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3 一、儿童阅读的重要性4 (一)科学阅读助力孩子自主成长4 (二)亲子阅读强化家庭联系,父亲参与度提高5 (三)阅读促进素质教育发展6 (四)阅读推动童书市场蓬勃发展7 二、儿童阅读发展现状8 (一)儿童阅读发展整体向好8 (二)儿童阅读难题待解9 1、缺乏科学规划,儿童阅读长期价值被忽略9 (1)课业、阅读难平衡,支持资源待填补9 (2)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深度思考有待加强12 (3)阅读认知不足,长期价值被忽视15 2、亲子阅读效果不佳,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收获不多16 (1)亲子伴读时间短、频次低,阅读焦虑难消解16 (2)共读效果难保障,专业指导待跟进20 3、城乡资源分配差异显著,阅读鸿沟需弥合24 (1)阅读启蒙时间晚,城乡差异待缩小24 (2)阅读资源匮乏,阅读兴趣不强24 (3)缺乏专业指导与方法,“孤读”现象普遍25 三、家庭:亲子阅读方兴未艾,分级阅读为孩子提供科学规划25 (一)七成家庭陪伴阅读,督促阅读方式多样26 (二)分级阅读提供科学陪伴方法27 四、学校:书香校园稳步推进,关注阅读长期价值29 (一)优化学校图书馆资源,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29 (二)创新阅读指导方式,带动整体素养提升31 (三)丰富活动营造书香氛围,家校联动共育阅读习惯32 五、社会:顺势而为赋能儿童,创新阅读场景和内容激发兴趣34 (一)数字阅读普及超七成,听书、付费成新趋势34 (二)少儿出版持续繁荣,科普、本土原创成新秀37 (三)公益组织守护儿童阅读,阅读推广向农村倾斜39 六、政府:儿童阅读持续深入,优化环境为儿童阅读护航42 (一)持续出台相关政策,鼎力支持儿童阅读42 (二)政府牵头凝聚合力,弥补城乡阅读鸿沟43 (三)童书出版监管加强,指导目录引领方向45 七、趋势展望46 (一)求知唤醒阅读内驱力,普及科学阅读方法亦重要46 (二)完善科学阅读指导体系,落实分级方法重视阅读长期价值48 (三)精准填补阅读鸿沟,筑牢全民阅读根基49 (四)深耕多元阅读需求,完善科学阅读产业链条50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全民阅读”第二次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第十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如何引导儿童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激发对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推动家庭阅读与亲子阅读习惯养成,引导建立“阅读是‘好的教育’的基础”的社会共识,人民网秉承党媒使命、发挥平台优势,将策划发起《儿童阅力计划2022-2026》,通过线上线下多方联动的形式,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在社会和家庭中全面树立儿童阅读科学价值观,进一步推进书香社会的建设。 本报告以中国儿童阅读情况为核心,剖析儿童阅读现存问题及原因,并探索家长、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应对措施,全面解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儿童阅读的发展情况,以期对儿童阅读行业提供有益思考。 一、儿童阅读的重要性 对儿童的权威定义源于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明确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次年我国政府签署了该公约。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儿童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公布的2020年全球各国儿童统计数据,中国儿童数量以3.04亿人成为全球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儿童人口大国。 在我国,学龄前儿童净入学率在2020年便达到了100%,小学生升学率也高达99.5%,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4805.2万,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58亿人,儿童阅读需求巨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阅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铺开,逐步发展为引人瞩目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在课程改革、新冠疫情、“双减”政策等多重重大事件影响下,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并因该习惯具有延续性而影响终身。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3岁是养成儿童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3—6岁则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德国促进全民阅读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13岁或最晚15岁,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中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会对他永远关闭。 儿童阅读不仅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对其个人的发展具有多重价值,并在学业、家庭、成长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一)科学阅读助力孩子自主成长 儿童阅读有利于提升其综合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儿童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成功。相关国际研究指出,早期阅读能有效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发生、注意力与自律、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澳大利亚教育和幼儿发展部新近关于当地4000名儿童的研究发现,4-5岁时阅读频率更高的儿童,4年后在国家评估测试中会获得更高的分数。 儿童读物种类多元化一方面扩大了文本体裁的接触率,例如难度相对高一些的非虚构类书籍,以科学、历史、人物传记为代表的内容为孩子提供现实信息和 知识的文本,促进孩子解读复杂文本的能力,有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思维。另一方面,孩子的阅读主题得以拓展,助力知识的“举一反三”。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真正感兴趣的知识,获得学习的快感,能唤醒孩子的自驱力,更加自主自愿地获取知识,并且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进行科学阅读,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完善阅读思维的搭建,提升学习能力,帮助孩子自主学习,对孩子的自主成长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亲子阅读强化家庭联系,父亲参与度提高 《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中提到,家长定期给孩子读书可以帮助亲子间建立更牢固的关系,通过共享阅读,孩子会信任并期待家长的陪伴,并形成一种亲密感和幸福感。 一方面,亲子阅读可以不断强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让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持续发挥积极的引导。在婴儿时期,尽管孩子无法理解父母朗读的内容,但是父母的声音能够为孩子提供一种持续的安抚;在低年级阶段,父母的陪伴和讨论能够激发孩子对阅读的思考,这反过来又支持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发展;在高年级阶段,一起阅读还可以用来讨论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问题,培育孩子的共情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亲子阅读对于家庭教育氛围、成员关系也会带来积极改变。,超过98%的家长认为亲子阅读为家庭带来了好处。其中,《中国女性生活蓝皮书》调查显示45.5%的家长感觉到“孩子开始喜欢阅读了”,28.6%的家长表示“孩子和我更亲近了”,更有28%的家庭生活和谐指数上升。同时,亲子阅读有效推动了父亲参与到孩子教育中来。 图:家长关于亲子阅读对家庭关系影响的认知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阅读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阅读关乎个人理解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是少年儿童最迫切掌握的能力。中小学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六大板块中,44.16%的受访者认为阅读是最难掌握的能力,位列榜首。 图:中小学生最难掌握的基础能力板块自评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和一系列基础教育政策举措的推行,我国对儿童阅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阅读素养正在成为衡量我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维度。 从本世纪初开始,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儿童阅读的地位持续提高。2000年,教育部公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加大课外阅读的要求,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帮助其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在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被写入课程理念,“阅读与鉴赏”成为仅次于“识字与写字”的核心实践活动。 (四)阅读推动童书市场蓬勃发展 对于阅读的重视也促使童书市场蓬勃发展,人民启信数据显示,儿童图书相关企业最多的10个省份中,南方、北方地区各占一半。 其中,江苏成为童书的最大拥趸,相关企业超过5000家。同时,中国书刊 发行协会数据显示,少儿市场中出版策划机构数量近两年表现平稳,均超过790家。 图:全国儿童图书企业分布TOP10地区 数据来源:人民启信 数据截至2023年3月31日 二、儿童阅读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阅读运动不断向前推进,其中既有各类阅读活动的助推和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刻影响,也有民间力量的自发推动,还有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和少儿出版市场的繁荣,推广儿童阅读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一)儿童阅读发展整体向好 2022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习近平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特别指出:“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到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的要求,再到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旨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新规,一系列新政策的落地进一步减轻了少年儿童的压力。自主规划的时间增多,回归课外阅读或成为许多中小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一个重要选择。在教育改革、政策倡导等多重影响下,儿童阅读迅速推广。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的兴趣范围不断拓展,但读书依然是大部分儿童的首要兴趣爱好。《全国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2021)》数据显示,从对“为了读喜欢的书,我宁可不看电视、不玩游戏”这一论述的认识来看,22.37%的中小学生表示完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45.97%的中小学生表示比较符合自身实际情况。超过六成中小学生喜欢阅读,将阅读放在高优先级的位置。 图:中小学生对“为了读喜欢的书,我宁可不看电视、不玩游戏”的认知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青少年和儿童对阅读的喜爱充分体现在阅读率、阅读量和阅读时长的增 长上。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较上一年均有所提升,未成年人阅读情况继续向好。 图:中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儿童阅读难题待解 尽管我国未成年人阅读情况总体向好,但仍存在阅读增速较缓、阅读时长落后国际水平、缺乏支持性资源等问题,阻碍了儿童阅读的发展。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家长、老师、社会等外部力量帮助解决。 1、缺乏科学规划,儿童阅读长期价值被忽略 (1)课业、阅读难平衡,支持资源待填补 阅读正在中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越发关键的角色,然而,当阅读遇到作业,大部分中小学生仍难以平衡。全国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从阅读时长来看,除去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中小学生每周自主阅读时长超过2小时的中小学生不足四成。中小学生每周自主阅读时长多为1~2小时,占比为36.75%。 图:中小学生每周自主阅读时长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课业压力加重,孩子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均有明显下降。相关数据显示,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孩子人均每日阅读时长及阅读量均高于初高中学生。 图:不同阶段孩子阅读情况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学段的升高,中小学生访问图书馆的频率也在不断下降。与小学生相比,初高中生每周访问学校图书馆3次以上的频率降低20%左右,借阅量也呈现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减少的趋势。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长和数 量均出现显著下滑。 图:不同学习阶段学生每周访问学校图书馆次数的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提 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中学生每天1小时。但上述数据综合表明,随着学段升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