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

2024-06-30-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极***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6月 前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广东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亲自为广东现代化建设定向导航,赋予广东新的使命任务,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为广东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指明了方向。 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海洋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在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格局等方面聚焦用力,加快形成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努力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全面反映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写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以及重点工作,介绍了沿海地级以上城市及佛山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成效,提出了2024年广东海洋经济工作计划。 《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沿海地级以上城市及佛山市相关涉海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2024年6月 目录 第一章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1 第一节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1 第二节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概况11 第二章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重点工作17 第一节系统谋划部署“海上新广东”建设17 第二节做大做强做优“海上产业”18 第三节深入推进海洋科技自立自强25 第四节加快完善海洋治理体系30 第�节大力推进海洋生态建设35 第六节强化海洋防灾减灾能力37 第七节提升海洋经济管理决策水平40 第八节成功举办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41 第三章2023年广东地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43 第一节珠三角地区43 第二节粤东地区59 第三节粤西地区67 第四章2024年广东海洋经济工作计划74 主要指标解释79 第一章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第一节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海洋经济总量全国领先,成为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的 “蓝色引擎” 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面对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新形势新 挑战,广东紧紧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全省海洋经济回升向好,海洋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据初步核算,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8778.1亿元1,同比名义增长4.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图1-1)。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0%,拉动地区经济名义增长0.6个百分点,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取得积极成效。 1按照统计程序,本报告中涉及的海洋生产总值、海洋产业增加值数据均为自然资源部反馈数据。2021年最终核实数据为17098.1亿元,2022年初步核实数据为18059.6亿元。相关数据后续调整以自然资源部最终核实反馈为准。 图1-12019-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全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31.4∶65.3(图1-2)。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海洋制造业2增加值为467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9%,在 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用持续增强。海洋产业增加值为 6809.4亿元(图1-3)。全省海洋生产总值构成见图1-4。 图1-22019-2023年全省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 2海洋制造业包括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涉海设备制造、涉海材料制造、涉海产品再加工。 图1-32023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3 图1-4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构成4 涉海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完善。截至2023年底,全省拥有海洋经济活动单位约8万家。2023年新认定涉海高新 技术企业277家,存量涉海高新技术企业785家;2023年新 3图1-3中其他海洋产业包括沿海滩涂种植业、海洋盐业和海洋矿业。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图1-4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认定涉海专精特新企业140家,存量涉海专精特新企业465 家5。 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加速构建海洋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持续推进全省“实验室+科普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企业联盟”四位一体的自然资 源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立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极端海洋科考设施加快建设,大洋极地保障基地选址稳步推进,省级海洋数据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珠海)建设稳步推进。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重点实验室。深圳海洋大学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深海科考中心筹建工作有效推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头的“西太平洋黄昏带生态系统研究计划”正式获批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计划项目。2023年,全省海洋领域存量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 室49个,涉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 海洋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投入2.05 亿元,支持海洋电子信息、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六大产业29个项目创新发展,在海洋能源、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态安全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2023年全省在海洋渔业、海 5本报告中涉及的2023年全省海洋领域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存量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不包括深圳市的数据。 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油气及海底矿产开发利用等主要海洋领域专利公开数为16141项6(图1-5),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海洋新兴产业7发展迅猛,产业增加值为 25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2.2%,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8%,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图1-6)。 图1-52023年全省主要海洋领域专利公开数 6数据来源于粤港澳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 7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 图1-62019-2023年全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 三、海洋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强化,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 基础 用海用地要素保障进一步强化。高效服务保障重大项目 用海,2023年全省共审批用海353宗,批准用海面积17575.5公顷,同比增长20.1%,为推进湛江巴斯夫、廉江核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加快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当家”的竞争力。2023年以来,全省共有7个重大项目用海获得国务院批准,面积1567公顷。有序推进海砂市场 化出让工作,全省共有11个海砂区块完成出让前期工作, 13个海砂区正在按计划推进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挂牌出让前期工作。 粮食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海水产品供应维护粮食安 全大局,全年产量达478.2万吨,同比增长4.3%;蓝色粮仓 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工项目达40个, 总投资超120亿元。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海洋天然气产 量为123.7亿立方米;海洋原油产量为1998.1万吨,同比增长6.0%;全省风力发电量为30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核能发电量为1180.5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 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实现新发展,开放合作全面 深化 涉海区域增长极形成重要引领。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 粤澳横琴、深港河套等重大平台为重点,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向海开放高地。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0214.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2%,占全省的81.2%,较2022年增加0.1个百分点。广州积极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加快建设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深圳有力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等重大涉海项目筹建工作。不断深化粤港澳航运、滨海旅游等产业合作。“大湾区组合港”线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并延伸至粤西地区;深圳探索建设国际游艇旅游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印发实施;港珠澳大桥开通旅游试运营。 海陆双向国际航运物流通道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底, 全省已缔结国际友好港口90对,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港口结对51对。累计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450条, 联通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2023年,深圳港、 广州港、湛江港、汕头港共计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7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5.6%。全省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258列,首次突破千列大关,同比增长约30%,进口回程班列同比增长超130%。“威廉港-广州港-果园枢纽”中欧海铁联运快速班列首发,有效衔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经济圈。“澳大利亚-湛江-阁老坝站”黔粤班列开通。粤琼海铁联运班列“湾港共建号”进入常态化运营。盐田港亚太-泛珠三角-欧洲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工程入选国家示范工程。 深化合作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持续打好外贸、外资、 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开放窗口效应进一步增强。2023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04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6.6%。海洋领域高水平国际展会效益显著,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达成签约及意向合作421项;2023深圳市海洋产业招商大会达成签约及意向合作 13项、签约及意向合作金额近6亿元;海洋中小企业和科技 成果投融资路演活动对接融资需求约47亿元;海陵岛国际 风能大会(2023)现场签约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695.8亿 元;2023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吸引了1000 多家企业参展,线上参会的采购商超过140万人次,成交额近20亿元;2023年第九届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意向成交额 达到308亿元;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达成意向交易额 103亿元。 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打造绿美广东海洋生态样板。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2023年获得中央资金10亿元,开展海洋生态 保护修复。海岸线生态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滨海湿地修复、海堤生态化以及美丽海湾建设等“五大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高标准推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在全球生态保护事业中谋划和推进湿地保护工作。推进江门台山镇海湾、湛江雷州沿岸、湛江徐闻东北海域、惠州惠东考洲洋4个万亩级8红树林示范区创建,惠东考洲洋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初步建成。自《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底,全省新营造红树林约2656公顷、修复现有红树 林约2010公顷。开展“和美海岛”创建示范工作,珠海的东澳岛、外伶仃岛、桂山岛、三角岛,阳江的海陵岛、汕头的南澳岛,江门的上川岛7个海岛入选国家级“和美海岛” (图1-7),占全国入选总数的1/5。 8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0.067公顷。 图1-7珠海三角岛 (九控蓝色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以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为重点,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强化对7000多个重点入海排污口的动态监管,因地制宜推进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有效降低入海污染负荷,实现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同步改善。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2.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

休闲服务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2023-08-22
hot

2024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报告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