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科技周期探索之五:2002-2016年: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科技周期探索之五:2002-2016年: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

2024-10-11王学恒国信证券阿***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科技周期探索之五:2002-2016年: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

证券研究报告|2024年10月11日 核心观点行业研究·行业投资策略 2002年之后,互联网进入到UGC时代。2000年之前,互联网形成了广告、电商、游戏三大盈利模式。随着内容的增加,搜索的重要性日发凸显,谷歌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宽带普及率的增加则刺激了用户的内容创造,UGC虽然红火,但运营成本也高,大都成为了大公司的并购对象,直到社交网络的出现才重启了新一轮盈利。此外,软件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催生出SaaS的出现。 终端演进:从手机智能化到智能手机。在触摸屏没有出现之前,手机依然在围绕着物理外观创新。包括翻盖手机、全键盘手机、照相手机等等,塞班、Palm、WM、黑莓操作系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们的辉煌在iPhone出现之后迅速化为乌有,iOS与安卓重新定义了移动智能操作系统,而手机的创新支点则转向开放平台,典型的方式是以移动应用商店为代表的产业链生态。 移动宽带始于3G而兴于4G。2001年3G就已经开始商用,但由于牌照拍卖费过高,投资较大,成本高等因素,全球的移动宽带普及率快速提升则是在2011年4G网络发布之后。2000年后,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拆出来,中国的移动网络进入到大发展时期,2G/3G/4G网络建设呈现快速追赶的局面,并在5G时代做到全球领先。 移动互联网下出现了一些特别的应用。与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具有个性化、移动化、碎片化的特征。移动社交、LBS服务、移动支付、移动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区别于互联网的独特应用。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2012-2015年,A股创业板走出了与1998-2000年纳斯达克的类似走势。我们试着以用户渗透率与短木板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 移动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启示: 1、好公司也要买得便宜:在移动互联网大时代中,出现了几个有体量的(百亿美金市值)百倍股、几十个十倍股,但也有浪潮上的公司并未为二级市场带来多少投资回报,究其原因是,其被一级市场“养得过大”,留给二级市场的空间过小; 2、百倍股,尤其是体量的百倍股数量仅为千分之一,因此要格外重视那些可能“定义行业”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可能带给我们回报绝不是百分之几十到几倍,而我们不可轻易错过它们身上巨大的时代红利; 3、移动互联网有上下半场:上半场是基础设施、下半场是应用;上半场是产品,下半场是服务;上半场是新产品,下半场是新产业;上半场是缓慢的,下半场是加速的;“浪潮投资”要特别关注下半场的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幅度的不确定性,部分行业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 美股 中性·维持 证券分析师:王学恒010-88005382 wangxueh@guosen.com.cnS0980514030002 市场走势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相关研究报告 《美元债双周报(24年第41周)-美国经济韧性犹在,美债利率低位反弹》——2024-10-08 《美股市场速览-降息交易短期风险出清》——2024-10-06 《美股市场速览-美股正向上稳步缓进》——2024-09-29 《美元债双周报(24年第39周)-美联储正式降息,利率曲线陡峭化持续》——2024-09-23 《美股市场速览-美联储降息进程正式开启》——2024-09-22 科技周期探索之五 2002-2016年: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 中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内容目录 互联网的演进:2002年之后互联网进入到UGC时代6 UGC很热闹,但盈利的很少6 社交网络的出现7 SaaS的产生与发展10 终端演进:从手机智能化到智能手机13 2002年开始,手机智能化探索:塞班、Palm、WindowsMobile、黑莓13 2007年iOS的诞生标志着智能手机的跨越19 移动网络:2011年后全球移动宽带进入到快速普及期26 全球3G网络始于2001年,但大发展是在4G时代(2009年之后)26 中国的追赶27 移动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下的一些独特应用29 移动社交29 LBS服务32 移动支付33 移动短视频34 市场表现:浪潮之巅重现,移动互联网下的A股36 2012-2015年的A股创业板与90年代的纳斯达克走势如此雷同36 “短木板理论”的思考37 移动互联网的启示39 好公司也要买得便宜39 千万不要错过定义产业的公司40 上半场与下半场:更重要的是下半场40 附录:本时期重大事件43 风险提示43 图表目录 图1:Friendster的界面8 图2:Myspace的界面8 图3:不同社交网站月活用户的比较9 图4:Facebook发展到10亿用户只用了8年10 图5:2012年之后Facebook的用户规模10 图6:Facebook市值与用户的平方(单位:十亿美元)10 图7:不同的云计算方式11 图8:全球共有云:SaaS市场规模与增速,十亿美金12 图9:全球第一部智能手机,IBMsimon,1994年13 图10:诺基亚9000Communicator,1996年13 图11:第一部Symbian手机,爱立信R380,2000年14 图12:诺基亚第一部Symbian手机,9210,2001年14 图13:Treo180,2002年14 图14:黑莓5810,2002年14 图15:第一部WM系统手机OrangeSPV,2002年15 图16:诺基亚N95,2006年15 图17:全球黑莓用户,百万17 图18:面向消费者市场的黑莓8100,2006年17 图19: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2000-2007年)18 图20:美国智能手机渗透率18 图21:2006-2012年诺基亚公司的股价19 图22:2006-2012年黑莓公司的股价19 图23: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2008-2016年)19 图24:苹果公司iMAC,1998年20 图25:苹果公司iBook,1999年20 图26:苹果公司iPod,2001年21 图27:苹果公司iTunesStore,2003年21 图28:苹果公司iPhone,2007年22 图29:iPhone的解锁界面给人印象深刻22 图30:第一款安卓手机HTCDream,2008年23 图31:谷歌应用商店上的程序数量23 图32:跨越裂谷25 图33:全球移动宽带渗透率26 图34:全球:LTE商用网络数27 图35:中国移动宽带渗透率(对比全球)28 图36:WhatsApp的月活用户(百万)30 图37:不同互联网公司达到10亿用户所用的年份(以及成立时间)31 图38:微信用户数(百万)32 图39:NTTDoCoMo的第一代支付手机,200434 图40:不同国家移动支付渗透率(2021)34 图41:美国不同支付方案的用户渗透率34 图42:2023年全球移动视频下载量(百万次)35 图43:2012-2016创业板指与1994-2002纳斯达克指数比较36 图44:移动互联网的体验与“木桶理论”38 图45:中国移动宽带渗透率与智能手机渗透率38 图46:一个在游乐场的小朋友41 图47: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线逐渐清晰42 表1:Web1.0与Web2.0的比较8 表2: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龙头公司比较12 表3:安卓的历史版本23 表4:安卓系统下载量超过100亿次的应用24 表5:安卓系统下载量超过50亿次的应用24 表6:全球与中国移动网络商用开始时间28 表7:2014年几家纳斯达克公司市值/员工人数比较30 表8:微信一些主要功能上线时间32 表9:部分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公司涨幅比较39 表10:2002-2016年大事记43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回顾2002-2016年的移动互联网,以承接上一篇报告 《1987-2002年:互联网的浪潮》,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 在科网泡沫破裂之后,互联网行业从浪潮之巅走向了稳健发展。虽然在PC路径上,互联网在此之后也出现了博客、UGC(用户创造内容)、社交网络等一系列的变革,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成熟,移动互联网代替了互联网成为这一时期引领科技进步的主旋律。互联网的创新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产生了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变革:社交网络,基于位置的服务,移动支付,短视频成为这一时期的杀手级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由于电信业务起步较晚,网络渗透率不足没能成为全球互联网浪潮发展的主角。但在移动互联网时期,随着2G/3G/4G网络的升级,中国无论是网络质量、用户数量,还是移动网络专利、应用场景的普及都后来居上。短短的十几年,中国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很多方面都赶超了国外,并在这个产业链上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世界级领先地位的科技企业。 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巨大变革,在A股的资本市场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2012年预热,到2015年冲顶的创业板,在短短的3年间指数翻了近8倍,虽然这与杠杆的使用不可分,但从基本面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赋予了市场巨大的想象力。 互联网的演进:2002年之后互联网进入到UGC时代 UGC很热闹,但盈利的很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速度的提升,在UGC领域(用户创造内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公司,它们的特征是用户量不小但是收入不多,有盈利的则凤毛麟角,这些企业要么最终破产,要么成为被大公司收购的对象而罕有独立IPO的案例。 Napster是一种点对点文件共享应用程序,主要与数字音频文件分发相关。该平台最初于1999年6月推出,用户共享MP3格式的音乐。随着该软件的流行,该公司遇到了侵犯版权的法律困难,Napster在多次诉讼中败诉,2001年停止运营,并于2002年6月申请破产。尽管它失败了,但自2000年以来,许多未与主要唱片公司签约且无法接触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音乐艺术家表示,Napster和随后的互联网文件共享网络帮助他们的音乐被听到,传播了口碑。 Blogger成立于1999年,用户可以使用该系统编写带有时间戳条目的博客,它被誉为最早的专用博客发布工具之一。2003年2月它被Google收购后,原本收费提供的高级功能全部免费。 Picasa是一个跨平台图像管理器和图像查看器,2004年被也被Google收购,Picasa及其照片共享服务并入Blogger,使用户能够将图像上传到自己的博客。到2007年,Blogger的独立用户量已经排名全球16位。 BitTorrent,也简称torrent,不是一家公司,是一种点对点文件共享的通信协议,于2001年发布。是传输大文件的最常见协议之一,例如包含电视节目和视频剪辑的数字视频文件,或包含歌曲的数字音频文件。根据Cachelogic的研究,2004年BitTorrent占所有互联网流量的三分之一。 RapidShare是2002年推出的在线文件托管服务提供商,类似今天的云盘,2009年,它成为互联网访问量最大的20个网站之一。但由于用户上传内容多为盗版内容,因此美国政府国会国际反盗版核心小组表示,该网站“绝大多数用于非法电影、音乐和其他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全球交换”。在全球打击盗版的影响下,RapidShare改变了其业务模式,以阻止使用其服务向大量匿名用户分发文件,并专注于个人订阅的基于云的文件存储。其受欢迎程度因此急剧下降,到2015年3月,RapidShare停止运营并宣告解散。 Yelp是美国的“大众点评”,于2004年成立,最开始创始人希望通过邮件推荐的方式发展公司,但后因系统复杂、用户接受度较低而放弃,转为web方式。由于公司具有天然的移动互联网特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它的发展缓慢,直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公司才踏上了快车道,并于2012年3月IPO。 Flickr于2004年2月推出,早期版本专注于名为FlickrLive的聊天室,具有实时照片交换功能。后来增加了的功能是标签、将照片标记为收藏夹、合影池和兴趣度,并为此授予了专利。它除了成为用户共享和嵌入个人照片的热门网站和在线社区之外,还被照片研究人员和博客作者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