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前言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智能汽车市场透率的持续走高,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让智能汽车有望普及到更多的消费群体。 智能座舱成为智能汽车的重要差异化竞争点,未来将具备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更丰富的交互方式和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如多屏联动、手势识别、语音交互、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等将在智能座舱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自动驾驶作为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地图、端到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优化,将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目前,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在测试和验证,随着技术的不断爽破,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将不断提高,预计在末来几年内,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将速步实现商业化应用, 智能汽车产品种类紧多且技术不断更新,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智能汽车性能表现,助力汽车企业及从业人员更好地把握中国智能汽车发展趋势,汽车之家基于4000+真实用户调研样本、1亿以上车型线索数据、6万+车型配置数据及专业智能评测数据,通过海量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研究,把脉行业趋劳,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REPORT CORE VIEW报電告核心观 市场趋势 -油电之争白热化,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冲刺60%-"AI定义汽车”成智能座舱发展新趋势共享出行成蓝海,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25万亿 配置发展 新能源车智能座舱渗透率突破80%,较19年增长61.1%-OTA在线升级漆透率中国品牌全面领先,豪华品牌波动向上至2024H1,智能驾驶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已达50.0%20-30万主动刹车市场渗透率快速增长,路身第一梯队 智能评价 -真场景智能评测,汽车之家AH-IT六维一体解决痛点问界城市领航铺助驾驶能力表现最优,小米也有惊喜AEB60km/h对向车入慢逆行场景,仅1台车可以避免链撞-50%的车遇临危止步的儿童场景出现大幅减速,被追尾风险高 用户偏好 超一半新能源用户在选购时关注智能化-用户认为芯片算力等硬件类配置和中控屏等娱乐类配置最应标配近7成用户不满足于2级别智驾,迫求高阶智年典型人群:都市智行家、中年悠享派、潮趣新世代的智能化需求差异明显 CONTENTS目录 01行业发展趋势洞察02汽车消费市场趋势04智能座舱市场趋势02-0505智能驾驶市场趋势 02智能汽车配置趋势07智能座配置发展趋势07-2620智能驾驶配置发展趋势 03智能汽车水平评价28AH-IT评价体系介绍29领航辅助驾驶场景28-4131十大事故场景测试 04用户需求偏好分析43购车关注因素44智能座舱偏好43-5649智能驾驶偏好53典型用户画像 05总结及建议58用户营销传播建议60智能座舱发展建议58-6261智能驾驶发展建议 INSIGHTREPORTON CHINAINTELLIGENTELECTRICVEHICLEDEVELOPMENTTREND2024中国智能电动车发展趋势洞察 CHAPTEROT 章 行业发展趋势洞察 02汽车消费市场趋势04智能座舱市场趋势05智能驾驶市场趋势 油电之争白热化,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冲刺60% 新能源渗透率在近五年持续走高,到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已经达到42%,随着偏远地区用户对插电混动车的接受度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到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将冲刺60%。 汽车之家用户对新能源车的关注度还处于持续走高态势,从2020年占比的22.3%,增长到2024年上半年的55.5%, 汽车之家研究院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 纯电动车新品投放放缓,混动车新品投放暴涨 从车企的新车投放数据来吞,上半年投放新车560款,其中燃油新车投放数量回落,2024年上半年仅投放272款,同比下滑19%。随若用户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增高,车企对新能源车新品的投放在加速,同比增长41%。 分能源类型来,纯电动车的投放量为186款,同比增长32%。对混动车新品的投放速度更快,2024年上半年同期增速达96%。 03汽车之家研究院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 “AI定义汽车”成智能座舱发展新趋势 ChatGPT从2022年问世,2023年主流车企和科技企业先后开启大模型研发,到2024年4月北京车展,AI大模型已经实现批量上车,这还不满2年。汽车行业正从“软件定义汽车”迈向“AI定义汽车”的新内卷领城,将直接决定车企能否打胜“智能化战役” AI大模型可以增强座舱交互性,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考虑到用户对智能座舱的感知直接,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成各大汽车厂商必争之地。目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座舱城控加速上车,并且功能集成愈意加丰富,呈现出三大趋势:1、芯片算力提升:2、舱泊、舱驾融合趋势;3、本土企业发力座能芯片。 AI大模型在车载场景的应用历程 域控制器发展的三大趋势 芯片算力提升 舱泊、舱驾融合趋劳 本土企业发力座舱芯片 随着未来整车E/E渠构进一步集中化升级,五大功能域开始跨域融合同时按照车身位置划分的区域控制器也成为主机厂倾向的方案,目前泊车方案比较成熟,率验域控制器算力也有一定富余,将泊车融合进座能减控制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跨域融合进程中,图续智驾率先进行行泊一体,国绕座能准出舱泊一体,最终将实现舱驾骼合/舱驾一体,比如类伟达Thor,地平线J5/J6.高通Flex等芯片,均可支持 目前虚能减控制器仍处于硬件换代升级、软件融合集成阶段,随着更多人机交互、体验智能化等功能上车,包话DMS、HUD,内外电子后视镜、以及泊车等软件横块都或将被集成于率验域控制,减控售中有利于降低整车BOM成本,同时主机厂倾向于做好硬件预埋,后OTA升级逐步发挥硬件性能,这对座舱芯片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本土化供应链趋势下,本土企业也发力座验芯片,如地平线的/5芯片,芯弱科技X9系列芯片域控方案芯擎科技能鹰一号方客、华为部器车机横组方案等, 资料来源:各公司宫网、华泰证券、汽车之家 04 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汽车之家研究院 共享出行成蓝海,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25万亿 智能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对传统的出行领城产生的冲击最大。马斯克曾表示,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将是特斯拉的未来一一车主离开车以后,让汽车加入Robotaxi车队可以帮助车主取收益。该项技术一旦成熟,智能驾驶汽车将大规模涌入市场。据IHSMarkit预测,我国共享出行市场将在2030年达到2.25万亿元。 不少城市对智能驾驶的测试和落地展现出积极的支持态度,陆续出台各种政策,2024年7月4日工信部公布了智能网联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名单,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济南、武汉广州、深圳等20个城市入选。同时,北京、济南、上海、长沙等地先后出台了无人驾驶相关的政策。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预测 全国各地推动无人驾驶政策频出 汽车之家研究院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 INSIGHTREPORTON CHINAINTELLIGENTELECTRICVEHICLEDEVELOPMENTTREND2024中国智能电动车发展趋势洞察 CHAPTERO2 第二章 智能汽车配置趋势 07智能座舱配置发展趋势20智能驾驶配置发展趋势 智能座舱: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80%,较19年增长61.1% 至2024年H1,新能源车智能座舱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80%,达到84.3%。较2019年的23.2%增长了61.1个百分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智能化正在飞速发展,车联网、OTA在线升级、10英寸以上中控屏和语音识别功能已经成为了很多车型的标准配置,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必备需求。新兴的便利性配置正在快速增长,例如手机APP远程控制、Wi-Fi热点。 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汽车之家研究院 车联网:除10万以下还在努力,其他阵营几近100%覆盖 分品牌类型看,至2024H1,中国新势力(无主机厂背景)和海外豪华品牌车联网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00%,中国主流和中国新势力(有主机厂背量)也已经达到90%。 唯有海外主流品牌不升反降,虽然2021年开始快速提升,一度超越中国主流品牌,但2023年开始渗透率明显下滑,至2024H1渗透率不足90%,分指导价区间看,10万及以下2022年开始快速追赶,星然还不能与其他阵营比启,但至今也已经达到56%的渗透率。 08 汽车之家研究院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 OTA在线升级:中国品牌全面领先,豪华品牌波动向上 中国品牌在OTA在线市场渗透率方面表现突出,三个阵营均领先外国品牌,至2024H1,均突破了85%。海外主流品牌虽然2022年开始发力,快速向上,但至2024H1仅达到60%的水平。 海外豪华品牌持续波动向上,至2024H1已达到与中国主流品牌相当的水平。即便是装配了OTA在线升级,也需要能配套高频的更新才有意义。很多品牌只是一味地追求标配,却忽略了长期的服务质量,只能给用户带去负面体验。 09汽车之家研究院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 10英寸以上中控屏:没有大屏的新能源车是非主流 中控大屏是智能座舱的一个核心配置,也是很多消费者愿意为之埋单的配置之一,很多便利性功能和炫的个性化效果都是依托中控大屏完成的, 至2024H1,全部品牌阵营的市场渗透率均达到了90%以上,几近全面普及。其中海外主流品牌经历了2023年的同比下滑后,再启航,2024H1超越中国主流品牌,主要贡献来自大众和别克品牌, 汽车之家研究院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 语音识别控制系统:海外主流品牌迟迟跟不上大部队 分品牌类型看,至2024H1,除了海外主流品牌之外,其他阵营语音识别控制系统的市场渗透率均超过90%。海外主流品牌星然也在持续上市,但2023年开始渗透率呈现出下峰态势,至2024H1渗透率仅83%,与市场主流水平差距较大。 分指导价区间看,2023年开始,10万及以下市场渗透率增长进入快车道,全部得益于中国主流品牌的贡献,占比91%, 11汽车之家研究院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 Wi-Fi热点:10-30万车型的最爱,渗透率均超90% Wi-Fi热点,可实现在车内搜索相应的车载Wi-Fi信号登陆连接,开启无线上网体验,在手机流量为王的当下,这项配置略显鸡肋。 分品牌类型看,中国品牌渗透率快速实现覆盖,海外豪华品牌2022年发力,快速增长后进入平台期,海外主流品牌星然仍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分指导价区间看,30万以下渗透率快速增长,特别是10万及以下,至2024H1渗透率已经超过50万以上高端车。 12 汽车之家研究院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 副驾驶娱乐屏:中国新势力脱颖而出,“新玩家”专属配置 分品牌类型看,中国新势力(无主机厂背景)渗透率遥遥领先,毫无竞争对手,至2024H1,已经超过50%,其中理想汽车在售车型100%标配。装配剧驾驶娱乐屏固然客易,但如果不配以优秀的用户体验研发,只会显得鸡助,这或许也是其他品牌阵营增长乏力的原因之一 不过,成本可控也不代表成本低,因此分指导价区间来看,50万以上市场渗透率增长稳定且快速向上,至2024H1,已由2019年的0%跃升至22.5%。 13Autohome Research Institute汽车之家研究院 后排多媒体屏幕:想要后排玩的爽,只能选择中国品牌 分品牌类型看,中国新势力品牌遥遥领先其他阵营。后排多媒体屏幕是后排娱乐的基础硬件设备车上娱乐,后排乘客其实需求更大,只是碍于车内空间布局、成本控制等原因,以往只会在中、大型豪华车上出现. 同时,当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