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资信评估]:区域研究报告:上海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区域研究报告:上海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2024-11-14李叶新世纪资信评估B***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区域研究报告:上海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上海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公共融资部李叶 经济实力: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上海市具有显著 的集聚、辐射功能,在区域发展中起到突出的引领带动作用,经济总量规模持续领先,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先进制造业稳步壮大,在人才集聚、产业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保持标杆水平。2023年来,上海市经济运行稳步恢复,2023年及2024年1-9月,全市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72万亿元和3.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和4.7%。从产业构成看,第三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增长相对承压,但发展新动能稳步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进一步提高,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规模较快扩大,体现了上海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特色。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看,2023年上海市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为13.8%、12.6%和0.7%;相应的2024年1-9月增速分别为6.7%、-3.4%和0.0%,2024年来主要增长动力有所减弱,消费增长承压相对突出。总体看,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力度,政策效应加快显现,上海市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由于国际环境仍严峻复杂、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 上海市下辖各区功能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区分较为清晰,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包括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高端服务业;郊区重点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集群。从人均经济指标看,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整体经济发达程度仍显著高于郊区。从经济规模看,上海市下辖各区经济总量极差很大,2023年GDP规模的两个极点仍为浦东新区 (16715.15亿元)和崇明区(421.86亿元),其余各区处于1000-3000亿元左右区间。其中,中心城区中黄浦区、徐汇区和静安区GDP规模分别为3157.30亿元、2853.58亿元和2846.03亿元,在3000亿元左右区间,为第一梯队;长宁区和杨浦区GDP规模当年突破2200亿元,为第二梯队;普陀区和虹口区GDP规模当年突破1300亿元,为第三梯队,和其他中心城区差距较大。郊区中,闵行区和嘉定区GDP规模分别为3002.04亿元和2840.20亿元,规模同中心城区第一梯队水平;宝山区和松江区GDP规模在1700-2000亿元之间,与中心城区第二梯队存在一定差距;青浦区、奉贤区和金山区GDP规模在1100-1500亿元之间,和中心城区第三梯队水平相近。总体看,除两个极点外的各区GDP规模可划分为3个档次:2800亿元以上、2000亿元左右和1400亿元左右。从GDP增长情况看,2023年除松江区GDP增速主要受权重工业企业产值波动等因素影响仍为 负(-0.9%)外,其余各区GDP均恢复增长态势,且中心城区增速均值显著高于郊区,中心城区中仅虹口区GDP增速(2.7%)低于上海全市水平(5.0%),长宁区(12.8%)、徐汇区(8.2%)和静安区(7.0%)增速水平突出;郊区中仅青浦区 (5.7%)和金山区(6.5%)GDP增速高于上海全市水平。 财政实力:上海市财力稳健雄厚,收入结构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主,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仅次于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处于 绝对领先地位,收入质量和自给情况好,对非税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债务收入的依赖度低。2023年,上海市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2.5亿元,同比增长9.3%,恢复增长态势且增幅相对较大主要系在公共卫生事件和大规模留抵退税因素影响下上年收入基数较低,其中大规模留抵退税影响约6个百分点。从行业结构看,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收入增长19.6%;住宿餐饮业受益接触式消费快速恢复,收入增长161.7%;消费市场回暖,批发零售业收入增长1.7%;金融业受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收入下降3.9%。2024年1-6月,上海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674.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三大主体税种受企业销售收入下降、部分行业企业利润下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等因素影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上海市市级财力强,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区级自给率总体仍不高,其中中心城区转移支付规模显著小于郊区。2023年,下辖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超过全市水平的仅有普陀区和徐汇区,其余各区中除崇明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下降外,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浦东新区、虹口区、长宁区、嘉定区、杨浦区、青浦区和闵行区增长相对较快,增幅在6-9%左右区间;金山区、奉贤区、松江区、宝山区、静安区和黄浦区增幅在3-5%之间。2024年1-6月,金山区、奉贤区、青浦区、松江区和崇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负增长态势,除此外其余各区中仅嘉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幅低于上海市全市水平,整体看,2024年以来郊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承压,仅闵行区增长相对较好,中心城区仍能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 上海市城市建设相对完善,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不高。2023年,上海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2%至3466.7亿元,但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小幅增长0.7%至872.1亿元,下辖各区中仅宝山区、虹口区和徐汇区增收,增量分别为52.0亿元、50.2亿元和23.7亿元,其余各区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中心城区中杨浦区、长宁区、普陀区和静安区降幅在30%左右,黄浦区降幅近70%;浦东新区(-10.3%)和郊区中的嘉定区(-5.2%)、青浦区(-7.8%)降幅相对小,郊区中金山区(-47.5%)和崇明区(-84.3%)降幅最大。2024年1-6月,上海市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7%至1312.9亿元, 主要是上半年上海市已完成两批次商品住房用地集中入市,供地节奏快于去年同期所致。但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减变动差异很大,其中,徐汇区、黄浦区和杨浦区分别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8.9亿元、38.7亿元和77.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为上年同期的近3倍及以上,主要受供地节奏加快及上年度已出让地块的跨年入库等因素影响;松江区和静安区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为85.7%和28.3%;嘉定区(-41.6%)、奉贤区(-50.4%)、虹口区(-74.2%)、崇明区(-77.8%)、青浦区(-80.2%)和普陀区(-97.1%)降幅很大,其中郊区收入实现受市场环境影响更大。 债务状况: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严格,债务总量规模控制得当。截至2023年末,上海市政府债务余额为883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4%,远 低于财政部核定的上海市2023年政府债务限额9906.2亿元。2023年底,上海市全市债务率为68%,低于国际控制标准100%-120%的下限,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财力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仍好,债务规模适度,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上海市下辖各区政府债务整体处于低水平。从2023年末债务余额增长情况 看,其中5个区债务规模下降,分别为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中的杨浦区、长宁区、虹口区和静安区,中心城区中仅徐汇区增幅较大,徐汇区当年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学校新建、道路拓宽、旧区改造等项目。郊区债务规模均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仅闵行区和松江区在3%以上,超全市增长水平。从限额空间看,徐汇区、杨浦区、松江区、奉贤区、金山区和崇明区政府债务余额占限额的比重在98%及以上,债务增量空间已不大。从2023年末各区政府债务余额与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之比看,金山区(3.22)和崇明区(3.62)债务压力相对较大,但处于可控水平。上海市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及存量债券整体规模相对小,主要集中于市本级和奉贤区。 一、上海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上海市经济实力分析 2023年来,上海市经济运行稳步恢复,第三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增长相对承压,但发展新动能稳步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进一步提高,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规模较快扩大,体现了上海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特色。2024年来,上海市主要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消费增长承压相对突出。总体看,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力度,政策效应加快显现,上海市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由于国际环境仍严峻复杂、有效需 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 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2023年末,上海市行政区划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下辖16个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总面积35.8万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发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作为我国经济中心、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上海市区位条件及战略地位突出,具有显著的集聚辐射功能,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图表1.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范围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 2023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87.45万人,较上年末增加约11.56万 人。其中,年末户籍常住人口增加10.54万人至1480.1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增 加1.02万人至1007.2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40.49%。比之《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的“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未来人口增量空间小。按常住人口计算,2023年上海市人均GDP较上年增长近6%至19.03万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2.7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已达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2023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2万亿元,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10位。按可比价格计算,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从三次产业构成看,2023年上海市分别实现三次产业增加值96.09亿元、1.16万亿元和3.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9%和6.0%。上海市三产占比高,2023年三产占比为75.2%,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23年,上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2574.05亿元,同比增长2.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6%。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5%、1.2%和5.8%。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力度,政策效应加快显现,上海市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由于国际环境仍严峻复杂、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 图表2.近十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1 50,000 40,000 30,000 10 8 6 20,000 10,000 4 2 0 0(2)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