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法国国际信息前瞻研究中心(CEPII)]:固定汇率制度的工业成本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固定汇率制度的工业成本

固定汇率制度的工业成本

No2024-07-6月 工作文件 工业固定成本 汇率制度 亮点 固定汇率制度对制造业规模产生负面、显著且稳健的影响,尤其是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货币挂钩导致工业不发达或过早的去工业化。 固定制度的影响通过贸易渠道传递。 CEPII工作论文固定汇率制度的工业成本 Abstract 多数新兴和发展经济体的过早去工业化是近几十年来最显著的事实之一。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经验证据,支持了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加速这一现象的观点。通过对1974年至2019年间146个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面板分析,我们表明,固定汇率制度对制造业部门的规模产生了负面、显著且稳健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受此制度工业成本影响最为严重。此外,重力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固定制度的影响通过贸易渠道得以传递。特别是,这种制度使得相对生产力较低的国家处于依赖进口制成品的状态,从而阻碍了强大本土制造业的兴起。 关键词 汇率制度,(去)工业化,制造业,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 JEL E42,F43,F45,F6,O14。 工作文件 ©CEPII,巴黎,2024 勘探中心 etd'informationinternationales20,avenuedeSégur TSA10726 75334巴黎Cedex07 CEPII工作文件 为国际经济学研究做出贡献 CEPII(前景与国际信息研究中心)是一家致力于生产独立的、面向政策的研究经济研究的法国机构,旨在帮助理解国际贸易政策、竞争力、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增长等领域内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挑战。 EDITORIALDIRECTOR:ANTOINEBOUËT VISUAL设计和生产:LAUREBOIVIN ISSN2970-491X June2024 要订阅 CEPII通讯:www.cepii.fr/KeepInformed 保留所有权利。本出版物中表达的意见仅是作者的意见。 固定汇率制度的工业成本1 BlaiseGnimassoun*,CarlGrekou?,Val?rieMignon? 1.Introduction 全球工业化的模式近来在政策和学术界重新引起了关注。典型的例子是中国、韩国和台湾等亚洲经济体的成功故事,它们在几十年内追赶上了高收入国家,并可能主导下一次工业和数字化革命 。强调了无限制全球化所面临的局限性,COVID-19大流行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促使高级经济体更加重视工业领域的战略自主性。对工业重装备的需求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碎片化加剧的背景下得到了加强,尽管这可能与生态考虑相冲突。此外,虽然可持续性约束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关键因素 ,但以工业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亚洲案例中被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前进方向。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论文通过汇率制度选择这一视角探讨工业化问题,这是一个迄今为止文献中未被深入研究的 联系。工业部门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的利益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这一观点得到了赫希曼(1958年)、卡尔多(1963、1966、1967年)和库兹涅茨(1971年)等先驱贡献的支持。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也指出了同样的趋势,强调了工业化的核心作用。Foster-McGregor等人(2015年)通过分析从1960年至2010年间大量国家结构特征与持续增长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持续增长期与更高的工业份额紧密相关。 1第一作者:瓦莉·米翁(Val?rieMignon),巴黎楠特大学EconiXi-CNRS,法国,地址为200avenuedelaR?publique,92001NanterreCedex,France。电子邮箱:[提供邮箱地址]valerie.mignon@parisnanterre.fr. 我们感谢PierreCotterlaz、CharlotteEmlinger、ThomasGrjebine、HousseinGuimbard、KevinLefebvre、GianlucaSantoni以及FaridToubal提供的有益意见和建议。所有剩余的错误均为我们的责任。 *UniversityofLorraine,BETA,CNRS,INRA,54000,Nancy,France.E-mail: ?CEPII和EconomiX-CNRS,法国巴黎南泰尔大学。电邮:carl.grekou@cepii.fr. ?EconomiX-CNRS,法国巴黎南泰尔大学和CEPII大学。电子邮件: 制造业的发展,后者也促进了生产结构的多元化。Berg等人(2012年)得出相同的结论,强调了制造业出口在经济持续增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工业化的好处通过不同的渠道发挥作用。制造业通常是最主要的创新、技术升级和生产力提升来源,对其他行业产生强烈的正向溢出效应(Lall,2005年;Hauge和Chang,2019年;Mo等人,2021年)。此外,由于其就业友好特性和减轻贸易条件冲击的能力,制造业与宏观经济稳定性紧密相关。 由于工业制品的价格比商品价格波动性小这一事实,工业化的利益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已经在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20年)的报告中得到了强调。 尽管有承诺,但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制造业部门对经济贡献的增长却寥寥无几。然而,工业化失败并不能归咎于政治承诺的缺乏。实际上,已经实施了众多举措/计划,导致了不同的工业化模式 ,从最初的积极进口替代工业化(ISI)到结构调整计划下的适应性策略,或者更广泛地说,在华盛顿共识时代下(Hirschman,1968;Soludo,1998;Irwin,2021)。相反,大量的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现象,即在较低发展阶段发生的制造业份额下降(Dasgupta和Singh,2007;Rodrik,2016;?z?elik和...)。 在2023年变化中,尽管制造业在发展初期上升而在后期下降,服务行业受益,从而描述出一个倒U形曲线,这种早于以往发达经济体经验的现象令人担忧。2正如Rodrik(2016)所指出的,除了纯粹的描述性方面,在没有经历工业化的适当经验的情况下转变为服务经济可能显著阻碍增长势头 ,剥夺国家过去实现快速成长的主要途径。Rekha和Babu(2022)通过证明过早去工业化显著增加了增长放缓的可能性,支持了这一观点。 去工业化模式,无论是过早还是重新审视工业的失败- 2制造业与人均收入水平所代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倒峰形关系由恩格尔需求结构变化法则驱动。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 食品的比例应降低以提升制造商品的收益,直至某个临界点。之后,服务需求开始增加。 在文献中识别的因素中,治理质量和制度的质量被认为是关键的不仅在于工业政策的定义和避免政府失败,而且在于应对市场失灵(如协调或信息外部性)(Acemoglu和Verdier,2000;Rodrik,2004,2008a;Mijiyama,2017)。这一领域的另一条线认为大部分原因归因于更结构性的原因,特别是比较优势(Chenery,1960;Lin和Chang,2009),强调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荷兰病效应(Sachs和Warner,1999;Sala-i-Martin和Subramanian,2013;Dauvin和Guerreiro,2017)。全球化及其伴随的贸易改革和国际组织主导的结构调整计划,也被经常作为工业化在发展经济体中失败的主要原因(Lall,1995;Rodrik,2016;Irwin,2022)。 本文专注于文献中一个重要而被忽视的领域,即汇率制度选择(ERR)对工业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探讨固定汇率制度是否隐含了不利于制造业扩张的代价。这一研究动机基于多方面考虑,因为有理由相信选择固定汇率制度可能影响制造业部门的动态变化。首先,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定性质值得我们关注。由于其特征在于与锚货币之间不存在汇率波动,因此固定汇率制度机械地消除了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作用。换句话说,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来自锚货币国家的商品价格保持稳定。这加剧了当地生产商与参考国生产商之间的市场竞争。此外 ,由于来自参考国的生产商通常属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或欧元区国家,它们往往具有较高的相对生产力,从而在制造商品上显示出比较优势。因此,缺乏贸易壁垒变化或其他适应性措施的情况下,来自参考国的商品进口对当地制造业构成压力,要么是因为较低的相对价格,要么是因为更高的质量。 其次,固定的ERR与多个约束相关联,例如规模纪律和通胀控制(Tornell和Velasco,2000;Ghosh等人,2003;Klein和Shambaugh,2010)。每个这些约束都是任何可信赖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固定ERR(经济改革与经济自主性)可能对工业化进程造成自我损害。实际上,除了与货币政策执行相关的目的,即确保任何时间点上的汇率稳定性外,这些限制对融资能力的影响重大,这影响了启动或持续工业化进程的能力。 维持工业化。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公共领域,也适用于私人领域,因为准备金要求通常意味着信贷配给或与高利率相关,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因此,总的来说,在固定ERR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被剥夺了足够的金融空间,调整能力有限(Shambaugh,2004;Obstfeld等,2019),并且汇率固定的稳定性作为进口补贴的作用。 提出的叙述融入了现有背景大图,探讨了发展中经济体去工业化趋势的根本原因。大致而言,增强的故事内容如下。随着发展中国家强烈倡导全球化,即开放贸易并移除贸易壁垒(例如关税、补贴),其制造业部门虽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目标在于替代进口,却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进入了竞争。由于相对生产力低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陷入了财务困境,大部分政府保护着这一行业。固定汇率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约束条件,并成为进口制造商品的“吸尘器”。3 这种观点得到了ERR和贸易领域广泛文献的支持。自Rose(2000)的开创性论文以来,大量的研究已经确立了固定ERR,尤其是货币联盟对贸易增强效果的影响(Frankel和Rose,2002;Baldwin,2006;Glick和Rose,2016;Larch等,2019)。Klein和Shambaugh(2006)将框架扩展到包含一个基准国(参考国)和另一个与其挂钩的国家对,并发现贸易收益可以适用于此类安排,从而一般化了固定ERR。同时,Levy-Yeyati和Sturzenegger(2016 ),Couharde和Grekou(2021),以及Ilzetzki等(2022)的研究表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的时代,固定安排保持了相对重要的比例。确实,超过50%的发展中国家有固定的安排,新兴经济体的比例在30%至40%之间。因此,上述潜在的 3我们的论述并未忽视全球化这一强大历史力量及其导致的结果,即亚洲国家(如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及2000年代初 期制造业与贸易领域的崛起。这种现象可以被视为对所有国家的共同冲击(Autor等,2016),因此对ERR的作用进行探讨仍然具有相关性。此外,通常认为,那些因去工业化趋势而受到冲击的亚洲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相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Rodrik,2016)。然而,这种比较优势定义的合理性值得质疑,它似乎更符合国际分工而非基于经济成本的理由。亚洲国家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发达经济体愿意参与到高附加值产业链阶段,这极大地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实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当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可以安全地假设,对于已经拥有所需自然资源的国家而言,向下甚至部分转移产业链可能更为容易。从这一视角来看,ERR的影响可以被视为先于全球化力量,至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后工业化的初始条件上产生了影响。 固定ERR的后果可能仍然岌岌可危。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评估了固定的xERR持续存在是否最终导致国家生产体系的萎缩,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越来越依赖其合作伙伴。换句话说,我们探讨了固定xERR对发展中国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