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金融债月报 银行息差止跌企稳宽信用利好金融债发行 金融债1发行情况(亿元、只): 分析师: 李倩张琳琳张兰兰 时间:2024年8月15日 邮箱:dfjc-jr@coamc.com.cn电话:010-62299800 传真:010-65660988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100071 主要观点 金融数据点评:受信贷需求偏低、金融“挤水分”效应影响,信贷延续偏弱与债券融资较强互现,信贷需求改善需待政策进一步发力; 银行业:银行业二季度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净息差止跌企稳,资本充足率环比小幅提升; 证券业:两市成交额延续环比下滑,两融余额持续回落,IPO募资规模维持低位,转融券暂停利于降低市场波动,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政策基调延续; 保险业:6月寿险保费景气度持续提升,车险保费延续低速增长,长端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下,政策引导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利好行业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金融债发行:次级债迎集中赎回期,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接续发行需求旺盛,金融债发行回暖;资金面整体偏松,资金价格在央行降息的带动下有所回落; 金融债市场展望:政策呵护下,预计未来资金面仍将维持均衡宽松,由于信贷投放和政府债发行节奏整体偏缓,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有望减轻,但对资本补充的需求依然旺盛。 1本文金融债包含商业银行债、商业银行次级债、保险公司债、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其它金融机构债,不含政策银行债。 2024年7月金融债月报 目录 1.监管政策跟踪1 2.金融数据点评2 3.行业动态3 3.1银行业3 3.2证券业4 3.3保险业4 4.金融债市场回顾5 4.1一级市场发行量5 4.2发行利率及利差分析7 4.3二级市场8 4.4金融债兑付情况8 5.主体级别(含展望)调整8 6.总结9 1.监管政策跟踪 监管持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秩序 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监管机构、 行业自律组织等共发布重要新规20项,包含正式发文17项,草案或征求意见稿3项,涉及深化改革、金融稳定、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非银支付机构管理、保险反欺诈、征信管理等重要业务及管理领域。其中,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六部门关于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强调惩防并重,立体追责。同时,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报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范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和数据报送。 7月18日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也于2024年6月28日至7月27日公开征求意见。 图表1重点监管政策跟踪 日期 发布机构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7月5日 证监会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报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信披规定》) 《信披规定》对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报送相关监管安排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细化,涉及私募基金信息披露一般规定、差异化信息披露、信息报送、信息披露的事务管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明确涉及未托管等情形的私募证券基金的审计要求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全面审计要求;强调私募证券基金托管人对基金净值等复核审查,以及发现特定风险情形下的投资者提示和报告要求;明确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在发现重大风险等情形时,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和向基金业协会、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鼓励私募基金管理人自主增加信息披露内容,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7月9日 中国人民银行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令〔2024〕第4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全文由总则、设立、变更与终止、支付业务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与附则六大章节构成,分别从行政许可要求、支付业务规则、监管职责、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作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配套的重要部门规章,进一步细化了有关规定,确保《条例》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以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7月22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金规〔2024〕10号)(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明确了反欺诈工作目标是建立“监管引领、机构为主、行业联防、各方协同”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反欺诈体制机制基本健全,欺诈违法犯罪势头有效遏制,行业欺诈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消费者反欺诈意识明显增强。明确了反欺诈监管职责、保险机构反欺诈职责任务、相关行业组织反欺诈职责分工及适用范围、解释权、施行日期等内容。 7月26日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24〕第7号)(以下简称《规定》) 新修订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一、进一步简化业务登记手续;二、进一步优化账户管理;三、进一步完善汇兑管理;四、统一QFII/RQFII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入市(CIBM)的外汇风险管理模式。《规定》有助于构建简明统一的证券投资在岸开放渠道资金管理规则,提升QFII/RQFII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本项目开放的质量。 资料来源:东方金诚整理 2.金融数据点评 社融同比小幅多增,居民贷款需求偏弱,企业端贷款主要由票据融资支撑,信贷需求改善需待政策进一步发力 7月新增社会融资7708亿元,同比多增2342亿元,主要由政府债发行支撑。7月人民币 贷款增加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分部门看,7月居民贷款减少2100亿元,同比多减 93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300亿元,同比少增1078亿元,反映居民预期偏悲观导 致消费意愿不足;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100亿元,同比多增772亿元,7月30个重点城市新 房成交量继续回落,房地产新政对需求端的改善效果有待进一步显现。7月企业贷款增加1300 万亿元,同比少增1078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300亿元,同比少增1412亿元;企 业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同比多减171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586亿元,同比多增1989亿元,票据冲量特征较为明显。7月1年期、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BP至3.35%、3.85%。7月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少减32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3300亿元, 同比少减47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78万亿元,同比多减2500亿元。财政存款增加 6543亿元,同比少增2625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500亿元,同比多增3370亿元。 7月企业及居民存款均同比减少,或受手工补息整改影响以及存款利率持续调整、叠加短期内债券价格上涨加剧存款向理财市场流入。 2024上半年,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均衡投放,并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治理和防范资金空转,7月金融数据来看,金融“挤水分”效应仍在显现。8月9日,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调整持续深化也造成一定挑战。”当前信贷资源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但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在所难免,短期内社融及信贷增长放缓或将成为常态。未来随着政府债发行加速,财政资金落地有望带动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增长,同时在政策引导信贷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的基调下,预计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将不断提升。 图表22024年7月信贷新增额的同比变化(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东方金诚整理 3.行业动态 3.1银行业 银行业二季度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净息差止跌企稳,资本充足率环比小幅提升 银行业信用风险方面,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平稳,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 良贷款率为1.56%,较一季度末环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上升0.04个百分点至2.22%。分机构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与上季度末持平;国有大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末环比分别下降0.01个、0.01个、0.19个百分点;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0.04个、0.12个百分点。拨备水平来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整体环比改善,2024年二季度末拨备覆盖率较一季度末上升4.78个百分点至209.32%。流动性方面,银行业流动性充足水平保持稳健,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 150.70%,较一季度末环比下降0.14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72.38%,环比提升3.72个百分点。 图表3银行业资产质量及财务指标(%)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方金诚整理 盈利及资本充足性方面,2024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与一季度末持平,或主要源于监管取消“手工补息”、银行负债成本管控举措显效。其中城商行净息差环比持平,股份行、农商行净息差较一季度末均环比上升1bp,大型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净息差环比分别下降1bp、12bp、1bp。2024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5851亿元,同比增长0.01%,其中外资银行净利润增长明显,同比增长28.37%;农商行、城商行、股份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92%、4.35%、1.41%;大型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87%、1.30%。同期,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利润率和平均资产利润率分别为8.91%和0.69%,同比分别下降0.75个百分点、0.06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2bp至10.74%;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环比分别上升4bp、10bp至12.38%、15.53%。其中,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与上季度末持平,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环比分别上升8bp、25bp和37bp至13.61%、12.71%、13.08%;民营银行、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环比分别下降19bp、38bp至12.44%、19.47%。 3.2证券业 两市成交额延续环比下滑,两融余额持续回落,IPO募资规模维持低位,转融券暂停利于降低市场波动,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政策基调延续 7月沪、深两市月度股票成交总额为15.08万亿元,日均股票成交额为6559亿元,环比下 降9.24%。截至7月31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4369.64亿元,环比下降2.97%。股权融资方面,7月股权融资合计募集家数20家,募集合计241亿元,环比上升66.35%。其中IPO发行6家,募集资金44亿元,环比下降16.31%;增发融资规模144.12亿元,环比增长101.34%。债权融资方面,7月债券总发行规模为6.66万亿元,环比下降5.62%。自营业务方面,7月主要权益指数表现分化,固收指数上涨。上证综指、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0.97%、-0.45%、0.28%,中证全债指数涨跌幅为0.84%。 7月10日,证监会批准暂停转融券业务,同时批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 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政策体现监管呵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决心,利于降低资本市场波动,提升交易活跃度。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发布,《决定》提及资本市场的内容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等,相关论述延续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新“国九条”以来的政策基调,预计未来稳定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将进一步推出。随着资本市场稳定性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逐步改善,有望推动券商业绩修复。 3.3保险业 6月寿险保费景气度持续提升,车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