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公司优选:人均创收和创利的深度剖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公司优选:人均创收和创利的深度剖析

2024-08-12诸海滨开源证券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公司优选:人均创收和创利的深度剖析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2024年08月12日 北交所研究团队 相关研究报告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重磅发布,北交所电力产业链深度盘点 —北交所科技新产业跟踪第三十期》 -2024.8.11 《拓展生物医疗自动化设备矩阵,海内外开拓势头强劲—北交所信息更新》-2024.8.11 《高效换热“小巨人”净利同比+32%,进口替代+外销拓展双驱动—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2024.8.11 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公司优选:人均创收和创利的深度剖析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诸海滨(分析师) zhuhaib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7 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指标提供衡量新质生产力的新视角 鉴于人口红利结束,推动劳动力人均产出提升,推动劳动力高质量发展,形成高质量生产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是当务之急。人均创收可以用来评估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出能力,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这意味着员工是否能够高效地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对于新质生产力公司而言,人均创收还可以反映出公司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能力,即能否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人均创利则可以用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意味着公司是否能够在保持创新的同时维持健康的利润水平。人均创利还可以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效果,这对于新质生产力公司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对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的深入分析,可以洞察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生产效率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优势。 人力视角下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公司较多,超5家公司人均创收高于500万 从北交所市场整体来看,根据2023年年报数据,有5家公司人均创收在500万 以上,7家公司人均创收在300万至500万之间,94家公司人均创收在100万至 300万;另有95家公司人均创收在50万至100万之间。2023年,有8家北交所 公司人均创利40万以上,5家公司人均创利30万至40万,25家公司人均创利 20万至30万。2023年人均创收最高的前十家公司为凯大催化、同享科技、同力股份、雷神科技、一诺威、球冠电缆、流金科技、华光源海、新威凌和晨光电缆;人均创利最高的前十家公司为同力股份、武汉蓝电、康农种业、同享科技、民士达、康普化学、锦波生物、硅烷科技、海昇医药和广厦环能。 分行业看,北交所TMT、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部分企业人均创利高 进一步选取北交所新质生产力行业进行行业内公司的横向比较,本文共分为9个大类,分别为计算机通信电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化工新材料、医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大消费领域,其每个领域2023年人均创收排名第一的公司分别为曙光数创、云星宇、凯大催化、梓橦宫、同力股份、机科股份、武汉蓝电、建邦科技和康农种业。 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行业中拥有高人均创收、高人均创利的公司 鉴于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政策对于国内经济方向的重要指引,促进劳动者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是必经之路。结合其他财务及非财务指标,我们筛选出锦波生物、五新隧装、同力股份、康普化学、民士达、苏轴股份、康农种业等30家公司,这些公司拥有高质量生产力,且盈利性和成长性均较为优秀。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相关公司业绩下滑风险 北交所研究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 告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目录 1、从人均创收/人均创利角度看新质生产力4 2、新视角看北交所:2023年有5家公司人均创收超500万元6 3、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行业中拥有人均创收、创利双高公司22 4、风险提示23 图表目录 图1:英伟达2023年人均创收218.4万美元,人均创利106.7万美元5 图2:拼多多2023年人均创收1629.5万元(+42.0%)6 图3:拼多多2023年人均创利395.0万元(+42.5%)6 图4:2023年有5家公司人均创收500万以上(单位:个)6 图5:2023年有8家公司人均创利40万元以上(单位:个)7 图6:生益科技2023年人均创收143.1万元11 图7:生益科技2023年人均创利9.4万元11 图8:浪潮信息2023年人均创收895.7万元12 图9:浪潮信息2023年人均创利15.2万元12 图10:万华化学2023年人均创收656.3万元13 图11:万华化学2023年人均创利61.5万元13 图12:华东医药2023年人均创收261.8万元15 图13:华东医药2023年人均创利17.6万元15 图14:三一重工2023年人均创收280.0万元16 图15:三一重工2023年人均创利16.8万元16 图16:徐工机械2023年人均创收334.2万元16 图17:徐工机械2023年人均创利16.2万元16 图18:东华测试2023年人均创收56.5万元18 图19:东华测试2023年人均创利12.7万元18 图20:长安汽车2023年人均创收328.9万元19 图21:长安汽车2023年人均创利8.2万元19 图22:华域汽车2023年人均创收298.3万元19 图23:华域汽车2023年人均创利11.5万元19 图24:伊利股份2023年人均创收191.3万元20 图25:伊利股份2023年人均创利15.2万元20 图26:海天味业2023年人均创收323.7万元21 图27:海天味业2023年人均创利71.1万元21 表1:北交所2023年人均创收前50名,凯大催化、同享科技、同力股份排名前三7 表2:北交所2023年人均创利前50名,同力股份人均创利78.39万元,位居第一9 表3: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2023年人均创收前15中,曙光数创人均创收第一(227.8万),人均创利第一(31.9万)11 表4:软件信息技术业2023年人均创收前15中,云星宇人均创收第一(225.6万),广道数字人均创利第一(30.0万)13 表5:化工新材料2023年人均创收前15中,凯大催化人均创收第一(1372.9万),民士达人均创利第一(44.9万)14 表6: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人均创收前10中,梓橦宫人均创收第一(131.2万),锦波生物人均创利第一(42.5万)15 表7:专用设备制造业2023年人均创收前15中,同力股份人均创收第一(778.8万),人均创利第一(78.4万)16 表8:通用设备制造业人均创收前10中,机科股份人均创收第一(169.9万),坤博精工人均创利第一(25.7万)17 表9:仪器仪表制造业2023年人均创收前10中,武汉蓝电2023年人均创收第一(129.2万),人均创利第一(56.6万).18 表10:汽车制造业2023年人均创收前10中,建邦科技人均创收第一(213.5万),明阳科技人均创利第一(30.0万)20 表11:消费领域2023年人均创收前15中,康农种业人均创收第一(288.2万),人均创利第一(47.5万)21 表12:建议从人均创收/创利角度关注创收和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22 1、从人均创收/人均创利角度看新质生产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拥有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 要衡量新质生产力,除了从技术创新、自动化水平、产业链优势、资本投入和产出比等方面,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从人员生产力的视角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角度。通过对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洞察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生产效率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优势。人均创收高可能意味着企业的销售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好,人均创利高通常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效率高,成本控制得当,盈利能力强。 鉴于我国人口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劳动人口数量占比下滑,人口红利减弱的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推动劳动力人均产出提升,推动劳动力高质量发展,形成高质量生产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 从高质量生产力的角度出发,用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两个指标来衡量劳动者的高质量生产力。 人均创收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总收入与企业职工总人数之间的比值,衡量每位员工可以为公司带来多少收入。 人均创收视角: 效率评估:人均创收可以用来评估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出能力,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这意味着员工是否能够高效地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 创新能力:对于新质生产力公司而言,人均创收还可以反映出公司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能力,即能否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 人均创利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总额与企业职工总人数之间的比值,衡量每位员工可以为公司创造的利润。 人均创利新视角: 盈利能力:人均创利可以用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意味着公司是否能够在保持创新的同时维持健康的利润水平。 成本控制:人均创利还可以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效果,这对于新质生产力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 在可比的固定资产占比或者行业属性情况下,人均创收主要反映的是收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而人均创利则更侧重于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公司的经济效益。 我们将分别用公司合并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除以当年平均员工人数,来得到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指标。将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这两个指标结合 起来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一家公司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具体来说:高效转化能力:新质生产力公司不仅需要有强大的研发实力,还需要能够高效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人力管理:对于新质生产力公司而言,高效的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公司将人才视为核心资产。 典型的案例:作为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和芯片集开发商,英伟达(NVDA.O)汇聚了一批世界顶尖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卓越技能和专业水平赋予了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并助力公司创造了丰厚的盈利。截至2024年1月,英伟达在全球 范围内拥有约29,600位员工,其中22,200位为研发人员,占比75.0%。2022-2024财年,英伟达人均创收129.9/110.8/218.4万美元,人均创利47.1/17.9/106.7万美元,2024财年毛利率高达72.7%,较2023财年上涨15.8%。这种全面而高质量的生产力是英伟达能够不断推出革命性产品、引领行业趋势并实现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汇集顶尖人才、持续投资研发和维护创新文化,英伟达确保了其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标准,满足了市场和客户对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图1:英伟达2023年人均创收218.4万美元,人均创利106.7万美元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 FY2022 FY2023 FY2024 人均创收(万美元)人均创利(万美元) 数据来源:英伟达官网、开源证券研究所注:英伟达财年截至报告年度一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即 2024财年截至2024年1月28日 国内电商平台拼多多(PDD.O),曾因为其高额的人均创收水平而引发热议。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表示,对于拼多多而言,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人”。截至2023年12 月31日,拼多多拥有17,403位员工,相较于2021年的9,762名和2022年的12,992 名有快速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2021-2023年人均创收逆势增长,分别达到1058.7/1147.6/1629.5万元人民币,人均创利分别为87.5/277.2/395.0万元人民币,实现高速增长。拼多多之所以能实现如此高的人均创收,本质上还是得益于供应链、商业模式和用户定位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其员工的高质量生产力也造就了拼多多强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