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2024行业研究系列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重点增长赛道研究:风好正是扬帆时,国产替代势不可挡 1 2024年12月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目录 一、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主要增长赛道1 二、域控制器市场格局3 1.总体情况3 2.动力域控制器5 3.底盘域控制器6 4.智能座舱域控制器7 5.车身域控制器9 三、线控底盘市场格局9 1.总体情况9 2.线控制动11 3.空气悬架14 4.线控转向17 四、多合一电驱动市场格局20 五、车载电源集成市场格局21 1.车载电源22 2.无线充电系统24 六、新能源热管理系统25 七、汽车雷达和车载摄像头31 1.激光雷达31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2.毫米波雷达32 3.车载摄像头33 八、高压高速线束35 九、智能后视镜38 十、抬头显示41 十一、全景/调光天幕46 十二、智能车灯48 十三、车载声学51 十四、车联网盒子53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图、表目录 图1智能电动汽车的域控制器分布以及对主控芯片的要求4 图22023-2030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及增速.5 图3线控底盘产业链11 图4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线控制动市场份额12 图52023-2026年我国空气悬架市场规模及销量(保守估计)16 图6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空气悬架系统装机量(万台)16 图7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前装EPS市场份 额18 图82023年国内电驱动系统配套市场份额21 图92023-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市场规模(亿元)23 图10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OBC市场份额24 图11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趋势26 图1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组件单车价值量(元)27 图132022-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亿元) ....................................................28 图142022年国内汽车空调压缩机市场份额29 图15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激光雷达装机量格局32 图162022-2030年全球车载高压线束和高速市场规模(亿元)36 图172021-2024年4月国内乘用车流媒体后视镜安装量及增速39 图182024年1-4月国内乘用车前装后视镜市场份额40 图192020-2024年9月国内乘用车W/ARHUD前装搭载量42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图202024年1-10月中国市场HUD装机量(不含进出口)...44 图212024年1-10月中国市场AR-HUD装机量(不含进出口)44 图22车灯按功能分类49 图232022-2026年中国智能车灯(ADB+DLP)市场规模(亿元)50 图242019-2026年中国车载声学市场规模(亿元)52 图252021-2028年中国乘用车T-Box市场规模(亿元)54 表1汽车电子架构演进带来的供应商体系变革2 表2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动力域控制器总成主要企业6 表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底盘域控制器总成主要企业7 表4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总成主要企业7 表5中国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总成主要企业8 表6中国车身域控制器总成主要企业9 表7国内线控制动主要企业及基地分布13 表8线控转向系统产业链代表企业19 表9全球及我国毫米波雷达主要企业33 表10车载摄像头重点企业34 表11全球及中国汽车线束重点企业36 表12国内汽车电子后视镜重点企业40 表13国内外HUD主要企业44 表14国内全景天幕及调光玻璃产业链主要企业47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迎来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车载摄像头、雷达系统(包括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高压高速线束、智能后视镜、抬头显示、全景天窗、智能车灯(如ADB/DLP车灯和氛围灯)、车载声学以及车联网终端T-BOX等细分市场规模合计超过20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在10%至50%之间,2025年合计市场规模超3500亿元。 一、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主要增长赛道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发生整体变革。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构成部件方面,减少了内燃机(发动机)、变速箱、燃料箱、发电机、加油口和油路系统、排气管等,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BMS)、整车控制器(VCU)、高压总成、充电系统、逆变器等电机及电子部件,且三电系统占据了零部件增加值的主体。插电和增程式混动汽车保留了发动机,但变速箱结构大大简化,国内供应商实现自主供应。汽车底盘也被智能化、电动化要求重塑,传统燃油车的底盘部分主要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比如汽车制动系统一般由机械和液压、电动助力部件组成,该系统还包含控制软件。而智能电动汽车底盘结构重构,采用电控的汽车部件越来越多,软硬件可以分离,原来分布在各个系统中的控制软件也可以集成,改由域控制器或中央计算统一控制。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汽车供应链体系从链状向网状发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整车厂和供应链企业的分工边界正逐渐模糊,中国汽车产业生态正在从链状变成网状。大型车企向零部件领域拓展,比亚迪是供应链垂直整合的典型代表;也有供应链企业如宁德时代、华为等,掌握了从核心零部件到关键系统的开发能力,对整车研发的影响力愈发提升,深度参与产业变革之中。从汽车电子情况看,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向域控制器集中架构、中央集成架构演进,原有的一二三级供应商体系面临整体变革,如下表所示。 表1汽车电子架构演进带来的供应商体系变革 架构类型 车辆功能控制形式 供应商体系 分布式架构 车辆功能由不同模块、分布式汽车电子控制器(ECU)控制 供应商分为一二三级层级,提供包含软硬件的功能模块和系统,车企整合 域集中架构 车辆功能集中为几个功能域控制器,比如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并开始出现跨域融合 新的系统控制软件供应商进入,部分传统供应商转为只提供硬件,部分车企自研软件 中央集成架构 车辆功能进一步集中为中央计算,车辆和云端计算协同 原有的供应商分级重构,可能出现新的系统级供应商,部分车企仍然全栈自研 资料来源:博世汽车电子架构演进图、财新网。 智能网联快速推进,智能化渗透率逐步提升。2023-2024年,工信部等多个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支持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政策文件,鼓励整车厂商加快L3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车型的商业化应用。2024年1-9月,我国乘用车智能驾驶等级达到L2及以上的车型渗透率为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54.3%,其中价格区间在20-30万元之间的车型智能驾驶L2及以上渗透率达到83.75%,汽车智能化已经势不可挡。 电动智能网联带动相关零部件高增长。除了电池系统伴随新能源整车放量高增长以外,电动、智能、网联趋势带动的增量汽车零部件包括域控制器、线控底盘(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空气悬架、可调阻尼减震器等)、多合一电驱动、车载电源集成(多合一小三电)、新能源热管理、一体化压铸部件(见汽车轻量化材料研究部分)、车载摄像头、汽车雷达(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高压高速线束、智能后视镜CMS、抬头显示HUD、全景/调光天幕、智能车灯(ADB/DLP车灯、氛围灯)、车载声学、车联网远程通信终端T-BOX、功率半导体模块等。 二、域控制器市场格局 1.总体情况 智能电动汽车的域控制器可以分为动力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等功能域控制器。这些域控制器共同构成了智能电动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每个域由一个域控制器进行统一的控制,实现了从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架构的转变。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图1智能电动汽车的域控制器分布以及对主控芯片的要求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 2024年中国域控制器市场规模超千亿元。根据亿欧智库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583.9万辆,对应域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934.2亿元,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983.2万辆,域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1376.5亿元;2030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超2800亿元,如下图所示。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图22023-2030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麦肯锡预测,2025年、2030年,全球域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280亿美元、1560亿美元;其中,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520亿美元、710亿美元。 智能电动汽车的域控制器企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传统Tier1(一级供应商)份额有限,本土企业如德赛西威凭借灵活开发占据优势;消费电子与互联网企业凭借软件与算法能力切入;整车厂自研投入大,依赖规模效益;跨界企业如芯片与软件平台公司也在积极拓展。随着 (跨)域集中的发展,未来“主机厂联合Tier1”合作开发和“主机厂自研”域控制器两种模式将成为主要方向。 2.动力域控制器 动力域控制器主要控制车辆的动力总成,优化车辆的动力表现,保证车辆的动力安全。包括发动机管理、变速箱管理、电池管理、动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力分配管理、排放管理、限速管理、节油节电管理等。国内主要厂商如下表所示。 表2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动力域控制器总成主要企业 企业类型 代表企业 外资 马瑞利、大陆集团、博世(合资公司联合汽车电子)等 本土 华为、东软集团、智新控制系统(A股奥海科技)等 资料来源: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3.底盘域控制器 底盘域控制器主要控制车辆的行驶行为和行驶姿态,其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制动系统管理、车传动系统管理、行驶系统管理、转向系统管理、车速传感器管理、车身姿态传感器管理、空气悬挂系统管理、安全气囊系统管理等。随着底盘系统价值链的重塑以及软件定义汽车和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原来由传统Tier1把持的分布式黑盒系统将逐步打开,带来底盘域控制器作为整车“小脑”的发展机遇,进而推动线控底盘的集成化。在智能化浪潮下,本土Tier1零部件企业也开始从单区域控制执行单元切入多功能集成的域控制器领域,部分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线控底盘企业会同时涉及底盘域控制器的研发制造。国内主要厂商如下表所示。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表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底盘域控制器总成主要企业 企业类型 代表企业 外资 博世、采埃孚、大陆、麦格纳、安波福等 本土 科博达(A股)、伯特利(A股)、经纬恒润(A股)、上海同驭汽车、比博斯特、格陆博、联创汽车电子、清车智行(苏州)、苏州盖茨电子等 资料来源: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主要控制车辆的智能座舱中的各种电子信息系统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中控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抬头显示、座椅系统、仪表系统、后视镜系统、驾驶行为监测系统、导航系统等。 根据盖世汽车数据,2024年1-10月国内智能座舱域控装机量达到481万套,前10名供应商分别为德赛西威(15.8%)、和硕/广达(特斯拉)(10.5%)、亿咖通(8.9%)、车联天下(8.5%)、镁佳科技(7.6%)、博泰车联网(4.9%)、博世(4.6%)、安波福(4.5%)、伟创力(4.4%)、华阳通用(4.2%)。国内主要厂商如下表所示。 表4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总成主要企业 企业类型 代表企业 外资 博世、大陆、安波福、伟创力、和硕(台资)、广达(台资)、伟世通、电装、马瑞利、佛吉亚、哈曼等 本土 德赛西威(A股,国内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龙头)、亿咖通、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车联天下、镁佳科技(北京)、博泰车联网(上海)、华为、华阳集团(A股)、东软集团(A股)、中科创达(A股)、华阳集团(A股)、均胜电子(A股)、诺博汽车系统(长城)、深圳航盛电子、深圳卓驭科技(大疆车载)、苏州盖茨电子等 资料来源: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