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可持续社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项目”案例总结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 背景:2018年10月,万科公益基金会与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项目”,旨在探索可持续的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模式。
- 目标:通过支持不同城市的社会组织,探索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二、案例排序与结构
- 案例排序: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探索路径排序。
- 案例结构:
- 青岛你我、成都河研会、昆山鹿城环保社:自下而上的探索。
- 厦门好猫、郑州绿中原:借助地方政策支持。
- 北有机绿主张:社群运营模式。
三、案例详细分析
-
青岛你我
- 背景:青岛于2020年1月实施《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但社区端动员不足。
- 实践:通过厨余堆肥和社区花园,自下而上推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 成果:顺德居小区成功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激发居民参与动力。
-
成都河研会
- 背景:面对社区融合和历史遗留问题。
- 实践:采用社区堆肥和多样化环保教育活动,支持社区自组织成长。
- 成果:社区环保志愿队形成,提升社区包容性和凝聚力。
-
昆山鹿城环保社
- 背景:借助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实践:提供专业咨询和培训,构建社区垃圾分类管理系统。
- 成果:物业替代政府成为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
-
厦门好猫
- 背景:城中村社区结构复杂。
- 实践:联动利益相关方,通过房东推动租户参与。
- 成果:建立社区垃圾分类硬件和软件体系,提升居民参与度。
-
郑州绿中原
- 背景:关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
- 实践:探索厨余垃圾内循环,建设堆肥花园。
- 成果:通过社区治理技术,推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
北有机绿主张
- 背景:通过社群运营倡导垃圾分类。
- 实践:结合北有机平台,进行社群拓展和影响。
- 成果:提升公众垃圾分类意识,探索减量化路径。
四、专业技术和政策倡导
- 专业技术:社会服务、社区公共治理及垃圾处理工程技术。
- 政策倡导:通过社区实践推动政策变化,实现自下而上的政策影响。
五、创新价值
- 丰富延展性:将垃圾分类与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等议题相结合。
- 多元视角:系统化思维和整全视角推动垃圾分类。
- 市场化力量:通过社会组织推动物业成为持续参与者。
六、展望与愿景
- 可持续社区:通过社区垃圾分类实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 双碳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贡献力量。
总结
本案例集展示了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同地区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实现可持续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