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报告

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报告(2024) 发布机构: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上海金 融与发展实验室、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 课题组成员:曾刚、陈小辉、骆立云、陈双莲、谢晓佳、杜钦钦、邓婷心、张燕雪、李自荣、马文波、刘芳、李红、彭燕、程翔、刘睿、胡毓林 摘要 本报告在界定气候投融资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发展环境、气候投资、气候融资和气候成效)的气候投融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62个城市 (含23个试点地区所在城市)的气候投融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8—2023年,基于62个城市测算的全国气候投融资指数呈上涨趋势,指数值145.54点上升至168.55点,五年间上涨15.81%,年复合增长率为2.98%。其中,发展环境指数表现良好,增速高于综合指数;气候投资指数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0—2023年间同比增长率持续超过10%;气候融资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成效指数表现最好,在4个一级指标中居于首位。 对比试点与非试点地区发现,试点地区的气候投融资指数更高,超过了全国水平与非试点地区。2018—2023年,试点地区气候投融资指数由146.70点上升至173.17点,年复合增长率达3.37%;非试 点地区气候投融资指数由131.54点上升至143.66点,年复合增长率为1.78%。试点地区在发展环境、气候投资、气候融资和气候成效四方面的表现均优于非试点地区。2023年,试点地区的发展环境指数、气候投资指数、气候融资指数和气候成效指数分别比非试点地区高出 30.05点、47.69点、17.0点8和25.38点。此外,本报告还对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较为突出的上海、成都、济南、郑州等城市进行案例剖析,试图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目录 1.研究背景3 1.1概念界定3 1.2国际背景3 1.3国内背景4 2.研究意义6 2.1研究现状6 2.2研究亮点6 2.3指标价值7 3.评价体系8 3.1评价对象8 3.2评价周期8 3.3构建原则8 3.4指标体系9 3.5指标权重15 3.6数据来源15 4.评价结果16 4.1气候投融资指数:持续上涨16 4.2发展环境指数:略有回落16 4.3气候投资指数:提速增长19 4.4气候融资指数:翘尾回升20 4.5气候成效指数:高位爬行21 专栏1对比分析:试点地区超过非试点地区24 专栏2三个梯队:成都进入第一梯队32 5.代表城市分析35 5.1上海:差异化气候投融资模式35 5.2成都:气候投融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46 5.3济南:特色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59 5.4郑州:“绿城”实至名归69 6.结论与展望79 参考文献81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气候投融资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应对工作,致力于通过气候投融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早在2007年,我国便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任务。2020年,我国正式出台气候投融资的专项政策——《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次年发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我国试点工作正式开始推进。2022年8月,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 点地区公布;同年11月,生态环境部出台《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参考标准》,为各地区建设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提供参考依据。 四川省地处青藏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变化脆弱度较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为此,四川省紧抓气候投融资赛道,积极探索新路径。2022年11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五部门印发《四川天府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实施方案》,探索立足成都、服务西部、辐射“一带一路”的气候投融资高质量发展“天府路径”。2023年4月,四川省组织编制了《四川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此打造全国气候适应型发展先行区和气候适应型社会,并强调加强气候投融资对接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这些都体现了四川省在气候投融资方面的创新力与领导力。 在此背景下,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牵头编制报告《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2024)》。该报告以2018—2023年为评价周期, 以62个城市(含23个试点地区所在城市)为评估对象,基于发展环 境、气候投资、气候融资和气候成效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62个城市的气候投融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挖掘典型城市气候投融资实践的成功经验,助力我国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引导资金更多投向低碳领域,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构建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西部力量。 1.研究背景 1.1概念界定 气候投融资是在国际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概念,国际上多表达为气候金融(climatefinance),但目前尚未对气候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机构对气候投融资的理解大同小异,发展目标基本趋于一致。 世界上第一个应对气候风险的国际性文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其中提到“当以统筹兼顾的方式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协调起来,以免后者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的正当的优先需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气候融资是指地区、国家或跨国融资,包括公共、私人和其他融资来源,主要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世界银行集团(WBG)强调,气候金融就是向低碳、适应气候变化发展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气候政策倡议委员会(CPI)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则认为,气候投融资的资金使用必须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应对、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 基于权威机构对气候投融资概念的理解,本报告认为气候投融资是以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为目的的投融资活动。 1.2国际背景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上各国就气候行动基本原则达成一致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后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就气候投融资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和定义。从1995年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每年定期召开缔约方会议就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问题展开讨论。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缔约各方承 诺将在2010-2012年间通过国际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近300亿美元的额外快速启动资金,用于支持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圆满召开,会议达成了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巴黎协定》规定了资金方向和用途—“使资金流动符合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的路径”成为与减缓目标和适应目标并重的三大目标之一。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八届会议(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此次会议是历届缔约方大会中规模最大的一届,共约8.5万人与会,包含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近200个缔约方就首次“全球盘点”通过了一项决定,其内容包括呼吁各国摆脱化石能源,确立了在本十年结束前加大气候行动力度,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1.5°C以内的总体目标。 1.3国内背景 2007年6月,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性政策文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安排》,首次提出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相关安排,强调要加强金融对气候投融资工作的支持。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份关于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性文件,正式对气候投融资概念做出明确界定,标志着我国金融和气候变化开始深度融合。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标志着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22年8月, 生态环境部官网公布了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同时,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厅(局)要尽快启动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2023年2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2023—2025)要求》,强调开展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管控试点示范。同年4月,四川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印发《四川省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进一步要求四川加强气候投融资供需对接和能力建设。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投融资是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推动我国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四川天府新区作为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之一,其在气候投融资领域开展的工作与实践,不仅有助于自身绿色低碳发展,也对其他地区进一步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表1-12018—2023年我国气候变化相关政策 序号 时间 发布机 构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1 2020年 生态环境部等 《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投资、金融、产业、能源和环境 等各领域政策协同高效推进,气候投融资政策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 2021年 生态环境部等 《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 推动气候投融资产品与服务的创 新,构建有利于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市场运行环境 3 2022年 国务院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任务的衔接 4 2022年 生态环境部等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到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 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5 2022年 生态环境部 《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参考标准》 2023年10月底前,各省级生态环保部门组织试点地方完成首批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初步建成地方气候 投融资项目库 2.研究意义 2.1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气候投融资正处于试点起步阶段,国内涌现出不少涉及气候投融资指数编制的具体方案。然而,现有研究尚存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针对性研究少。由于气候投融资概念提出的时间晚,专门针对气候投融资的评价体系相对较少,更多聚焦于ESG主题指数和绿色金融指数。 第二,研究视角狭窄。多数指数基于省市层面编制,而针对城市层面的气候投融资评价指数较为鲜见。 第三,缺乏对试点地区的评价体系。2022年,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名单公布,暂未出现面向试点地区气候投融资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数。 2.2研究亮点 本报告提出的气候投融资指数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入多方面因素,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气候投融资成效做出评价,具有以下亮点。 第一,指标针对性强。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构建了包含试点地区在内的城市层面的气候投融资评价指标体系,聚焦于试点地区的发展路径与经验总结。 第二,宏微观相结合。本报告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不仅包括宏观层面政府以及公众对气候投融资的支持,还考虑到了微观层面银行与企业的实际行动。 第三,指标体系完善。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打破了传统研究范式,将评价对象从企业扩展到政府、银行以及公众等多个维度,尽可能全 面地衡量社会对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推动作用。 2.3指标价值 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紧扣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主题,面向城市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第一,学术价值。在深入剖析气候投融资内涵、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构建相对完善的气候投融资指标体系,为气候投融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独特的研究思路与视角。 第二,实践价值。本报告构建的气候投融资指数包括4个一级指标(发展环境、气候投资、气候融资和气候成效),在对城市层面气候投融资整体发展现状分析的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气候投融资试点进展及案例分析

公用事业
绿色和平2024-04-30
hot

气候投融资与中国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2022-08-07
hot

气候投融资法律环境报告

公用事业
旷熙碳中和研究院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