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邦证券]:新质生产力追踪(二):三季报下的新质生产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新质生产力追踪(二):三季报下的新质生产力

2024-11-09张浩、戴琨德邦证券E***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新质生产力追踪(二):三季报下的新质生产力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点评 2024年11月09日 宏观点评 三季报下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追踪(二) 证券分析师 张浩 资格编号:S0120524070001 研究助理 邮箱:zhanghao3@tebon.com.cn 戴琨 邮箱:daikun@tebon.com.cn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三季报显示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进一步磨底,代表新质生成力的战略新兴产业的业绩同样再度下探。按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现金质量、研发强度五维度 观察战略新兴产业业绩,我们发现,战略新兴产业①业绩增速弱于全A非金融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业绩确定性较强;②ROE有所下滑,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盈利能力领先;③营业现金比率优于全A非金融油,并且同环比均出现改善;④研发支出强度明显优于全A非金融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相对更强;⑤资本开支强度亦明显优于全A非金融油,这一 点与相关产业强研发的特征相对应,但资本开支同环比均出现了走弱。展望未来, 相关研究 1《. 新质生产力的成色与分化——新质 我们认为,全A业绩向上拐点或在2025年出现,其弹性取决于财政政策的逆周 生产力跟踪系列(一)》,2024.09.08 期力度,在此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业绩也将逐步改善。2024年10月18日,吴 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培育耐心资本,进一步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我们在年度策略《见龙在田——2025年经济、政策及资产配置展望》中指出,中国特色哑铃型策略仍将是重要的配置方向,其中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成长将成为组合弹性的重要贡献者,而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或成为产业发展和资产配置上迫切性最强的方向,在业绩拐点出现前或可提前布局。 我们此前在《新质生产力的成色与分化——新质生产力跟踪系列(一)》中分析过,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代表产业,而后者更偏主题性质、前者业绩则易于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201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两种,以此二者为依据,万得战略新兴产业指数(866400.WI)及其子指数可完整反应战略新兴产业各环节的整体表现。因此,我们在本报告中以万得战略新兴产业指数的最新成分股为代表观察“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业绩成色,基于整体法视角,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三季报表现如下: 成长能力:战略新兴产业业绩增速弱于全A非金融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业绩确定性较强。2024Q3,战略新兴产业归母净利润增速(TTM)录得-13.9%,增速弱于全A非金融(-5.2%)以及全A非金融油(-5.2%)。相对24Q2而言, 战略新兴产业业绩增速进一步下滑,这与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进一步磨底的现状相一致。从结构上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0.8%)、新能源汽车产业(6.9%)、节能环保产业(6.2%)、海洋装备产业 (35.8%)这5大产业的TTM利润录得正增,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环比和同比维度上均出现改善;而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产业这4大产业的TTM利润则保持负增,其中生物产业的降幅收窄。 盈利能力:战略新兴产业ROE有所下滑,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盈利能力领先。2024Q3,战略新兴产业ROE(TTM利润/净资产MRQ)录得5.9%,弱于全A非金融(6.2%)以及全A非金融油(6.0%)。相对24Q2而言,战略 新兴产业的ROE水平进一步下滑,盈利能力不及上市公司整体。从结构上看,新能源汽车产业(8.7%)、节能环保产业(8.0%)、生物产业(6.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6.2%)的ROE相对靠前,而新能源产业(4.1%)、航空航天产业 (4.1%)、海洋装备产业(4.6%)、新材料产业(5.0%)则相对靠后。此外,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ROE相对24Q2略有改善,其余产业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回落。 现金质量:战略新兴产业营业现金比率优于全A非金融油,并且同环比均出现改善。2024Q3,战略新兴产业营业现金比率(TTM经营现金流/TTM营收)录得11.6%,高于全A非金融(9.3%)以及全A非金融油(9.2%)。同时,相对 24Q2和23Q3而言,战略新兴产业的营业现金比率均出现改善,尤其是环比上提升了0.4pct,这在全A非金融油营业现金比率同比下滑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从结构上看,诸多战略新兴产业的营业现金比率高于1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3.4%)表现最好,但其相对于23Q3出现一定回落。新能源产业的营业现金比率(12.3%)较23Q3(14.9%)也出现较大程度的回落;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9.0%)、新材料产业(7.1%)、航空航天产业(-4.0%)则相对表现较差。 研发强度: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支出强度明显优于全A非金融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相对更强。2024Q3,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支出强度(MRQ研发费用/MRQ营收)录得4.0%,高于全A非金融(2.4%) 以及全A非金融油(2.6%)。相对24Q2而言,战略新兴产业的研发支出强度基本持平,相对23Q3则进一步提升0.1pct。从结构上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5.8%)、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3%)、生物产业(5.3%)的研发支出强度高于5%,而新材料产业(2.0%)、节能环保产业(3.0%)、新能源产业(3.2%)、海洋装备产业(3.4%)的研发支出强度则低于4%。总体上看,战略新兴产业整体的研发意愿和研发强度相对全A来说都更加显著,侧面反映了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 资本开支:战略新兴产业的资本开支强度亦明显优于全A非金融油,这一点与相关产业强研发的特征相对应,但资本开支同环比均出现了走弱。2024Q3,战略新兴产业资本开支强度(TTM资本支出/TTM营收)录得9.8%,明显强于全 A非金融(7.7%)以及全A非金融油(7.7%)。不过,相对24Q2和23Q3而言,战略新兴产业的资本开支强度均出现走弱,同环比分别回落了0.4和0.3pct,资本支出意愿边际走弱。从结构上看,新能源产业(20.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1.4%)的资本开支强度相对较高;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8%)、海洋装备产业(6.0)的资本开支强度相对较低。相较于24Q2,多数产业的资本开支强度出现回落,海洋装备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则逆势上升。向前看,随着多方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资本开支强度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风险提示:测算误差;交易波动超预期放大;基本面超预期变化。 图1: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与战略新兴产业指数表现 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等权)万得战略新兴产业指数(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万得全A(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1.4 1.3 1.2 1.1 1 0.9 0.8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24/11 0.7 资料来源:Wind,德邦研究所;23年以来净值 环变 - - - - - 6 6 1 0 - - - - - -.6 新一代信息-.3 技术产业-.0 -.2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新材料产业 2 -.7 1 7 8 3 . -0 0 0 . . . . . .0 生物产业 0 5 0 7 -1 0. 0. 0 新能源 汽车产业 1 3 5 5 .0 -.1 -.1 . 0. 0. 0. . 0. - 新能源产业 9 0. 节能环保产业 8 -.1 3 5 -1 - . . . . . . . . 航空航天产业 海洋装备产业 图2:战略新兴产业三季报业绩观察 万得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数(一/二级分类) 公司数 成长能力 归母净利润增速TTM增速 盈利能力 ROE TTM利润/净资产MRQ 现金质量营业现金比率 TTM经营现金流/TTM营收 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强度MRQ研发费用/MRQ营收 资本开支资本开支强度TTM资本支出/TTM营收 环比 同比 24Q3 24Q2 23Q3 环比 同比 24Q3 24Q2 23Q3 环比 同比 24Q3 24Q2 23Q3 环比 同比 24Q3 24Q2 23Q3 比 同比 24Q3 24Q2 23Q3 变动 变动 变动 变动 变动 变动 变动 变动 动 变动 全A 5365 0.7 1.6 0.0 -0.7 -1.5 0.0 -0.4 7.2 7.2 7.6 7.7 -1.5 20.1 12.5 21.6 0.0 0.1 2.1 2.0 2.0 0.1 0.0 7.3 7.3 7.3 全A(非金融) 5244 -4.4 -0.9 -5.2 -0.8 -4.3 -0.3 -0.6 6.2 6.5 6.8 0.3 -0.5 9.3 9.0 9.8 0.1 0.1 2.4 2.4 2.3 0.1 -0.1 7.7 7.8 7.7 全A(非金融油) 5242 -3.8 0.0 -5.2 -1.4 -5.2 -0.3 -0.6 6.0 6.3 6.6 0.4 -0.7 9.2 8.9 9.9 0.1 0.1 2.6 2.6 2.5 0.1 -0.1 7.7 7.9 7.8 战略新兴产业 3339 -2.8 -8.7 -13.9 -11.2 -5.2 -0.3 -1.2 5.9 6.2 7.1 0.4 0.0 11.6 11.2 11.6 0.0 0.1 4.0 4.0 3.9 0.3 -0.4 9.8 10.1 10.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059 4.0 14.9 2.2 -1.8 -12.7 0.1 0.0 5.6 5.5 5.7 0.0 -1.6 13.4 13.4 15.0 0.0 -0. 1 5.8 5.8 5.9 0.2 -0.6 11.4 11.7 12.0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405 2.2 -4.4 0.8 -1.5 5.2 0.0 -0.3 6.2 6.2 6.5 -0.1 2.4 9.0 9.1 6.5 0.0 0.0 5.3 5.2 5.3 0.0 -0.2 5.8 5.9 6.0 新材料产业 540 -6.5 -5.3 -33.8 -27.3 -28.5 -0.8 -2.8 5.0 5.8 7.8 0.2 0.2 7.1 6.8 6.9 0.0 0.1 2.0 2.0 1.9 0.4 -0.9 7.5 7.9 8.5 生物产业 519 5.7 14.3 -7.5 -13.1 -21.8 0.0 -0.6 6.3 6.4 6.9 0.0 0.5 13.1 13.1 12.6 -0.6 -0. 4 5.3 5.9 5.7 0.4 -0.9 7.9 8.3 8.9 新能源汽车产业 150 -7.2 -38.6 6.9 14.0 45.5 -0.6 -0.2 8.7 9.2 8.9 0.4 1.6 13.1 12.7 11.5 0.0 0.4 4.8 4.7 4.4 0.6 -2.7 7.9 8.5 10.6 新能源产业 289 -10. -76.1 -58.9 -48.2 17.2 -1.4 -6.2 4.1 5.5 10.4 0.8 -2.6 12.3 11.5 14.9 0.1 0.3 3.2 3.1 2.9 0.6 2.4 20.2 20.8 17.8 节能环保产业 360 -16. -45.1 6.2 22.7 51.2 -0.7 -0.1 8.0 8.7 8.1 0.4 1.2 13.2 12.8 12.0 0.1 0.2 3.0 2.9 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