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第二篇:改革的深:构建适应生产力跃迁的生产关系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第二篇:改革的深:构建适应生产力跃迁的生产关系

2024-07-22高瑞东、刘星辰光大证券娱***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第二篇:改革的深:构建适应生产力跃迁的生产关系

2024年7月22日 总量研究 改革的深意:构建适应生产力跃迁的生产关系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第二篇 要点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010-56513108 gaoruidong@ebscn.com 分析师:刘星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030001021-52523880 liuxc@ebscn.com 相关研报 改革开放是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第一篇(2024-07-18) 消费税改革如何支持地方财政?——《财政洞悉》系列第四篇(2024-06-25) 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24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4-04-30)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条主线——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2024-03-05) 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系列第一篇(2023-12-13) 政治局会议的三个关键词——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3-07-25)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2023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3-04-28) 共促发展合力,经济蓄势待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2023-03-05) 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 (2022-12-17) 事件: 2024年7月21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发布。《决定》提出,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是本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我们试图从这一主线系统性理解本次改革的脉络。 核心观点: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重心是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方向上主要围绕市场机制、要素配置、产业体系、制度规则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深度结合 1)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方面,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2)宏观经济治理方面,提出多渠道增加地方财力,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是,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1)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2)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包括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土地资源配置;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等。 三是,健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化落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重视“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也需要重视“从1到N”的产业化落地。涉及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领域安排。 四是,制度原则上,统筹国企民企关系、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法治国 1)推动国企民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资源配置,引进先进生产要素,聚焦制度型开放、跨境电商、服务业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建设;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涉及民营经济促进法、金融法、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等。 《决定》提出,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是本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我们试图从这一主线系统性理解本次改革的脉络。 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为全生产要素率的大幅提升,但其背后需要依赖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需要在新型生产关系中孕育,而经济效率和产出水平的提升,又将给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带来正向激励作用。 纵观前三次工业革命,无一不出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不断被冲击调整,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重要变化。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工具以数字技术为代表,在物理形态上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代表生产工具的蒸汽机、内燃机和计算机有重大差异,但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劳动者将加快转变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劳动资料将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纵深发展,劳动对象也将向包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虚拟对象在内的综合型对象转变。因此,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和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新动能的产生等方面,仍然需要生产关系的适配性调整。 图1:新质生产力发展思路: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点明建立新型生产关系的五个要点 ——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所谓改革,要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改革的重点应围绕市场机制、要素配置、产业体系、制度规则等四个方面展开,我们以此为线索梳理本次全面深化改革的脉络。 一、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深度结合 1.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 《决定》在完善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方面提出进一步要求,破除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性障碍。产权制度方面,提出“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 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公平竞争方面,提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 2.宏观经济治理:完善宏观调控,发挥有效的政府治理 《决定》提出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一是,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增强国家战略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决定》还首次提出“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均有助于加强宏观调控能力。 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节央地关系、优化税制结构、加强预算管理。 央地关系方面,近年来,随着土地财政退坡,地方财力下滑与支出刚性的矛盾持续加大,债务风险上升。《决定》对于调节央地关系做出重要的改革举措,提出要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1)多渠道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 《决定》提出,“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减轻地方退税压力;“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目前各省在分税制基础上,自主确定税收分享方式,导致 不同区域、不同税种间省以下分成比例差异较大,未来在分配比例上将进一步优化;“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在税收制度上,《决定》提出“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起到稳定宏观税负、调节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作用。具体包括“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可能涉及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相关的税收制度安排;“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扩大财产税征收是未来趋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在预算制度上,“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增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每年可通过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2)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提出“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中央财政事权多集中在国防、外交、粮油物资储备等方面,而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如社保、教育等仍是地方承担主要的支出责任,未来中央和地方在共同事权上的支出责任分配或进一步优化。 中央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亿元) 地方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亿元) 中央财政收入比重 中央财政支出比重 88% 地方财政收入比重 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88% 89% 64% 65% 64% 36% 35% 36% 12% 12% 11% 图2:受土地收入下滑影响,2022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明显回落图3: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320182023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三是,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决定》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这也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安排。 二、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点明建立新型生产关系,重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1.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表1: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改革领域 具体内容 教育体制改革 1)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2)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3)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科技体制改革 1)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3)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 4)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