。您有可能无法全额取回已投资的金额。 ★本报告无意针对或者打算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它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 ★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本公司的个人或者机构客户(简称客户)参考使用,不是或者不应当视为出售、购买或者认购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者要约邀请。本公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客户,如收件人并非本公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若本公司之外的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本公司及本公司雇员不为前述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者报告载明的内容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客户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都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是本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资料和信息,但是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本报告所载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报告列明的发布日期当日的判断,本公司可以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和标准,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观点或分析方法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的不同。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或者其他专业人员、其他业务部门也可能给出不同或者相反的意见。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他网站的地址或者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地址或超级链接,除本公司官方网站外,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及风险。 ★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所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已经、正在或者争取向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业务等各类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董事或者雇员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及公司的董事。撰写本报告的分析师的薪酬不是基于本公司个别投行收入而定,但是分析师的薪酬可能与投行整体收入有关,其中包括投行、销售与交易业务。因此,客户应当充分注意,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 ★在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