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團結香港基金]: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系列:大湾区发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系列:大湾区发展

金融2022-08-31-團結香港基金黄***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系列:大湾区发展

促进湾区人才流通拓展港人发展机遇 二〇二二年八月 —前言 .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旨在深化三地融合,推动区内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多次确立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角色:一方面巩固和提升其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航空枢纽地位;另一方面推进与邻近内地城市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以融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大局。 在上述要素中,人才流通对香港有双重意义。香港产业结构单一,除金融服务业外,四个主要产业1于过去十年在本地生产总值的占比都持续萎缩,2新兴产业也未能创造足够高收入的职位,青年上流力不足;相比之下,大湾区市场规模 二调查方法 庞大,当中创科行业的优势尤其突出,能够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同时,不少研究均指出,香港个别行业未来会出现人才短缺(包括优势产业及新产业);本地人才未必能应付个别行业的需求,而大湾区内的高学历人才可望填补这些空缺。 . 团结香港基金分别委托岭南大学,并与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进行了三项调查,以了解香港市民对跨境人才来港就业的看法,并研究香港及大湾区人才跨境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分别为: 1.市民对外来/内地人来港工作/读书及对疫情下中央政府援港措施的意见调查 —岭南大学在2022年4月以电话访问了1,025名18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央政府援港措施的部分会于第六页展示); 2.长期在大湾区内地九市3工作、居住的香港人现状分析报告―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期间访问了2,500名每月至少有两周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中生活或工作的香港居民; 3.内地高学历人士在香港发展意愿研究分析―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 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期间访问了3,012名来自内地并且现时居住在香港的高学历人士。 2.资料来源:政府统计处 1.四个主要行业为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以及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 3.大湾区内地九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及肇庆1 三调查结果及政策方向 . 选择对相关陈述的同意程度,4高达66% 市民对于引入外来人才持正面态度。当受访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被要求在0–10分之间 倾向同意5在全球化环境下引入外来人才无可避免;而过半数受访者认为引入内地高学历人才对填补部分行业的人力短缺6以及推动新兴行业发展7有正面影响。 另一边厢,在大湾区生活的受访香港市民中,超过一半对生活状况感到满意;他们亦在1–10分之间自评原先置身香港及后来到内地的社会经济地位,8结果发现其社经地位平均由4.65分上升至5.75分。 66% 引入外来人才无可避免 受访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境下 上述反映市民普遍理解并感受到湾区人才流通的必要性和好处:内地高学历人才来港固然有利香港发展,大湾区亦同时为香港人提供另一个发展途径。不过调查同时发现,要全面达致湾区人才流通仍有不少挑战。因此,下文将提出一些政策方向,以消除当中障碍。 吸纳支内持地产顶业尖发人展才, 审入视境政策 优提化升湾人区才生竞活争配力套,, 助港人拓展多元出路 鼓在内更地早相阶关段经年获取 改善居住环境资历认可促进跨境医疗融合 协融助入内本地社才区 加团大体对的内支地持港人 0分为最不同意,10分为最同意 4. 6.54%倾向同意;平均分:6.2分 52%倾向同意;平均分:6.0分 5.6–10分为倾向同意,5分为中立,0–4分为倾向不同意 7. 8.10分代表社会经济地位的最顶层,1分代表最低层2 3.1吸支纳持内产地业顶发尖展人才, 调查发现,约60%持工作签证来港的内地人士不打算长期(超过五年)留港发展,反映现时吸引人才及 减低流失率的政策有检讨的必要。 审视入境政策 60% 留港发展 持内工地作人签士证不来打港算的长期 现时内地人才可通过四项入境计划来港就业。9不过,立法会的文件反映这些计划的成效未如理想。例如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中负责甄选申请者的入境处“输入优秀人才及专才咨询委员会”并非常设机构,只会每三个月举行一次会议,因此审批时间会多于六个月,需时比澳洲和英国类似的计划长。此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与本地其他计划及新加坡同类计划相比,尽管审批时间较短,但其对人才学历、职业限制及附带的本地雇员聘请要求带来更多不便,无法提供足够诱因让雇主采用,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亦不足。近三年来,10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的申请数目仅约250个,少于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申请数目的1%。11港府需审视现行计划的准则、配额、计分方法及审批流程等,以吸引更多人才,同时让他们可在更短时间内来港就业。 改善居住环境 在有意离港的内地人士中,超过六成指出居住环境不佳是他们有意离港的主因。内地城市如深圳和杭州均已落实针对各级别人才的住房优惠政策;相反,香港现时仍未为外来人才制订一套相应的住屋制度,只有一个为外来人才提供的人才公寓项目,即科学园的“创新斗室”,但其500个宿位仅供予园区内或潜在的合作企业使用。港府可考虑扩大人才公寓的服务范围,以低于市价的租金租予重点产业的专才,以改善其居住环境。 协助内地人才融入本地社区 在香港工作的受访内地人士中,有61%几乎没有或只是偶尔会与居住社区的本地人交往,显示他们的社会融入度普遍较低。现时为新来港人士提供课程的机构主要有雇员再培训局,但主要提供针对失业或就业不足人士12的技能和语言课程。港府可考虑为新入境的人才提供免费文化课程和交流活动,助他们获取本地生活资讯,并融入本地社会。 11.资料来源:立法会 10.由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 9.分别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以及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 12.资料来源:雇员再培训局3 3.2提助升港人拓竞展争多力元,出优路化湾区生活配套, 鼓励香港青年在更早阶段获取内地相关经验 调查显示,在内地发展的港人之中,过往在内地有工作经验的受访者与过往在内地没有工作经验的受访者相比,前者自评的社会经济地位更高,也更有长远在当地发展的意向;这反映出对当地市场及文化认识较深的人才有相当优势。 近年来,港府着力推动内地交流活动,涵盖各类的实习、就业创业计划以及交流团。13当局应不时检讨计划的成效,持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合作,透过及早、具深度的专题导向式活动为参加者累积生活与工作经验,让有意立足大湾区的青年更具竞争力。 促进跨境医疗融合 在内地发展的香港人选择定居城市的时候,85%受访者认为卫生医疗是重要因素;然而多达67%受访者对内地的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仅属“不满意”或“一般”。为提升港人于内地所获的医疗服务水平,港府应推动跨境医疗资源流动,将香港的医疗人员、仪器、药物,以至管理模式引进内地。 85% 在选择哪个内地大湾区城市定居时, 受访者认为卫生医疗是重要因素 疫情期间,医管局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合作,资助未能回港的病人到采用港式管理的港大深圳医院复诊;而“港澳药械通”则容许大湾区内指定的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医疗仪器,但目前只有九种药品和两种医疗仪器获批。14尽管如此,上述因素经已构成未来深化合作的基础:香港未来可透过 “医健通”实现病历跨境互通、扩大“港澳药械通”互通范围,并恒常化资助港人到港大深圳医院求医,让香港的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整个大湾区。 资助计划和青年创业资助计划等 13.教如育青局年辖内下地的实内习地资交助流计计划划、、内大地湾专区题青实年习就计业划计、划企,业以内及地青与年海发外展暑基期金实辖习下计的划粤、港青澳年大内湾地区交创流新资创助业计基划地、体验 14.资料来源:立法会4 加大对内地港人团体的支持 中央政府近年已推出约40项住房、创业等便利港人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政策;然而,调查发现约半数受访者表示对上述政策不甚了解,15这显示出港府宣传上有改进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受访者对相关便民政策的了解程度越高,对在内地发展的前景便越有信心。 要让大湾区港人更了解并受惠于便民政策,在地支援服务便需针对港人的切身需要提供解决方案,让政策得以有效落实。现时提供相关支援的政府机构主要有香港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不过驻粤办在区内只有广州和深圳两个办公室,而且服务以解决紧急求助和发布资讯为主。即使香港工会联合会已为香港驻粤办承办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但服务地点只涵盖四个大湾区城市,16难以顾及港人各方面需求。另一边厢,不少内地港人团体包括商会、联谊会、创业协会等已在不同城市提供就业创业咨询、交流活动等服务。因此港府可结合自身的庞大资源和各团体丰富的地区经验,为更多内地港人提供适切支援。同时,港府可加强与内地港人团体的沟通,让其更好发挥桥梁角色,为内地港人向港府反映政策需要和生活疑难,从而增强他们在大湾区发展的信心。 推动三地资历认可机制 三地人才互通的系统化和恒常化需要一个覆盖各行各业的学历、资历及工作经验认可机制。现时有超过七个行业能受惠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各自与内地相应团体达成协议,可透过注册或专业考试实行资历认可,17不过上述安排未能涵盖资历架构下的各行各业。港府需继续与 四总结 广东省教育厅合作,研究两地资历框架对接,协商制订一个更广泛的认可机制。 . 要充分释放大湾区的发展潜力,人才流通是重中之重。尽管市民普遍认同其 必要性,但无论是内地来港的人才还是北上发展的港人,都在生活及工作上面临不少挑战;港府需进一步在各项政策上给予支持,这不但能为人才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对于香港乃至大湾区不同产业的可持续及协同发展亦有更具里程碑式的意义。 16.四个大湾区城市分别为广州、深圳、东莞及中山 15.对各项政策表示不了解的受访者比例:创业相关政策(50%)、人才住房保障(51%)、人才落户奖励(51%) 17.包括证券及期货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会计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教育服务,以及旅游服务5 香各港项市援民港在措第施五的波意疫见情下对于中央政府 2022年年初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严峻,为协助市民渡过难关,中央政府积极落实各项援港抗疫措施。团结香港基金早前委托岭南大学进行民调,以电话形式访问1,025名18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了解他们对于各项援港措施的意见。 受访者对不同援港措施发挥的效用以0至10分评分:18其中评分最高的三个项目依次为“优先确保香港蔬果及食物供应”、“提供快速测试套装及中成药等物资”和“支援香港兴建检疫和隔离设施”。整体而言,市民对于中央援港措施的看法正面,当中对于生活必需品和物资供应等切身问题的认同度较高。 6% 27% 15% 52% 5% 23% 14% 58% 6% 16% 13% 65% 优先确保香港蔬(果平及均食分物:供6.8应)提供快速测试套装及(中平成均药分等:物6.2资)支援香港兴建检(疫平和均隔分离:设5.9施) 9% 29% 16% 46% 6% 29% 13% 52% 派出医疗(团平队均到分港:支5.8援)成立各个中(央平援均港分专:家5.5组) 6–10分(较大效用)5分(中立) 0–4分(较小效用)无意见/不知道/不愿回答 数据来源:市民对外来/内地人才来港工作/读书及对疫情下中央政府援港措施的意见调查 经过第五波疫情,更有77%的受访者表示感受到中央政府关心香港。 不关心香港? 经非过常第关五心波、疫关情心,、你不认关为心中,央还政是府非是常 77%非常关心/关心 13%非常不关心/不关心 10%无意见/不知道/不愿回答 数据来源:市民对外来/内地人才来港工作/读书及对疫情下中央政府援港措施的意见调查 18.0分为效用非常小,10分为效用非常大6 关注团结香港基金 网页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 团结香港基金有限公司 香港中环干诺道中88号南丰大厦19楼 二〇二二年八月 www.ourhkfoundation.org.hk ©版权所有 OHK/202208010C