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源集团:电动两轮车创始品牌,智能化开启二次增长 绿源集团控股(开曼)有限公司起家于2009年,是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致力于引领电动车核心技术发展,产品覆盖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品类;其中,公司的液冷电动车系列搭载独有液冷电机,拥有九大核心技术加持,续航逾百公里,品质保10年,推动电动两轮车向耐用品方向发展。基于广覆盖、高效率的销售网络,公司产品成功销往泰国、印尼、菲律宾等37个国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3亿元,同比+6.27%,实现净利润1.46亿元,同比+23.36%。 市场扩容+格局优化,千亿级赛道持续高景气 1)政策端:新国标出台和落地实施,推动行业生产标准规范化,对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提出更高要求,加速电动两轮车存量替代需求释放;同时生产资质门槛亦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2)需求端:一方面,随着疫后经济不断恢复,个人出行消费持续增长,电动两轮车作为居民重要的出行工具获得发展利好;另一方面,即时配送、共享出行等商业应用高速发展,其对电动两轮车依赖度高,高频用车特点促进购车换车周期缩短,带来电动车市场需求新增量。3)供给端:行业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市场由同质化价格竞争转向高品质竞争,主要品牌以产品智能化、设计自主化推动销量增长和品牌溢价,驱动电动两轮车量价齐升;此外,上游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进一步打开行业获利空间。 公司竞争优势:强化产供销能力,加速智能化渗透 1)研发优势:公司拥有逾20年技术研发积淀,已形成完善的核心技术矩阵,并于业内首创液冷电机技术,推动产品由消费品向耐用品转型升级。2)产品优势:依托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外部合作资源,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实现高中低端车型全面覆盖,并重点发力中高端目标市场。3)产能扩张:公司拟对生产基地进行产线升级或扩充,预计至2026年产能达到950万台,3年内有望实现产能3倍扩张;4)渠道优势:公司已建立起线上与线下协同、C端与B端结合的多维渠道矩阵;5)智能化优势:公司与大型共享出行平台青桔车联合作,联合研制智能电动车,加速向智能市场渗透,有望通过产品溢价驱动盈利能力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61.65/ 70.16/ 85.63亿元,归母净利润1.81/ 2.32/ 3.0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9/ 12.4/ 9.5x。 选取港股和A股中与公司业务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参考,截至2024年6月6日,可比上市公司的2024年PE均值为19.5x,按10%做上下浮动,即估值区间17.6-21.5x,对应绿源集团的市值区间31.7-38.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新品研发上市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测算存在一定主观性的风险,跨市场选取可比公司的风险。 1.绿源集团:电动两轮车创始品牌,智能化开启二次增长 绿源集团控股(开曼)有限公司起家于2009年,于2023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451.HK),是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作为行业内首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引领电动车核心技术发展,产品覆盖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品类;其中,公司的液冷电动车系列搭载独有液冷电机,拥有九大核心技术加持,续航可达百公里,品质保10年,推动电动两轮车向耐用品方向发展。基于广覆盖、高效率的销售网络,公司产品成功销往泰国、印尼、菲律宾等37个国家。 图1:绿源集团的主要产品矩阵 1.1.发展历程 中国电动车创始品牌,打造智能制造引领者。公司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企业之一,经过逾20年的发展积淀,已成长为国内电动车标准制定者、电动车核心技术与智能制造引领者,绿源品牌已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 1996年:绿源品牌诞生,开启中国电动两轮车时代; 2009年:绿源北方基地正式投产,并启动绿源绿色电池项目; 2013年:绿源成为首批应用“动能车联网”技术的两轮车生产商之一; 2020年:率先掌握液冷技术,并在全系产品中搭载液冷电机; 2022年:进一步扩大位于浙江的生产设施,并荣获“中国轻工业二百强企业”及“电动车自行车行业十强企业”; 2023年:赴港交所上市,同年发布“All in液冷”战略长期行动蓝图。 图2:绿源集团的主要发展历程 1.2.股权结构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创始人倪捷、胡继红为实际控制人。截至2023年9月,倪捷、胡继红、DragoInvestments、Apex Marine及Best Expand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其中,倪捷、胡继红为夫妻关系,是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二人通过间接持股方式合计持有公司股权超65%。 倪捷先生现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拥有逾34年产品开发经验,在电动两轮车从业逾25年,并已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胡继红女士现任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在电动两轮车行业拥有逾25年从业经验。此外,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均具备较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管理能力,且行业从业经历、专业结构搭配相对合理。 图3:绿源集团的股权结构图(截至2023.09.28) 表1:绿源集团的核心管理团队 1.3.财务分析 受疫情扰动利润端短暂承压,进入困境反转窗口期。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由23.78亿元增至47.83亿元,CAGR 41.81%;净利润由0.40亿元增至1.18亿元,CAGR 71.18%,主要系公司主动调整产品开发策略,积极开发高端产品,陆续推出INNO 5、INNO 7、INNO9、S10、极影等新产品型号,并通过众筹、直播营销等新兴渠道促进新品销售,推动产品销量、售价同时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3亿元,同比增长6.27%,实现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3.36%,主要得益于分销网络扩张和制造效率提升。 图4:绿源控股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亿元,%) 图5:绿源控股集团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亿元,%) 电动自行车为第一大收入来源,电动摩托车收入贡献持续提升。从营收结构看,2020-2022年,公司电动自行车产品收入占比均保持在40%以上,是公司业绩的首要来源;电动摩托车产品收入占比由10.30%提升至19.94%,收入贡献显著提升。2022年,公司实现电动自行车产品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56.79%,收入占比46.67%;电动摩托车产品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38.91%,收入占比19.94%;电动轻便自行车收入2.58亿元,同比减少47.85%,收入占比降至5.40%。公司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主产品地位更加突出,主要系在新国标实施背景下,电动轻便摩托车规格受限,导致消费者偏好变化,以及公司持续引入高端产品、推动产品结构优化。2023年,电动自行车销售额27.00亿元,同比增长20.96%,收入贡献进一步提升至53.12%。 图6:绿源集团的分产品收入结构(%) 盈利能力方面,2020-2022年,公司毛利率分別为12.03%/11.33%/11.74%,毛利率变动主要系受到电池成本上涨冲击、为经销商提供销售返利、以及当时广西工厂运营尚处于爬坡阶段等影响。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3.40%,同比+1.67pct,实现净利率2.86%,同比+0.40pct,主要受益于制造效率提升、规模经济效应以及高端车型的销售占比提高。我们认为,随着电池等成本回落,以及公司加速导入高端产品型号,有望双端驱动盈利能力提升,在销售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厚利润。 图7:绿源集团的历年毛利&同比增速(亿元,%) 图8:绿源集团的毛利率&净利率(%) 图9:中国的碳酸锂(99.5%电)&磷酸铁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费用率方面,公司各项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2023年的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5%/6.22%/-0.21%,同比分别+0.09/+0.79/-0.29pct;其中,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由于销售规模增长以及电商信息系统投入增加。 图10:绿源集团的三项费用率(%) 强化贸易回款管理,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向短。2020-2022年,公司的贸易应收款由1.43亿元增至1.90亿元,原因在于公司为新开发的企业及机构客户提供分期付款的选项,以及公司销售规模扩大。2020-2022年的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21.4/ 15.6/17.0。截至2023年末,公司贸易应收款2.00亿元,其中账龄在1年内的比例为80.13%,账龄结构趋短,主要系公司强化信用管理。鉴于贸易应收款增长属短期因素、以及账龄结构持续优化,我们认为公司回款压力较小,坏账风险较低。 图11:绿源集团的贸易应收款&占营收比重(亿元,%) 图12:绿源集团的贸易应收款账龄结构(%) 2.行业:市场扩容+格局优化,千亿级赛道持续高景气 2.1.政策端:新国标催化需求释放,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电动两轮车指具有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并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电机将电能转化为运动机械能、并辅以控制器实现运动方向、速度等控制的两轮车辆,是继自行车、摩托车之后的产物。两轮电动车主要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型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 电动自行车:指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和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较多车架外露; 电动轻型摩托车:由电力驱动且最高设计车速不高于50km/h,电机的最大连续额定功率总和不大于4kW的摩托车; 电动摩托车:由电力驱动,最高设计车速高于50km/h,电机的最大连续额定功率总和大于4kW的摩托车,车身基本包覆塑件。 表2:电动两轮车的类型及主要参数 全球减碳大势所趋,电动两轮车成绿色出行重要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环保低碳成为主流趋势,其中交运部门减碳成重中之重;IEA数据显示,2019-2022年交通运输部门是全球碳排放前三大来源之一,各年碳排放占四大主要碳排放部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的比重分别为24.3%/ 22.0%/ 22.4%/ 23.0%。截至2021年11月13日,全球已有151个国家加入“净零排放”承诺行列,对应经济主体涵盖全球GDP的90%。在全球减碳趋势背景下,绿色出行观念广泛普及,电动两轮车成为传统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优良替代方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8-2022年全球电动两轮车销量由3850万辆扩大至8180万辆,CAGR 20.7%;预计2027年继续增至13100万辆,2022-2027年CAGR为9.9%。 图13:全球交通运输部门的 CO2 排放量&占比(千兆吨,%) 图14:全球&中国的电动两轮车销售量(百万辆) 新国标提出更严格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自2019年4月起,电动两轮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对电动两轮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严格规范管理,且对防篡改、超速提示音等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 表3:电动自行车的新旧国标对比 新国标对电动两轮车行业的主要影响如下: 短期:超标车开启换车周期,扩大龙头企业盈利空间。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不大于55kg,且最高车速不高于25km/h,相关指标执行亦由“推荐性”上调至“强制性”,标准趋严有望加速存量车的替换需求释放。根据各地政府预留的3-5年过渡期,我们预计国内市场于2021-2024年进入换车高峰期。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新国标实施当年2019年、次年2020年的国内销量增速分别高达13.9%、29.3%,预计2027年国内销量达7720万辆,2022-2027年CAGR为4.9%。 图15:中国电动两轮车的销量&同比增速(万辆,%) 长期: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新国标对电动两轮车的质量、安全、行驶等性能要求提升,对企业的生产资质等要求趋严,将加速淘汰不合规企业,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