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Contents 关于案例集执行摘要0102 01 包装与可持续发展03 包装与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包装消费品企业包装管理的驱动力消费品企业包装管理的挑战04050508 02 可持续包装管理一般性路径09 识别可持续包装相关的风险与机遇设定可持续包装管理的战略与目标可持续包装目标的达成策略可持续包装管理架构与机制的建立可持续包装综合效益评估可持续包装管理信息披露外部利益相关方合作10121313151617 03 可持续包装管理行动框架19 04 企业最佳实践案例23 达能赫力昂蒙牛雀巢亿滋高露洁242934394449 05 可持续包装管理工具资源55 关于案例集 报告撰写 本案例集由消费品论坛(CGF)发起、CGF 会员参与、商道咨询提供技术支持,是首份致力于为消费品行业企业提供可持续包装管理范式与案例参考的报告。 本报告由消费品论坛(CGF)发起,商道咨询郎华、刘晗悦、黎珊撰写编制。有关此报告的内容建议或合作诉求,请联系:商道咨询:黎珊,lishan@syntao.com消费品论坛:王苹,p.wang@theconsumergoodsforum.com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 ESG投资关注度日益提升的趋势下,可持续包装转型正在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新一轮的挑战与增长机遇。在此过程中,CGF 黄金设计原则在减少塑料包装污染的角度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但同时 CGF 也发现中国区消费品企业在落地黄金设计原则和开展内部包装管理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在此背景下,CGF 携手会员企业与商道咨询,以可持续包装管理为主题,在持续推出《中国黄金设计原则案例集》技术案例集的基础上,深入管理实践,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分析与案例展示,启发企业开展可持续包装治理。 局限性和适用性 本报告基于有限的数据收集和案例调研,并结合专业经验输出相关内容,不排除有其他创新案例未被纳入,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同时,各企业拥有不同的内部管理架构和模式,在参考和应用报告内容时,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关于消费品论坛 消费品论坛 (CGF) 是一个由成员推动的全球性、基于平等的行业网络,旨在鼓励全球采用有利于消费品行业发展的做法和标准。它汇集了 70个国家约 400 家零售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管,通过八大行动联盟(森林正效、塑料废弃物、更健康生活、反食品浪费、食品安全、可持续供应链、产品数据和净零)加速变革。其成员公司的总销售额达 4.6 万亿欧元,直接雇用近 1000 万人,估计价值链上还有 9000 万个相关工作岗位。消费品论坛由董事会管理,董事会由超过 55 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首席执行官组成。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theconsumergoodsforum.com。 版权声明 此《消费品行业可持续包装管理体系与最佳实践案例集》版权属于消费品论坛(CGF)与商道咨询,并保留所有权利。如用于研究或者非营利性目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申明资料来源的前提下,可以不经版权所有者的特别许可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未经版权归属方书面同意,本报告不得出售或用作其他商业目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不得对文件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出版。 关于商道咨询 北京商道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商道咨询”)是中国领先的独立咨询机构。商道咨询近二十年间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ESG、责任投资(SRI)与企业社会责任(CSR)领域的咨询服务,凭借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实践,致力于与企业共同制定促进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协助企业在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商道咨询已连续八年与界面新闻推出《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为可持续消费议题提供深刻洞察,成为企业、政府、行业协会、NGO、媒体了解我国可持续消费趋势的重要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syntao.com/ 执行摘要 近年来,包装对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国际上,首个应对塑料污染的全球公约正在快速推进。国内,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循环经济、塑料污染治理与过度包装等政策法规频繁出台,消费者环保意识逐年提升。在投资市场,包装废弃物治理也逐渐被纳入关键风险维度。消费品行业作为包装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下游行业,和连接产品包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推动产品包装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核心力量。在此背景下,许多消费品企业正在开展包装转型,推动包装在产品保护功能的基础上,对地球和人类更加友好。 生态环境危害小,最终可以增加生产和经济活动净福利收益的包装。 调研发现,企业开展包装管理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政策法规要求、可持续消费意识觉醒、ESG 投资强化。然而,从产品包装的全生命周期来看,企业在推动包装可持续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供应阶段材料昂贵、生产阶段的设备改造升级投入大、消费者的知行不一以及处置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多重困境。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由于包装管理的复杂性,企业对于开展包装治理缺乏重要性认知和清晰的管理思路。为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包装治理,本案例集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方法论,为企业可持续包装管理提供借鉴: 本案例集通过企业调研、会议研讨、桌面研究与专家建议等方式,开展深入研究,帮助企业识别可持续包装管理的一般性路径与行动框架,并提供最佳实践参考。主要内容如下: 提出企业可持续包装管理的一般性路径,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七步:识别风险和机遇、设定目标与战略、选择达成策略、建立管理体系、分析综合效益、信息披露、外部利益相关方合作。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标准,本案例集将可持续包装定义为:在包装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在满足基础功能的前提下,采用更利于循环的包装设计和可回收、可再生的原材料,并在生产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少,对人体健康和 标,如何选择目标达成策略,如何建立有效的包装管理体系,以及能够协同哪些内部力量来推动相关目标的落实。同时,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大维度分析包装可持续的综合效益,为消费品企业提供参考。 整合可持续包装管理行动框架,旨在为企业提供实操指引,企业可以对标行动框架开展行动。 整理可持续包装企业最佳实践案例,清晰地展示领先企业如何将包装纳入公司战略,设定了哪些具体的包装目 01 包装与可持续发展 包装与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包装消费品企业包装管理的驱动力消费品企业包装管理的挑战04050508 包装与可持续发展 消费品包装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趋势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持续转型正在为企业带来新一轮的挑战与增长机遇。未来的包装,一定是在发挥产品保护的基本功能上,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更加友好的包装。 包装与气候变化应对 经世界气象组织确认,2023 年已经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全年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45±0.12° C,远超此前最热年份的升温幅度,并进一步逼近《巴黎协定》所设立的 1.5℃控温目标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世界各个区域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系统变化,例如海平面上升、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海冰迅速融化等。 包装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源于它的生产过程,特别是作为化石燃料制品的塑料。有研究显示,塑料在其生产过程就排放了整个生命周期中 90% 的温室气体2。同时,根据清华大学研究,2020 年中国塑料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约为 3.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到 2060 年,中国塑料行业的碳排放可降低 11%—38%3。 因此,包装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之一就是减碳。这就要求一方面在生产端实现更可持续的生产,包括使用更加轻量化、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设计和更可持续的包装材料;另一方面则要促进消费者更可持续的使用,养成消费绿色包装与重复使用的生活习惯。 包装、减塑和循环经济模式 包装造成了全球 31% 的塑料使用,同时,包装的平均寿命又极短。全球每年生产约 4.3 亿吨的塑料,其中三分之二在短暂使用后就会变成废弃物4,而塑料废弃物中有 42% 是包装废弃物2。同时,塑料在自然环境中拥有极长的半衰期与极强的生物化学稳定性,废弃的塑料包装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置,会对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然而,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包装废弃物管理,尤其是塑料包装的回收体系与再生处置能力还不能完全有效解决包装废弃物的循环问题,从而造成大量的碳排放与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46% 的塑料垃圾被填埋;22% 的塑料垃圾因管理不当流入环境;17% 被焚烧;15% 被回收利用,而损失后实际回收利用的比例不到 9%2。因此,包装减碳和污染治理需从全生命周期考虑,走资源节约与最大化利用的循环经济路线。比如:鼓励使用再生、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材料,提高重复利用率和回收率以防止塑料泄露到自然环境等。 包装可持续发展与健康 可持续的包装也意味着更安全的包装,即对人类的健康不产生危害。一方面,包装首先承载着保护产品的功能,能够避免产品受到污染,保障产品的完整与可用性,同时能够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降低产品(尤其是食品)的损失率。尤其是在食品方面,包装由于直接与食品接触,必须确保接触食品的材料中不含危险化学物质。但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包装废弃物也正在威胁人类健康。研究显示,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微塑料目前存在于土壤、水和空气等各种环境介质中,并已渗入食物链,最终成为人类饮食的一部分,对人类的心血管健康、内分泌、肠胃功能等产生危害5。 包装与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可持续的包装在应对政策法规要求、满足消费者与可持续投资的期待、减少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为消费品行业的绿色、可持续的增长带来新的发展动能。2023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7.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2%,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82.5%6。同时,国合会以 2020-2025年为基础的研究显示,假设起居民消费的食品、汽车、建筑、家电、生活用品中约 4000 亿产品(占居民消费总额的 1%)被绿色产品替代,预计 GDP 相对未被替代场景将增长 0.05%7。包装作为消费品行业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治理议题,在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的趋势下,可持续的包装转型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可持续包装 可持续包装需要满足代际公平。联合国将可持续性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8。该定义主要强调了代际公平和资源有限性。对于包装来说,主要在于将包装对于原材料的消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障资源的可持续与代际公平。 可持续包装应有利于循环经济路线的达成。参考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MF)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描述,循环经济相对于“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制造产品,最终将它们当做垃圾丢弃”的线性经济9,因此包装管理的目标也应该是将包装相关的经济活动与资源消耗脱钩,在设计之初避免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 可持续包装应有利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借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1210和国家《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GB/T37422-2019)11的相关表述,可持续包装可以被描述为,在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人们生活和健康水平的同时,减少包装在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环境退化和污染及碳排放,最终增加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净福利收益。 通过梳理国际社会和国家标准对“可持续性”“循环经济”“绿色包装”的定义,本案例集将可持续包装定义为:在包装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在满足基础功能的前提下,采用更利于循环的设计和可回收、可再生的原材料,资源能源消耗少,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小,最终可以增加生产和经济活动净福利收益的包装。 消费品企业包装管理的驱动力 正是因为对于可持续发展系统性的影响,包装也逐步成为国家环境治理的重点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包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