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档案数据价值焕发新质生产力 2024中国档案数据 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2024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组织机构 研制单位 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多模态档案保护与开发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宁波八益集团数智档案联合实验室界面新闻 界面智库 专家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 刘越男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钱明辉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 委员会副主任 潘亚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兼)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馆长 李泽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校长、教授刘冰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王俊宁波市委办公厅协调处处长 金雷宁波市委办公厅档案监督管理处处长 徐益忠宁波八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连峰安徽宝葫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林青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 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王原浙江省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处二级调研员王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秘书档案学系系主任王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副馆长仇壮丽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邓君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 冯辉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信创事业部总经理 吕玉娟宝葫芦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 朱波申江万国数据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浩国投智能(厦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渠道总监李云鹏北京汉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李姗姗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系副主任、副教授 杨嘉璇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助理馆员 2024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何光辉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副总工程师 邹彬深圳市档案馆一级主任科员汪航舰宁波八益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枫旻福建省档案馆信息技术处处长 张衍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张惠斌宁波天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系系主任邵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郑直广州历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单良上海鸿翼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档案事业部总经理 胡兴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档案中心主任 侯明昌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档案与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 袁晓智辽宁省档案馆电子档案与信息安全部部长、副研究馆员 夏广平上海市档案馆信息技术部主任 高大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章惠毅宁波市档案馆馆长 章燕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梁岚银雁科技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梁凯杭州市档案馆数字档案管理处处长 蒋冠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系系主任、教授 程知昆山市档案馆副馆长 熊茂林宁波邦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主任 研究团队 课题组负责人 钱明辉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发展平台秘书长 崔宇界面新闻副总编辑、区域和智库中心主编 杨建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数字人文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宁波八益集团数智档案联合实验室主任 课题组成员 王子涵郭鑫陈宇哲茹润钰赵晖应芷安李胡蓉王驰赵梦纯郭姝麟钟瑞玲张辰萌陈雨佳许嘉元潘菲徐志轩樊安懿郭佳璐黎炜祎马晓霞毛盾王玉 2024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摘要04 一、研究背景05 1.1规划引导:数字化转型催生档案数据激增051.2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激活创新利用潜力061.3技术取向:智能化驱动延展档案赋能空间061.4示范共享:标准化管理实现价值融合共生07 二、研究方法08 2.1指标体系与权重设计082.1.1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标来源082.1.2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标权重082.2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102.2.1档案数据创新力数据收集与整理102.2.2档案数据创新力数据处理与测算10 三、研究结论11 3.1我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测评概况11 3.1.1江苏居首,鲁浙粤难分伯仲,京沪紧随其后11 案例分析:管理、制度效果明显,江苏成为档案数据创新发展尖子生12 案例分析:浙江致力全面发展,各项指标均表现不俗12 3.1.2档案数据创新力呈现地域分化和经济分化13 案例分析:城市群集聚发展,长三角引领档案数据创新14 案例分析:中南地区创新势能突出,西北地区有待唤醒16 3.2我国档案数据创新力特征分析18 3.2.1档案数据技术创新规模龙头效应突出18 案例分析: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如何实现更多技术创新?18 3.2.2档案数据创新业态区域集聚悄然浮现19 案例分析:福建、四川、安徽档案数据创新企业如何异军突起?19 3.2.3行业间档案数据创新力管理差距明显20 案例分析:电网档案数据创新应用与示范如何开展?20 案例分析:档案数据如何助力航天系统数字化管理?21 3.2.4档案数据标准赋能创新力建设待加强22 案例分析:地方档案数据标准数量占比少、差异大22 四、政策启示23 4.1共享档案数据资源经验,实现区域创新协同转化23 4.2加快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提升档案科技智力支撑23 4.3完善行业领域标准规范,鼓励档案数据创新应用24 2024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政策启示 研究结论 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 摘要 摘要 大数据时代,档案事业的数字化转型催生了档案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档案数据是指数据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及具备档案性质的数据记录,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激活档案数据创新潜能,充分发挥档案数据的记忆保存、文化传承、资政治史、信息服务等功能,可以助力档案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扩展档案数据赋能场景,提高档案资源服务质量,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报告旨在构建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指标体系,综合多方数据源开展档案数据创新力的评估。评估结果发现: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呈现地域分化和经济分化;行业间档案数据创新管理能力差距明显,档案数据企业和政策日益增多,但档案数据标准占比较少。基于此,本报告建议:一是共享档案数据资源经验,实现区域创新协同转化;二是加快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提升档案科技智力支撑;三是完善档案数据政策标准,鼓励档案数据创新示范。 总之,在我国大力推动档案数据创新的同时,各省份之间在档案数据创新能力上的差异依然较大。档案数据创新指数能够为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事业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和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助力档案数据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政策启示 研究结论 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 摘要 一、研究背景 我国对数据市场和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在数据资源愈发拥有战略价值的时代背景下,档案数据创新对于档案事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档案赋能空间和档案资源的标准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1规划引导:数字化转型催生档案数据激增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这包括完善档案信息化发展保障机制,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档案全面纳入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建设与业务系统相互衔接的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档案馆加强本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的这一波浪潮从源头上改变了档案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方式。档案数据急剧产生、海量增长,成为档案信息资源新形态与档案管理新领域,在数字中国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起到战略支撑作用。在传统的档案业务中,档案的数据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技术受限的情况下,以手工的方式实现档案数据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影像获取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多媒体处理技术以及数据存储技术等先进科技的飞速发展,档案数字化成为了可能,这些技术为档案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档案数据的增长。 2024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政策启示 研究结论 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 摘要 1.2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激活创新利用潜力 档案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了档案数据的价值链形成与产业化发展,有助于激活其创新应用潜力,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的行动导向回应了数字化转型中数据规模高速膨胀对构建要素市场统一机制的需求现状,意在加速激活、释放数据要素创新应用的巨大潜能,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基础资源与创新引擎作用。在市场化配置中,交易平台建设、数据确权和流通机制规范为深化档案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撑,促进了档案数据要素在市场中的有序流转。档案数据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需要在要素流转中实现从资源化到资产化、资本化的进阶价值链塑造1,档案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逐步激活,档案数据产业雏形初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出号召档案数据要素价值生成、再造与增殖的过程与各行业应用场景、前沿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由此催生出一大批推动数字记忆建构,赋能企业业务增长与智能决策的知识产品,为提升数字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打造新动能、释放新活力。 1.3技术取向:智能化驱动延展档案赋能空间 档案数据赋能的核心在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驱动档案业务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映射,并进一步向知识空间跃迁,极大地扩展了档案资源服务的时空范围。技术取向的档案数据赋能,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而且丰富了档案服务的模式,成为展现档案赋能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档案数据整理方面,得益于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引入,元数据捕获、甄别和检测等前置环节不断优化,档案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数据挖掘、智能检索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档案数据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和知识化,能够进一步满足公众对档案价值的复杂诉求。在档案的开发利用层面,数据挖掘、智能检索、虚拟现实等技术能够细化档案颗粒度,实现档案知识的定制化服务、可视化展演,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化、场景化的多维动态服务体验需求。此外,电子签章、可信时间戳、区块链等技术为归档政务信息的可用、可信与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大大提高了档案数据安全保护水平。 鉴于此,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档案领域生产力提升的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不断推动业务、系统、数据的深度融合,为解决档案数据孤岛、数据污染、数据失真等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进一步延展档案赋能的空间。 1金波,杨鹏,刘娟娟.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内涵要义与生成机理[J/OL].档案学通讯,1-17[2024-09-21]. 2024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政策启示 研究结论 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 摘要 1.4示范共享:标准化管理实现价值融合共生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数字化转型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数据管理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其跨部门协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构建以档案部门为主导,业务部门、数据管理机构、信息技术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是实现档案数据价值融合的关键。此种机制下,提升数据共享水平是组织间高效利用数据要素资源的前提。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一致性,使档案数据在不同机构和平台之间高效流通,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和共享。 在推动档案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共享的过程中,各地政府一系列档案数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规范化了档案数据管理,也为“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档案局不仅注重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更通过对一系列创新案例的评选,展现了档案数据工作的实践成果。各案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档案数据化进程,搭建档案数据共享利用平台,有助于实现档案数据资源的整合、汇聚、关联和重组,这是对“十四五”规划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