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用地结构对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执行摘要
应对气候变化,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通过建立全国尺度的国土空间用地结构与碳排放关系模型,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碳排放量最高,约占全国总排放的39%;山东省等十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的59%;五大城市群的碳排放占全国的33%,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单位碳排放的GDP最高。全国碳排放量与建设用地面积呈指数级增长相关,建设用地每增加一倍,碳排放约增加1.7倍。通过优化用地结构和功能调整,可以在2030年实现国家碳达峰目标,减少碳排放14%。
研究背景与目标
项目旨在通过优化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发现,建设用地比例增加会增加污染物浓度,而道路比例、工业用地分布与空气污染物浓度具有相关关系,耕地、水域、草地、林地、植被比例增大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浓度,提高空气质量。本研究通过建立全国尺度的国土空间用地结构与碳排放关系模型,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获取与采集
研究使用了2009—2018年全国国土用地结构数据、2015年全国范围10km×10km精度网格二氧化碳清单数据、基于生态环境部企业许可证数据库的规上污染企业清单数据、近10万工业POI人口训练转化AOI+智慧工业用地识别数据。
建设用地与排放特征
全国层面,东部地区碳排放量最高,占39%;省级层面,山东、内蒙古等十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占59%;城市群层面,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的碳排放占全国的33%;城市层面,大部分城市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土地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地区空间结构优化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中之重。
“用地—污染物”耦合模型的建立与相关性分析
研究建立了建设用地碳排放与GDP的关系模型,建设用地面积与碳排放的双对数耦合模型,细分行业用地面积与污染物排放耦合模型,并进行了碳排放情景预测。
结论与建议
- 加强基于碳排放的国土空间管控:对于碳排放总量较大、发展相对粗放、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区域和省市,严格控制土地供应。
-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在管控土地功能性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无序盲目扩张,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推进清洁、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
- 纳入碳排放及容量的实施评估和监测指标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气候变化和环境容量约束,进行专门论述和评估,并与省市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碳中和远景目标进行协同。
- 优化城市集约低碳发展模式: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引导城市集约低碳发展模式,创建高效集约、低碳宜居的城市空间体系,引导绿色出行。
附录
详细介绍了非负约束最小二乘耦合模型及其结果,以及各省工业用地与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