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王春光.对作为基层社会的县域社会的社会学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1-11. [5]长江日报.湖北初婚年龄公布!你拖后腿了吗?[EB/OL].(2023-02-1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805402620749297&wfr=spider&for=pc. [6]刘胜枝,安紫薇.呈现与建构:直播、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的形象分析—以快手、抖音平台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9(11):37-43. [7]孙黎,马中红.小镇青年的“快手”世界:城乡关系的个体叙事与情感表达[J].中国青年研究,2019(11):29-36+21. [8]秦朝森.脱域与嵌入:三重空间中的小镇青年与短视频互动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8):105-110. [9]人民智库.小镇“后浪”的所思所想所盼—小镇青年的思想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20)[J].国家治理,2020(21):2-7. [10]王成龙,武晓伟.传统与变革:小镇返乡青年的文化与社会融入[J].中国青年研究,2019(11):22-28. [11]王玉玲,范永立,洪建设.小镇青年消费文化特点研究—以文化产业领域为切入点[J].中国青年研究,2019(6):73-78. [12]林冬冬.“小镇青年”消费崛起为哪般[J].人民论坛,2020(Z2):134-135. [13]门豪.平台化生产:小镇青年创业再定位[J].经济界,2023(1):64-71. [14]闫冰.乡村振兴赋能民族地区“小镇青年”职业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3(7):130-138. [15]郭未,于瑶.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小镇青年人力资本、社会阶层的代际与空间流动[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3(5):153-165. [16][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M].陈永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7][美]南希·K.拜厄姆.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第2版)[M].董晨宇,唐悦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11. [18]姜宇辉.数字亲密:爱还是痛?—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批判性反思[J].文化艺术研究,2022,15(2):34-48+112-113. [19][美]巴希拉·谢里夫·特拉斯科.全球化与家庭:加速的系统性社会变革[M].周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45. [20][2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8.39-40. [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9-82. [23]张雪霖.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新三代家庭结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120-126. [24]李永萍.功能性家庭:农民家庭现代性适应的实践形态[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44-60. [25]张雪霖.代际责任与家庭发展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6):43-52. [26]董晨宇,段采薏.传播技术如何改变亲密关系—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J].新闻与写作,2018(11):48-52. [27]杨华.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28]安永军.中西部县域的“去工业化”及其社会影响[J].文化纵横,2019(5):79-87+143. “一键匹配”的情感法则:技术想象下青年的数字亲密关系建构 □刘入豪傅中行吴闻慧 摘要:约会交友平台正在成为当代青年社交和择偶的重要中介,改变着亲密关系的建构模式。借助想象可供性理论,对L平台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平台漫游,并对48位青年用户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基于该平台的亲密关系建构体现为一套亲密感进阶游戏,在平台功能设计和青年情感想象的基础上运作,并逐步递进又互相交织地融入交往的各个阶段,形成了数字环境中的交往秩序。然而,从青年媒介化实践的感知和效果来看,这套规则并未完全同青年的情感需求相匹配,想象和实际可供性存在一定偏差,折射出平台、青年和技术之间的矛盾关系。 关键词:浪漫关系;约会交友平台;算法理性;数字技术 “浪漫爱情是经由社会关系塑造的;它们的流通方式并非自由和不受约束的;它们具有社会魔力;它们蕴含和浓缩了现代性制度”[1]。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人们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和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据最新统计,全国单身人口约为2.39亿人,反映出“年轻人普遍缺乏谈情说爱的能力”[2]。而自2011年起,国内陆续涌现出一批主打陌生人社交的网络约会交友平台,如陌陌、探探、Soul、青藤之恋等。调查显示,61.3%的受访者通过线上渠道满足情感需求,其中交友App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主要选择之一[3]。约会交友平台的出现不仅改写了亲密关系依赖于现实圈层的传统脚本,也为理解情感和技术间的关系,思考当前青年人的婚恋难题提供了研究切入点。 相较传统亲密关系,数字中介化的亲密关系在网络“原住民”的青年一代参与下,无论是在情感期待层面还是在媒介实践层面,都表现出崭新的面貌,使得熟悉的情感婚恋议题陌生化。在数字媒介与社会生 活深度互嵌的当下,数字亲密关系的种种新样态既渗透着数字平台的逻辑,也凸显着青年自身情感期望的转型。然而,过往对约会交友平台的研究,大多在平台技术属性和亲密关系间建立起单向传递关系,或集中关注前者为后者所提供的可能性,或强调青年在理解与应用平台技术逻辑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这些研究虽以数字技术与用户行为为中心,为理解数字亲密关系的特质提供了洞见,但对用户想象和感知因素,以及这些基于个人和文化背景的想象如何形成并影响实际的使用行为却缺少关注。新的技术逻辑如何符合或不符合青年用户的期望,以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行为,这是在审视和评判数字亲密关系时不可忽视的部分。否则,对媒介技术和亲密关系之间动态互构过程的分析就缺失了重要的一环,这种研究视角的缺失可能进一步助长“技术恐慌”,造成另一种对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掩盖乃至矮化,仿佛人们只能循着平台设计亦步亦趋。 “想象可供性”(ImaginedAffordance)理论为解 释人与媒介之间的中介互动关系提供了一种流动的、过程性视角[4],强调了个体如何基于对技术的想象来设定期望,并据此调整其行为,从而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探讨用户期望和技术使用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从“想象可供性”理论视角出发,基于田野经验材料与理论梳理,探究青年群体在约会交友软件上亲密关系的建构及其与平台技术的互动过程,并结合数字交往的认知和实践、情感和技术逻辑的互洽程度展开思考。 一、文献综述 1.亲密关系与媒介发展 亲密关系广义上包括恋人的浪漫关系、夫妻的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友谊或其他亲密关系,而狭义的亲密关系定义在婚恋范畴[5],本文则聚焦于后者。在中国传统社会语境下,这是一种不求后果、超越婚姻意味的爱,往往不易被理解[6],因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恋观成为主导。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发提倡婚姻自由,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追求自由恋爱;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婚恋观不断多元化,婚恋自主性也极大加强[7],相亲角、征婚广告、电视相亲等新择偶形式逐渐出现。但是这些仍是以面对面的现实情境为基础,无法适应网络社区“身体不在场”和“时空抽离”等现代性特有的脱域性[8]。 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Rosa)认为,社会加速机制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9]。在此背景下,人们越发缺乏足够的时间去维持人际关系,众多适婚青年在恋爱、择偶等事宜上表现得力不从心[10]。而数字技术作为一种结构性变革力量,重塑了社会运行方式以及人的生活和存在方式[11],也在重新定义亲密关系。约会交友平台正在嵌入个体社会生活,为亲密关系提供新的维系方式[12]。在碎片化、公共展演式的平台景观中介下,亲密关系也呈现出流动性、选择性和性别化等特点[13]。平台特定的技术特征如个人资料设定和配对形式等,被证明能影响用户的择偶心理和行为[14][15][16];约会交友平台通过性别差异化设计,如赋予女性用户更多评价男性用户的权利,也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两性交往场域,增强了女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17]。然而,技术理性介入情感场域也被认为造成了异化,由于平台的设计侧重于广泛的选择和高度定制的筛选,用户被鼓励无止境地追求“更完 美”配偶[18],择偶和情感交往被转变为一种类似市场交易的活动,使得亲密关系呈现出快速消费的“麦当劳化”样态[19],算法也推动了人的自我量化、标签化、评分制[20],令其对自我价值产生疑虑。这些研究,从社会结构和微观结构主义等多元视角,回答了数智时代下约会交友平台的算法性、商业性等属性,如何作用于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构建及其相关的社会资本变化等问题,为揭示数字技术与用户媒介实践间的关系提供了洞见。 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在维护亲密关系中的“双刃剑”效应,对用户如何主动利用这些技术特性来塑造自己的社交和情感体验进行了有限分析,但大多集中于用户行为的可见层面,较少深入涉足用户的意识和感知层面。因此,这种对技术效果的批判往往从社会发展效益的角度出发,遮蔽了用户自身的期望与技术使用之间的复杂关系,未能基于平台的技术逻辑与用户情感期望之间的契合程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回答。 2.想象可供性与约会交友平台 在理解亲密关系中人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时,研究者容易陷入极端的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之间的摇摆。“可供性”理论则为研究者寻找到了一个中间地带[21]。不过,基于可供性理论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行动者是如何被技术环境的物质特性提供或约束的,未能精准概括传播互动过程中的复杂性,忽视情感和“非理性”因素在连接媒介物质性和行动者主体性间的作用。而在社会技术系统中,“想象”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22]。基于对亲密感的个人想象,在约会交友平台用户即使不进行直接交流,通过共享静默和背景声音的“无声连麦”也能感知彼此的存在[23]。商业公司和设计师则通过建构平台物质性和选择性呈现用户评价,体现自身意图与想象,将虚拟约会建构为旨在释放情感、展示真实性和浪漫求爱的使用模式[24]。用户在使用媒介时并非完全接受技术提供的功能,而是根据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需求进行选择,基于对媒介逻辑的理解和个人情境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适应和调整[25]。然而,现有数字亲密关系研究对在社会文化体系中“想象”从何而来、与技术互动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又因何而变等问题还缺乏系统性的回答。 “想象可供性”理论为探索用户如何建构对技术特性的感知和想象并以此塑造自己的社交和情感体验 提供了一个框架,它强调从社会技术系统中去理解用户的感知、态度和期望,技术的物质性和功能性,以及设计师的意图和感知之间的动态关系:用户将技术设备视为重要的物理实体(物质性),通过构建的感知(中介体验)与之交互,并且表达强烈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感[26]。这一概念的提出使被遮蔽的想象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回到学术话语场中,将媒体的物质性、人的情感认知和中介化三类研究相连接。如此,人的行动不再被视作技术的直接产物,其媒介实践同时受到技术和想象所提供的可能性的影响[27]。尽管想象可供性只是可供性领域众多研究取向中的一个分支,但该理论帮助研究者认识到用户的技术实践并非静止,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形成不仅仅由技术自身特性决定,还受到用户想象力和社会文化影响的共同作用[28]。通过引入想象可供性理论,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技术、文化和个人期望如何共同作用于亲密关系的形成和维护。这为分析用户如何利用数字平台的特定功能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单一的技术决定论或社会建构论向更为复杂的互动性理解转变,扩展了对数字亲密关系影响的理解,有利于推动该领域向更综合、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因此,本研究从“想象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