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水印版 - 发现报告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水印版

信息技术2024-09-14-赛迪哪***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水印版

赛 迪 研 究 院主 办 2024年9月15日总第87期3第期 本期主题 □推动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 『所长导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并向实体经济快速渗透扩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在此背景下,各地方积极探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同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本期主题”《推动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梳理了山东、浙江、广东、江西等制造业大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结合转型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政策体系仍需完善、供需对接不精准高效、转型不平衡现象明显等,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为各地方优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经验参考。 本期内容由李昀、孙刚、王梓怡撰稿,不足之处,请不吝指出。 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所长 韩健2024 年 9 月 15 日 目 录目 录CONTENTS 本期主题:推动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 一、我国各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1 (一)山东“摸底自查”广泛开展评估诊断………………………………………1(二)浙江“分业施策”构建数字化赋能体系……………………………………3(三)广东“树标领航”带动上下游协同转型……………………………………5(四)江西“量体裁衣”精准推进产业转型………………………………………6 二、 经验启示…………………………………………………………8 (一)要基于评估诊断厘清区域转型现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系统谋划………8(二)要形成解决方案供给和需求良性循环,为企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撑………9(三)要培育龙头企业输出转型成果,带动“链式”转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9(四)要培养数字专员确保诊断质量,结合实施经验迭代评估诊断工作机制…10 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0 (一)“一盘棋”的政策体系仍需完善…………………………………………10( 二) 供 需 对 接 不 够 精 准 高 效 …………………………………………………11( 三) 数 字 化 转 型 不 平 衡 现 象 明 显 ……………………………………………11( 四) 新 型 安 全 风 险 持 续 涌 现 …………………………………………………12( 五) 多 元 要 素 供 给 有 待 加 强 …………………………………………………12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13 (一)引导地方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推进制造企业评估诊断全覆盖…………13(二)找准重点需求场景,推动场景开放,鼓励数字化服务商开发场景解决方案…13(三)按不同行业不同转型程度划分,建立企业矩阵,差异化推荐软件应用或 解 决 方 案 ……………………………………………………………………………13 (四)开展省份之间互学活动,推动优秀经验交流,实现资源跨省流动…14 本期主题: 推动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 上企业或所监管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工作。按照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国家标准《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分技术、业务、管理和效益四个维度构建本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为抓手摸清省内工业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难点痛点,为下一步精准施策提供可行性参考。 为 加 快 落 实《 关 于 深 化 新 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相关要求,全国各省份纷纷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取得积极进展。本文系统梳理山东、浙江、广东、江西等制造业大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提炼广泛开展评估诊断,强化供需精 准 对 接、 推 进“ 链 式” 转 型、完善人才队伍和工作机制等经验启示,剖析当前面临的问题挑战,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提供参考。 一是科学构建评估体系,摸清数字化转型现状。山东省从技术、业务、管理和效益 4 个视角建立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下表所示。 一、我国各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 (一)山东“摸底自查”广泛开展评估诊断 近 年 来, 为 全 面 引 导 广 大 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山东省致力于开展规模以 2023 年, 山 东 省 面 向 全 省 2.7 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摸底评估,覆盖烟台、济宁、泰安等 16 个地级市,电子、机械、石化等 6 个行业和 11 条本地优势产业链,摸清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精准支持政策优化。 以指标体系为理论工具,组织开展全样本量诊断评估,并分城市(地区)、行业、分产业链进行数据分析,研制数字化转型平均指数、转型覆盖率等产业指标,量化掌握省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情况,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现有问题,为下一步重点工作指明方向。 二是“一企一策”,结合企业 善贯标服务体系,定期更新待转型企业库和项目库,确保评估诊断工作做深做实。截至 2023 年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为87.3%、平均指数为 54.5,力争通过 3 年努力,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知尽知”“愿转尽转”“能转尽转”,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至 98% 左右。 需求制定个性化转型方案。山东省采取逐企精准服务的方式,实施“一企业一档案”单独管理,结合诊断结果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指导企业明确转型目标和任务安排,绘制发布各阶段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指南,分层次培育“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工厂等示范标杆,助力数字化转型企业迈出第一步。据统计,截至2024 年 8 月,山东省聚焦稳定生产运行精准发力,推动钢铁、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加速增长。同时,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帮扶工作机制,将部分体量大、带动强的工业企业纳入重点联系清单,“一企一策”强化服务,针对性开展专项帮扶。 (二)浙江“分业施策”构建数字化赋能体系 浙 江 打 造“1+N+X” 赋 能 平 台体系,加速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1”代表产业大脑,指建立一个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中央系统或平台,作为整个数字化体系的核心,提供数据集成、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N”代表 N 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细分行业的特定需求,构建多个行业级平台,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各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特殊需求。“X”代表企业端的多样化应用场景,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建设数字化转型企业样本,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 三是周期性开展评估诊断,形成企业转型升级长效推动力。山东省结合《山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实施方案》等工作部署,常态化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动态更新评估诊断数据,跟踪产业数字化转型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政策调优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山东省将动态遴选贯标服务机构,完 营。“1+N+X”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推动浙江省中小企业系统化、分层次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从行业到企业、从平台到应用的全方位数字赋能。 发展。 二 是 发 展 行 业 级 工 业 互 联 网平台,满足专业化转型需求。浙江省针对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等细分行业,以及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领域需求,构建多个行业级平台,提供行业工艺及能耗管理、流程控制优化、智能生产管控、设备远程诊断等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各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特殊需求。结合平台汇聚的数据资源,探索基于平台的行业数据和行业知识的分析应用,推动技术融合应用、金融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变革,提高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目前,浙江省内已培育 200余家具有特色的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计划到 2025 年,“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形成 1 个国际领先的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 30 个以上国内领先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省工业各行业应用全覆盖。 一是构建产业大脑,完善数字化转型综合性支撑体系。浙江省以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以数据为资源要素,分行业建设“产业大脑”。通过“产业大脑”集成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融合政府侧和市场侧,贯通生产端与消费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数字化赋能,为产业生态建设提供数字化服务,为经济治理提供数字化手段,构造智能制造、数字管理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浙江省进一步探索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数字化标准、制度、技术规范和建设运营机制,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 合 探 索 机 制模式。截至 2023 年底,浙江省累计打造细分行业产业大脑 106 个,未来工厂 52 家,智能工厂 601 家,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数据资源整合,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三是遴选企业端场景化应用标杆,为企业转型提供案例参考。浙江省按照场景化推进转型的工作思 同转”的分类推进策略,以最大力度、最实举措、最有效保障,推动制造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路,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细分行业目录,各地结合实际择优选择细分行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摸排企业转型痛点难点,整理数字化改造“N+X”应用场景和问题清单。根据清单,按照“一县一业一样本”的总体要求,遴选数字化改造试点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通过整理试点案例,实现从局部复制推广到批量化复制推广,为其他相同行业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提供范例和支持。近两年来,作为指导中小企业高效、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创新成果与方法论体系,“浙江方案”已从最初的 6 个试点县(市、区)推广至全省,其中 48 个县(市、区)被列入省经信厅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域,涉及行业超过 40 个。 一是龙头企业“示范转”,牵引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升级。广东省以供应链骨干企业和产业链牵引企业为示范引领,开放平台和数据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订单牵引、数智赋能、生态建设等服务,推进产业链协同平台与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深度互联。同时,广东省组织数字化服务商构建轻量化、SaaS化产品资源池,对链上的中小企业进行通用能力赋能,在稳链、保供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研发、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对接协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广东省已累计培育 300 多个制造业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超 100个项目入选各类国家级标杆示范。 (三)广东“树标领航”带动上下游协同转型 近 年 来, 广 东 省 充 分 发 挥 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优势,以大批龙头骨干企业为模范引领,启动省域层面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通过实施龙头“示范转”、中小企业“抱团转”和园区集群“协 二是中小企业“抱团转”,协作共赢发展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广东省持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从单一生产环节拓展至产业集群的抱团提升。 在顶层设计层面,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普遍面临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困境,广东省推进“省-市-县(市、区)”联动,“一行一策”打造面向区域和行业的新制造生态系统,探索集中共享和协同创新的新模式,鼓励中小企业抱团转型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2023年广东省财政新增 10 亿元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高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2024 年广东省财政再次下达资金 7.74 亿元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城市试点开展方面,广东省分行业分场景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样本,推动中小企业抱团转型升级。深圳、东莞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佛山市遴选中小企业抱团转型试点项目,针对不同产业集群的特点定期开展综合宣讲,提高企业对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