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华为两场大会即将召开值得期待。(1)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将于9月19-21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共赢行业智能化”。大会包含3场主题演讲、20+峰会、70+CXO圆桌、80+分论坛及120+展区演讲,覆盖300+热门议题;设有20,000㎡数智化展区,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和中心举行。(2)2024海思全联接大会将于9月9日在深圳开幕,口号为“以创新启未来”。大会旨在构建开放共享产业平台,汇聚思想领袖、商业精英、技术专家及合作伙伴,共探合作机会,共创未来。 海思是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和全球半导体领域领先企业。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华为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海思专注于无晶圆厂半导体与器件设计,提供芯片、器件、模组和板级解决方案,涵盖联接、智慧视觉、智慧媒体、显示交互等多个领域。海思在手机终端、移动通信等领域经验丰富,为华为提供高质量芯片和解决方案,包括麒麟、昇腾等知名产品。公司业务遍布全球,设有12个办事处和研发中心。2021年荣登《2022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榜首,2022年荣获中国IC设计成就奖。 为面向公开市场,海思以其位于上海的分部为基础,于2018年6月成立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自此,海思的产品正式在公开市场销售。 华为将持续致力于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并全面推进智能化之路。1)鸿蒙原生应用生态:华为计划在2024年将中国市场上智能手机上最常用的5000个应用全面迁移到鸿蒙系统,目前已有4000多个应用明确迁移计划。2)鲲鹏生态:华为期望未来推动所有中国应用软件在鲲鹏处理器上运行,目前已有75%以上应用软件能在鲲鹏处理器上运行。3)昇腾生态:华为致力于发展人工智能,围绕昇腾处理器、CANN和MindSpore构建生态,目标是企业和开发者能基于CANN和MindSpore训练所有大模型并完成推理工作。4)全面智能化:华为规划包括用AI以及大模型来增强产品竞争力、把AI引入华为内部管理、投资AI基础研究、积极参与全球AI治理等。 昇腾围绕三大方面持续突破并全面升级,加速AI创新落地。第一,昇腾AI基础软件架构升级,从迁移走向原生,满足大算子/大模型需求,新增MindSpeed、MindIE等套件,加速训练、推理和应用开发。第二,昇腾训练和推理解决方案升级,从可用走向好用。MindSpeed提供分布式并行算法及策略,优化计算、通信和内存,提升训练效率。第三,昇腾AI产业生态体系升级,从场景探索走向千行百业。昇腾伙伴计划APN已发布,伙伴数量突破50家,开发100多种推理产品,覆盖多行业场景。 麒麟9000S芯片为中国芯片设计和制造里程碑。2023年8月,华为推出HUAWEI Mate 60 Pro,号称“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央视新闻援引TechInsights报告称,华为Mate 60 Pro中使用的麒麟9000S芯片采用了“先进的 7nm 芯片技术”。报告认为,这颗芯片代表了中国芯片设计和制造的里程碑。 投资建议:科技行业核心关注华丰科技、意华股份、兴森科技、长川科技、伟测科技、海格通信、华工科技、东睦股份、卓胜微等。其它方向建议关注国产服务器、国产手机、国产汽车产业链、设备/连接/操作系统等产业链的相关公司。 风险分析:华为生态拓展不及预期、美国对华为制裁加剧、行业竞争加剧。 1、华为全联接大会和海思全联接大会将于9月举行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官宣将于9月19日-21日在上海举行,以“共赢行业智能化”为主题。本次大会将举办3场主题演讲、20+场峰会、70+场CXO圆桌会议、80+场分论坛、120+场展区开放式演讲,覆盖300+个热门话题,拥有超20000平方米数智化展区,地点位于上海世博展览馆和上海世博中心。 图1: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官宣将于9月在上海举行 2024海思全联接大会将于9月9日在深圳举行,这也是首届海思全联接大会。 海思表示,本次大会以“以创新启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产业平台,汇聚思想领袖、商业精英、技术专家、合作伙伴等业界同仁,共谋合作,共赢未来。 图2:2024海思全联接大会将于9月9日在深圳举行 官方议程显示海思将于10:00-12:00举行主题演讲,然后于14:00-17:00举行新品发布会,第二天还将举行星闪峰会、音视频峰会、鸿蒙峰会、白电峰会、渠道伙伴大会。 图3:2024海思全联接大会官方议程 2、华为海思: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海思”),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总部位于深圳,是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一家Fabless半导体与器件设计公司。 海思扎根核心能力和技术,为行业客户与开发者提供芯片、器件、模组和板级解决方案,业务覆盖联接、智慧视觉、智慧媒体、显示交互、MCU、智能感知、模拟、光模块、激光显示等多个领域。海思同时还在手机终端、移动通信、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华为公司相关产品提供高品质的芯片与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麒麟芯片、昇腾芯片、巴龙芯片、鲲鹏云计算处理器等。 公司在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欧洲等地设有12个办事处和研发中心,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面向公开市场,海思以其位于上海的分部为基础,于2018年6月19日成立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其产品首次面向公开市场销售 2021年12月,海思位列《2022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排行榜榜首。2022年9月,获得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荣誉。 图4:海思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领域 3、华为战略:致力于鸿蒙、鲲鹏、昇腾等生态系统建设,推进全面智能化 在第21届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了题为《全面智能化之路》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华为将在2024年及未来五年,加大战略投资力度,致力于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通过生态的发展牵引、促进、带动终端产业和计算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打造鸿蒙原生应用生态,这是华为2024年最关键的事情。徐直军称,过去的鸿蒙操作系统更多是在南向适配各种各样的端设备,但是在北向的应用上还是共享安卓的应用生态。华为希望通过2024年一年的时间,先在中国市场把智能手机上使用超过99%时间的5000个应用全面迁移到鸿蒙原生操作系统上,真正实现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的统一。同时也推动更多的其它应用,也能迁移到鸿蒙操作系统上。 徐直军透露,现在5000多个应用里面,有4000多个应用已经明确了迁移计划,还有不到1000个应用正在沟通中。“当我们把这5000个应用以及其它成千上万的应用都从安卓生态迁移到鸿蒙操作系统上时,我们的鸿蒙操作系统就真正完成了打造,并真正成为除了苹果iOS和谷歌安卓外的全球第三个移动操作系统。 我们首先立足中国市场打造鸿蒙操作应用生态,未来逐个国家推广,逐步推向全球。” 图5: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主题演讲 其次是打造鲲鹏生态。华为于2019年推出了通用计算操作系统openEuler,并于2020年发布了数据库openGauss。徐志军指出,目前在中国,超过75%的应用软件已经能够在鲲鹏处理器上运行。展望未来几年,他期望能够实现所有应用软件不仅能在X86处理器上运行,同样也能在鲲鹏处理器上顺畅运行。 致力于构建昇腾生态系统,这是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中的核心战略。多年来,华为持续围绕昇腾处理器、CANN以及MindSpore,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昇腾生态系统。得益于整个产业界的共同努力,目前该生态系统已取得显著进展。在昇腾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华为的愿景是未来依托CANN和MindSpore平台,使企业和开发者能够训练各种大型模型,并且能够执行所有相关的推理任务。 图6:华为抓住智能化战略机遇,推进全面智能化 此外,徐直军重点阐述了,华为如何抓住智能化战略机遇,推进全面智能化。在2023年9月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全面智能化的战略。在此次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进一步介绍了华为如何全面推进智能化。 第一,用AI以及大模型来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打造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1)以昇腾云服务和盘古大模型使能行业智能化。2018年华为发布了AI全流程开发平台ModelArts,2021年发布了盘古大模型,2023年华为推出了盘古大模型3.0以及开始打造AI原生的基础设施。下一步,华为将通过盘古大模型服务,持续深耕行业,解难题、做难事,帮助客户训练好自己的大模型,让客户用自己的大模型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华为将持续构建昇腾云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澎湃的AI算力服务,通过ModelArts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模型开发工具链,支持普惠的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同时持续打造AI Native云基础设施,通过分布式擎天架构,突破算力边界,突破网络边界,突破存储边界,最佳匹配AI算力模型。 2)打造自动驾驶网络,革命性改变通信网络运维模式。2018年的日内瓦UBBF,华为参考汽车自动驾驶的分级理念提出了自动驾驶网络的概念,也就是ADN(Autonomous Driving Network)。目前ADN已经成为网络运维智能化转型的战略共识。华为将与中国及全球运营商合作打造通信大模型,并首先通过基于角色的Copilot和基于场景的Agent,帮助运营商赋能员工,提升用户满意度,让运营商尽快因大模型技术和自动驾驶网络而获益。 图7:华为打造自动驾驶网络,革命性改变通信网络运维模式 3)基于盘古大模型,打造“小艺”超级智能体。华为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手机,实际上,华为早在2016年便开启了移动人工智能的新纪元。在这一进程中,华为不断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影像处理、语言翻译以及多样化的手机应用之中。同时,华为逐步将人工智能技术拓展至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涵盖智慧家居、智能车载系统等多个领域。随着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为每位终端用户配备一个智能助理正逐渐成为可能。展望未来,华为期望基于盘古大模型,将“小艺”打造成一个全能的智能助手,并致力于将HarmonyOS Next打造成为一个集成了原生智能的操作系统,统一人工智能能力的基础架构,构建系统级的原生智能生态。 4)打造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无人驾驶。华为初期投资于人工智能领域时,便将自动驾驶业务视为关键方向之一。2019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华为展示了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至2022年,华为推出了自动驾驶ADS 1.0版本,该版本结合了高精度地图与“AI+规则”技术,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在2023年,华为发布了升级版的自动驾驶ADS 2.0,目前市场上的多款车型,包括问界M7、M9以及阿维塔等,均搭载了ADS 2.0系统。华为还提出了融合感知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整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以促进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此外,华为表达了将激光雷达成本降至200美元的愿景,以期解决成本问题。 第二,把AI引入华为内部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华为把AI引入到内部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准业务重复、海量、复杂的场景,用AI提升公司内部运营效率,比如看发票、生产线检测、基站安装等。2018年开始公司内部成立了人工智能使能部,帮助公司各个环节利用AI技术来提升效率。 第二阶段,抓住AI大模型技术变革的机遇,各业务领域一体化协同,形成信息、决策、行动优势。下一步华为将基于盘古大模型以及企业高质量数据构建企业大模型,通过大模型重构业务模式。一方面把AI大模型与人结合起来,使得每个员工都有“懂我”的智能助手;另一方面把AI大模型跟事情结合起来,将大模型全面引入到研发、销售等各领域,重构作业模式,提升业务效率。 第三,投资AI基础研究,推动人工智能持续创新。华为在AI基础研究上一直有着较大的投资。在AI国际顶会上,华为每年都有200-300篇论文发表,近期数次在优化理论、模型量化、优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