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风电管桩出海领先者,欧洲和亚洲海风需求拐点在即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风电管桩出海领先者,欧洲和亚洲海风需求拐点在即

2024-06-14王蔚祺、王晓声国信证券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风电管桩出海领先者,欧洲和亚洲海风需求拐点在即

风电塔筒管桩领先企业,海外业务布局领先。公司深耕风电塔架/管桩市场超过20年,产品已出口至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亚洲首家出口欧洲超大型单桩的海工装备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3.3亿元,归母净利润4.3亿元。 海工产能优势突出,海外收入订单快速增长。公司蓬莱海工基地具有深水良港和对外开放口岸资质两项硬件优势,可实现超大单桩制造与出口;公司新增布局唐山、盘锦两大出口基地,未来还将打造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队。2023年公司出口发运总量同比增长超60%,其中海工达10万吨,出口收入占比40%,达到17亿元。2023年公司欧洲单桩签单量同比增长50%,正在参与竞争的海外海工项目总需求超300万吨。 国内海风蓄势已久,欧亚海风拐点在即。国内海风蓄势已久,2024年交付招标预计同时回到正增长趋势;2023-2027年国内海风年新增装机CAGR预计达26%。欧洲海风资源禀赋优秀,2023-2030年累计新增装机有望达140GW;欧洲市场此前受供应链、劳动力、利率等因素开发进度有所放缓,预计2025-2026年进入建设加速期。亚洲地区海风开发潜力巨大,2023-2030年新增装机CAGR预计超40%(不含中国),其中日本、韩国和越南是重点市场。 欧洲大单桩需求外溢,中国企业迎来发展契机。由于欧洲人工、能源和材料成本较高,欧洲市场海风单桩加工费持续上涨且远高于国内水平。考虑欧洲企业已有扩产计划,2027年起欧洲本地单桩需求进一步外溢,目前中国管桩企业在欧洲已获取批量订单或产能布局。我们预计2025-2026年欧洲管桩市场有望迎来招标窗口期,中国管桩领先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突出,已深度参与日/韩/越南海风市场。中国具有较为成熟的海风产业链,成本与交付速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风电企业布局日本、韩国和越南市场较早,目前已深度参与当地海风开发与供应链配套。越南未来有望成为中国海风企业重要市场。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46/9.30/13.19亿元(+52%/44%/42%),EPS分别为1.01/1.46/2.07元。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25.68-28.28元,相对目前股价有8%-19%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优大于市”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欧洲海风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电站开发进度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风电塔筒管桩龙头,海外业务布局领先 深耕风电行业二十载,海外业务布局领先 成立二十余载,深耕风电基础装备制造领域。2000年,公司在辽宁阜新正式成立,主营建筑钢结构生产销售;2004年,公司主营业务转向风电行业;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风电塔筒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21年,公司开启风电场投资建设业务。目前公司位居全球风电基础制造企业前列,据公司披露其为国内首家出口欧洲海塔(14.7MW级)、亚洲首家出口欧洲超大型单桩(14.7MW级)的风电海工装备企业。 图1:公司历史沿革 公司为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稳定。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董事长金鑫直接持股比例为1.21%,通过阜新金胤能源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比例达38.93%,合计持股比例达40.14%,便于公司稳定长期发展。根据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大金重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计46家,其中有15家全资子公司,对公司盈利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四家:蓬莱大金、兴安盟大金、张家口大金、彰武西六家子电力新能源。 图2:公司股权结构图(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 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稳定,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创始人金鑫自2009年6月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现任公司控股股东阜新金胤能源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公司现任总经理孙晓乐自2004年7月加入公司,曾任本公司工程部职员、副总经理,具有丰富的一线生产管理经验。 表1: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成员介绍 2023年大幅提高分红比例。2018年和2020年,公司分别发布了针对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股票激励计划,共计172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约为3%。2019年后,公司多次实施股票回购,彰显长期发展信心。2020-2022年受行业竞争加剧、抢装后产品价格下降、新产能布局等因素影响公司分红比例较此前明显下降,2023年公司股利支付率恢复到27.30%。 图3:公司上市后分红情况(单位:%,万元) 海工基地稳步扩张,电站业务增厚业绩 公司深耕风电板块,协同布局相关产业链。公司业务板块主要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投资开发和风电产业园运营三大板块。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集中于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主要产品包括常规陆塔、大直径分片式陆塔、低风速柔性高塔、海塔、单桩、群桩、导管架、浮式基础、海上升压站等。新能源投资开发板块主要涉及风电场资源的开发和运营;风电产业园运营板块主要协同布局风电产业链,提升公司风电产业链优势。 图4:公司主要产品图 制造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23年电站开始贡献收入。202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25亿元,其中风电塔筒业务实现营收41.46亿元,占比96%,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营收1.32亿元,占比3%。 图5:公司营收结构(单位:百万元) 图6:公司毛利润贡献结构(单位:%) 公司蓬莱海工基地优势突出。公司蓬莱海工基地成立于2009年,产能50万吨,是全球较大的单桩制造与出口基地之一。蓬莱大金港具备深水良港和对外开放口岸资质两项优势,目前拥有已投用对外开放泊位3个,包括2个10万吨级泊位,1个3.5万吨级风电安装专用凹槽泊位。蓬莱海工基地最大单桩直径可达11.5米,最大单桩重量可达2500吨。 图7:公司蓬莱生产基地实景图 图8:公司阳江海工基地实景图 图9:公司唐山曹妃甸海工基地效果图 图10:公司盘锦海工装备基地规划图 表2:公司各基地情况 新增布局唐山、盘锦海工出口基地,依托盘锦基地建设海工特种运输船队。公司唐山曹妃甸海工超级工厂对标建造全球海上风电未来前沿产品,重点布局深远海超大型导管架和浮式基础产品制造产线,厂区最大吊机其中能力达3000吨,预计2025年3月建成投产。公司着力搭建配套全球化物流体系,构建盘锦海工基地,预计2025年交付2艘海上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只,未来规划形成由10-20艘超大型运输系列船型组建的自有运输船队。 我国岸线泊位审批管理严格,深水岸线需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审批。根据交通运输部规定,我国港口岸线分为深水岸线和非深水岸线,其中深水岸线指适宜建设各类型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的港口岸线,新增岸线需要经过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审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底我国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为2300个,2019-2022年累计增幅仅为11%。 图11:我国内河港口泊位情况(单位:个) 图12:我国沿海港口泊位情况(单位:个) 图13:我国深水港口岸线审批流程 积极拓展新能源发电业务,增厚公司业绩。公司在深耕风电基础装备制造领域的同时开展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公司2021年开始风电场投资建设,并规划在三年内建成并网2GW新能源项目,储备新能源开发资源5GW。截至2023年底,公司阜新彰武西六家子250MW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当年发电量超4亿千瓦时,贡献收入1.32亿元;公司唐山曹妃甸十里海25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完成备案,预计将在2024年中启动建设。2023年公司在河北省新增纳入储备库的新能源开发项目规模合计1GW。 公司欧洲海风市场布局领先,交付与订单双重景气 欧洲海风市场先驱,2023年迎来出口交付拐点。公司产品已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越南、意大利、印度、加拿大等,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自2019年进入欧洲海风市场以来,公司在海外市场开拓、项目交付过程中,积累了优质的欧洲主流客户资源。2023年公司出口发运总量同比增长超过60%,出口收入占比达到40%,海外海工发运量近10万吨。 表3:公司主要已交付的海外项目 表4:公司欧洲海上风电项目中标情况 “两海”战略成效显著,海外营收占比逐年增加。2020-2023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逐年攀升,从2020年6.04亿元增长至2023年17.15亿元,CAGR达41.59%,海外营收占比达40%,所占比例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图14:公司国内外营收结构(单位:百万元,%) 图15:公司国内外营收占比情况(单位:%) 2023年欧洲单桩签单量同比增长50%,跟踪海外海工项目总需求超300万吨。2023年公司从欧洲市场累计拿下的海上风电单桩总签单量相较2022年同比增长超50%,根据订单交付周期,预计将在2024-2026年陆续交付到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正在跟踪的欧洲、日韩、美国等地多个海工项目的总需求量超过300万吨,涉及管桩、导管架、浮式基础等多系列海工产品,预计在2024-2027年陆续拿到开标结果。 图16:欧盟对风电塔筒主要厂商的反倾销率(单位:%) 出海进程加快,重点布局欧洲市场。公司在欧盟地区的风电塔筒反倾销税为7.2%,处于行业最低水平,具有关税成本优势;截至目前,欧洲对进口自中国的管桩无额外税收。2023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开展各项国际市场的业务交流。 表5:23年以来公司海外业务布局主要交流工作 SWOT分析:海风超大单桩出口龙头,欧洲需求外溢迎来机遇 海风超大单桩出口龙头,产能与船队布局夯实竞争优势。公司是国内海风管桩出口领先企业,实现向欧洲市场批量出口超大单桩,历史业绩积累领先,与欧洲主要整机企业和开发商建立良好关系。公司海工基地布局可满足远洋出口需求,着力打造海工特种运输船队。 表6:公司SWOT分析 SWOT分析:公司优势在于海工产能定位全部面向出口,历史业绩行业领先;海外品牌、口碑、业绩积累丰富;股权结构稳定,货币资金充裕。公司劣势主要为电站运营业务起步较晚;国内海风产能布局主要聚焦北方市场。市场机遇包括国内海上风电装机有望迎来放量;欧洲海风放量在即,超大单桩有外溢需求。市场挑战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国内海工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整体盈利能力。 海上风电需求展望:国内海风蓄势已久,欧洲和亚洲海风加速发展 国内海风“十四五”赶工,海外海风规划已超450GW 海上风电蓄势已久,2024年招标需求有望迎来拐点。受2022-2023年下游交付节奏影响,2023年国内风机招标容量同比下滑,其中海上风电同比下降46%。2022年以来,全国海上风电前期工作积极推进,2023年新增核准容量达12.1GW,同比增长42%;2024年1-4月海上风电新增核准容量已达5.6GW。我们预计,目前已招标待开工项目、新增核准容量储备均处于高位,2024年海上风电建设和招标迎来高速增长。 2023-2027年全国海风新增装机CAGR预计为26%。2021年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两批“风光大基地”的逐步实施,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因新增项目前期手续耗时较长、疫情和大兆瓦风机定型等因素影响,2022-2023年我国海风装机规模不足10GW,维持在较低水平。根据海上风电项目推进节奏,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10/16/16GW,2023-2027年新增装机CAGR达到26%。 图17:全国历年风电机组公开招标容量(单位:GW) 图18:2022年以来全国海上风电核准容量(单位:GW) 图19: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单位:GW) 图20:海外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单位:GW) “十五五”期间全国海风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100GW,海风开发走向深远海。 根据各省已发布的海上风电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启动前期工作并结转至“十五五”建成并网的装机容量约100GW,考虑到后续针对“十五五”装机的增量规划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