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百年亨氏三次经营危机启示研究:穿越周期的经营密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百年亨氏三次经营危机启示研究:穿越周期的经营密码

食品饮料2024-08-08欧阳予、彭俊霖、董广阳华创证券S***
百年亨氏三次经营危机启示研究:穿越周期的经营密码

前言:每当提起亨氏,大部分投资者总是对护城河、被巴菲特收购等津津乐道,视野放在1980s消费黄金时代中亨氏的辉煌上,很少有人去深究,亨氏百余年中经历数次衰退与战争,人口、渠道与品类不断变迁,沧海桑田下为何长盛不衰?这次我们将时间维度拉长,复盘公司如何度过三次经营危机,寻找穿越周期的力量和答案,以期为国内企业跳出历史周期律提供参考。 亨氏:全球领先的西式调味品巨头。截止到巴菲特收购前,2013年亨氏销售额115.3亿美元,净利润10.1亿美元。以调味品为核心,番茄酱在全球前10大市场中有7个市占率第一(2011年),兼有膳食&小吃、婴儿食品两项业务,美国、欧洲作为传统基本盘,近期重点发力新兴市场。自1869年创建起,外部沧桑变化,内部多次调整,亨氏同样也历经三次经营危机: 1)第一次:数次经济萧条及二战爆发。1870s经济危机爆发,因现金流问题亨氏破产,后吸取教训重新创业,大萧条中通过主动进攻、拓展新业务领域走出增长停滞,二战中受益对公业务增量,带动销售翻倍。 2)第二次:1960s下游零售渠道巨变,连锁店逐渐取代食杂店。二战后商业模式快速更新,连锁超市取代杂货店,亨氏未能及时应对,导致调味品持续亏损、份额流失。1964年职业经理人开始接手,重点清理管理积弊,改善企业利润,1980s外部宏观环境向好,内部极致降本增效,同时加强广宣投入及产品创新,带动盈利持续抬升,揭开亨氏黄金时代。 3)第三次:1990s零售商自有品牌挤压,番茄酱被辣酱取代。1990年初经济萧条,一方面渠道上自有品牌挤压份额,另一方面品类上辣酱冲击到番茄酱需求,由于存在路径依赖,导致亨氏调整策略失效。最终,亨氏花费将近10年时间,通过聚焦核心业务,发力新兴市场,同时采用直接降价促销、迭代产品包装、加大品牌营销等手段,重振番茄酱增长。 亨氏如何穿越周期:品牌筑基,善变恒通。宏观下行、品类衰退、渠道老化是亨氏经营的最大难题。面对宏观下行,品牌是经营的安全垫,更高品牌溢价下,宏观向上时可赚取更多利润,而待需求回落时通过灵活降价、提振份额,得以平滑需求波动。面对品类老化,亨氏强化份额诉求,通过单品迭代、广告营销两大抓手,在存量市场跑出超额增长,同时培养年轻消费者,巩固未来基本盘,另一方面区域出海、品类细分寻求增量。对于渠道更迭,亨氏也会经历调整阵痛,但勇于刮骨疗伤,更能开启新程。而在资本策略上,后期亨氏开支更加审慎,每年分红稳步提高,股息率维持在3-5%区间,甚至利用财务杠杆提升ROE,对公司估值中枢形成有效支撑。 复盘感悟与企业建议: 现金流永远是核心和本质,在此基础上顺应环境制定战略。1870s大萧条亨氏破产后,吸取教训对资本开支愈加严格,往后百年,即便数次萧条战争冲击,经营一波三折,但只要夯实主业,现金流源源不断,依旧可以穿越周期。对于企业而言,报表营收利润固然重要,但排兵布阵、着眼未来,现金流始终才是第一位,总是在此基础上顺应环境制定战略。好的现金流也决定了企业进可攻退可守,危机时可穿越周期,顺境时可放大势能,从时间复利的维度上看,也是企业价值的核心来源。 当前类似亨氏1990年代初,接下来企业或以价换量、份额优先。本轮周期与亨氏在1990年代初相似,多重负面因素叠加。行业步入挤压,参考亨氏路径,接下来龙头或将以价换量,强化份额诉求,即便牺牲部分规模效应,也要积极应对细分化趋势,推进渠道改革、新品打造。 亨氏向内,龟甲万向外,国内企业后续或走出独立路径。亨氏深挖主业提升份额,龟甲万选择多元化+出海、份额持续下降,对比来看,国内企业更有可能前期提份额、后期拓品类,建议学习亨氏打造区隔,更可跳出同质化竞争,提升溢价及份额。 调味品生意长青,但品类也会迭代,值得重视下游餐饮变化。调味品品类通常与下游口味趋势、餐饮业态共振迭代,建议从需求本源上重视潜在的复调趋势,同时做好年轻群体的教育,巩固未来消费的基本盘。 投资建议:关注企业经营策略调整,以及资本策略优化。短期来看,24年行业景气部分恢复,龙头有望回归正增。长期来看,挤压增长时代已经到来,头部企业具备穿越周期能力,善变者恒通、勇变者自强,积极调整、克危寻机的公司更有望跑出独立行情。同时从现金流角度出发,关注企业优化资本策略、提升分红率及ROE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具体到投资标的上,推荐龙头壁垒稳固、近期动销改善的海天,以及短期治理改善、长期增量较足的中炬,同时关注零添加千禾,以及榨菜、恒顺等调整效果,关注布局品类、渠道细分的复调企业天味、宝立、日辰。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报告的与众不同或创新之处。1)系统复盘亨氏历史三次经营起伏:第一次是宏观剧烈波动,第二次是渠道发生迭代,同时内部管理老化、应对不足,第三次是零售商挤压、品类衰退,叠加宏观消费疲软。2)梳理界定调味品经营周期:调味品凭借特殊的商业属性,往往长青不衰,生意较一般快消品稳定,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期影响,其中企业周期通常更短,直接影响短期报表,而行业周期涉及到外部环境变化,通常决定长时间维度下企业经营决策及后续走向。3)描摹国内调味品后续发展路径:龙头或将以价换量,强化份额诉求,即便牺牲部分规模效应,也要积极面对渠道、单品周期更迭,其中渠道上积极接纳顺应趋势,调整渠道架构,寻找细分渠道中的结构景气;单品上强化新品研发,一方面抓性价比,一方面做产品升级。4)针对性提出企业建议:首先,现金流永远是核心和本质,在此基础上顺应环境制定战略,亨氏经营也并非一帆风顺,克危寻机更能凸显企业价值。其次,当前类似亨氏1990年代初,接下来企业或以价换量、份额优先。再次,亨氏向内,龟甲万向外,国内企业后续或走出独立路径。最后,调味品生意长青,但品类也会迭代,需要重视下游餐饮变化。 投资逻辑 短期来看,24年起外部需求企稳+成本改善,内部企业调整陆续落地,管理治理、渠道链条等持续修复,内外积极因素积累下,行业景气有望恢复,企业回归正增通道。而长期来看,挤压增长时代已经到来,参考亨氏发展路径,调味品赛道始终长青,龙头具备穿越周期能力,善变者恒通、勇变者自强,往后积极调整、应对周期的企业更有望跑出结构行情。同时从现金流角度出发,关注企业优化资本策略、提升分红率及ROE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具体到投资标的上,推荐龙头壁垒稳固、近期动销改善的海天,以及短期治理改善、长期增量较足的中炬,同时关注零添加千禾,以及榨菜、恒顺等调整效果,关注布局品类、渠道细分的复调企业天味、宝立、日辰。 前言:回首百年亨氏,寻找穿越周期的力量 每当提起亨氏,大部分投资者总是对其护城河、被巴菲特收购等津津乐道,视野聚焦到1980年代消费黄金时代中亨氏的辉煌上,但很少有人会去深究,亨氏经营百余年,期间人口、渠道、品类不断迭代变化,内部管理、治理结构也多次调整,沧海桑田下为何亨氏长盛不衰? 这次,我们不妨将时间维度拉长,通过复盘百年历史中公司如何穿越三次经营起伏,或许更能找到亨氏穿越周期的关键和答案,探索国内企业在本轮经营低谷的后续路径,以期为跳出历史周期律提供参考和指引。 一、亨氏:全球领先的西式调味品巨头 (一)企业概览:以调味品为核心,布局全球业务 亨氏概览:以调味品为核心的综合食品巨头。截止到巴菲特收购前,亨氏2013年销售额115.3亿美元,净利润10.1亿美元。 品类上看:主要产品包括番茄酱&酱汁、膳食&小吃、婴儿食品&营养品三大类,营收分别占比为50.3%/34.3%/10.2%,其中番茄酱在全球前10大市场中有7个市占率第一(2011年数据),属于番茄酱行业的唯一龙头。 图表1亨氏营收按业务拆分 图表2前10大市场中有7个亨氏番茄酱市占率第一 区域上看:2012财年,美国/欧洲/亚太/其他地区营收占比分别约为44%/30%/22%/4%,在美国又可分为零售及餐饮业务,其中餐饮占比接近30%左右,欧洲以英国等传统市场为核心,产品除了番茄酱外,还主打焗豆、即食汤产品,亚太地区作为新兴市场,近年来增速相对更快。 图表3亨氏营收按地区拆分 图表4亨氏前15大核心品牌构成营收的75%左右 (二)百年征程:外部沧桑变化,基业始终长青 百年亨氏:外部沧桑变化,内部多次调整,但基业始终长青。亨氏创建已有150余年,从外部来看,期间经历数次经济危机、十几次经济衰退,还有二战在内的数次战争,无数新技术如电、汽车等被发明,品类上移民人口涌入带动口味不断变化,渠道上下游也由食杂店向百货商店、会员商超转变,市场上媒体中介快速迭代,也驱动营销手法、渠道策略不断更新;从内部来看,亨氏历经多位截然不同的管理层,从传统家庭作坊到工业生产企业,再到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治理结构、品牌策略、业务布局等在内不断调整。内外不断变化迭代下,企业经营难免有所起伏,自然也有高峰和低谷: 1869-1919年:快速成长期。包装食品行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H.J. Heinz成立亨氏公司,凭借产品定义口味,品牌占领心智,快速发展成为当时的“泡菜大王”。 1919-1964年:多元发展期。H.J. Heinz去世后,后代Howard Heinz、Henry J. Heinz II相继接班,开启业务多元化进程,通过拓展业务线、布局海外等,顺利度过大萧条、二战时期,但战后商业模式快速迭代,亨氏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 1964-1996年:成熟顶峰期。亨氏问题暴露后,职业经理人Burt Gookin入主亨氏,开启管理改革,重点改善盈利,将亨氏由家族企业改造为现代运营企业,1979年Tony O’Reilly接手亨氏,通过更进一步地改革,加上外部宏观经济向好,开启了亨氏的黄金1980s时代。 1997-2013年:业务调整期。1990年代初亨氏遭遇品类衰退、渠道变革多重打击,经营出现放缓,1997年正式启动重组,1998年Bill Johnson上台,耗时8年主持两轮业务重组,最终明确公司三大核心品类,2007年外部投资者Nelson Peltz介入经营,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亨氏得以恢复平稳增长,最终2013年亨氏被巴菲特收购。 图表5亨氏公司经营历史及社会发展背景梳理 图表6亨氏公司发展历史梳理 二、三次起落:沧海横流,历久弥新 复盘来看百年历史上,亨氏经营共有三轮大的起落: 图表7亨氏经营三次危机总览 (一)第一次起落:1950s前,穿越两次大萧条及二战,波浪中成为泡菜大王 19世纪末生产力快速提升,但饮食选择依旧匮乏,在此背景下亨氏前身于1869年成立。 19世纪末,南北战争刚刚结束,二次工业革命驱动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大量移民自欧洲来到美国。但在那时,美国当地饮食仍异常单调,仅分夏季和冬季饮食,一年中七八个月都吃着同样的东西,常规主食是面包、土豆、根菜、干果或熏腌制的猪牛肉,水果蔬菜只能在成熟季才能吃到,且由于冷藏运输条件不佳,各地只能吃到当地的食物。 因此一是生产力发展下,保存时间更长的罐头开始兴起,二是香料、沙司、调味品、调味菜等常用来佐餐,用以弥补饮食的清淡单调。1869年,德裔移民H.J. Heinz与邻居L. C. Noble创立Anchor Pickle and Vinegar Works,开始用玻璃瓶生产辣根,1871年又新增泡菜及醋等品类。 如何穿越1870s年代大萧条:1870s年代,美国大规模修建铁路、开办工业企业等,滋生大量投机和泡沫,1873年杰库克银行暴雷,导致经济危机爆发,银行业出现严重挤兑。 在流动性危机下亨氏也不得不宣告破产,但后续又吸取教训、重新创业,选择重用家族亲戚、关注现金流质量,不断发展成为“Pickles King”(泡菜大王)。 经济萧条下,因现金流管理不当,1875年亨氏前身倒闭。1875年,亨氏一是由于自身扩张太快,现金储备短缺,二是经济危机传导至匹兹堡,工资及原料成本上涨,但又很难从银行借到钱,三是为确保原料稳定供应,提前锁定收购伊利诺伊州800英亩土地上的全部黄瓜,但当年却是大丰收,采购货款进一步透支了现金,四是合作伙伴N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