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新国标多方面要求提升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号:GB 175-2023)于2024/6/1正式实施。相较于2008/6/1实施的旧国标,新国标由“条文强制”转变为“全文强制”,要求熟料/石膏/混材的生产配比必须满足条款规定,我们预计将提高单位水泥熟料的实际用量,以及水泥组分等/产品性能等提出了更规范/边际更高的要求,对行业发展预计有长期的积极影响。新国标亦与时俱进增加了相关产品安全类指标如对水溶性铬及放射性核素有新增要求。 新国标对水泥组分和质量要求更严格,或将提高水泥生产成本 新国标的实施将提高水泥生产成本:1)我们用熟料/水泥产量比例衡量熟料质量占比,2018年以来熟料质量占比基本维持在66%左右,我们预计新国标实施后水泥中熟料质量占比将提高至少10pct。2)新国标对混合材料的组分以及质量要求更为严格,混合材料单位成本或有所增加。我们对水泥生产成本进行弹性测算,中性情境(水泥熟料占比提升10pct、混合材单位成本提升5%)预计新国标实施将提升水泥单吨原材料成本20.2元。 新国标或有助于提升熟料产能利用率,或有助于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我们预计新国标实施对水泥行业会有两个重要影响:1)新国标的实施或将提高单位水泥熟料用量以及熟料产能利用率,对边际缓解熟料产能过剩幅度或有一定积极影响;2)前期部分水泥企业/粉磨站为了降低成本,替代材料等使用不规范以降低成本,新国标实施后该类主体水泥生产成本提升或更明显,进一步拉大水泥企业间成本差异,或边际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投资建议:行业筑底,关注政策/企业等积极变化 我们预计短期水泥行业景气度延续承压,但当前或接近行业底部区域盈利水平,近期行业呈“淡季不淡”特征。建议更多关注政策、行业、企业多方面积极变化。政策方面建议关注支撑供给持续出清的后续相关内容;行业层面关注企业区域协同、行业兼并购优化供给格局等;企业方面关注新业务/出海方面布局进展及重要增量贡献。建议关注盈利接近底部区域/潜在政策或有积极影响的区域水泥龙头。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 风险提示:新国标执行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水泥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风险。 1.水泥新国标多方面要求提升 2007/11/9国标委发布《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号:GB 175-2007)(以下简称“旧国标”),并于2008/6/1正式实施;2013年11月国标委下达修订计划,修订工作由中国建材总院负责;标准送审稿于2019年12月初通过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议,报批稿于2020/4/29-5/29在工信部网站进行公示。2023/11/27国标委发布《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号:GB 175-2023)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并于2024/6/1正式实施。相较旧国标,新国标主要对组成成分、强度等级、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6个方面进行修订。整体来看,新国标对条文执行力度以及水泥组分、材料、技术要求的规定更为严格,标准体系的设定更加规范化。 图表1:水泥新国标和旧国标规定对比 本节我们对新国标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详细探讨。 1.1性质:标准变更为“全文强制”,单位水泥熟料用量或提升 “条文强制”转变为“全文强制”,对熟料、石膏等原材料的组分以及质量要求更为严格。旧国标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化学指标、部分物理指标(包含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检验结果判定规则为强制性条款,水泥原材料的组分和质量规定等均为推荐性条款。新国标改为全文强制性标准,要求熟料、石膏、混合材料的质量分数必须满足条款规定。整体来看,新国标的实施将提高单位水泥熟料的使用量。旧国标中水泥组分(熟料及其他材料质量占比)不是强制性条文,考虑水泥和熟料库存期限较短,我们用熟料/水泥产量比例衡量熟料质量占比,2018年以来国内熟料/水泥产量比例维持在66%左右;新国标对水泥组分进行强制性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P·O)中的熟料和石膏质量占比合计达80%-94%,我们通过查找近年新建水泥粉磨站项目,石膏质量占比基本维持在5%左右,我们预计新国标实施后,水泥中熟料质量占比将提高至少10pct。此外,主要混材质量占比、水溶性铬、放射性核素限量等均为新国标新增强制要求,更加重视人身健康和建筑工程安全性。 图表2:国内熟料/水泥产量比例变化情况 1.2原材料:新国标要求更贴合实际,替代混合材使用约束增加 在组分与材料方面,新国标和旧国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石膏技术要求变化、替代混合材料组分和技术要求的变化。 1.2.1石膏:新国标要求更加务实和规范 天然石膏方面,新国标规定品味(质量分数)不低于55%,相较于旧国标,取消“二级(含)以上”(即品味质量分数不低于75%)的参考规定(非强制);水泥厂商主要使用天然石膏作为水泥缓凝剂,目前国内天然石膏产量呈缩减态势,2022年天然石膏单吨均价为81.1元,相较于2015年+6.9元/+9.3%,特级及一级石膏产量占比8%。工业副产石膏方面,新国标规定工业副产石膏应符合GB/T 21371的技术要求,《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标准号:GB/T21371-2019)是对旧国标规定“采用前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的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整体来看,新国标对天然石膏和工业石膏的规定更加务实和规范。 1.2.2主要混合材料:本质与旧国标规定保持一致 相较旧国标,新国标取消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的定义。新国标规定:水泥主要混合材料包含符合GB/T203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矿渣粉、符合GB/T1596规定的粉煤灰、符合GB/T2847规定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本质上与旧国标对水泥主要混合材料的规定(活性混合材料,即符合相应标准的粒化高炉矿渣/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基本保持一致。 1.2.3替代混合材料:新国标对组分、技术要求更加严格 (1)组分方面,除石灰石/砂岩之外的非活性混合材料和窑灰不能作为水泥替代混合材料,新国标对水泥替代混合材使用及质量占比要求更加明确。 整体来看,相较旧国标,新国标规定水泥替代混合材料主要为石灰石和砂岩,其他非活性混合材料(即不符合相关国标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下文同)和窑灰不能作为替代混合材料。 新国标对部分水泥品类的组分质量占比要求更加明确,保证各品类水泥的基本属性以及产品质量:1)矿渣、粉煤灰、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新国标对替代后主要混合材料质量分数的下限进行规定,以保证各品类水泥的基本属性;2)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含量较高将导致水泥凝结时间延长、降低水泥强度,新国标对石灰石质量分数上限进行规定,以保障水泥产品质量。 图表3:新国标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要求及与旧国标差异 图表4:新国标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组分要求及与旧国标差异 (2)技术要求方面,新国标对石灰石质量要求提升 相较旧国标,新国标规定:石灰石和砂岩的亚甲蓝值(简称“MB值”)应不大于1.4g/kg,取消石灰石的氧化铝含量不大于2.5%的规定。新的要求对石灰石质量要求边际有一定提升。 MB值是反映石灰石粉吸附性能的技术指标,MB值越大,表明石灰石粉中黏土含量越高,吸附性能越强,将延长水泥凝结时间,降低水泥强度。当MB值不高于1.4g/kg时,石灰石中黏土含量不超过30%,虽然会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但不影响掺入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修正了旧国标使用氧化铝含量作为约束的潜在问题(如不同地区黏土氧化铝含量有差异、其他混合材料或亦含有一定氧化铝等)。2017年国标委颁布的《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石灰石粉》即将MB值作为石灰石的核心技术指标之一。 1.3强度等级:增加高标、减少低标 在强度方面,新国标和旧国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划分发生变化。新国标规定:1)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较旧国标增加62.5、62.5R两个等级; 2)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划分没有调整; 3)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较旧国标减少32.5、32.5R两个等级。与2016/5/19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中“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 1.4技术要求:新国标增加安全类指标,强度指标统一且要求提高 水泥技术要求主要包含化学性能、水溶性铬、碱含量、物理性能、放射性核素限量五个方面。新国标和旧国标对水泥技术要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水溶性铬、物理性能、放射性核素限量三个方面。整体来看,新国标出于人身健康和建筑工程安全性两个角度,对水泥技术要求更加严格,标准的制定更加规范化。 相较旧国标,新国标新增水溶性铬和放射性核素限量两个技术要求,规定水泥中水溶性铬应符合GB 31893的要求、内/外照射指数应均不大于1.0。水泥中的水溶性铬、放射性核素主要来源于熟料、混合材料等原材料以及耐火材料,如果铬和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超标,将会影响人身健康以及混凝土工程的强度、耐久性、安定性。这两个技术要求也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标准号:GB/T 30760-2024)、《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号:GB 6566-2010)规定保持一致。 新国标和旧国标对水泥物理要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强度和细度两个方面:1)强度,旧国标对不同品类、各强度等级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规定略有差异,新国标对各类水泥两个强度指标进行统一规定、简化设置,且对部分品种水泥强度要求有一定提升。2)细度,当水泥细度增加时(即比表面积越大、筛余量越低),水化反应速率加快,早期强度和熟料利用率均有所提升,但会导致后期强度增长减慢出现干缩开裂的现象,同时需水量提高将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新国标对硅酸盐水泥细度规定上下限,旨在探求水泥性能和生产成本的平衡;新国标对其他品类水泥筛余要求有所放宽,旨在防止水泥企业为提高水泥细度从而增加混合材用量,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长期强度有所增加。 图表5:新国标和旧国标对水泥物理性能规定对比表 图表6:新国标通用硅酸盐水泥不同龄期强度要求 2.新国标或边际改善熟料产能利用率及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2.1新国标实施或将提升水泥生产成本 中性情境预计新国标实施后水泥单吨生产成本提升20.2元。新国标的实施将提高水泥生产成本,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熟料质量占比提高,根据前文1.1分析,我们预计新国标实施后,水泥中熟料质量占比将提高至少10pct。2)混合材料单位成本或有所增加,新国标对混合材料的组分以及质量要求更明确,部分低效/低成本混合材使用约束提升,混合材料单位成本或有所增加。结合上述两个主要因素,我们对水泥生产成本进行弹性测算,中性情境假设新国标实施后水泥中熟料质量占比、混合材料单位成本分别提升10pct、5%,则水泥吨生产成本提升20.2元(vs截至2024/5/31,全国水泥吨均价为380.2元)。 图表7:新国标对水泥生产成本影响的弹性测算 2.2新国标或边际改善熟料产能利用率及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新国标实施或有助于提升熟料产能利用率,或亦有助于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提升平均单位水泥生产成本之外,新国标实施我们预计对水泥行业会有两个重要影响: 1)结合前文论述,我们预计新国标的实施或将提高单位水泥熟料用量以及熟料产能利用率,边际缓解熟料产能过剩局面;2)前期部分水泥企业/粉磨站为了降低成本,替代材料等使用不规范以降低成本,新国标实施或加速该类主体出清节奏,或边际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3.投资建议:行业筑底,关注政策/企业等积极变化 我们预计水泥需求或将持续筑底,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承压,当前阶段或接近行业底部区域盈利水平,近期水泥行业“淡季不淡”即为侧面佐证。建议更多关注政策、行业、企业多方面积极变化。政策方面建议关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