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闻嘉 首席消费分析师|研究部主管 richard_lin@spdbi.com(852)28086433 金晓雯PhD,CFA首席宏观分析师xiaowen_jin@spdbi.com(852)28086437 赖烨烨 首席策略分析师melody_lai@spdbi.com(852)28080441 赵丹 首席互联网分析师dan_zhao@spdbi.com(852)28086436 沈岱 首席科技分析师tony_shen@spdbi.com(852)28086435 阳景 首席医药分析师jing_yang@spdbi.com(852)28086434 胡泽宇CFA 医药分析师ryan_hu@spdbi.com(852)28086446 桑若楠CFA 消费分析师serena_sang@spdbi.com(852)28086439 杨子超CFA 互联网分析师charles_yang@spdbi.com(852)28086409 黄佳琦 科技分析师sia_huang@spdbi.com(852)28090355 马智焱 科技分析师ivy_ma@spdbi.com(852)28090300 2024年10月7日 浦银国际 浦银国际联合解读:如何把握本轮行情? 我们的宏观分析师预计,接下来政策刺激还将继续加码,尤其是在财政和房地产领域。此轮政策刺激规模或有望超过去年下半年政策开始转向后的历次增量政策措施。财政政策上,预计在10月下旬召开的全国人 主题研究 大常委会会议或会宣布增发2-3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刺激消费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政府或考虑推出税收或社保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中低收入群体增收以支持消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也有进一步扩容空间。房地产政策重点仍在收购房企存量房和土地上。在这一预判的基础上,我们从整体投资策略以及各个行业短期投资策略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把握后市行情的机会。 浦银国际联合解读:如何把握本轮行情? 策略:目前,市场的关注重点在于政策面,后续如果有超预期的财政政策出台,本轮行情有望进一步延续。经过了前期的上涨,截至2024年10月2日,恒生指数的前瞻市盈率为10.2倍,估值回归至过去五年均值附近,有望继续吸引外资持续从估值偏高的市场流入。9月26日至10月2日当周,被动型外资加速净流入中国市场,主动型外资也年内首度转为净流入(主动型外资以长线基金为主),由于前期外资仓位偏低,预期它们将在短期内保持净流入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估值水平。在本轮行情的布局上,我们预计初期将主要由估值修复驱动,高贝塔股表现或较佳;中期可能会出现盘整,阿尔法股或跑出;后期或回归至基本面,核心资产或将重新受资金关注。 消费行业:我们认为市场本轮的投资逻辑以“捡便宜”为主,且主要关注内需驱动的消费企业。之前跌幅较大的消费子板块以及被市场普遍认为基本面和增速面临挑战的消费企业在本轮行情里涨幅居前。然而,政策刺激从政策面传导到终端消费需求通常需要一定时间(预计至少2-3个月)。这表示消费行业基本面的恢复进程短期将滞后于市场情绪的反弹,为后市表现带来较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投资者依然应该坚定选择基本面稳健、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赛道与消费企业。出海能力、下沉潜力、股东回报以及业绩催化依然是我们短期重点关注的四个要素。重点推荐股票:泡泡玛特(9992.HK)、中国飞鹤(6186.HK)、安踏体育(2020.HK)、巨子生物(2367.HK)、特海国际(9658.HK/HDL.US)。 互联网行业:近日互联网行业股价的大幅上涨主要来自政策带动下的市场情绪回归,反弹程度和持续时间比我们预期更乐观,基本面暂未出现明显变化。行业短期有获利回调压力,但中长期向上趋势明朗,估值仍在低位。“盈利改善+低估值+分红回购”三大优势,叠加流动性释放,打造安全边际。后续选股偏好:补涨行情,如龙头股腾讯、阿里巴巴;高成长且低估值,如拼多多;更贴近消费复苏且竞争稳定,如美团。 科技行业:在政策出台之后,9月24日至9月30日,我们所覆盖的科技行业(消费电子、半导体)均录得正回报,回报区间为8%-50%。市场投资情绪快速回暖。我们认为智能手机等终端仍然处于复苏增长阶段,且中国半导体(晶圆代工、功率)的基本面周期将在今年下半年持续上行改善。传音控股、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舜宇光学、时代电气,仍具备估值或补涨空间;小米集团、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华虹半导体、新洁能,仍具备基本面上行空间。 新能源汽车行业:9月中国新能源车企标的基本面大体有明确上调,符合近期调研看到的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及销量超出我们年初预测的观察。我们仍然看好新车型增量、插混/增程的市场动能以及新能源车长期的成长空间。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具备估值上行空间;零跑、理想具备基本面上行空间。 医药行业:近期医药板块跟随大盘明显反弹,9月24日至10月3日间,MSCI中国医药指数上涨25.3%,跑赢同期大盘。期间各医药子板块涨幅分别为:医疗服务(+54%)>互联网医疗(+51%)>CXO(+42%)>连锁药店(+35%)>医疗器械(+34%)>中药(+26%)>制药(+24%)>医药流通(+23%)>创新药(+19%)。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此轮大涨中能跑赢大盘主要由于医药板块前期跌幅较深,板块整体较长时间处于明显低估水平,叠加美元降息周期于9月开启后,创新药及CXO板块市场情绪好转,因此在近期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进一步放松的背景下医药股情绪复苏反弹更为明显。重申我们在2024年下半年展望中持续看好创新药板块行情的观点,后续可重点关注创新药、高值耗材与医疗设备:1)创新药领域建议关注4Q24催化剂丰富、具备重磅创新药品获批、进入医保及潜在出海授权进展的公司,包括和黄医药 (HCM.US/0013.HK)、康方生物(9926.HK);2)器械领域建议关注受 益于设备更新政策落地的医疗设备及股价弹性更高的创新高值耗材标的,包括归创通桥(2190.HK)、春立医疗(1858.HK/688236.CH)、迈瑞医疗(300760.CH)。 投资风险:政策刺激不及预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流动性趋紧。 目录 宏观:货币政策宽松已到位,财政刺激将如何发力?5 策略:本轮反弹行情的后续演绎分析及布局思路13 消费行业:当基本面滞后于市场情绪,行业后续该如何布局?30 互联网行业:久旱逢甘霖,短期有获利回调压力,但远未泡沫38 科技行业: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上扬,智能手机需求稳定(续)43 医药行业:市场情绪显著提振,建议后续关注创新药、高值耗材46 焦点图表 市值 成交额 前瞻市盈率 收市价 9月24日至今 图表1:本轮反弹行情值得重点关注的28只个股 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 (亿,LC) (百万,LC) (倍) (LC) 表现(%) 消费行业安踏体育 2020.HK 3,007 842 20.9 106.30 37% 泡泡玛特 9992.HK 749 273 45.1 55.75 18% 中国飞鹤 6186.HK 617 87 15.8 6.8 46% 巨子生物 2367.HK 579 153 30.1 56.3 41% 特海国际 9658.HK 93 11 68.0 14.3 5% 互联网行业 腾讯 0700.HK 44,391 7920 26.7 478.40 19% 阿里巴巴 9988.HK 21,957 6052 29.3 114.60 25% 美团 3690.HK 12,973 5035 53.2 213.20 53% 拼多多 PDD.O 2,142 1679 15.0 154.27 36% 科技行业 小米集团 1810.HK 6,450 2245 31.3 25.85 22% 立讯精密 002475.SZ 3,131 2444 20.6 43.46 12% 传音控股 688036.SH 1,219 590 21.3 107.93 21% 蓝思科技 300433.SZ 1,019 772 23.6 20.45 27% 比亚迪电子 0285.HK 812 329 18.4 36.05 25% 舜宇光学科技 2382.HK 682 556 36.1 62.30 27% 时代电气 3898.HK 563 127 14.9 39.90 43% 华虹半导体 1347.HK 559 301 82.3 32.55 91% 新洁能 605111.SH 143 511 21.6 34.48 23% 新能源汽车行业 比亚迪 1211.HK 9,298 1660 26.1 319.60 28% 理想汽车 2015.HK 2,553 953 22.9 120.30 29% 蔚来 9866.HK 1,142 167 -5.1 54.45 23% 小鹏汽车 9868.HK 986 492 -11.4 51.90 31% 零跑汽车 9863.HK 491 96 -10.8 36.70 50% 医药行业 迈瑞医疗 300760.SZ 3,552 1346 22.0 293.00 26% 康方生物 9926.HK 618 413 N/A 71.40 17% 和黄医药 0013.HK 291 116 N/A 33.40 25% 归创通桥 2190.HK 45 3 22.0 13.56 14% 春立医疗 1858.HK 43 4 12.0 11.24 54% 注:数据截至2024年10月4日。成交额和市值均为过去3个月日均值。资料来源:iFinD,浦银国际 宏观经济 扫码关注浦银国际研究 金晓雯,PhD,CFA 首席宏观分析师 xiaowen_jin@spdbi.com(852)28086437 浦银国际 宏观:货币政策宽松已到位,财政刺激将如何发力? 。 、 宏观经济 核心观点:我们预计接下来政策刺激还将继续加码,尤其是在财政和房地产领域。(1)财政政策上,预计在10月下旬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或会宣布增发2-3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刺激消费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促消费方面,政府或考虑推出税收或社保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增加可支配收入以支持消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也有进一步扩容空间。在稳投资方面,我们相信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以及扩展其使用范围或仍是政策重点之一。此外,国家发改委有望推出更多储备项目以稳定基建投资。(2)房地产政策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具体要求之后,我们相信房地产调控政策、尤其在供给端,将继续发力。中央层面提供更多以及更便宜的资金支持收购房企存量房仍是扭转此轮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关键所在。收购房企存量土地的政策细节也值得关注。(3)货币政策上,四季度除了已经预告的25- 50个基点降准之外,我们预计央行或再降息20个基点。此轮政策刺激规模或有望超过去年下半年政策开始转向后的历次增量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宽松已到位,财政刺激将如何发力? 9月24日宣布的刺激政策超出预期,9月底召开的政治局经济会议亦突出强调对经济发展的重视。9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支持政策(图表9)。整体规模超过我们和市场的预期。仅两天后,政治局经济会议通稿进一步确认政策宽松基调。往年,三季度政治局经济会议通常视乎经济形势在10月 召开,而此次罕见地提前到9月底。此外,相较此前历次政治局经济会议更加侧重于指明大致工作方向,此次会议通稿对未来政策走向的表述更为具体和直接。诸多线索均让我们倾向于相信,此轮政策刺激规模或有望超过去年下半年政策开始转向后的历次增量政策措施。 市场信心大受鼓舞。截至9月30日,沪深300指数较9月23日上涨25%,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期亦小幅升值0.6%(图表2)。叠加财政政策亦将加码的预期,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将提振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而在刺激政策陆续揭开面纱之后,中长期信心的复苏还有待观察政策措施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