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泰君安证券]: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首次超过50%,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再上新台阶 - 发现报告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首次超过50%,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再上新台阶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首次超过50%,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再上新台阶

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Ivan Wu吴凱翔(852) 2509 2649ivan.wu@gtjas.com.hk12 November 2024 行业报告:汽车行业 Sector Report10月销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首次突破50%,连续6个月创历史新高。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中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约为226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7.2%。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120万辆,同比增长56.7%,环比增长6.4%,渗透率达52.9%(同比增长15.1个百分点,第四次突破50%)。2024年10月,国内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74.6%;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6.2%。同时,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达到50.1%,首次超过50%,连续6个月创历史新高。 OutperformMaintained 评级:跑 赢 大市(维 持) 报告中国自主品牌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在“以旧换新”政策和国庆黄金周的带动下,10月汽车零售、批发、生产和出口均创历史新高。汽车市场的强劲销售表现出对国家汽车报废更新及“以旧换新”政策的积极响应,国庆黄金周长假刺激了汽车消费,共同推动了乘用车销售的大幅增长。此外,国内汽车行业“价格战”趋于稳定,车企降价促销频率明显降低,爆款车型不断涌现。10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零售量达148万辆,同比增长32.0%,环比增长11.0%。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累计市场份额超过60.0%,较去年同期增长8.4个百分点。中国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良好。10月,主流合资品牌国内零售量为57万辆,同比下降约17.0%,其中日系品牌降幅尤为明显。2024年1-9月,中国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超过68.0%,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Research Report证券研究出口总体强劲,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2024年整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10月的出口总销量为44.1万辆(含整车与CKD),同比增长13.0%,环比增长2.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为12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13.7%。2024年1-10月,乘用车累计出口399万辆,同比增长30.0%;新能源汽车出口109万辆,同比增长27.7%。随着南美市场销量的回暖,出口销量有望进一步回升。中国乘用车出口在海外市场总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我们维持2024年高增的观点。我们仍然认为,许多中国自主品牌将加快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建厂的步伐。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自主品牌出海,认知度也在不断提高。虽然近期出口受到其他国家一些政策的干扰,但中国自主品牌插混车型出口发展迅速,预计未来出口销量将快速增长。 从中长期投资视角来看,汽车板块机会仍在于业绩兑现能力较好的车企及零部件公司。整车板块,继续推荐新能源转型较快的头部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因此,我们推荐长城汽车-H(02333 HK)、吉利汽车(00175 HK)、比亚迪股份-H(01211HK)、理想汽车-W(02015 HK)、小鹏汽车(09868 HK)和零跑汽车(09863 HK);重卡板块,我们推荐中国重汽-H(03808 HK)和潍柴动力-H(02338 HK);零部件板块,受益于国内汽车行业的复苏和海外市场销售的逐步回暖,我们推荐耐世特(01316 HK)和敏实集团(00425 HK)。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可能加剧,进一步引发价格战;2)终端市场销售可能低于预期;以及3)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加剧。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国泰君安国际。 资料来源:乘联会、国泰君安国际。 资料来源:Choice、国泰君安国际。 资料来源:Choice、国泰君安国际。 资料来源:乘联会、国泰君安国际。 从中长期投资视角来看,汽车板块机会仍在于业绩兑现能力较好的车企及零部件公司。在截至2024年11月8日的两周内,大部分“造车新势力”的股价跑赢大市,大部分车企的股价跑赢恒指。展望2024年余下时间,我们仍然看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将进一步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达到45%左右。 1.整车板块,我们推荐吉利汽车(00175 HK)、长城汽车-H(02333 HK)、比亚迪股份-H(01211 HK)、理想汽车-W(02015 HK)、小鹏汽车(09868 HK)和零跑汽车(09863 HK)。 长城汽车2024年10月出口销量再次录得强劲增长,同比增长25.7%至44,418辆,连续五个月创历史新高。2024年至今,长城汽车的月均出口销量为36,866辆,同比增长49.2%。哈弗品牌和坦克品牌在2024年10月继续保持强劲销量,尤其是改款哈弗车型,总销量达到72,675万辆,创下2024年前10个月的最高销售记录,月销量恢复到7万辆以上的水平。此外,2024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持平于27.4%左右,总体落后于国内其他直接同业。总体来看,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步伐略慢于我们的预期,长城汽车积极推出改款车型,有望在销量上取得进一步突破。今年以来,长城汽车海外月均销量占总月销量的38.0%,我们认为长城汽车海外业务将继续加速发展。 同样,吉利汽车在2024年10月也实现了强劲的销量增长。吉利汽车10月的销量为226,686辆,同比增长25.4%,创历史新高。2024年10月吉利汽车共销售108,722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02.5%,月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出口业务方面,吉利汽车在2024年10月的出口销量保持强劲,同比增长13.8%,达到32,544辆。此外,极氪(ZK US)与银河等子品牌车型的销量表现依然亮眼(2024年10月销量分别为25,049辆及63,492辆,分别同比增长91.6%及363.1%)。在2024年第四季度新车型上市的推动下,我们认为1)2024年极氪将继续为吉利贡献显著的销量,促进吉利加速新能源汽车转型;2)随着银河系列车型矩阵的逐步丰富,我们认为2024年银河系列的销售将进一步为吉利汽车的销量做出贡献。我们预计吉利汽车两个中高端品牌—极氪和银河的销量将占吉利汽车全年汽车总销量的25%以上。 比亚迪10月销量继续保持高增,同比增长66.5%,销量达502,657辆,连续第五个月创历史新高,月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国内销售保持强劲,比亚迪的高端品牌销量也在逐步放量(详见下表1的数据)。此外,比亚迪持续投入于海外业务(10月销量为33,192辆,同比增长2.2%)。多家海外工厂正在建设中,我们认为2025年的产销将发生显著的增量变化。其逻辑在于1)比亚迪出口欧盟市场关税优惠政策远优于国内同业;2)比亚迪比国内其他整车厂更早抢占海外市场份额;3)比亚迪汽车在国内同业中极具性价比和竞争力 理想汽车仍是销量最为强劲的国产“造车新势力”之一。2024年10月,理想汽车的交付量达到51,443辆,同比增长27.3%,仍然远超过其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直接竞争对手,累计交付量达到100万辆以上。其中,L6的月交付量连续第五个月超过2万辆。自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随着L6车型的热销,理想汽车2024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恢复到20%以上。我们认为,随着L6车型销量的逐步爬升以及其他L系列车型销量的回暖,在车厂年底努力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推动下,理想汽车的月交付量有望达到6万辆。截至2024年10月底,理想汽车在全国运营的超充站超过1,004座,覆盖全国27个省份,充电桩超过4,910个。 小鹏汽车2024年10月销量继续改善,共交付23,917辆,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12.0%。我们看到,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的销量依然保持增长,这得益于小鹏汽车新推出的一款售价低于人民币20万元的纯电动紧凑车型—MONA M03。小鹏MONAM03上市后,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A级纯电动轿车之一,月销量连续两个月突破1万辆。我们认为这款超高性价比车型将扭转小鹏汽车销量疲软的基本面。同时,小鹏汽车于2024年10月7日正式推出P7+车型,这是一款AI智驾掀背轿跑,售价区间为人民币18.68-21.88万元。该车型有望成为小鹏汽车的又一款热销车型,共同推动小鹏汽车月销量的进一步增长。 零跑汽车2024年10月销量再创佳绩,10月交付量同比大增111.9%至38,177辆(连续六个月创历史新高)。我们继续看好零跑汽车的销售表现。零跑汽车全新智能六座高性价比SUV C16预计销量将逐步放量。同时,零跑C10和T03已运往欧洲,目前,零跑国际在欧洲13个国家拥有200多家经销商。同时,零跑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把业务扩展到中东、非洲、亚太和南美,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车辆运往海外。我们预计零跑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月销量将达到4.2-4.5万辆左右。公司全新B系列车型B10 2024年10月14日在巴黎车展上亮相,该车型面向全球年轻消费群体,并将于11月的广州车展在国内首发。我们预计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将在明年与C系列车型一起为公司贡献重要销量。强劲的销量有望帮助零跑汽车在中国“造车新势力”中保持领先地位。 2.重卡板块,我们推荐中国重汽-H(03808 HK)和潍柴动力-H(02338 HK)。 2024年中国重卡行业的发展逻辑仍与去年一致,但2024年第三季度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中国重汽作为中国重卡市场的绝对龙头企业,销量在中国同业中最为强劲。2024年10月,中国重汽共交付约16,500辆,市场份额约为26.2%。但潍柴动力的子公司陕汽重卡在2024年10月则录得了较弱的重卡销售增长,交付量为10,500万辆,在中国重卡市场中的份额约为16.7%。2024年1-10月,中国重汽和陕汽重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44.2%。虽然10月中国重卡市场整体销量环比增长9.0%,但同比下降约22.0%,总体低于市场预期,但我们仍对新能源重卡的市场渗透率持相对乐观的态度。2024年第四季度重卡销售预计稳定的三大因素依然稳固:1)国内重卡市场结构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新能源卡车销量火爆;2)“以旧换新”政策将促进销售;3)海外市场出口销售强劲,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南美地区、非洲地区等新兴经济体。这三个因素预计将继续共同刺激中国重汽及陕汽重卡2024年第四季度的重卡销量。我们预计两家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的销量分别为5万辆和3.3万辆。 3.零部件板块,我们继续推荐耐世特(01316 HK)和敏实集团(00425 HK)。 在特朗普新政府下,耐世特将迎来美国市场的复苏,有望在未来几年增强公司的销售基本面并提高盈利。与此同时,公司正积极进行业务部署,从燃油车业务转向电动车业务。公司电动车业务的发展步伐不会放缓,并将保持强劲增长。我们依然认为耐世特在中国自主品牌业务拓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在望。我们预计2024年耐世特有望进一步为其高可用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业务打开增长机遇,并将继续获得线控转向业务订单。耐世特在手订单充足(2024年一至三季度达到42亿美元),从中长期来看,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有望进一步大幅扩张。随着进一步获得更多中国头部新能源车企以及逐步获得一些欧洲头部新能源车企的订单,我们对耐世特2024年的销售抱有信心。随着各大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研发和逐步取得技术突破(特别是特斯拉FSD的最新进展和推广情况),预计将推动高阶自动驾驶的应用。公司在线控转向业务方面仍被冠以行业领导者的光环,继续领跑线控转向市场。公司将资源优先分配给线控转向业务机遇,并寻求在短期内与车企达成更多交易。因此,耐世特在线控转向业务方面的领先优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首先应用于全球头部车企,并为公司带来收入贡献。 短期来看,虽然国内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仍在持续,敏实集团继续保持行业竞争优势。从中长期来看,敏实集团的成长逻辑依然坚实,尤其是电池盒业务及智能外饰件业务。敏实集团近期股价有所反弹,但仍有上升空间。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车企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利好敏实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