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定量测算化债对建筑央企的影响有多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建筑装饰行业周报:定量测算化债对建筑央企的影响有多大?

建筑建材2024-10-19何亚轩、程龙戈、廖文强国盛证券健***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建筑装饰行业周报:定量测算化债对建筑央企的影响有多大?

建筑装饰 定量测算化债对建筑央企的影响有多大? 化债规模:参考历史化债举措,本轮化债规模预计610万亿规模。近期财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 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同时强调该项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过去我国共经历4轮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周报 2024年10月20日 增持(维持) 行业走势 化债周期:1)20152018年,将截至2014年末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建筑装饰沪深300 任的约154万亿非债券形式债务余额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券形式的显性债务,期间合计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122万亿;2)2019年,对贵州、云南、湖南、甘肃、内蒙古、辽宁六地的部分县及县级市,发行1758亿“地方政府债置换债”来开展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3)20202022年,将试点扩容,开始发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期间合计发行约11万亿;4)202320249,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后,各省陆续启动发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支持地方化债,截至2024年9月已合计发行约15万亿。2015年至今10 30 18 6 6 18 30 202310202402202406202410 年累计发行债务置换债券约15万亿元,年均15万亿,本轮化债政策作 为近年来支持力度最大的措施,因此我们预计年均化债额度可能在1525万亿,持续时间为4年(根据此前化债目标,2028年前地方政府实现隐性债务清零),则对应期间化债总规模估算在610万亿。 化债资金用途:估算244万亿将用于清偿建筑企业应收账款。根据去年特殊再融资债用途,政府化债资金一部分用于置换存量的高息债务或即将到期的债务,另一部分清偿企业拖欠款。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也已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因此预计本次化债会有相当比例资金用于清偿企业欠款。若假设地方政府此次新增的化债资金中50用于清偿企业拖欠款,则对应35万亿规模;再进一步假设建筑工程企业欠款占政府总欠款的80,则对应244万亿化债资金将用于清偿建筑工程企业拖欠款。 化债对建筑央企影响:测算053088万亿化债资金将用于清偿建筑央企拖欠款,占净资产比例为2948。2022年央企地方国企民营等其他建筑企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221464,假设这244万亿用于 清偿建筑工程企业拖欠款的化债资金按照产值比例分配在三类所有制建筑企业,则建筑央企获得053088万亿,地方国企获得034057万亿, 民营等其他建筑企业获得152254万亿。(由于建筑央国企在政府类项目的市占率高于其在行业整体中的市占率,且政府支付欠款时预计会优先选择后续合作机会更多的央国企,因此实际央国企收到的偿付金额比例将高于其在行业整体的市占率,此处按行业整体市占率保守估计。)截至2024H1,七大基建类建筑央企合计应收类款项322万亿,合计净资产184万亿,合计总资产1167万亿,053088万亿化债资金占应收类款项净资产总资产比分别约1627294858。 化债措施落地有望促PB加速修复,基建业务占比高,应收账款账龄偏长的企业相对更加受益。建筑板块目前约有24的公司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集中在建筑央企、部分地方国企、园林PPP企业,预计主要因市场担 心这些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预计此次新增化债资金部分将用于偿还政府拖欠的企业工程款,有望改善建筑企业政府类项目回款(政府项目中以基建为主)。建筑央企、地方国企、园林PPP企业基建业务占比高、政府类应收款规模较大、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期限较长,如果后续化债方案落 作者 分析师何亚轩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30004邮箱:heyaxuangszqcom 分析师程龙戈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10003邮箱:chenglonggegszqcom 分析师廖文强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70003邮箱:liaowenqianggszqcom 相关研究 1、《建筑装饰:近年来最大规模化债措施即将出台,对建筑企业影响如何?》20241013 2、《建筑装饰:当前建筑低位优质成长股有哪些?》 20241008 3、《建筑装饰:建筑央企牛市进攻先锋,低估值宽政策潜力大》2024100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地,这些企业现金流及资产质量预计将得到改善,促PB估值加快修复。从几家主要建筑央企来看:1)基建业务占比: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基建类业务占比较高,2023年分别达到90、71、70;2)账龄结构:中国交建一年期以上应收账款占比为41,是比例最高的央企。其他一年期以上应收账款占比超过30的有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分别达到37、36、33、33。3)表内PPP应收账款的规模: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资产负债表内PPP项目形成的应收款项与净资产的比值较高,分别为96、74、46。 投资建议:最大规模化债措施即将出台,有望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使其可以腾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基建等领域,将明显改善基建资金面,加速实 务工作量落地,改善建筑企业回款,修复资产负债表。同时中央加杠杆和化债增量政策后续可期,建筑为资金密集行业,对信用敏感度高,在政策转向与政策加码阶段(宽信用的早期),超额收益往往更加显著,重点推 荐:1)低估值央企中国建筑(pblf060,2024年预期股息率44)、中国交建AH(pblf060,股息率29)、中国中铁AH(pblf057,股息率30)、中国铁建AH(pblf049,股息率35)、中国电建(pblf071,24PE72X);2)地方国企龙头:隧道股份(pblf074,股息率49)、四川路桥(24PE79X,股息率63)、安徽建工(24PE42X)、山东路桥(24PE34X);3)地方政府应收款占比较大的PPP园林类企业:建议关注蒙草生态、绿茵生态、东珠生态。此外还推荐地产链、顺周期标的钢结构龙头鸿路钢构(24PE11X)、检验检测龙头深圳瑞捷、建科股份 (24PE21X);房建设计龙头华阳国际(24PE14X);建筑租赁龙头华铁应急(24PE12X);装饰龙头金螳螂(24PE7X)等。 风险提示:化债政策推动不及预期,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公司业绩改善不及预期,坏账风险,测算误差风险等。 重点标的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投资评级 EPS(元) PE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601668SH 中国建筑 买入 130 133 138 142 400 472 454 442 601800SH 中国交建 买入 146 148 153 158 570 685 660 642 601390SH 中国中铁 买入 135 126 131 136 430 523 503 483 601186SH 中国铁建 买入 192 176 186 190 410 522 496 485 600820SH 隧道股份 买入 093 096 099 103 730 709 689 661 600039SH 四川路桥 买入 103 106 115 124 690 790 728 679 002541SZ 鸿路钢构 买入 171 132 148 164 680 1114 992 896 300977SZ 深圳瑞捷 买入 027 025 034 046 6880 7768 5676 4217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内容目录 定量测算化债对建筑央企的影响有多大?4 投资建议7 图表目录 图表1:201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历年“债务置换债券”发行规模(单位:万亿元)4 图表2:历年三类建筑企业产值占比5 图表3:七大基建类建筑央企重点财务数据5 图表4:建筑央国企基建业务占比6 图表5:建筑央企账龄结构(2023年报数据)6 图表6:大基建类建筑央企PPPBT应收款情况(2023年报数据)6 图表7:重点建筑央企、国企分红及估值对比7 图表8:重点公司估值表8 定量测算化债对建筑央企的影响有多大? 化债规模:参考历史化债举措,本轮化债规模预计610万亿规模。近期财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 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同时强调该项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过去我国共经历4轮化债周期:1)20152018年,将截至2014年末我国地方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约154万亿非债券形式债务余额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券形式的显性 债务,期间合计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122万亿;2)2019年,对贵州、云南、湖南、甘肃、内蒙古、辽宁六地的部分县及县级市,发行1758亿“地方政府债置换债”来开展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3)20202022年,将试点扩容,开始发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期间合计发行约11万亿;4)202320249,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后,各省陆续启动发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支持地方化债,截至2024年9月已合计发行约15万亿。2015年至今10年累计 发行债务置换债券约15万亿元,年均15万亿,本轮化债政策作为近年来支持力度最大 的措施,因此我们预计年均化债额度可能在1525万亿,持续时间为4年(根据此前 化债目标,2028年前地方政府实现隐性债务清零),则对应期间化债总规模估算在610 万亿。 图表1:201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历年“债务置换债券”发行规模(单位:万亿元) 60 49 32 28 13 14 08 02 01 02 01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前9月 50 40 30 20 10 00 资料来源:国务院,Wind,21财经、新世纪评级《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和利差分析》郭燕,国盛证券研究所 化债资金用途:估算244万亿将用于清偿建筑企业应收账款。根据去年特殊再融资债用途,政府化债资金一部分用于置换存量的高息债务或即将到期的债务,另一部分清偿 企业拖欠款。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已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因此预计本次化债会有相当比例资金用于清偿企业欠款。若假设地方政府此次新增的化债资金中50用于清偿企业拖欠款,则对应35万亿规模;再进一步假设建筑工程企业欠款占政府总欠款的80,则对应244万亿化债资金将用于清偿建筑工程企业拖欠款。 化债对建筑央企影响:测算053088万亿化债资金将用于清偿建筑央企拖欠款,占净资产比例为2948。2022年央企地方国企民营等其他建筑企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221464,假设这244万亿用于清偿建筑工程企业拖欠款的化债资金按照产 值比例分配在三类所有制建筑企业,则建筑央企获得053088万亿,地方国企获得034 057万亿,民营等其他建筑企业获得152254万亿。(由于建筑央国企在政府类项目的 市占率高于其在行业整体中的市占率,且政府支付欠款时预计会优先选择后续合作机会更多的央国企,因此实际央国企收到的偿付金额比例将高于其在行业整体的市占率,此处按行业整体市占率保守估计。)截至2024H1,七大基建类建筑央企合计应收类款项 322万亿,合计净资产184万亿,合计总资产1167万亿,053088万亿化债资金占应收类款项净资产总资产比分别约1627294858。 图表2:历年三类建筑企业产值占比 4249 5458585861626260616466 70717170706969 666664 40 3530262524222120201918 17131212121213121313 14 1816151517171717182020191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