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新相微(688593)深度研究报告:国产显示芯片领先企业,充分受益于面板产业转移及应用领域提质扩展 - 发现报告

新相微(688593)深度研究报告:国产显示芯片领先企业,充分受益于面板产业转移及应用领域提质扩展

电子设备2024-12-08华创证券王***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新相微(688593)深度研究报告:国产显示芯片领先企业,充分受益于面板产业转移及应用领域提质扩展

公司深耕显示芯片领域近20年,产品覆盖多终端应用领域。公司专注于显示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提供整合型显示芯片、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服务于智能穿戴、手机、工控显示、平板电脑、IT显示、电视及商显等多个终端应用领域。公司在中国内地显示芯片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拥有全面的技术布局和丰富的产品线,与京东方、深天马等主流面板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公司在2021年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排名中国内地第五,LCD智能穿戴市场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三,公司在显示芯片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技术创新及应用拓展进一步打开市场规模。据CINNO Research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显示面板产能的76%集中在中国内地,而2021年全球显示面板应用驱动芯片供给中,中国内地厂商的市场份额仅约为16%。随着显示面板产业逐步向中国内地转移以及中国内地面板厂商国产化意识增强,未来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在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以及下游应用市场扩展的推动下,特别是AMOLED显示技术渗透率的提高和新型显示技术如Mini/Micro-LED的发展,显示芯片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CINNO Research数据,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超过140亿美元。中国内地显示驱动市场规模在2021年为64.7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上涨到71.7亿美元。 产品线布局全面,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公司是中国内地少数能同时提供TFT-LCD和AMOLED驱动芯片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覆盖整合型TFT-LCD、整合型AMOLED以及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公司的研发团队实力强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实控人肖宏先生曾担任美国公司IC Media Corp.首席技术官、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和中国区总裁等职务,拥有丰富的显示领域集成电路设计经验。与此同时,公司的战略布局与领先厂商一致,体现了其技术优势,并带来了全面布局、风险应对、客户需求满足和采购规模增加等多重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能力突出,产业协同效应强。截至2024年12月5日,北京燕东微电子以及北京电控为公司前二、四大股东。其中,北京燕东微电子是北京电控子公司,其主要业务为显示驱动晶圆代工。北京电控则是公司下游重要客户京东方的实际控制人。2022年以来,新相微通过与京东方及致新科技合作,增强自制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技术能力。未来,随着公司自行封测产品数量增加,有望深化与国产晶圆厂商合作,建立开拓供应商渠道,进一步实现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产品供应链国产化。 投资建议:作为中国大陆显示芯片行业领先企业,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替代及应用场景扩展升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5.58/8.97/12.26亿元 , 对应增速16.2%/60.7%/36.6%; 归母净利润为0.33/1.06/1.5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0.8%/219.7%/46.2%;对应EPS分别为0.07/0.23/0.34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显示芯片国产化不及预期、研发及新品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 主要财务指标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报告分析了公司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即整合型显示芯片、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和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的业务特性及未来增长点。同时,报告结合行业β因素和公司α特性,详细梳理了显示芯片行业的增长动力,包括全球显示面板产能向中国内地的转移、政策支持下的国产化替代趋势、以及新型显示技术如AMOLED和Mini/Micro-LED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显示芯片市场的持续扩张和价值量的提升。 投资逻辑 公司作为中国内地显示芯片行业的领先企业,凭借其全面的技术布局和丰富的产品线,正积极受益于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替代的广阔空间,以及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领域的发展浪潮。行业对比方面,公司产品性价比突出,部分集成产品顺应市场需求,特别是在高分辨率和低功耗技术的推动下,公司的产品在性能和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与此同时,公司通过与京东方、深天马等主流面板厂商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以及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成功培养客户粘性,有望保持稳定的市场地位和强劲的增长潜力。 关键假设与盈利预测 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5.58/8.97/12.26亿元,对应增速16.2%/60.7%/36.6%; 归母净利润为0.33/1.06/1.5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0.8%/219.7%/46.2%;对应EPS分别为0.07/0.23/0.34元。分业务来看:(1)整合型显示芯片:预计2024-2026年业务增长率为11.55%、60.60%、36.50%,毛利率为20.80%、28.00%、30.00%。(2)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预计2024-2026年业务增长率为4.04%、142.00%、40.80%,毛利率为22.00%、30.50%、35.00%。(3)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预计2024-2026年业务增长率为95.20%、48.50%、36.50%,毛利率为40.50%、41.50%、42.00%。 一、深耕显示芯片领域近20载,多类市场领域布局完善 (一)聚焦显示芯片领域,股权激励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深耕显示芯片领域近20年,是国芯替代核心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2005年,自成立起聚焦显示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整合型显示芯片、分离型显示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智能穿戴设备,与京东方、天马等行业内主流面板厂商以及骏遒电子、亿华显示、给力光电等国内知名显示模组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终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惠普、戴尔、长虹、联想、小米等知名终端品牌。公司两次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是显示驱动芯片国产替代核心企业之一。 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股东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突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兼董事长肖宏,截至2024年12月5日直接+间接共持有公司17.99%的股份。肖宏先生曾担任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J.WatsonResearch Center研究员、美国公司IC Media Corp.首席技术官、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和中国区总裁,拥有丰富的显示领域集成电路设计经验。截至2024年12月5日,公司前四大股东New Vision Microelectronics Inc.(BVI)、北京燕东微电子、科宏芯(香港)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电控,持股比例分别为16.68%、6.27%、6.23%和5.67%。其中,北京电控是公司在2016年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为公司下游重要客户京东方的实际控制人。与此同时,北京燕东微电子是北京电控子公司,其主要业务为显示驱动晶圆代工。公司股东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突出、股东行业实力雄厚,相关持股有望加强公司与下游客户之间的战略合作。 图表2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4年12月5日) 股权激励计划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业绩考核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024年4月27日,公司发布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计划向43人授予限制性股票720万股,约占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1.57%,首次授予价格7.1元/股。从业绩考核目标来看,2024-2026年营收考核触发值分别为5.50/7.00/10.00亿元,目标值分别为6.50/8.30/12.00亿元。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有效将成员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定,公司业绩考核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图表3 2024年股权激励情况 公司业务聚焦于显示芯片,产品布局完善。公司致力于提供完整的显示芯片系统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分为整合型显示芯片、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覆盖了各终端应用领域的全尺寸显示面板,适配当前主流的TFT-LCD和AMOLED显示技术。 公司整合型显示芯片广泛应用于以智能穿戴和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和工控显示领域,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主要用于平板电脑、IT显示设备和电视及商显领域,产品布局完善、应用领域广泛。 图表4公司主要产品 (二)经营情况有望实现触底反弹,加码研发构建竞争壁垒 受行业景气度影响,未来公司经营情况有望实现触底反弹。202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9亿/4.52亿/4.27亿/4.80亿/3.43亿,同比变动38.73%/106.48%/-5.47%/12.52%/-2.23%;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5/1.53/1.08/0.28/0.03亿元,同比变动388.84%/500.88%/-29.03%/-74.59%/-89.35%。2021年,半导体行业经历了缺货涨价驱动的景气上行期,大部分公司业绩呈现快速成长。2022-2023年,受地缘政治冲突、通胀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与此同时,普通消费电子相关产品需求较为疲软,公司业绩面临挑战。2024年以来,半导体行业“温和恢复”,有望成为下一个需求周期的起点。公司持续推动产品迭代与升级,随着新产品的导入及行业周期影响,公司经营情况有望实现触底反弹。 图表5公司2020-2024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图表6公司2020-2024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 分产品来看,公司营收贡献以整合型显示芯片为主,产品毛利率有望迎来拐点。营收占比方面,2024H1公司整合型显示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和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86.01%/13.22%/0.77%,整合型芯片保持营收最大贡献量。产品毛利率方面,2024H1公司整合型显示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和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的毛利率分别为15.14%、18.75%和51.39%。总体来看,产品毛利率受行业景气度影响显著,随着下游需求回暖及公司高毛利产品的逐步导入,毛利率有望迎来新的拐点。 图表7公司2019-2024H1主要产品营收占比 图表8公司2019-2024H1主要产品毛利率 公司总体毛利率、净利率有所承压,期间销售费用管控良好。202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8.34%/67.71%/41.35%/21.00%/15.62%; 公司净利率分别为11.62%/33.81%/25.36%/5.61%/0.82%。受行业波动影响,整体芯片市场价格水平下降幅度较大,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有所承压。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费用管控效果良好。 图表9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情况 图表10公司三费情况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造产品独特竞争壁垒。202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07%/12.22%/12.01%/11.87%/12.33%。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研发模式,研发投入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在人才与团队方面,公司逐步培养出了一支创新研发能力突出、凝聚力强、本土化、设计经验丰富的核心研发团队,2020-2024H1公司研发人员分别为64人/69人/87人/101人/101人,20241H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56.11%,专业研发团队带领公司在产品设计、工艺创新等方面构造了独特的竞争壁垒。展望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推出更为先进的显示芯片,通过增加研发资源,丰富TFT-LCD、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及TCON芯片的产品系列,并加快Mini/Micro-LED等新兴产品的开发与商业化进程。借助更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更卓越的产品特性,公司力争在显示芯片市场中实现更广泛的国产化替代。 图表11研发投入情况 图表12研发人员及其占比情况 二、行业发展稳中向好,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一)显示驱动芯片:面板核心元件之一 显示驱动芯片(Display Driver IC,简称“DDIC”)是面板的主要控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