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深度报告20241210 证券研究报告·固定收益·固收深度报告 银行“缩表”的延伸思考:详解商业银行并购浪潮及相关二永债机会 观点 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现状:1)地域视角:从并购进度来看,各地兼并进度差异明显,落地模式遵循“一省一策”;从并购模式来看,各地整合路径因地制宜,其中成立统一法人的农商银行和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成为合并的主流模式。2024年商业银行合并一方面主要系监管部门推动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系各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风险的防控需求,外生因素与内生因素共同驱动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整合路径,致使区域分化特征显著。2)类型视角:规模较小、资质较弱的商业银行为主要的退出机构类型,其中村镇银行和农商行是合并重点,退出原因呈现出经营困境化险与政策驱动整合并行的趋势,其中村镇银行作为中小金融机构,受制于单一业务模式与本地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局限,其整合主要源于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监管强化背景下的经营困境,而农商行和信用社的大规模政策性合并则更多是出于地方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金融合力的政策导向。预计未来商业银行的并购重组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持续深化,整合力度预期加大。 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动因:1)政策层面,改革化险需求推动银行兼并整合:对于个别金融机构风险如何防范化解的问题,国务院金融委已经明确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主要责任,表明政策层面的引导遵循自上而下的执行模式。中小银行由于资本约束和管理能力有限,存在较大的资源浪 费和低效配置现象。通过兼并重组,弱势银行的资源可以并入较强银行,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避免金融资源的过度分散,有利于金融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资本流向更具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领域,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即使银行自身经营问题不大,中小银行也可能出于地方政府执行相关政策而被合并。2)市场层面,盈利承压与资本补充需求倒逼银行并购提速:a)净息差下行压力下,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日益凸显;b)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并购来取得资金解决拨备计提不足、存量不良资产问题,从而提升资产质量并增强抗风险能力;c)中小银行外部融资渠道有限,被动承担较为刚性的补充资本压力。3)中小银行的注销与并购潮背后,是政策与市场双重因素的共同驱动所致。从长远看,中小银行的并购重组不仅是短期风险的化解过程,更是提高行业整体韧性的重要方式,因此未来中小银行的存续状态或仍取决于资本注入、资产质量优化以及地方经济修复的实际进程。 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影响二永债信用利差的传导机制:1)新设合并:a)从合并前后二永债个券的信用利差总体趋势上看,合并后原存续二永债信用利差水平趋于一致,且公告初期低利差水平的个券呈现整体向高利 差水平个券靠拢之势,一方面或主要源于新设主体在合并初期需要应对被合并主体原有的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故市场因其短期内可能面临的整合挑战及信用资质变化而相对谨慎;另一方面或主要源于合并初期新设主体通常需要时间来优化资产负债表和改善经营,利差调整或系市场对其整合进程可能存在延迟的一种风险补偿,故合并公告后的短期内市场倾向于对存续的二永债持观望态度,相关个券估值上行以反映对潜在不确定性的定价。b)从合并前后二永债个券的信用利差调整幅度上看,不同银行合并后原存续二永债信用利差的压缩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合并后银行信用资质改善情况与其存续二永债个券信用利差压缩幅度呈正相关关系。2)吸收合并:a)从被合并银行主体的存续债券走势来看,吸收合并后其二永债信用利差明显收敛,并逐渐趋于合并银行主体所发行债券的利差水平。b)从合并银行主体的存续债券走势来看,吸收合并后其二永债的利差变化方向和幅度则取决于市场对合并后整体信用资质的判断。影响合并主体存续二永债利差走势的因素是多元的,一方面或为合并规模和合并复杂度,即涉及机构数量越多,整合难度越大,市场对其合并后的信用资质研判的不确定性越高,进而推动存续债券利差水平在合并后一定时间内走阔;另一方面或为被合并方在合 2024年12月10日 证券分析师李勇 执业证书:S0600519040001 010-66573671 liyong@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徐津晶 执业证书:S0600523110001 xujj@dwzq.com.cn 相关研究 《银行“缩表”的进阶探究:“因”与“果”,有哪些?》 2024-11-07 《从银行“缩表”推演信用债行情走势》 2024-09-23 1/26 东吴证券研究所 并前的资产质量状况,即资产质量相对尚可的被合并主体可能可以为合并后主体带来更多正向的资质提升、减少更多负向的资质拖累;此外,合并双方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及监管机构的支持力度同样是影响市场预期的重要因素。3)从时点上看,无论是新设合并还是吸收合并,合并后的利差变动均呈现明显的时间差异,而差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合并案的复杂程度、整合过程的难度和预期资质改善的确定性。换言之,对于合并规模较大、流程较长、后续资质不确定性较高的合并案,利差变动往往表现出显著的时滞,利差变动时点往往集中在债务承继公告时。这种利差调整滞后现象的原因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商业银行合并往往涉及复杂的审批流程和较长的执行周期,因此合并能否顺利完成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抢跑”意愿偏弱;其二,被合并方多为存在一定资质瑕疵的中小银行,因此市场需要审慎评估其对合并方的潜在影响。 基于商业银行并购案例构思二永债配置策略:1)商业银行合并对二永债的估值表现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本质上是市场对合并后主体信用资质的前瞻性定价,利差波动则是信用资质改善预期与实际整合进展的动态博弈。a)对于新设合并,合并后各方二永债利差水平逐步收敛,但利差 压缩幅度取决于整合后新设主体的资质提升空间及市场认可度,如果整合过程顺利、整合效果良好,则债券利差具备进一步压缩可能。b)对于吸收合并,被合并方二永债的估值调整幅度相对更大,合并公告后通常经历大幅压缩,而合并主体的债券走势则因短期整合压力而可能以震荡态势为主,中长期表现同样依赖资质改善和整合进展。2)a)在择时方面,我们建议把握吸收合并适合短期获利、新设合并适合中长期布局这一逻辑主线,在吸收合并初期优先布局被合并方二永债以捕捉利差快速下行的资本利得收益,待整合进展相对明朗后再右侧介入合并主体二永债以规避合并节点附近的短期回撤风险;而鉴于新设合并的估值调整节奏偏缓,因此在合并完成后且资质改善信号明确时入场或更为适宜。b)在择券方面,我们建议将合并方式与合并前后的资质差异及优化情况纳入考量。吸收合并中,被合并方的二永债因利差压缩弹性更大故抬升短期博弈价值,合并方的二永债则具备中长期配置潜力,尤其当整合路径清晰、资质改善预期强烈时更具吸引力,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持仓风格和风险偏好予以选择;新设合并中,建议优选资本实力强劲、政策支持明确的主体,其二永债在整合完成后或受益更多。 风险提示:政策与监管变化风险;银行合并慢于预期;样本数量有限降低结论普适性。 2/26 东吴证券研究所 内容目录 1.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现状5 1.1.地域视角:商业银行并购的区域分化格局6 1.2.类型视角:小型银行并购的主流趋势8 2.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动因8 2.1.改革化险需求推动银行兼并整合9 2.2.盈利承压与资本补充需求倒逼银行并购提速10 3.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影响二永债信用利差的传导机制13 3.1.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模式13 3.2.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对银行自身基本面的影响14 3.3.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对二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17 3.3.1.新设合并案例17 3.3.2.吸收合并案例20 3.4.基于商业银行并购案例构思二永债配置策略25 4.风险提示25 3/26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目录 图1:2020-2024年商业银行注销情况(单位:个;%)5 图2:2024年各地银行注销数量分布情况(单位:家)6 图3:2024年中小银行注销类型占比(单位:%)8 图4:近三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单位:%)11 图5:近三年来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情况(单位:%)11 图6:各类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情况(单位:%)11 图7:各类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情况(单位:%)11 图8: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指标(单位:%)12 图9:各类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单位:%)12 图10:中原银行合并前后营业总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亿元;%)15 图11:中原银行合并前后资产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亿元)15 图12:四川银行合并前后不良贷款比率变化情况(单位:%)16 图13:四川银行合并前后拨备覆盖率变化情况(单位:%)16 图14:山西银行合并前后信用利差变化(单位:BP)19 图15:辽沈银行合并前后信用利差变化(单位:BP)20 图16:阿克苏银行合并前后信用利差变化(单位:BP)20 图17:中原银行合并前后信用利差变化(单位:BP)23 图18:新疆银行合并前后信用利差变化(单位:BP)23 图19:陕西秦农农商行合并前后信用利差变化(单位:BP)24 表1:各地省联社改革方式与进度概览7 表2:监管机构政策多次强调推进商业银行兼并重组、减量提质9 表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12 表4:2024年以来商业银行新设合并案例13 表5:2024年以来商业银行吸收合并案例14 表6:中原银行合并涉及的二永债的市场隐含评级均调高17 表7:历史上涉及二永债的商业银行新设合并案例18 表8:新设合并案例主体合并后基本面变化(单位:亿元;%)18 表9:历史上涉及二永债的商业银行吸收合并案例21 表10:吸收合并案例主体合并后基本面变化22 4/26 在当前“资产荒”背景叠加二永债收益率已行至低位,板块收益挖掘难度不断加大,单纯的资质下沉及久期拉长策略或难以提供足量安全垫。我们在2024年11月7日发布的报告《银行“缩表”的进阶探究:“因”与“果”,有哪些?》中,深入分析银行资产端“缩表”趋势的潜在影响,并指出缩表效应的蔓延或将催化商业银行并购重组进程。其中银行并购带来的银行债权债务关系的调整、信用风险评估的变化、不良资产处置成本以及整合后的盈利模式优化,均可能对并购双方的存续二永债的信用利差走势造成影响,甚至为其提供多维度的估值增量。因此,在此背景下,本报告将重点复盘历史上商业银行并购案例对二永债所形成的影响,并进而推导银行并购所可能产生的二永债配置机会,为高息资产稀缺环境下的投资提供新思路。 1.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现状 在新一轮金融改革背景下,随着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活动逐渐加速。自2022年末中国银保监会农村银行部党支部发文强调要“推进村镇银 行重组,减少机构数量”,银行数量压降步伐显著加快。截至2024年11月30日,本年 度银行减少数量高达139家,比上年全年注销数量增长78.21%。其中136家系并购重 组活动注销,仅有3家银行直接解散,均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可见当前行业整合为应对小型银行短期风险的主要手段,预计未来中小型银行之间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升温。 图1:2020-2024年商业银行注销情况(单位:个;%)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202021202220232024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东吴证券研究所 银行注销数量同比增速(右轴) 注:2024年数据截至2024年11月30日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东吴证券研究所 5/26 东吴证券研究所 1.1.地域视角:商业银行并购的区域分化格局 从并购进度来看,各地兼并进度差异明显,落地模式遵循“一省一策”。2024年银行业并购重组活动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注销银行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海南三省。其中,截至2024年11月30日,辽宁省注销银行数量最多,达36家,均系省级农 商行吸收合并而解散;海南省注销20家银行,同样是基于省级农商行整合的政策要求; 河北省的24家银行注销则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