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研究报告|商品研究 专题报告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11):我国碳排放权交 易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2024年10月28日 9月ESG月度报告 绿色、低碳、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碳排放、电力、气候等领域对经济、产业和金融市场正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碳排放、电力、气候等期货品种已经纳入我国期货市场上市计划,将在绿色低碳资源配置、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跟踪上述领域最新政策变化和市场表现,特撰写《招商ESG衍生品观察月报》。 专题栏目: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即 研究员:颜正野 联系电话:075582763240 邮箱:yanzhengye@cmschina.com.cn执业资格号:Z0018271 将扩容,履约期临近将刺激碳价推升 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经过十余年探索,围绕“先试点后全国,先电力后其他,先免费后有偿分配”的策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获得了初步的减排效果。但依然存在诸如履约期扎堆交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碳市场交易活力和交易质量,以更有效的提升市场减排效果。 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全国碳排放市场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现阶段交易市场活力逐步提升,碳配额逐步下调。 -预计水泥、钢铁和电解铝行业会于2025年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短期市场惜售心态进一步推升碳价,预计在11月初开启新一轮碳配额结算政策落地前,控排企业存在惜售和观望情况,成交量同比略少而碳价进一步走高。 碳市场方面,1)表观碳排放核算法跟踪:根据估算,8月碳排放量同比增加 1722万吨左右,系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企,水电进入季节性回落,火力发电保供兜底支撑煤炭消费量同比上升。2)全国碳排放权市场:9月CEA成交量暂未出现以往履约期前扎堆走高,碳价由8月90.8元/吨上升至月均价97.3 元/吨。预计在11月初开启新一轮碳配额结算政策落地前,控排企业存在惜售和观望情况,成交量同比略少而碳价进一步走高。 电力市场方面,2024年9月,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31%,风电增长39.4%。2024年8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7.7%,风电利用率为96.5%。政策方面,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正,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 气候追踪方面,全球各大气象模型对于进入拉尼娜状态的时间并不能达成一致,统计模型显示10-12月将处于ENSO中性状态,动力学模型则预测冬季或将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在2025年北方春季恢复到中性。 风险提示: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碳排放政策超预期变化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正文目录 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即将扩容,履约期临近将刺激碳价推升4 (一)碳排放权市场介绍4 (二)全国碳排放权市场情况5 (三)区域碳排放权市场情况7 (四)总结与展望8 二、市场动态9 (一)碳市场9 (二)电力市场11 (三)气候情况12 三、新闻动态15 图表目录 图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流程图5 图2:全国碳交易权市场交易量和成交均价(左轴:吨,右轴:元/吨)7 图3:各区域试点市场交易情况8 图4:水电进入季节性回落,煤电保供兜底9 图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持续增长9 图6:预计8月碳排放随用电需求同比增加(万吨)9 图7:9月CEA成交均价稳步上涨10 图8:全国碳市场均价(元/吨)10 图9:中国太阳能发电量(单位:亿千瓦时)11 图10:中国风力发电量(单位:亿千瓦时)11 图11:各省光伏发电并网消纳情况11 图12:各省风力发电并网消纳情况12 图13:大型水库水情:水位变化(相较于2023年8月22日)(米)12 图14:历年海洋尼诺指数(ONI)13 图15:2024年温度高企(摄氏度)14 图16:全球月均温高企14 表1:试点市场行业分布表4 表2:全国碳市场碳价同比增长6 表3:9月区域碳市场成交情况10 表4:全球各大模型对Nino3.4区域的滚动3个月均温异常预测(摄氏度)13 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即将扩容,履约期临近将刺激碳价推升 (一)碳排放权市场介绍 我国碳市场发展围绕“先试点后全国,先电力后其他,先免费后有偿分配”的策略。我国碳市场的强制性的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目前均为试点和全国碳市场并存,且逐渐从试点走向全国。强制性的配额交易市场(CEA)分为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由上海市牵头建设)和8个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北京、天 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未来不会再新增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地方交易市场的建设经验也会逐步应用于全国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即将扩容,预计2024年为水泥、钢铁、电解铝的首个管控年度。目前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是发电行业,被纳入的重点的控排企业将不再参与地方试点碳市场。发电行业中,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发电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火力发电、热电联产、生物质能发电),及符合上述年度排放量要求的自备电厂(不限行业)视同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管理。 国家以就将水泥、钢铁、电解铝纳入覆盖范围发布征求意见稿,预计2024年会成为首个管控年度。而地方试点碳市场根据地区不同管理的行业各有差异,主要为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行业的企业。 热力生产和供应、交通运输(出租车客运、公共汽车及城市轨道)、石油化工生产、其他电力 生产、水泥制造、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 北京 纳入行业 地区 表1:试点市场行业分布表 钢铁、化工、石化、建材、油气开采、有色、机械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天津食品饮料、医药制造、矿山(采盐)、热力、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水的生产和供应、燃气生产 和供应和航空运输业(机场) 上海工业、交通(航空运输企业、水上运输企业、普通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港口机场企业)、建筑、 数据中心 水泥制造、钢铁、电解铝、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造纸与纸制品生产、化工、生活垃圾焚烧、 重庆机械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生产、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化工、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陶瓷生产、其他行业 湖北 玻璃及其他建材、陶瓷制造、汽车制造、设备制造、热力生产和供应、水泥、纺织业、化工、 有色金属和其他金属制品、钢铁、石化、水的生产与供应、食品饮料、医药、造纸、其他行业 广东水泥、钢铁、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交通(港口)、数据中心 深圳 供电、供水、供气、公交、地铁、危险废物处理、污泥处理、污水处理行业、港口码头行业、 平板显示、信息化学品及其他专用化学品、制造业及其他、服务行业 福建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陶瓷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招商期货 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以免费分配为主,并逐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以激励企业主动减排,刺激市场活力。如企业实际排放超出免费配额,需于碳排放权交 易系统买入碳配额或者CCER抵消超出部分,随着碳价逐渐走高,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刺激企业寻找节能减排方法;如企业实际排放低于免费额度,可将多余额度卖给需 求方,获得减排的奖励收入继续探索减排途径。 (二)全国碳排放权市场情况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从发电行业入手,现纳入重点排 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 为落实减排管控效果,重点排放单位需根据政府分配的配额,结合自身碳排量,于指定日期前在交易所买卖配额或CCER完成清缴工作。 图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流程图 资料来源:商务部,招商期货 1.全国碳市场履约期扎堆交易,履约期由两年缩短至一年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第二 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的配额交易和清缴工作,截至2024年10月18日碳排放配 额累计成交量约4.88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29亿元,并于2024年4月24日成交价首次突破每吨百元。 2021-2023年,市场交易量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平均约占全年成交量的80%,因为履 约期为年末,重点排放企业为履约扎堆交易。例如2023年,自7月底确认核定配额, 且要求11月15日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 履约,碳交易量自8月开始大幅飙升,仅10月交易量占全年交易量44%。为解决该问 题,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自2023年起,履约周期从两年改为一年,次年12月31日前完成前一年的配额清缴。2024年前两季度的月均交易量和月均交易价较过往皆有所提升,2023年的配额将于11月初确定,随着履约时点临近,碳交易量和碳价有望再度攀升。 2.碳配额逐步下调,能源结构改革进展明显 为激励市场节能减排,兼顾经济发展,碳配额逐步下调。前两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基准值均按照年均下降0.5%设定,因企业适应良好,盈亏基本平衡,自2023年起,排放配额会于同等口径下降1%。能源结构改革进展明显,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单位 火力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8.78%,发电行业供热碳排放强度年均下降2.5%,累计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2.5亿吨。通过配额交易,企业在减碳责任上拥有更灵活的选 择,前两个履约周期推动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 全国碳市场也明确了企业碳减排的责任,树立了“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盈余企业平均每家盈余配额约14万吨,按2023年平均碳价计 (68元/吨),相当于获得952万元经济激励;相反,配额短缺企业平均每家短缺配额约12.5万吨,相当于付出850万元的履约成本。 3.碳市场活跃度逐渐提升 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交易主体更加积极。 交易规模方面,履约周期内总体和月间成交量大幅上涨。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63亿吨,累计成交额172.58亿元;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成交1.79亿,成 交额76.61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较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上涨47.01%和125.26%,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和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分别上涨33.93%和49.73%。2024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量达366.82万吨,同比上涨174.90%。 交易价格方面,碳价稳步攀升,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企业低碳转型。2024年交易均价在 60-103元/吨之间波动。2024年10月18日交易均价为100.97元/吨,较开市首日上涨 97%,较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31.84%。 交易主体活跃度方面,重点排放单位交易积极性明显增强。相较于第一个履约周期, 2022-2023年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上涨31.79%,多次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上涨32.14%,交易量超百万吨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上涨77.59%,同时使用挂牌协议和大宗协议两种交易模式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上涨36.87%。 全国市场成交量 全国市场成交金额全国市场成交均价 表2:全国碳市场碳价同比增长 年份 (单位:吨) (单位:元) (单位:元) 成交均价同比增长 2021年7月-12月 178,789,350 7,661,230,023 42.85 2022年 50,889,493 2,814,004,694 55.30 29.00% 2023年 211,943,768 14,443,915,802 68.15 23.20% 2024年前10个月 46,199,998 4,181,657,888 90.51 32.80% 资料来源:wind,招商期货 图2:全国碳交易权市场交易量和成交均价(左轴:吨,右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