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长城国瑞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医改重点任务发布,卫健委发文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 发现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医改重点任务发布,卫健委发文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医药生物2024-06-11胡晨曦、魏钰琪长城国瑞证券金***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医改重点任务发布,卫健委发文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2024年6月12日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第12期总第110期 2024年医改重点任务发布 行业评级: 报告期:2024.5.27-2024.6.7 投资评级看好 评级变动维持评级 行业回顾 卫健委发文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行业走势: 分析师:分析师胡晨曦huchenxi@gwgsc.com 执业证书编号:S0200518090001联系电话:010-68085205 研究助理魏钰琪 weiyuqi@gwgsc.com 执业证书编号:S0200123060002联系电话:010-68099389 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凤凰嘴街2号院1号楼中国长城资产大厦16层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2.92%,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11,跑输沪深300指数(-0.76%)。从子行业来看,仅血液制品上涨,涨幅为5.65%;线下药店、原料药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8.47%、5.63%。 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6月7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86x(上期末为26.43x),估值下行,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诊断服务(53.94x)、医院(36.20x)、血液制品(35.16x),中位数为27.04x,医药流通(15.45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17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0.20 亿元。其中,13家增持0.19亿元,4家减持0.39亿元。 重要行业资讯: ◆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 ◆GeronCorporation:全球首款端粒酶抑制剂“Imetelstat”获美国FDA 批准上市 ◆美日韩印欧盟成立“生物制药联盟” ◆GSK:法院继续审理停售药物“Zantac”相关诉讼,或将面临巨额索赔,股价一度跌近10%,市值蒸发80亿美元 投资建议: 202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发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三医联动进入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新阶段。反腐仍是全年重点工作之 一,将持续推进全链条全要素全覆盖治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开展,但对于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将探索DRG/DIP除外支付。节前,美日韩、印度、欧盟的生物制药联盟成立的消息对市场短期情绪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认为当前地缘政治存在一定风险,但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公司将会脱颖而出,建议持续关注创新药板块具有真正创新能力及出海商业化能力的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加剧。 目录 1行情回顾5 2行业重要资讯7 2.1国家政策7 2.2注册上市12 2.3其他13 3公司动态17 3.1重点覆盖公司投资要点、评级及盈利预测17 3.2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本报告期)18 3.3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增、减持情况20 4投资建议21 表目录 表1:重点覆盖公司投资要点及评级17 表2:重点覆盖公司盈利预测和估值18 表3: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重点公告——药品注册18 表4: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重点公告——医疗器械注册19 表5: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重点公告——其他19 表6: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股东增、减持情况20 图目录 图1: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5 图2: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指数涨跌幅(%)5 图3:医药生物行业估值水平走势(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6 图4: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估值水平(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6 1行情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2.92%,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11,跑输沪深300指数(-0.76%)。从子行业来看,仅血液制品上涨,涨幅为5.65%;线下药店、原料药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8.47%、5.63%。 图1: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 图2: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指数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 说明:申万行业分类标准(2021版)中,医药生物行业三级子行业共16个,目前只更新了13个子行业的指数代码。 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6月7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86x (上期末为26.43x),估值下行,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诊断服务(53.94x)、医院(36.20x)、血液制品(35.16x),中位数为27.04x,医药流通(15.45x)估值最低。 图3:医药生物行业估值水平走势(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 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 图4: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估值水平(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 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 说明:申万行业分类标准(2021版)中,医药生物行业三级子行业共16个,目前互联网药店暂无A股上市公司,因此该板块无估值。 2行业重要资讯 2.1国家政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修订)》 全面开展中医药领域科技成果登记,是对全行业科技成果统计分析和跟踪管理的前提,能够全面掌握中医药科研投入、产出状况,更加有利于实现成果信息交流,促进成果转化运用。为适应新形势,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等最新政策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对2013年印发的《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中医药办科技发〔2013〕22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修订)》。 《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含专项)及非财政投入产生的中医药科技成果的登记管理。《管理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登记范围、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开展线上登记并发放登记凭证、突出对成果登记工作的约束激励,共四大方面。 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分为总则、申请与登记、责任与权利和附则,共4章、17条。总则方面共6条,明确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的背景意义、分级管理、组织登记机构、登记单位范围、 登记成果范围及分类。申请与登记方面共7条,明确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的条件、应提交材料、登记流程、登记电子凭证及登记号核发、登记时间、登记数据汇交。其中,科技成果登记凭证只作为成果被确认登记的凭证,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和等级的依据。责任与权利方面共3 条,明确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的真实性要求、激励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附则方面,共1条,明确《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2024年5月27日)起施行。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同时废止。(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深入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充分发挥中医药康复服务特色优势,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动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康复科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中医药康复服务需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4年5月30日发布公告,就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有关事宜作出通知,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康复科建设;结合功能定位,明确科室服务重 点;发挥特色优势,注重提升临床疗效;推动学科交融,构建中西医协作康复模式;加大培训力度,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推广中医康复技术方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并在附件中明确了中医医院康复科推荐配置标准。(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 为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通知》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一,深化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工作。各地结合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好已有合作关系,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组织省内城市三级医院支援县级医院,采取“一对一”为主,“一对多”为辅的形式进行支援帮扶,提高县级医院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快培养专业人才梯队、完善畅通双向转诊机制。 二,组织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网格化布局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为载体,安排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巡诊带教培训,带动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共享、建立联系机制、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部署县级以上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组织城市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分梯次支援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支援村卫生室,加强人员派驻,创新联合工作模式,支持基层全科医学科和特色科室建设。 四,开展县乡村巡回医疗。建立巡回医疗制度,组织城市三级医院到县、乡定期开展巡回医疗,县(区)级医院到乡、村定期开展巡回医疗,乡镇卫生院负责村级巡诊服务,科学确定巡回医疗频次,根据受援地区的实际需求,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等服务,增加对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连通各级医疗机构。推进医联体内信息系统统一运营和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综合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各级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鼓励提供互联网诊疗,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 六,组织实施。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疾控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激励约束、强化考核评价、积极宣传推广,推动各项措施取得实效。(资料来源: 国家卫健委网站) ◆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加强医改组织领导。(一)加强医改工作统筹协调。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全面深化医改责任,巩固完善改革推进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探索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加强医改监测,及时总结推广地方医改经验做法。 二、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二)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各地要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结合实际加大探索,推进改革整体联动,促进服务上下协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支持指导三明医改向纵深推进。(三)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对协议期满批次及时开展接续工作。2024年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500个、医用耗材集采接续推进的目标。进一步加强集采执行工作,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如实填报采购量并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加强集采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监管。完善提升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加强网上采购监督,提高药品和医用耗材网采率。(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指导内蒙古、浙江、四川等3个试 点省份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区)试点,指导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等5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经评估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